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中央銀行是否持有國債的問題
問中國還是美國?
1,《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央行不能直接認購、包銷國債;但是可以從市場中購買,即購買第三方手裡的國債。
2,我國的公開市場主要是央票!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貳』 《中國人民銀行法》疑問_對於央行是否可以購買政府債券,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
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央行,具有貨幣發行權,銀行法規定央行不得直接認購包銷政府債券,而是商業銀行進行認購和包銷,然後向市場發行。央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時候,比如釋放流動性(增發貨幣)以刺激經濟,就會在市場上回購政府債券,這是間接行為。如果央行要回收流動性以緩解經濟過熱,就會將回購的債券賣出,貨幣就會回到央行。
你遇到的問題是直接和間接的問題,政府債券是被商業銀行(如四大國有銀行)直接認購或包銷的,而不是央行。
『叄』 為啥各國法律大都規定,中央銀行不能直接在發行市場上購買國庫券,只能在流通市場上購買呢
這是因為中央銀行代理發行政府債券,辦理債券到期還本付息。
國家財政收支不另設機構經辦具體業務,而是交由中央銀行代理,主要包括按國家預算要求代收國庫庫款、撥付財政支出、向財政部門反映預算收支執行情況等。中央銀行代理發行政府債券,辦理債券到期還本付息。
在政府財政收支出現失衡、收不抵支時,中央銀行具有為政府融通資金以解決政府臨時資金需要的義務。隨著中央銀行國有化進程的加快,中央銀行對國家負責,許多國家的銀行法規明確規定了中央銀行作為政府代理的身份,從而實現了中央銀行向政府銀行的轉化。
(3)中央銀行一般不得直接認購國債擴展閱讀:
中央銀行職能的相關要求規定:
1、在各國中央銀行支付清算的實踐活動中,中央銀行作為銀行間清算中介人,為銀行提供清算賬戶,通過清算賬戶的設置和使用來實現銀行間轉賬。
2、提供透支便利中央銀行不僅運行管理整個支付系統,還以提供信貸的方式保障支付系統的平穩運行。
『肆』 中央銀行為什麼不能發行國債
國債是國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發行國債的目的往往是彌補國家財政赤字,或者為一些耗資巨大的建設項目、以及某些特殊經濟政策乃至為戰爭籌措資金。我國的國債專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由國家財政信譽作擔保。
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有:貨幣發行、集中存款准備金、貸款、再貼現、證券、黃金占款和外匯占款、為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資金的劃撥清算和資金轉移的業務等。國債發行不在他的經營范圍之內。
『伍』 為什麼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
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明確規定了,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九條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
第三十條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貸款,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貸款,但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除外。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擔保。
(5)中央銀行一般不得直接認購國債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四條 中國人民銀行履行下列職責:
(一)發布與履行其職責有關的命令和規章;
(二)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
(三)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
(四)監督管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
(五)實施外匯管理,監督管理銀行間外匯市場;
(六)監督管理黃金市場;
(七)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
(八)經理國庫;
(九)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
(十)指導、部署金融業反洗錢工作,負責反洗錢的資金監測;
(十一)負責金融業的統計、調查、分析和預測;
(十二)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的國際金融活動;
(十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職責。
中國人民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可以依照本法第四章的有關規定從事金融業務活動。
『陸』 央行不能購買國債嗎
央行是國債的發行機構不能購買國債:
央行,既是國債的發行者,也是國債的回購者。
因為央行是國家貨幣政策和利率政策的統籌者;按管理層要求在不同經濟時期制定不同的貨幣政策和利率政策。
關於國債購買,央行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執行,當市場流動性充足時,央行就發行國債來回收流動性;當流動性不足時,央行可通過回購國債方式來投放貨幣,增加流動性;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
所以商業銀行購買國債肯定不是壞賬,是一種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其利潤來源就是國家支付的利息,所以不會虧錢。但是越是安全,其收益越低,商業銀行購買多少國債,要和當時的利率作比較,理論上,利率越高,購買的國債越少,反之,購買的國債越多。
『柒』 如何理解《中國人民銀行法》中對國債管理的有關規定
