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評價資本寒冬中挺過來的企業
資本寒冬即初創企業融資困難,投資人投資意願不強;對於創業者來說,現在是資本寒冬,沒錢來;對於投資方來說,有錢但是沒有值得投資的合適企業。
但是資本寒冬並不意味著行業的冬天,相反資本寒冬將推動各個初創企業能腳踏實地去做好自己的項目,做好自己的獨特的商業模式和特色的切入點,而不是一味的模仿,靠著資本的流入去打價格戰。
資本都在盯著真正優秀的項目,整個行業正在去偽存真,修養生息,為的就是對真正的創新創業的理性回歸,為的就是之後更好的輝煌時代。
『貳』 什麼叫所謂的「資本寒冬」
「資本寒冬」是一種現象:初創企業融資較難,VC們投資意願不強,於是創業者認為現在是資本寒冬:「資本層面沒有錢了!」之所以出現所謂「資本寒冬」,不是因為資本方沒有錢了,而是企業層面出了問題,沒有值得投資的好企業了。
『叄』 都說進入資本寒冬時期,現在創業的公司還有機會嗎哪些領域比較能夠吸引投資
這位網友,你好,謝謝你的提問!
在我看來,創業永遠都有機會,不管是什麼時候,不管是以什麼形式切入點,只要給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大家都知道,資本或者經濟永遠都會在成長、衰退和危機之間循環往復,讓我們常常從樂觀的高峰跌落失望深淵,又在某種契機下東山再起。
對於創業者來說,不要害怕資本寒冬,寒冬當然會過去。對於創業者來說,最關鍵的是能不能熬過寒冬,等到春天來臨的時候。
創業者肯定不能去考慮什麼領域能吸引到投資就去做哪方面的創業,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優勢和資源去尋找創業的切入點。
因為所謂的創業投資風頭都是不可持續的,很多所謂的時髦的概念只是媒體、投資機構、創業公司對外PR的素材,並不是經營企業最核心的。
關注現金流,持續不斷地與自己的用戶或者客戶溝通,不斷打磨自己的產品才是至關重要的。
最後,根據投資機構的內部情況看,在沒有持續性熱點行業誕生的情況下,創業投資行業短期內不可能繁榮,所謂的沒有熱點,就沒有賺錢效應;當然沒有賺錢效應,大家也就謹慎了。
該回答來自於網路問咖 王暉 大咖
『肆』 資本寒冬,韜韞投資憑什麼募集到10億資金
正值資本市場最惡劣的時候,一家專注於定增和跨境並購的私募基金韜韞投資卻完成10億元資金的募集,猶如一聲炸雷,石破驚天。
更難能可貴的是,該產品是韜韞投資首支自主發行的非結構化管理型產品,此成績,在證券私募界,屈指可數。
那麼韜韞投資憑什麼在這么惡劣的市場環境中完成10億元資金的募集呢?做為定增界的老牌投資機構,人稱韜韞的團隊為定增界的「常勝將軍」。業內很多人都知道,韜韞團隊曾帶領投資人參與投資的興民鋼圈、康得新、芭田股份、勝利精密等定增項目,都取得了數倍的收益,為人稱贊。
而韜韞投資這次自主發行的產品,也將主要投資於定增與跨境並購,主要認購對象為機構投資者,過往的優異業績、資深的團隊、過硬的專業素質、投資機構的信任等因此促使韜韞投資成功募集10億元,為「資本寒冬」帶來了「絲絲暖意」。
『伍』 「資本寒冬」是什麼意思
「資本寒冬」是一種現象,近期表現略為突出:初創企業融資較難,VC 們投資意願不強,於是創業者認為現在是資本寒冬(資本層面沒有錢了)。
之所以出現所謂「資本寒冬」,不是因為資本方沒有錢了,而是企業層面出了問題,沒有值得投資的好企業了。
