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昔日千億白馬股康美葯業面臨股民集體索賠,造假付出的代價有多大
其實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有很多的企業還是能夠獲得我們比較多的關注的,而且我們對一些企業也是能夠有一個比較大的信任的,特別是有一些比較知名的企業,如果我們覺得有一些企業能夠做的很好的話,我們是會更加相信那些企業的。
康美葯業在之前也是獲得了很多人的關注的,而且也是有很多的投資人都想要去投資康美葯業的,但是康美葯業卻做出了一些不太好的行為。昔日千億白馬股康美葯業面臨股民集體索賠,造假付出的代價有多大?我認為代價很大。之所以這么說,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需要面對高額賠償。
在我看來,我認為造假付出的代價真的是特別的大,因為造假是需要付出高額的賠償的。很多時候如果造假導致了比較嚴重的後果的話,還有可能會被判刑。因此如果那些造假的人真的做出了這樣的行為的話,是會導致自己面對高額的賠償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❷ 康美葯業老總的詳細資料
馬興田,康美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97年,年僅28歲的他創辦康美葯業。1998年成功研發出以絡欣平、利樂、諾沙為代表的國家級新葯,並被列入國家級科技項目。他以嚴謹、務實、科學的作風,使康美葯業發展壯大為以中葯飲片、化學葯劑生產為主導產業,集葯品生產、研發、葯品與醫療器械營銷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醫葯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產業。他致富不忘回報社會,捐資支持軍隊建設、教育事業累計達1000多萬元;向普寧老區及家鄉建設累計捐款達600餘萬元。榮獲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傑出企業家等榮譽。
❸ A股對保護投資者是不是經常只是在喊口號康美葯業財務造假、康得新財務造假、獐子島扇貝事件等等
A股對保護投資者有些是喊口號,無論如何都是保護大股東的利益,那個國家都差不多的!
❹ 康美葯業從千億白馬股淪落到退市的邊緣,是誰把康美葯業推入深淵
康美葯業從千億白馬股淪落到退市的邊緣,把康美葯業推入深淵是貪婪。
1.財務造假是康美葯業倒下的最主要原因;
2.管理層的貪婪是把康美葯業推入深淵的黑手;
3.股民可以集體維權索賠挽回部分損失。
康美葯業作為曾經的千億市值的白馬股受到了很多人喜歡,康美葯業曾經也讓很多投資者獲得了甜頭,但是因為疫苗造假結果康美葯業的人設突然倒下,這一切的發生都是企業管理層自己的問題。康美葯業從千億白馬股淪落到退市的邊緣,把康美葯業推入深淵的是管理層的貪婪,管理層的不負責任,他們是幕後真正的推手;財務造假只是他們貪婪之後的結果而已,真正痛苦的還是股民;面對這樣造假的企業,股民一定要維權,爭取能夠獲得賠償。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不斷發展,法律制度也在不斷完善,面對企業造假國家一直強調零容忍,這對很多企業都是非常大的打擊,凈化資本市場,為投資者帶來更好的投資環境,這是接下來監管層要重點做的事情。
❺ 投資者以每股35元的價格融資買人500股康美葯業,假定初始保證金比例為45%,保證金貸款年利率
相當於兩倍多的杠杠。一年股票收益30%左右,年化12%還能掙錢。但是這個股票不是造假嗎?慎重重倉。
❻ 全國首例!康美葯業3年造假約300億元,會給該集團造成多大影響
該集團造價300億元,證明該公司經營已經存在嚴重的問題,管理上更是混亂不堪。公司是不是有意而為都已經不顯得不那麼重要了。給集團造成了多大的影響?我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的。
一、公司的誠信經營問題
如果一個公司在財務上出現了這么嚴重的錯誤,那麼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有意而為之。其後他在社會上的地位將會嚴重下滑。成為人們恥笑的把柄。人們肯定認為該公司在凈利潤上出現了嚴重的虧損。不想讓其知道。
如果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下留言。
❼ 康美葯業或面臨股民數十億索賠,康美葯業做了什麼人神共憤的事
近日,康美葯業發布公告,收到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關於發布接受康美葯業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 投資者委託說明的通知》。這也就是說,A股首例集體訴訟來了。考慮到康美的虛假陳述行為橫跨三年年度報告,以及其超百億的市值,索賠規模可能高達數十億,索賠對象主要是康美葯業以及馬興田、許冬瑾等相關股東及責任人。對於股民們關心的訴訟費用問題,根據最高院司法解釋,相關費用予以最大程度的減免,投服中心不收取其他費用,大家盡可放心。
