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初始投資合計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初始投資合計

發布時間: 2021-06-09 04:15:29

1.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如何計量

其實你所問的問題源於你對概念的理解不深,或者可能混淆了。
是這樣的。長期股權投資有四種:形成合並(所佔股份達50%以上),合營(50%),聯營(20%-50%),三無(這里是指無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沒報價,也無公允的,簡稱三無)。
1,對於合並,其交易當中直接相關費用進入損益。怎麼理解呢?因為你想,既然是合並,年末是要編合並報表的,如果直接相關費用計入成本中,為什麼呢?因為合並的時候可能產生商譽(當然這是對於非同一控制下而言)。商譽=合並方付出東西的公允價與取得對方凈資產份額公允價的差額。如果把直接相關費用算到合並成本中,就是合並方付出東西的公允價里,商譽就會虛增,資產就會虛增咯。而商譽是不辨認的,費用很明顯是可辯認的。所以合並的直接相關費用要計到當期損益中去。而。

2,合並以外的方式不需要編制和被投資單位的合並報表,所以計到合並成本中,是因為把它看作一項資產的買賣進行處理,相交費用進成本。
你題目中第一題,份額達到20%,明顯是聯營投資。
第二題,份額達到60%,明天是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

2. 關於初始投資計算問題

首先,「初始投入金額」與你使用了多少,如收入、成本等,都沒有直接關系,即可以投入100萬,而只花1元錢,剩餘的作為資產存放;也可以投入100萬,用掉1000萬,差額用負債補上。

所以,「初始投資額」的取得只有兩條途徑:1)營業執照上的注冊資金;2)公司章程或投資協議。

3. 以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如何計算

1、非同一控制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成本法)

原以形成的合並部分是採用成本法核算,即維持初始成本不變,後來加投資不是企業合並,而是購買少數股東權益,仍是成本法核算,兩次成本相加即是新的長投余額。

2、非同一控制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權益法)

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計入資本公積。

3、同一控制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成本法)

借:長期股權投資 。
貸:銀行存款 。

此時甲公司以1000萬只實實在在的享受了乙公司15%的股權。沒有得到其他利益.多的500萬只是乙公司的,別人給你多少就多少,因為沒有重大影響,乙公司分配多少股利,你就按你的比例去分得多少股利。

4、同一控制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權益法)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貸:銀行存款 。
營業外收入。

4.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長期股權投資在取得時,應按實際成本作為投資成本。以現金購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按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支付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作為投資成本。接受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

長期股權投資是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企業對其他單位的股權投資,通常視為長期持有,以及通過股權投資達到控制被投資單位,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與被投資單位建立密切關系,以分散經營風險。
長期股權投資應以取得時的成本確定。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時的成本,是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支付的全部價款,或放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或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包括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不包括為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所發生的評估、審計、咨詢等費用。
長期股權投資的取得成本,具體應按以下情況分別確定:
(1)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支付的全部價款作為投資成本,包括支付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
(2)以放棄非現金資產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放棄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做為投資成本。非現金資產,是指除了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現金等價物以外的資產,包括各種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不含股權,下同),但各種待攤銷的費用不能作為非現金資產作價投資。
(3)原採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改按成本法核算,或原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改按權益法核算時,按原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投資成本。

5. 原始投資現值如何計算

現值指數是投資項目未來各期收益的現值與初始投資額之比。

現值指數(PI)= 未來收益現值總額/初始投資額

(5)初始投資合計擴展閱讀

除非貨幣的時間價值和不確定性沒有重要影響,現值原則應用於所有基於未來現金流量的計量。這意味著現值原則應被用於:

(1)遞延所得稅;

(2)確定IAS36未包含的資產(特別是存貨、建築合同餘額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以用於減值測試。

對於僅僅基於未來現金流量計量的資產和負債,現值概念應:

(1)在其影響是重要的少有情況下,原則上被用於預付款和預收款;

(2)被用於建築合同,以允許在不同時期發生在現金流量的更有意義的加總;

(3)不被用於決定折舊和攤銷,因為這時運用現值概念的成本將超過其效益。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現值

網路-現值指數

6. 初始投資成本和合並成本有什麼區別

1、形成企業不同:

初始投資成本是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只要有長期股權投資,無論是否為企業合並形成,都有初始投資成本。合並成本僅針對由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2、同一控制下具體數額不同:

