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華聯集團在江西宜春萬載投資什麼項目
新華聯集團在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投資的項目,我也沒有聽說過,所以我也搞不太清楚,我覺得你可以去實地看看
2. 我們縣是旅遊大縣,縣政府為了規范旅遊項目投資管理的通知安政辦發(2014)50號文件,要求我們企業
設門檻是為了規范化管理!
3. 宜春市旅遊投資公司董事長是誰
一份編劇旅遊投資公司董事長是誰董事長是誰我還真不知道我也不清楚董事長是誰?
4. 萬載縣萬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萬載縣萬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2017-02-13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康樂街道迎賓大道2799號附39棟125號到142號。
萬載縣萬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60922MA35PPJ37L,企業法人盧國民,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萬載縣萬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城鄉水利建設、污水處理、城鄉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城鄉綜合開發、土地整治、項目代建、咨詢服務、市場管理、房地產開發、新農村建設。(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萬載縣萬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9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萬載縣萬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5. 旅遊投資靠譜嗎最近看挺多人在說的
靠譜啊,比如說峨眉山吧,今年十一黃金周日均接待旅遊客群2.1萬人次左右,度假產品完全躺賺錢。像峨眉山的天頤溫泉度假小鎮·Smart度假湯屋,算同類型不錯的投資選擇了,無論是地理還是資源,都值得了解下。
6. 萬載縣的旅遊
杜平將軍陵
杜平將軍陵 1999年3月4日,杜平將軍在南京逝世,骨灰葬於家鄉黃茅茶亭嶺的金鑾殿觀音蓮(小地名),陵墓座北朝南,高瞻遠矚,氣勢磅礴。陵園佔地面積300多平方米,耗費3萬多元,由其子女出錢,萬載一建公司建造,墓正中望山碑上有遲浩田題詞:「丹心獻中華,雄才書春秋」。兩旁的對聯左邊是卜明題「一生戎馬南征北戰,為勞苦大眾求解放端戈終年;一身正氣堅持真理,為國富民強求安康兩袖清風」。右邊是戊中奇題:「文韜武略一代英豪,堅貞職守堪為吾輩典型;孺將雍容大家風度,文才書藝盡稱萬代師表」。
謝靈運墓
謝靈運墓 坐落於縣城東北康樂里泉村12組蓮花形山,距縣城約2公里。
謝靈運墓為土封墓,墓前立有謝氏後裔刻立的麻石質墓碑。碑文曰:「合族嗣孫某某立始祖謝公諱靈運字公義墓光緒七年春月重修。」謝靈運歸葬何處說法不一,但萬載謝靈運墓為全國唯一僅存有碑之實墓,且萬載為謝靈運世襲封爵地,又有其族譜准確記載,其墓應為可信。但是否確系謝靈運肉身墓,尚有待考證。
翰林橋
翰林橋 位於高村鎮歧源水口,長14米,寬4米。原石橋上無亭,清代楊姓兄弟二人倡捐修閣於橋上。為勉勵後代要出人頭地,以「翰林」命名。嘉慶十八年(1813年)冬重修。1978年,歧源村又投資修繕一新。
康樂橋
康樂橋 又名毓英橋、丁田橋,位於縣城東北5500米處,橫跨蜀江。該橋4墩5拱,長98米,寬7米,高8.5米,有麻石砌築,磚塊欄牆,單向舟形墩高3.5米,券拱跨徑15米,拱券由9道單券磋列而成。橋頭有石雕殘獅1對。
龍江橋
龍江橋 俗稱鵬程橋,位於縣城東北1000米處的龍河渡,橫跨蜀江河面。此橋4墩5拱,由粗料石與灰漿粘合而成。橋高8.7米,長98米,寬5.5米,兩側有高0.9米的青石板欄牆。單向舟形墩高3米,券拱跨徑17米,拱券由9道單券磋列而成。橋堍向上設30級石階。
觀鷹橋
觀鷹橋 亦作觀音橋,位於萬載縣北官元山船埠潭,離縣城60公里。據清道光版《萬載縣志》載,該橋建於「宋淳化元年(990年)12月,易霽翁、湯文學重修,旁有石崖鐫字。」比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約晚400年。觀鷹橋,雖歷經一千多年的滄桑,依然完好無損,仍穩穩當當地橫跨在綠水之上。整座橋規模不大,由6塊長約10米、厚約40厘米、寬約30厘米的花崗岩組成橋面,兩端的橋基均由雕鑿整齊的花崗岩石塊襯砌而成,顯得十分穩固和沉重。觀鷹尖山陰水綠波盪漾自橋下流過,屈曲東流進入泰溪(康樂水)。遺憾的是,橋兩邊的石崖因風雨剝蝕,石上所鐫之字已遍尋無著。
文明塔
