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商直接投資與外商投資有區別嗎
一樓的說法很偏頗,不符合實際當中的概念。
外商投資企業不但包括中外合資企業,還包括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兩種形勢,只要在公司股權當中存在境外資本(包括港澳台),均屬於外商直接投資的范疇。
間接投資是指境外資本不在投資股份當中直接出現,而以融資、借貸等間接形勢,由一個中方機構或自然人出面作為直接投資人,而實際控制人則來自境外的投資方式(比如隱名投資)
② 外商投資企業帶來的利益
北京8月16日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16日介紹,今年1—7月全國新設企業勢頭良好,實際使用外資穩定增長。1—7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5239家,同比增長99.1%;實際使用外資4967.1億元,同比增長2.3%(折760.7億美元,同比增長5.5%)。7月當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648家,同比增長113.1%;實際使用外資504.2億元,同比增長14.9%(折77.5億美元,同比增長19.3%)。
高技術製造業持續快速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1508.1億元,同比增長8.8%,佔比30.4%。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7.5%,佔比達21.5%。高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487.8億元,同比增長31%。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581億元。
自貿試驗區增速遠超全國,西部地區保持增長態勢。11個自貿試驗區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186家,實際使用外資658.4億元,同比增長30%,佔比達13.3%。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319.1億元,同比增長14.5%。
主要投資來源地對華投資勢頭良好。1—7月,主要投資來源地中,新加坡、日本、韓國、美國、英國實際投入金額同比分別增長23.5%、30.6%、36.5%、12%、86.1%。東盟實際投入外資金額同比增長27.7%,「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同比增長29.8%。
來源《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17日 01 版)
③ 什麼叫做外商企業再投資
外商獨資企業是一家投資性外商投資企業,則你公司被收購後將變成外商投資企業;
否則,該外商獨資企業是普通的外商投資企業,因其是一家境內機構,你公司被收購後仍是內資企業。
嚴格的外商企業再投資,就是指該外資企業參股別的企業,具體形式包括新設、並購(股權收購,就是你公司的情況),增資,除上述說的特殊情況外,所設立(或購買、參股)的企業仍為內資企業。
還有一種情況是外商投資企業外方所得再投資,如外方投資者(外商)以所投資的企業產生的利潤去設立或購買一個企業,則後成立的企業和產生利潤的企業一樣,「都是外商做為股東成立的」,都是外商投資企業。
④ 我國引進外資吸引外商來華投資辦企業有何重要意義
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財政收入增加;
2.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
3.推動了我國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
4.提升我國產業的技術水平;
5.增加就業總量;
6.推動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⑤ 備案制下,外商來華投資怎麼玩
人民幣升值,不僅會直接增加外商在華投資建廠、購置設備的成本,而且還會提高外商在華的勞動力成本,將影響我國進一步吸引外資。其次,在華外國企業的經營目前已逐步進入成熟發展期,外資利潤匯出的要求也在逐年增大,人民幣升值將提高其利潤的外匯收益,並可能因此加大資本外流規模,對國際收支平衡產生壓力。這都將影響到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及利潤再投資的規模與產業本地化的進程,不利於我國加工貿易產業的持續發展、升級。
⑥ 外商直接投資與外資有區別嗎一般情況下可否通用
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可以看一下一個2000年左右一個文件,對此有專門規定的.如果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公司一起投資設立,外國公司投資比例超過25%,才認定為外資企業,享受外資企業待遇.否則不是.
⑦ 關於經濟金融的問題。外商到中國投資建廠,投資使用的貨幣是什麼外企在中國用的貨幣是用人民幣嗎還有
這是一個匯率問題,由於美元是國際通用貨幣,因此大都採取美元折算,無論用哪種貨幣,都按當日匯率進行折算成美元。
1、人民幣
2、是的
3、美元
4、美元
⑧ 為什麼東北遼寧省錦州市很少有外資來投資建公司和工廠
因為錦州招商使用JQKA政策在全國很有名,原新華廣場(現新瑪特超市)就是典型例子,所以外商都不敢來錦投資了。
J(勾過來)q(圈起來)k(kill,砍死)A(沒死再紮下)
招商時花言巧語勾過來,投了資圈起來,開張營業再砍死,沒死再補下。只要錢投了就認為把商招來,先前曾諾不是不兌現就是拖著實施,把投資方耗得只能再投錢,再投錢,看行不就撤了。有些是地方服務不到位或在招商時就沒考慮周全。還有就是工作不連貫性,不是一個部門不能很好銜接前一部門的工作成果,另外,錦州這的人就比較嫉妒比自己功勞高的,能很好的服務嗎?
