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團與滴滴相互競爭已成定局嗎
當年的"打車大戰"結束後,網約車市場逐漸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但是網約車這塊誘人的蛋糕卻在無時無刻地吸引著投資者的目光。而且與其他行業相比,網約車是一個相對缺乏壁壘和護城河的行業,只要有資本和流量就可以進來,而這兩方面美團都不缺。
反觀滴滴,滴滴在資金方面上並不輸美團,反而顯得更加"財大氣粗"。今年4月,滴滴宣布完成超過55億美元的投資,投資方包括招商銀行、軟銀中國、高達投資、銀湖投資、中俄投資基金和交通銀行,估值超過500億美元。兩家實力都挺雄厚,相互競爭已成定局。
2. 美團和滴滴哪個前景好
發源於團購的美團如今已經擁有足夠消費場景映射,在餐飲、旅遊和娛樂三大領域美團如果說自己是第二沒有人敢大言不慚說自己是第一,此時若能通過出行領域布局,將基本形成完整的O2O場景閉環。由此可見,美團涉足出行領域的意義在於實現美團布局出行市場,實現打車、住宿、餐飲和娛樂等高頻消費場景的覆蓋,對於美團未來創新型商業盈利起到關鍵作用。
滴滴專業專注出行市場多年,按說應該不會給競爭對手留下涉足的空隙,然而出行市場龐大用戶群消費體驗證明,成也滴滴敗也滴滴—大眾出行需求習慣被滴滴一擲千金的補貼政策養成,當滴滴回歸正常不再給予高額補貼後,民眾出行體驗直線下降,不僅感受到車費越來越貴,補貼降低滴滴司機紛紛出走導致出行效率愈加低下,此時,美團打車出現,出行補貼和駕乘補貼雙邊服務體驗都令人眼前一亮,無疑,美團打車和滴滴打車哪個好高下立見。
論專業,從打車市場殺出一條血路的滴滴不可謂不專業,滴滴的專業體現在對滴滴司機補貼一天天下降司機毫無辦法,其中各種處罰制度更是專業得讓滴滴司機欲哭無淚只能選擇默默接受;對待消費者,滴滴的專業是極盡可能把「顧客就是上帝」理念貫徹到每一次溝通中,特別是2017年頻發的高峰期溢價政策被稱之為「專業抬價滴滴」。在打車市場,把優步中國收入囊中後滴滴一家獨大,如今,美團打車實時出現,那些對滴滴容忍已久的司機、乘客簡直「像找到了生命中陽光」,他們充滿希望、恰好將壓抑的情緒盡情釋放。
3. 如今想開網約車,選擇跑滴滴好還是美團好
我是滴滴司機我在四線城市滴滴拿得太多美團你只抽8%那是可以的
4. 跑滴滴是美團好還是滴滴好
滴滴那要看你跑幾個小時了,至少跑3小時運氣好毛收入在120-150之間,基本上都是100左右。大概要行駛60-70公里路程,出去油錢,保養。不算人和車在裡面,純利也就50左右,我是一天跑15小時以上時間,運氣好純利賺450.如果不好都是小單起步價情況就賺320-360之間。獎勵基本上是70-100之間。你們都覺得滴滴賺錢,也不想司機背後付出多少時間。我每天15小時以上時間工作,除限牌。工作15小時的工作量相當於上兩份工作。而且一個月當中只能限牌休息,每天都要堅持跑,你們覺得工作15小時月賺10000-12000很多嗎?吃沒時間吃,開車坐久了不是手酸,腳酸就是脖子酸。長期以來傷身體這點是肯定的。如果要跑車首先你覺得能吃的了這份苦。每天跑30單才有固定獎勵,還有時間段的獎勵,跑30單至少要12個小時左右,就算運氣好也要10個小時,一個小時按3單給你算,如果有大單的情況下,一小時也就是1-2單。如果高峰期上下班情況,一小時能跑幾單,自己想想。根據路況來說。美團出來大多司機會選擇跑美團,因為獎勵高,這點是不可爭論的,你跑單賺死了也沒拿獎勵爽,這要到美團在市場站穩了腳跟。然後要看滴滴和美團哪個福利好,抽成少,才會選擇哪個平台。畢竟跑車的司機們都是想賺錢,在說了司機們都是拿身體去賺錢的。希望對想入行跑車的司機們有幫助
5. 為什麼像滴滴、美團這種大公司,明明很有錢,卻還要不斷融資
為什麼像滴滴、美團這種大公司,明明很有錢,卻還是要不斷融資?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矛盾,但是也很好理解,因為這兩家公司其實很缺錢,因為公司沒有盈利,連續虧損,常年的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和商業運營需要投入巨量的資金,否則這兩家公司早就破產了。
但是這三種資金來源最穩妥的方式就是股東的股權融資,其他兩種都不穩定 ,也具有極大的法律風險,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各種跑路其本質就是第三種融資的方式,比如網貸,比如長租公寓,比如OFO。
6. 滴滴虧百億美團虧千億,司機和騎手都說不掙錢,錢究竟去了哪裡
說到在線汽車預訂平台和外賣區,大多數人首先會在腦海中看到滴滴和美團的影子。在絕大多數人眼裡,美團和滴滴都賺錢,但事實並非如此。2018年,滴滴虧損109億元,美團虧損115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滴滴司機和美國軍團騎手都說他們不賺錢,那麼錢去哪裡了?
