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橋水基金的全稱是什麼
作為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成立於1975年,目前管理資金量超過了1600億美元,被《福布斯》列為美國第五位的頂級私營公司。同時,橋水為其客戶創造了巨大財富,遠高於其他任何對沖基金。
在基金圈,達里奧(RayDalio)和他的橋水基金(Bridgewater)堪稱典範,被不少投資人所推崇。近幾十年來,達里奧多次奇跡般地成功預測出全球經濟和市場的巨大變動,最著名的一次,就是成功預測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
在近年來, 橋水積極做多中國資產。
根據最新披露的2019年四季度持倉報告,橋水對安碩中國大盤ETF的持倉市值從去年三季度末的3420.8萬美元增加至4103.9萬美元,持倉增加8.11萬份;對安碩MSCI中國ETF的持倉市值從3380萬美元增至4222.2萬美元;持倉增加5.61萬份。
而從去年開始,達里奧便直言對世界經濟並不看好。2019年4月,橋水對美股發出最新警告:上市公司無法維持盈利水平,股價可能因此大跌。
2019年10月,在IMF年度會議上,達里奧再次對全球經濟大蕭條提出了預警,並強調央行現在行動已為時過晚。
2019年11月達里奧在領英上發表了名為《全世界變得瘋狂,體系遭到破壞》(The World Has Gone Mad and the System Is Broken)的文章,主要說到了三點:一是央行想要刺激經濟,投資者卻拿著大量資金去投資,不消費:為了刺激經濟活動和提高通脹,央行大量購買金融資產,投資者手中的可用資金因此增多。但他們卻並沒有如央行所願用這些錢去消費,而是拿去投資。這樣一來,金融資產的價格節節攀升,但未來的預期回報卻不斷下滑,因為經濟增長和通脹依舊疲軟。這樣的情況不僅在債市出現,在股市、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者中也是這樣的。
二是政府巨額且必定還會不斷增加的財政赤字也在拉響警報:這意味著政府需要賣出更多的債券,多到根本無法被吸收,除非壓低利率。這樣一來,一旦利率再度上升,那市場和經濟將遭受致命打擊。而購買國債和填補赤字的錢基本都是從央行那裡來的,它們會用新印出來的前購買債券,在這種風氣下,健全的金融被拋在一邊,而且這種情況還會繼續,尤其會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儲備貨幣國家蔓延。
三是財富差距加劇:對於既有錢又有信譽的人來說,資金唾手可得,而那些沒錢沒信譽的人要融資則極其艱難,這更加劇了財富、機會和政治差距。此外,科技發展也會進一步加劇這種差距。
達里奧表示,這種情況不可持續,肯定不能再像2008年以來那樣被忽略或者拖延,這就是為什麼他認為世界將迎來一場重大範式轉變。
2. 著名的橋水基金採用何種投資模型
橋水基金管理公司(Bridge water)由Ray Dalio在1975年創建,是目前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橋水的全天候基金(Bridewater All Weather Fund)是該公司的主要基金產品之一,截止2016年年中該基金大約管理600億美元左右的資產規模。
全天候策略的目的是向投資者提供一套旱澇保收的投資方法,不管是經濟處於擴張,收縮或者蕭條的不同周期,該策略都能給予投資者不錯的回報。全天候策略基於Ray Dalio自己提出來的理論基礎,叫做Risk Parity(風險平價)。風險平價的意思是在資產配置中包括不同的資產(比如股票,債券,黃金等),並保持這些資產被分配到的風險保持均衡。
根據橋水公司公布的對於全天候策略的解釋的文件顯示,全天候策略將基金面臨的風險分為四大類:經濟增長,通脹,經濟萎縮,通縮。為了應對這些不同經濟周期的風險,該策略配置了不同類型的資產,每個資產受到的風險配重為1/4。比如為了應對通脹風險,該投資組合需要持有防通脹債券,大宗商品和發展中國家債券。
注意這里指的1/4不是這些資產的市值配重,而是他們的風險配重。由於股票的波動率比較高(風險比較大),而債券的波動率比較低(風險比較低)。那麼在全天候策略中,為了平衡股票和債券之間的風險差異,在配置中我們需要極大的增加債券的配重。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全天候策略並不是嚴格全天候的。舉個例子來說,橋水全天候在2013年的回報是負3.9%,而同年美國股票的回報為+30%左右,巴克萊全球債券指數回報為負2%左右。也就是說,在2013年,無論和債券比,還是和股票比,橋水全天候的回報都更加糟糕。
橋水基金推出的全天候策略,其投資的門檻是比較高的。由於橋水是對沖基金,因此只有高凈值個人投資者才有資格購買他們的基金。而由於橋水的規模非常大,一般只對大型機構或者投資額度非常高的超高凈值個人投資者開放,這也導致很多普通投資散戶無法購買到全天候策略基金。因此很多投資者比較關心的問題是:橋水的全天候配置策略能否復制?
當然,橋水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有非常雄厚的資金和人才資源,因此想要完全復制其旗艦產品,全天候基金是不可能的。一家好的基金,其優勢不光在於他們開發出來的過去的產品,更重要的是其不斷創新的能力。如果投資者去購買全天候基金,看重的可能並不只是他們過去的業績,而是他們持續創新,改進產品的能力。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被對沖基金投資門檻排除在外的投資者來說,依照上面提到的資產組合方式,通過指數基金ETF來設計一個簡單的全球資產配置組合,也能達到接近橋水全天候基金的回報和風險,那麼這樣的投資組合就能夠給一些投資者帶來價值。最重要的是,要達成這些投資組合並不那麼復雜,有一些金融知識的朋友甚至可以自己動手DIY。為自己建立一個度身定做的全天候資產配置策略,這難道不是一件很酷的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