文明塔 位於城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監生易瓊等捐建。道光五年(1825年)和光緒十八年(1892年)易瓊後裔先後重修。塔身由磚石砌成,通高約30米,共7層。下6層為六角形(底層為基座),最上一層為圓柱形,層與層相接處有腰檐挑出;7層之上是灰色圓錐形寶蓋,蓋上壘有塔剎。塔座開有兩門,一門朝北偏西,一門朝東偏南,門高1.8米;第2層至第6層均設有6道拱門,其中4道假門;塔內底層東側嵌有一方石碑,上刻陽文楷書「光緒十八年歲壬辰春月立,易瓊公後裔重修」。1983年初夏,縣人民政府撥款整修,將塔內木梯改為鐵梯。1998年縣人民政府對文明塔進行了裝修,在塔的各個角上裝鈴鐺,塔基四周配有燈光設施,並將塔身漆成米黃色,被列為縣城實施的10個形象工程之一。
城隍廟
城隍廟 明洪武三年(1370年)縣丞馮厚禮以紅巾劉仁舊居改建,座落在康樂街道龍河東岸集賢坊(今仿古街),後屢建屢毀,該寺坐北朝南,佔地5000平方米,建築古樸典雅,五進大殿,青牆灰瓦,雕梁畫棟,廟內有方形石柱17對,木柱20對,配以鼓形基座,柱正面有陽刻楹聯十數副。總體布局充分體現了明代建築風格,左右對稱。
包公廟
包公廟 位於黃茅鎮洪爐村鐵山界,距縣城58公里,與湖南瀏陽接壤。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乾隆庚子年(1780年)重修。嘉慶年間(1796~1820年)又由瀏(陽)萬(載)士民募款擴建,置有田產。廟坐北朝南,穿斗式磚木結構,三進,17間,面闊9.34米,進深31.76米,佔地面積約312.52平方米,硬山頂,脊飾寶葫蘆。側山花板自山面檐柱中線向內收進一檀徑。山花板上繪有花草,三面的風火牆高達12米,整個建築分前、中、後三殿。前殿已倒毀,僅存鼓形石柱基4隻,中殿與後殿均用石柱木樑穿插法架成。檐下、梁前均見木雕、木樑與石柱間施斜穿斗拱,上雕花草。雀替鏤刻精緻多彩,有龍、魚、牛、羊等造型。室內設有天花板,表面加工較細。
周家大屋
周家大屋 位於株潭鎮株山村丁家橋,建於清嘉慶年間,距今約200年歷史,大屋分3列,每列5進,門坊、牌樓、雕檐、鏤窗均古色古香,均為木質結構,共計有房間200多間,棟棟相連,列列相通,屬江南地區保存較為完好的大型清代漢族古民居,曾在此處拍過多部電影,對研究古代文化、歷史、建築、習俗等有重要作用。
百歲牌坊
百歲牌坊 座落於茭湖鄉謝溪村牌坊組,整座牌坊均為麻石建造,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牌坊正面刻有「百歲坊」三個大字,旁有一幅對聯「中婺星輝西江人瑞,南山壽永北闕恩榮」,牌坊背面石刻「萬載縣儒士鍾之妻黎氏立」。在古代,年逾百歲之人極少,地方官發現百歲婆婆以後,便上奏朝廷,清光緒帝便下聖旨予以褒獎,如今在其後人家中照方上仍懸掛著一塊金字木匾,上書:
光緒己丑年,奉旨貞壽之門
百有餘歲壽婦儒童鍾質之妻黎氏立
據當地人介紹,百歲婆婆膝下有9子,其去世時8子9媳年齡均超花甲,其有一子病時娶媳,婚後子亡,其媳至終未再嫁。為表彰其貞節,在百歲坊旁立有貞節牌坊,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修公路時被毀,貞節牌坊盪然無存。
中共湘鄂贛省委舊址
中共湘鄂贛省委舊址(1932年4月~1934年1月) 位於仙源鄉月山下王家屋,該屋坐西朝東,背靠青山,面臨稻田,土木結構,成「凹」字型,分正屋和側屋,側屋東面為「山」字型垛子牆。兩層,每層5廳10房,互相連通。正廳後牆上還保留著原書寫的「辦公廳」字樣。全屋總面積748平方米。1955年由江西省人民委員會撥款修繕。1980年,修復後進行復原陳列,現陳列室宣傳的有省委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少共湘鄂贛省委辦公廳等,1984年9月,湘鄂贛革命紀念館新館在縣城建成後,將大部分文物移交紀念館收藏。1959年頒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1932年4月~1934年1月) 位於仙源鄉橋頭王家大屋(現仙源鄉政府大樓旁)。該屋坐東朝西,兩幢並列相銜接。南棟有高達10米的風火牆。土木結構,平房,分前後兩進,各有12平方米的天井,天井兩旁的照枋上還保存著當年書寫的標語「列寧之路」、「馬克思路」。全屋共4廳20間房,總面積1010平方米。該舊址建於清咸豐年間。1955年由江西省人民委員會撥款修復。1959年頒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10月21日,在由紅色之旅萬里行組委會、江西省旅遊局主辦,江西日報、江南都市報、大江網協辦的「江西百姓喜愛的十大紅色旅遊景點」評選活動中,仙源鄉「中共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群」以20320票,排位第五入選。2006年5月,湘鄂贛革命根據地舊址批准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縣城毛澤東舊居
縣城毛澤東舊居 康樂鎮豬子墟路31號。該屋坐西朝東,系磚木結構民房,1969年按原貌修復,面積100平方米。1930年8月12日下午,毛澤東和朱德率領紅一軍團從宜豐出發,到萬載縣城後,毛澤東在此屋住了一個晚上。
黃茅毛澤東舊居
黃茅毛澤東舊居 即黃茅鎮橋會公房,該屋坐西朝東,磚木結構,一廳兩房,廳堂後有一天井,天井兩邊各有一小廳。於1977年修復進行復原陳列,面積80平方米。1930年8月18日,毛澤東到達黃茅後住在這里。當天,毛澤東、朱德在黃茅主持了高級軍事幹部會議,作出了殲滅文家市之敵的英明決策,發布了《向文家市進軍的命令》。第二天,又寫了一封給贛西南特委轉閩西特委並轉中央的信。