《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代理國務院財政部門向各金融機構組織發行、兌付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本條是關於中國人民銀行代理財政發行國債的明確規定。中央銀行作為政府的銀行,一般都有代理政府財政部門發行公債和還本付息的職能。根據本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代理國務院財政部門向各金融機構組織發行、兌付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但是,為了防止財政出現赤字時向中國人民銀行透支,增加過多的貨幣供應量,《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
『捌』 央行為什麼不能直接借錢給政府
《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貸款,致使社會總需求大於總供給。而且借款通過銀行的貨幣擴張機制,成倍地擴張,也規定禁止中國人民銀行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 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依法獨立執行貨幣政策、履行職責、開展業務,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除外,中國人民銀行發放的貸款與商業銀行的貸款有著本質區別。法律明確禁止這種行為。這部分借款是沒有物資保證的,是財政以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用抵押向中國人民銀行借款,那麼靠多發行貨幣來彌補這種虧損是要負出昂貴代價的。引起物價總水平普遍上升,財政透支是指財政部門在中央銀行提取的款項超過了其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它只有靠多發行一部分貨幣來彌補虧損,對於未能出售的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予以認購,所以,所謂直接認購,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貸款,勢必會擴大中央銀行的對外債務, 從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的發行方式來說,」「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擔保。中央銀行掌握的這部分資金都是有特定用途的。一旦這種風險出現時,導致通貨膨脹,禁止中國人民銀行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擔保, 王強 ,其貸款對象是商業銀行。」 上述兩條是關於中國人民銀行禁止性業務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的性質和地位及再貸款的對象決定了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其他單位和個人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貸款,此項規定的意義在於。 中央銀行和政府財政和收支都是貨幣收支,如果允許中國人民銀行對外提供商業行為的擔保,這部分增發的貨幣是沒有物資保證的, 同時本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這種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是對財政的變相透支,不受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動用其自身資本或信貸資金直接購買國債或其他政府債券;所謂包銷是指中國人民銀行直接負責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的銷售,它是沒有特定的資金來彌補這部分虧損的,又都是整個社會貨幣流通的構成部分,所以《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八條在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財政透支的同時,中國人民銀行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將會導致通貨膨脹的後果,中國人民銀行從事的貸款業務是其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最重要、最有效的間接調控手段, 《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在沒有正當資金來源的情況下,因為無論任何擔保都會有一定的風險。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將會導致通貨膨脹的發生,共同維護貨幣收支的平衡和人民幣幣值的穩定,因此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應相互配合,財政透支會迫使中國人民銀行增發貨幣。
『玖』 中央銀行為什麼不能購買政府債券
你大超哥的最新答案 記得給我分啊
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央行也就是發行貨幣的機構,具有貨幣發行權,政府債券都在老百姓手裡。所以,央行(用現金)購買(老百姓手裡的)政府債券=央行將其印發的貨幣流通到老百姓/市場中去。這就導致市場上貨幣流通量的增多=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因為考慮到這樣的後果,國家自然限制央行這樣做
而且銀行法也規定央行不得直接認購包銷政府債券,而是商業銀行進行認購和包銷,然後向市場發行。央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時候,比如釋放流動性(增發貨幣)以刺激經濟,就會在市場上回購政府債券,這是間接行為。如果央行要回收流動性以緩解經濟過熱,就會將回購的債券賣出,貨幣就會回到央行。
政府債券是被商業銀行(如四大國有銀行)直接認購或包銷的,而不是央行。 《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第三十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貸款。而又允許央行進行公開市場的貨幣政策運用:在公開市場買賣國債、其他政府債券、外匯。兩者是如何理解的。因為這涉及到在政府赤字時,發行國債是否會使貨幣供應量擴張。
『拾』 請問我國央行不能在一級市場進行國債買入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因為中國人民銀行法(修正)第二十九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國家財政缺錢時不能要求央行發行貨幣,其中一種做法就是財政對央行發債,由央行認購。
央行不能在一級市場認購財政部發行的債券,但可以在二級市場購買,因為這屬於公開市場操作。
直接認購國債,意味著央行對預算赤字的融資,將導致基礎貨幣增加,形成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