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發行國債屬於什麼財政政策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發行國債屬於什麼財政政策

發布時間: 2021-06-09 11:14:18

❶ 發行國債是寬松的財政政策嗎

是 屬於國家財政運做的,有利於拉動投資和消費等等的都是積極的財政政策.
另外我認為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增加貨幣投放量等積極政策那是貨幣政策,減免稅收和提高退稅那是稅收政策,和這搭不上邊的.

應該用於建設國家基礎設施或者投資其他社會性項目,這樣並沒有減少社會積累的總規模,是積極性的財政政策,若只是單純地滿足政府的消費性支出,它減少了社會積累的總規模,會增加國民經濟的負擔,使經濟發展速度有所下降。

❷ 發行國債和中央銀行買賣國債分別屬於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哪一個

答:
發行國債屬於財政政策,是擴張財政支出手段,財政政策還有稅收手段
買賣國債屬於貨幣政策,是公開市場操作手段,貨幣政策還有法定準備金和再貼現率

❸ 財政部發行國債屬於緊縮性財政政策么為什麼

是擴張性財政政策。財政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根據財政政策對經濟運行的不同影響,可分為「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在經濟衰退時期,通過發行國債,增加財政支出和減少稅收,以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使經濟盡快復甦,這稱之為擴張性財政政策。
(3)發行國債屬於什麼財政政策擴展閱讀:
1.
「我們反思亞洲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教訓是多方面的。」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說。她認為,金融對外開放應與內部改革相結合,缺乏管理的開放和銀行體系的脆弱會對金融穩定構成威脅。而短期投機性資本的異常流動有可能構成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各國應對外資過度追逐國內資產保持警惕。
2.
相對於周邊國家,我國受金融危機影響要小很多。為緩解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支持受到危機沖擊的亞洲國家和地區盡快走出困境,我國在向世界承諾保持人民幣不貶值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的積極措施和政策。
3.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說,面對當時通貨緊縮壓力,我國在危機發生之後宣布啟動擴張性積極財政政策,最具代表性措施是增發長期建設國債,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化經濟結構。這些措施對穩定中國經濟,改善投資環境,以及帶動亞洲經濟復甦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4.
在金融改革方面,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不久,我國於1997年11月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了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重要性。在隨後的改革中,財政部於1998年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注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以補充資本金,並成立了四家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不良資產。
5.
在近幾年中,以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為代表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引人注目,這3家銀行相繼改製成股份公司並登陸香港或內地股市,繪就了中國金融改革史冊中的精彩篇章。中國農業銀行目前也在積極推進內部改革,為股份制改革做准備。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將步入新的征程。銀監會統計部副主任兼研究局副局長劉春航表示,這些針對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措施使銀行的資產質量和資本充足率都有所提高。
6.
針對亞洲再次成為大量國際資金流入重點市場,國際收支失衡壓力增大的情況。吳曉靈表示,當前我國經濟面臨著世界經濟失衡和國內經濟失衡雙重挑戰,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來自於我國國際收支雙順差。對此,我國政府已有充分的認識,並採取綜合措施調整經濟結構。
參考資料:中國經濟網——從特別國債開始
我國將更多使用財政、貨幣政策"

❹ 國債是財政政策措施還是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的財政手段有,稅收、國家信用、政府補貼、政府轉移支付、政府投資、財政投資;對應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包括,增稅,大量發行公債,減少政府投資,減少政府轉移支付,緊縮性的財政政策主要是用來調節社會總需求的,你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圍繞總需求來考慮就OK了
、、、、至於你問的發公債的問題,如果是經濟不景氣,社會總需求不足的時候那當然是政府大量回購公債,放出貨幣,增加貨幣供給量用於提升利率進而刺激投資,不過影響貨幣總供給主要還是靠貨幣政策的三大法寶。反之,經濟過熱,需求過剩的時候政府就要靠發行公債壓縮貨幣供給啦
你說的貼現率那是貨幣政策額,經濟不景氣時降低再貼現率,用於增加貨幣供給,降低利率,刺激需求啊,反之相反!
zhu__66222