根據《證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違法被證監會處罰,受損投資者可以依法起訴索賠,索賠范圍包括投資差額、傭金、印花稅和利息損失等。
❽ 康美葯業3年造假,金額有多少
4月16日,中國證監會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接受50名以上投資者委託,對康美葯業啟動特別代表人訴訟。康美葯業公司因從2016年至2018年連續3年實施財務造假約300億元,或將遭遇A股史上最大索賠案。
證監會表示,2020年5月,證監會對康美葯業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公司及相關人員涉嫌犯罪行為被移送司法機關。證監會表示,康美葯業公司2016年至2018年連續3年有預謀、有組織、系統性實施財務造假約300億,涉案金額巨大,持續時間長,性質特別嚴重,社會影響惡劣,踐踏法治,對市場和投資者毫無敬畏之心,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嚴重破壞資本市場健康生態。
投資者保護機構充分響應市場呼聲,依法接受投資者委託,作為代表人參加康美葯業代表人訴訟。證監會對此表示支持,並將依法對投資者保護機構參與訴訟工作進行監督,切實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
(8)康美葯業投資人擴展閱讀
康美公告預虧再增100億,上交所連夜問詢
4月16日,康美葯業發布業績預告更正公告。與上次公告相比,業績預虧再增百億。當晚,上交所對康美葯業發出問詢函,督促公司審慎核實預虧金額。
4月16日,康美葯業發布業績預告更正公告,更正後預計2020年度虧損244.8億元至299.2億元。今年1月末,康美葯業曾預計公司2020年度虧損148.5億—178.2億。上交所發出問詢函表示,康美葯業相關預虧金額巨大,與更正前預虧金額差異巨大,公司還存在大額到期債務未清償,涉及重大訴訟等風險事項。
康美葯業應當充分披露當前經營實際情況及存在的諸多風險因素,明確投資者預期,做好2020年年報披露、退市風險提示和後續安排。
❾ 康美葯業299.2億元巨虧之迷蹤魅影,會不會賠得傾家盪產
康美葯業會不會賠得傾家盪產還需拭目以待。
4月16日晚間,ST康美披露業績預告更正公告,預計2020年凈利潤約為虧損244.8億元至299.2億元。此前,康美葯業預計凈虧損為148.5億元至178.2億元,也就短短2個多月,虧損額就急劇擴大了一百多億元,公司將虧損放大的原因,歸咎於新冠病毒疫情、資產減值。
康美葯業此前「消失」的近300億貨幣現金里,其中有201.43億元在2019年5月28日被追溯調整至2016年年報的存貨科目里。4月16日晚,上交所發布「關注函」,要求說明公司資產減值測算的具體過程、減值跡象出現的具體時點,是否存在前期計提不足的情形、前期業績虛假或調節利潤的情形。
這次,監管層還發函要求康美葯業的年審會計師發布專項說明,並表示公司2020年期末凈資產預計為負,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截止於4月19日早盤,昔日A股「中葯第一股」的ST康美,總市值僅97.49億元,股價暫時為1.96元/股。
4月15日,ST康美發布《康美葯業關於部分中期票據未能按期兌付的公告》,目前康美葯業共有8期中期票據,除了三期是2022年七八九三個月兌付外,其餘5期兌付日均在2021年6月底之前。
去年全年虧損額大於總市值,且大約凈資產,中票兌付迫近,即便是康美葯業無償劃出股權,虧空及債務巨洞也很難填平。
無論如何,中國版的集體訴訟制度開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時,ST康美「首當其沖」,對於其創辦人馬興田、許冬瑾夫婦而言,他倆又創造了一個歷史。
集體訴訟,解決了小額多數的受害投資者維權難,對於那些嚴重損害投資者權益的違法者,會不會罰得傾家盪產,讓他們賠得傾家盪產,倒逼上市公司強化公司治理,且拭目以待。
(9)康美葯業投資人擴展閱讀
中小投資者向康美葯業索賠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相關公告顯示,自2017年4月20日(含)起至2018年10月15日(含)期間以公開競價方式買入、並於2018年10月15日閉市後仍持有康美葯業股票,且與本案具有相同訴訟請求的投資者,皆可於2021年4月25日之前登記加入該案訴訟。
數據顯示,在訴訟所規定的這一時間段內,康美葯業股東戶數超過20萬戶,平均持股1.6萬股左右。根據2017年4月20日,康美葯業19.40元的收盤價計,截至今日,相關投資者的損失約在27萬元左右。
目前,法院暫未透露集體訴訟的賠償規模。去年12月31日,廣州法院曾受理了11名原告共同起訴康美葯業以及其高管等22名被告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原告請求法院判決被告賠償損失共計約41萬元。隨著更多投資者加入訴訟,其索賠的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