⑨ 沈陽 對外貿易現狀
沈陽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2007年9月17日)
今年以來,我市外經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實現「三大目標」和「兩個不低於」的要求,以「創新年」活動為載體,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外經貿各項指標持續走高,為全面完成「創新年」各項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今年以來外經貿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實際利用外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1—8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541家,合同外資額77.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3.3億美元,同比增長131.4%。實際利用外資額在全省繼續保持第一(1—7月份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一位)。第一、二、三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0.35億美元、10.34億美元和22.60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10.8%、23.9%和281.3%;製造業、房地產業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10.05億美元、20.0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3.2%、328.0%;全市實際利用外資超千萬美元項目58個,實現調入外資17.8億美元(去年同期分別為20個、4.2億美元)。預計1—9月,全市實際利用外資36.3億美元,同比增長82%。
2.外貿外經繼續保持穩步發展。1—8月份,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36.6億美元,同比增長11.9%,其中出口21億美元,同比增長24.2%。我市出口排名前50戶企業累計出口13.2億美元,同比增長28.6%,佔全市出口總額的63.1%,其中遠大鋁業、金杯進出口、中鐵物資、華晨金杯和同方多媒體出口分別增長245.1%、107.4%、994%、178.9%和239.9%;全市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達到28家,比去年同期多6家。預計1—9月,全市外貿出口完成23.9億美元,同比增長23.8%。1—8月份,全市對外工程承包與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1.3億美元,同比增長73%;外派勞務11624人次,同比增長25%;新批境外投資項目10個,中方投資5200萬美元。
二、今年以來我市對外招商情況
今年以來,我市加大了招商工作力度,市領導親自帶隊推進和洽談項目,使我市利用外資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
1月3日至6日,以政高書記為團長的沈陽市代表團,在香港開展了為期三天的招商活動。在港期間,代表團先後與恆基兆業、嘉里、寶利達、百利保等43家大型企業(集團)進行了深入洽談,共洽談、推進、簽約項目191個,預計投資規模191.3億美元。同時,我市還成功舉辦了「沈陽細河經濟區(香港)投資說明會」、「2007香港-沈陽城建和房地產項目招商推介會」和「2007中國沈陽國際冰雪節新聞發布會暨棋盤山旅遊開發區項目推介會」。
1月28日至2月11日,以長義常務副市長為團長的市政府代表團對英國、希臘、西班牙、瑞典進行了考察訪問,洽談推進了一批項目。西班牙博士蓋陶瓷公司簽合同為獨資投入2400萬美元,在法庫建設10條陶瓷生產線,項目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億元。同時,市政府代表團訪問西班牙FCC集團奧科利水務公司,就我市東水西調配水廠及污水處理和供水項目達成共識。
2月23日至27日,政高書記率領沈陽市代表團赴溫州、蘇州、無錫和上海四市進行招商,促進一大批投資項目簽約。世界500強企業林德氣體公司擬在細河經濟區建設工業氣體供應中心,項目投資額18億元;德國博森公司擬在沈陽—歐盟經濟開發區投資1000萬美元建設汽車尾氣系統生產項目。台灣科誠投資的自動識別技術成套設備高科技產業園已於4月23日奠基,項目總投資100億元。
3月27日至4月5日,以宋琦副市長為團長的市政府代表團,在日本、韓國開展了為期8天的招商活動。訪日期間,洽談推進了以富士通8寸晶元和板硝子LCD玻璃面板為代表的19個工業大項目和產業鏈項目。訪韓期間,洽談推進了26個工業、地產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包括浦項80萬噸不銹鋼項目和投資3億美元的封閉式變壓器項目。此外,代表團還在韓國首爾成功舉行了2007中國沈陽韓國周新聞發布會。