❺ 國債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

按市場利率發行國債是財政政策。但不按市場利率發行國債是貨幣政策,即公開市場操作。

❻ 發行國債是不是積極的財政政策

財政收入由多個部分組成,國債收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國家發行國債能有效利用社會閑散資金,來進行建設。能增強經濟活力,是積極的財政政策。

❼ 發行國債是不是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內容

擴張性財政政策。

在經濟衰退時期,通過發行國債,增加財政支出和減少稅收,以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使經濟盡快復甦,這稱之為擴張性財政政策。

由於政府支出直接構成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規模的增大必然相應地增加社會總需求在收入增加和支出擴大不對稱的情況下,就會出現財政赤字。就這個意義說,擴張性財政政策也就是赤字財政政策。

(7)發行國債屬於什麼財政政策擴展閱讀

一般而言,國債發行主要有四種方式:

1、固定收益出售法(在金融市場上按預先定的發行條件發行國債的方式,具有認購期限短、改造條件固定、改造機構不限和主要適用於可轉讓的中長期債券四個特點);

2、公募拍賣方式(也稱競價投標方式,在金融市場上公開招標發行,有三個特點:發行條件通過投標決定、以財政部門或中央銀行為發行機構、主要適用於中短期政府債券,特別是國庫券);主要適用於中短期政府債券,特別是國庫券發行的國債發行方式是公募法。

3、連續經銷方式(亦稱出賣發行法,指發行機構受託在金融市場上設專門櫃台經銷的一種較為靈活的發行方式,特點:經銷期限不定、發行條件不定、主要通過金融機構中央銀行證券經紀人經銷、適用於不可轉讓債券,特別是儲蓄債券);

4、承受發行法(又叫直接推銷方式,由財政部門直接與認購者舉行一對一談判出售國債的發行方式,特點:發行機構只限於財政部門、認購者主要限於機構投資者、發行條件通過直接談判確定、主要運用於某些特殊類型的政府債券的推銷)。

❽ 發行國債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

是財政政策.
國債是國家籌集財政收入的重要工具,發行國債是彌補國家建設資金的不足."發國債就屬於公開市場業務."這句話是錯誤的,公開市場業務是指央行在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以調節市場貨幣供應量的行為.國債是該貨幣政策實施的標的物,不是貨幣政策的工具.

❾ 發行債券屬於什麼財政政策

這個問題的答案不簡單呢。

發行公債不能具體說是擴張的財政政策或是緊縮的財政政策,這是不確定的,因為公債作為一個穩定經濟的工具,在不同的經濟情況下可以有不同的作用。具體來說:(1)公債發行在經濟不景氣時可以擴大消費支出,在經濟景氣時可以抑制消費支出。公債的利息支付總是維持在一定水平之上,蕭條時期,公債利息支付會起到刺激消費的作用;繁榮時期,公債的利息支付可以抑制通貨膨脹。(2)公債發行可能導致勞動意願和投資意願下降以及資本積累減少。(當然,這也是理論上的)

再者,在經濟學中,有一個公債中性理論,意思就是公債的發行不會引起投資和儲蓄的變化,作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不能刺激經濟的擴張,且政府以債券和稅收籌集資金效果是等價的。當然這個理論是有一定假設的,在此就不細說了。

此外,發行公債除此之外,也有貨幣效應(是指公債的信用擴張效應和貨幣擴張效應)。

總之,公債是宏觀經濟中一個頗具爭議和復雜性的問題,「政府債務是一個多大的問題」這是宏觀經濟學未解決的難題之一。

我覺得我們國家在實際運作中,看成擴張的財政政策成分多一點,用此來維持赤字財政,增加財政收入,這樣才可以承受不斷增加的政府投資。但事實上,這個問題是很復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