1、補貼司機費用高
關於滴滴公司的虧損,滴滴創始人公開表示,滴滴自成立以來的6年裡沒有賺到任何錢,所有的錢都用於補貼司機。然而,據大多數司機透露,經營滴滴實在賺不了多少錢,甚至司機都說除了睡覺,他們每天都經營滴滴,但他們的月收入只有5000到6000元。滴滴從司機的收入中提取30%,所以滴滴不可能不賺錢。2017年,滴滴的虧損只有25億,但2018年,虧損已經達到113億。
因此,無論是滴滴還是美團讓我們發現,互聯網行業的崛起是建立在燒錢的基礎上的,所以美團和滴滴在早期的虧損是正常的。
7. 滴滴和美團連續「巨虧」了幾年,但為什麼他們的老闆卻更有錢了
網路的不斷普及與發展,改變了我們生活的習慣以及生活的方式,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有許多方面都受到了網路的影響,比如在外出出行的時候,滴滴打車改變了我們的出行方式,在吃飯的時候,美團外賣又涉足了我們的生活,這些利用網路發展起來的營業平台,在近幾年來廣受人們的關注,可是有消息傳出,滴滴和美團近幾年處於持續虧損的狀態,但是有令人不解的一點,那就是他們的老闆還是十分的有錢,這就讓許多網友都不明白了。
第三點,我們網上平時所說的老闆很有錢,其實在另一方面,也是指這個公司的市場價值,並非說他們老闆有多少實際的金錢,大家試想一下,一個上市這么多年的公司,怎麼可能市場價值會太低了,而且這兩個公司也是受到人們廣泛關注,並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他們的市場價值想一下就知道肯定不會太低。
8. 滴滴、美團年年虧損,為什麼還沒有倒閉
這些企業都會有扶持的,此前屬於競爭市場階段,大家都大打「燒錢戰」,虧損是在所難免的,如今, 它們已經在相應領域站穩了腳跟,就不必再大量拋金了,坐等收錢的時候就要到了。也正是這些資本在背後推動才能讓美團和滴滴發展這么迅速。當然這些投資者也並不是傻子,他們要的是把美團和滴滴弄上市,等到企業升值之後在套現離場,賺取更大的利益。
另外,美團和滴滴兩家公司在未來的道路也都是非常光明的。因為在網約車的市場上可以說都被滴滴給壟斷了,而美團更是占據了外賣市場的62%的份額,所以雖然看起來是無形,然而這背後卻是公司在未來最大的財富,而,這前面的虧損只是在為未來的市場做鋪墊。
9. 滴滴6年虧500億,美團虧1155億,為什麼王興和程維還能上富豪榜
近20年誕生富豪最多的行業除了房地產就是互聯網了,互聯網除了誕生馬雲、馬化騰這些首富之外,還誕生了很多身價百億的富豪,其中就有王興和程維。當然王興和程維可能很多人並不認識他們,畢竟他們的知名度還沒有馬雲和馬化騰那麼廣泛,但是如果講到美團和滴滴打車這兩款軟體,可能很多人就知道了,畢竟現在大部分手機里都會有這兩個軟體,王興和程維分別是美團和滴滴的創始人。
那又為何公司年年虧損,王興和程維還能上富豪榜。雖然公司財報顯示的是年年虧損,但是只要是明眼人和股東都知道這兩家公司是賺錢的,而且用戶又有好幾個億,所以公司的估值和市值就會一直往上漲,作為公司的創始人都是有公司的股權的,市值上漲,那麼身價也就跟著上漲,上富豪榜就變得很正常了。根據胡潤2020年富豪榜數據顯示,當前美團創始人王興身價530億人民幣,在全球排第262位,滴滴創始人程維身價180億人民幣,排在第1097位,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公司明明一直虧損,老闆卻還越來越有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