4月17日至27日,以常務副市長趙長義為團長的市政府代表團,隨張文岳省長率領的省政府代表團分別對日本、韓國進行了訪問。市政府代表團在大力配合省政府代表團圓滿完成了各項訪問日程的同時,積極開展了一系列經貿洽談工作,先後拜會了三菱汽車、三井金屬、日本經營者協會等16家日本企業和商會,以及現代重工、曉星、康巴斯等11家韓國公司,推進促成了一批經貿合作項目。在訪問日本期間,推進了三菱汽車變速箱、大日本油墨、積水化學FFU枕木生產、伊藤忠與北方交通合作生產工程車輛等項目;在訪問韓國期間,推進了樂天集團投資百貨、大型超市和主題公園項目,以及SK公司擴大在沈投資等項目。
5月22日至6月3日,以市長李英傑為團長的市政府代表團對德國、義大利、比利時和法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資活動。代表團先後訪問了9個城市,拜會了6個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與20家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及大型企業(集團)高層進行了深入接觸,簽約、推進及洽談了43個項目,其中義大利菲迪亞數控機床、德國寶馬汽車(二期)、伍爾特汽車緊固件、Q8汽車潤滑油、沈重並購法國NFM公司及法國布依格參與沈陽地鐵輕軌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6月12日,遼寧省及沈陽市政府在香港成功舉辦了「構築東北區域金融中心」推介會。趙長義常務副市長出席推介公會。來自日本、瑞士等國家和香港地區的119家知名現代服務業企業代表參加了推介會。本次推介會期間,進一步推進了我市與香港恆基兆業、嘉里、恆隆等一批知名企業的合資合作項目。
8月24日,市政府在新加坡成功舉辦了「2007沈陽CBD·新加坡現代服務業合作發展推介會」,宋琦副市長出席推介會。新加坡教育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新加坡——遼寧經貿理事會新方主席尚達曼等政要,以及51家新加坡上市公司、7家商會、8家金融機構和165家現代服務業企業260餘名代表出席會議。本次推介會,進一步密切了沈陽與新加坡企業的接觸與交流。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我市不斷改進對外招商方式方法,以大型活動為載體,卓有成效地推進了招商引資工作。第六屆「韓國周」,共吸引了來自韓國28個城市的代表和國內的武漢、南寧、西安、廈門等城市的代表的廣泛參與,共簽約項目105個,投資總額33.9億美元,外資額29.7億美元。第六屆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暨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展覽會,吸引了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瑞士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139家境外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參展,包括日本的山崎馬扎克、森精機、天田、大隈,美國的哈斯、哈挺、赫克、福祿,德國的因代克斯,瑞典的海克斯康和瑞士的威力銘等國際知名企業。本屆制博會共實現國內交易額40.35億元人民幣,進出口貿易額6.8億美元,專業觀眾達12.5萬人次。
三、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和裝備製造出口創新基地城市進展情況
(一)服務外包基地城市進展情況
今年以來,宋琦副市長帶領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先後兩次赴商務部就申報基地城市與商務部有關領導進行接觸。同時,對我市下一步做好申報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今年以來,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開展業務培訓。聘請了我國服務外包領域頂級專家進行服務外包理論和實務培訓。全市有近千人次參加了上述培訓。二是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我局已經起草了「沈陽市鼓勵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徵求意見稿)」,並已上報市政府,待修改和討論通過後出台。
(二)裝備製造出口創新基地城市進展情況
在去年申報基地城市的基礎上,年初以來我們先後赴商務部、全國首批基地城市和我市重點企業開展調研。9月初,商務部主管申報工作的領導——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機電和科技產業司副司長張驥等一行蒞沈,就我局申報工作進行調研。通過聽取匯報,商務部領導對我市申報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按照商務部的要求,我局已經於8月初向商務部遞交了申報材料,於9月中旬與申報主體單位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派人赴京,參加了基地認定專家評審委員會舉行的評審會。目前,我市是否通過評審,取得最終認定,尚需等待商務部的通知。