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舊居
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舊居 在官元山西南6.5公里處的過山堝謝家上屋。該屋坐東北朝西南,背依青山,土木結構,上蓋青瓦,前後分水,面積為983平方米,民國民居。1929年8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五軍主力從湘贛邊境返回湘鄂贛邊區。8月8日,部隊從永新出發,10日到達蓮花,11日抵萍鄉,14日,又一次攻克萬載縣城,繳獲了大量的物資,取得了返回邊區的第一個勝利。接著向萬載、銅鼓縣邊境游擊,消滅了萬載高村的一個靖衛團。紅五軍軍部駐「萬四區邊特處」。後彭、滕率領的紅五軍與黃公略帶領的湘鄂贛邊境支隊匯合,同住於此。他們在萬載活動達數月之久。在此,參加了湘鄂贛邊特委在官元山城坑召開的「九·二」擴大會,決定紅五軍與邊境支隊合編,統稱紅五軍。下轄5個縱隊,軍長彭德懷、副軍長黃公略、政委滕代遠、參謀長鄧萍。10月中旬在此召開過紅五軍軍委會議和五軍隨營學校支部會議。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風塵僕僕,轉戰萬載城鄉,動員和教育群眾,發展革命組織,壯大革命武裝,加強湘鄂贛的武裝割據,對革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1983年10月,該舊居經萬載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湘鄂贛革命紀念館
湘鄂贛革命紀念館 1960年籌建,館址原設仙源月山下中國共產黨湘鄂贛省委舊址,1962年5月1日開始預展,1963年9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共分3部分12單元,有291件展品。「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沖擊,停止開放。1982年在縣城籌建新館。1983年10月破土動工。1984年9月建成。新館位於縣城寶塔路中段,佔地1474平方米。1985年10月18日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典禮,原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江渭清題了館標,南京軍區政委杜平題了詞:「欣逢開館日,緬懷眾先烈,學英雄精神,成未竟事業。」館舍坐東朝西,面朝大街,是一座磚瓦結構的仿古建築,四合院式,外形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紀念館共有6個展廳,建築面積580平方米。整個陳列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斗爭歷史。首為序廳,後分3部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湘鄂贛革命根據的鞏固和發展;堅持艱苦的三年游擊戰爭。
革命烈士紀念館
革命烈士紀念館萬載縣革命烈士紀念館是經省政府批准公布的省級烈士建築保護單位。全館佔地6畝,座落於縣城沿河東路128號。1995年6月,被縣委、縣政府授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9月,投資12萬多元裝修了該館門面和擴建了店面,通過裝修、擴建,該館黑色的花崗岩館面,金碧輝煌的琉璃瓦和金光燦爛的館標及對聯,相互對應輝映,把整個烈士館的臨街門面裝點得更加雄偉、庄嚴,展示了老區黨政和群眾對褒揚和慰藉革命先烈的心願,再現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風貌。
7. 宜春市恆達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宜春市恆達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是2013-05-02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溫湯鎮沿河路8號九棟1801室。
宜春市恆達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609000674691962,企業法人羅平兒,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宜春市恆達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旅遊地產投資開發、銷售、賓館酒店投資、商業服務、工藝美術品展覽、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宜春市恆達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