在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中,初始投資成本=取得凈資產帳面價值份額,而合並成本=所支付對價的賬面價值。兩者之間的差額調整權益。

3、對交易費用的處理不同:

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合並成本中不包含交易費用,而其他原因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則包含交易費用。

7. 求初始投資額

第1年凈收益折算初始投資額=300*(P/F,1,10%)=數值1
第2-6年凈收益折算初始投資額=500*(P/A,5,10%)*(P/F,1,10%)=數值2
第7年凈收益折算初始投資額=(600+50)*(P/F,7.10%)=數值3

初始額=數值1+數值2+數值3

實際是把收益折現。

8. 初始入賬金額,初始確認金額,初始投資成本有什麼區別嗎怎麼區分它們請會計專業人士回答!謝謝!

有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區別:

一、概念不同

1、初始入賬金額

指資產初始登記賬簿的價值,即期初入賬的金額。

2、初始確認金額

包括交價格、支付手續費、相關運雜費,即購買所花費本相關費用合計數。

3、初始投資成本

是指取得投資時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但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作為應收項目單獨核算。

二、應用會計科目不同

1、初始入賬金額

應用於期初采購的存貨、固定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如采購的存貨的初始入賬金額一般包括采購成本、運輸成本以及其他為達到預定用途的其他成本。

2、初始確認金額

應用於長期股權投資,在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是按被合並方的所有者權益份額作為初始確認金額,初始入賬金額和確認金額之間有差異的需要一定的調整。

3、初始投資成本

即投資XX公司的期初成本,相對於後期投入而言的。應用於實收資本科目。

(8)初始投資合計擴展閱讀:

初始入賬金額即入賬價值

建造固定資產的自營工程入賬價值=領用物資+進項稅額轉出

例:工程領用本企業生產的水泥,確定應計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額為:

借:在建工程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9. 政府和社會資本 初始投資總額什麼意思

主要區別是生產關系及階級不同.
原始社會:人人都是勞動者,沒有剝削.
奴隸社會:奴隸主剝削奴隸.
封建社會:地主剝削農民.
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剝削工人.
社會主義社會:消滅剝削,消滅階級,勞動者當家作主.
共產主義社會:沒有剝削,沒有階級,人人皆平等.

10.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怎麼計量

長期股權投資應以取得時的成本確定。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時的成本,是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支付的全部價款,或放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或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包括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不包括為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所發生的評估、審計、咨詢等費用。長期股權投資的取得成本,具體應按以下情況分別確定:
(1)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支付的全部價款作為投資成本,包括支付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例如,A企業購入B企業股票以備長期待有,支付購買價格9000000元,另支付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40000元,A企業取得B企業股權的投資成本為9040000元。企業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如果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宣告而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應作為應收項目單獨核算。
(2)以放棄非現金資產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非現金資產,是指除了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現金等價物以外的資產,包括各種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不含股權,下同),但各種待攤銷的費用不能作為非現金資產作價投資。這里的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
公允價值按以下原則確定:
①以非現金資產投資,其公允價值即為所放棄非現金資產經評估確認的價值。
②以非現金資產投資,如果按規定所放棄非現金資產可不予評估的,則公允價值的確定為:如該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該資產的市價即為其公允價值;如該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但與該資產類似的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應比照相關類似資產的市價確定;如該資產和與該資產類似的資產均不存在活躍市場的,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按其所能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以適當的折現率貼現計算的現值確定。
③如果所取得的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比所放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更為清楚,在以取得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確定其投資成本時,如被投資單位為股票公開上市公司,該股權的公允價值即為對應的股份的市價總額;如被投資單位為其他企業,該股權的公允價值按評估確認價或雙方協議價確定。
例如,A企業以固定資產作價對外投資以取得B企業的股權,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580000元,已提折舊150000元,該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為440000元,則A企業長期股權的投資成本為440000元(不考慮相關稅費)。假如該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無法確定,取得B企業股權每股市價為6元,A企業共計取得B企業65000股股份,則取得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為390000元(6×65000),作為該項股權投資的投資成本為390000元(不考慮相關稅費)。以非現金資產作價投資,其應交納的相關稅費,也應作為股權投資的成本。
放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或取得股權的公允價值超過所放棄非現金資產的賬面價值的差額,作為營業外收入項目;反之,則應依據謹慎原則確認為損失,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