四、當前存在問題及下半年主要措施
今年以來,我市以利用外資為重點的外經貿工作呈現較好的發展勢頭,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房地產業利用外資面臨宏觀政策影響。5月下旬,商務部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規范外商直接投資房地產業審批和監管的通知》(商資函[2007]50號),旨在禁止外資房地產企業舉借外債進入,再加上商務部進一步嚴格備案程序。預計四季度我市房地產業利用外資將受到較大影響。這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密切關注。二是國家政策調整對我市擴大外貿出口造成沖擊。主要包括:去年年底國家出口退稅調整直接影響到沈陽市出口企業利潤;人民幣升值進一步削弱了我市出口企業價格競爭力,擠壓了出口利潤空間;提高利率等緊縮政策,大大增加了出口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我市出口大戶還不多。1—8月份,全市出口排名前50戶企業累計出口13.24億美元,同比增長28.6%,佔全市出口總額的63.1%。其中,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為28家,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市外貿出口實現大的跨躍。
為了確保全年任務的完成,今後幾個月在招商引資方面要重點抓好以下五項工作。
1.把招商引資工作重點聚焦在重大工業項目上。一是加快開工一批。如,安川伺服電機、大日本油墨、沃爾特工業園二期、富士康工業園、金新林漿紙項目、奧園動漫產業園和三菱發動機等;二是重點推進一批。如,寶馬二期、樂天化工、曉星電機、AMD晶元、紐豹數碼識別、ITT泵業、力晶半導體、日本中小企業環保科技工業園等;三是提前儲備一批。如,液晶面板產業鏈、殼牌工業合成氣島、波音飛機研發中心、Q8潤滑油、現代重工、SK化工、浦項制鐵等重大工業項目和產業鏈項目。為抓好上述項目,應成立專業小組,實行「一對一」攻關招商,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進展中存在的問題,力爭使這批項目早日簽約和調資,為今年乃至明年做好項目准備。
2.加大現代服務業招商力度,開辟新的利用外資領域。重點盯住香港、新加坡等地區,加強與香港高盛、美林和摩根士丹利、美國花旗銀行、英國渣打銀行、法國東方匯理、德國德意志銀行等一批金融、服務業企業的合作,爭取引進一批現代金融、服務業企業。另外,我市作為東北最大的中心城市,目前在引進跨國公司投資公司、研發中心、地區總部等方面還做得不夠,下一步應出台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力爭取得新突破。
3.創新工作方式,加大對項目調資的跟蹤服務力度。要把調資過程作為解決問題、推進項目落實的過程。繼續發揚鍥而不舍、咬住不放、一跟到底的精神,做到項目到人、責任到位,及時掌握和反饋項目進展情況,推進項目落地和調資。同時,市外經貿局將繼續與市工商局、土地規劃局、發改委及省外匯管理局和外經貿廳等部門搞好配合,加快項目審批進度,使大項目迅速落地和調資。
4.增創環境優勢,進一步增強外商來沈投資的吸引力。「兩稅合一」政策實施後,在稅率拉平的同等條件下,外商在國內選擇投資地區將更看重一個地區的政策透明度、政府效率、市場潛力、生產要素供給和產業集聚程度等。因此,應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兩稅合一」等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繼續加大服務工作力度,真心實意地幫助外商投資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著力營造良好的產業配套環境,加快發展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化工醫葯等產業集群,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資企業來沈投資發展。
在外貿和外經方面,下一步要重點抓好四項工作:一是突出抓好重點出口企業。強化對50戶重點出口企業跟蹤服務,確保中華轎車、東葯Vc、機床、輸變電成套設備等出口大項目順利執行。加強對企業出口各環節的服務,爭取進出口銀行為企業提供優惠流動資金貸款,為企業擴大出口創造條件。二是加快實施品牌出口戰略。利用國家政策有針對性的扶持華晨金杯、遠大鋁業、機車車輛、新輝肉禽等龍頭出口企業,加大研發和技術改造力度,開發新品,形成品牌,為全市外貿出口持續增長提供支撐。三是積極培育新的出口增長點。加大對新獲進出口經營資格企業培訓力度,並在開拓國際市場、開發新產品等方面提供支持,使其盡快形成出口能力。四是推廣沈陽機床、遠大集團等企業開展跨國經營的經驗,選擇和培育20家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做好「走出去」示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