對於資本寒冬的好壞,不同的人總是有不同的看法。對於那些習慣了資本運作模式的人來講,資本寒冬的來臨對於他們來講無疑是一劑毒葯,因為缺少了資本的支持後,他們的發展舉步維艱,不僅在資本風生水起的時代積累起來的優勢會盪然無存,在未來的發展中同樣優勢不再。
從積極意義上看,資本寒冬的來臨預示著以平台和流量為主導發展模式開始終結,新的世代將會開啟。
(5)資本寒冬投資擴展閱讀:
在資本寒冬中,並不受」資本寒冬「影響並且炙手可熱的6個領域:
1、基於共享經濟模式下個人對個人的服務領域
PWC估計,未來十年共享經濟的市場規模將要增加到3350億美元。目前分享經濟在國內的勢頭不錯,出行領域漸成規模,預測今後發展的方向主要以車、房等高價值的閑置資源和相對標准化且基於人的服務兩個方向為主。
2、商業WiFi領域
作為O2O的底層入口,商業WiFi被公認為下一個互聯網風口。商業WiFi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完成了O2O閉環。在解決設備布設問題、WiFi網路安全、數據安全等問題之後,商業WiFi變現成為整個行業關注的問題。
3、閑置用品置換領域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漸富足,互聯網消費升級,剁手黨」瘋狂購物產生的大量閑置,直接催生了「閑置經濟」。再加上共享經濟大行其道,讓消費者處理閑置、進行閑散資源利用意識的崛起,對於閑置物品出售和購買需求正在井噴。
4、基於公積金智能化管理的互聯網金融領域
公積金是上班族的一筆隱形財富,但由於買房的低頻性,公積金賬戶的大量資金基本處於閑置狀態。根據《住房公積金2014年年度報告》,截止2014年底,我國住房公積金扣除提取後的繳存余額為37046.83億元,這意味著超萬億住房公積金未得到有效利用,成為「沉睡資本」
5、「互聯網+」時代的多語言翻譯服務領域
2015年中國內地公民出境旅遊達到1.1億人次,市場調查表示 94%的遊客表示在旅遊期間遇到了語言障礙,64%的遊客有興趣僱傭語言助手。中國快速發展的出入境旅遊業對移動翻譯服務提出了巨大的需求。
6、IT導購周邊的垂直電商領域
相對於整個電商而言,電商通常理解是在商業核心上仍然是傳統商業的傳承,說到垂直電商,以前垂直電商更多傾向從商品的物理屬性垂直,而現在垂直電商更傾向細分受眾從商品的延伸屬性進行垂直。新的垂直電商更符合用戶的價值取向和購買習慣。
『陸』 現在真的是資本寒冬嗎
現在服裝行業也不好弄啊,低端服裝市場太大。但是辛巴達有豐富的經驗,而且和互聯網結合,打造了國內第一家服裝行業的柔性供應鏈,實力強大。我想這也是辛巴達為什麼能融資順利的原因吧,風投給辛巴達投資說明他們還是看好辛巴達的發展的。
『柒』 資本寒冬有什麼可怕
不管人們願不願意承認,資本寒冬已經成為「新常態」,從1997年到2015年,歐美國家「每隔7年就有一次經濟危機」的魔咒在中國也應驗了。相信對於很多人而言,2008年金融危機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的影響至今還難以忘懷。工作難找、錢難掙、買東西精打細算、尤其是經濟下行和物價高走,造成了普通上班族每天在刀削麵的問題上,糾結於買敞開了吃的大碗還是便宜兩塊錢卻不管飽的小碗。
時隔七年,經濟寒冬的論斷再次席捲中國,由於中國股市的提前預演,人們面對寒冬來臨前已經有了相對充分的心理准備,然而,現實仍然以超出預期的姿態刺激著人們的神經。鋼鐵煤炭等能源資源產能過剩、傳統企業面臨著經濟增速放緩和互聯網改造的雙重壓力,然而,以挑戰者自居的互聯網行業也好不到哪去,互聯網頭牌阿里市值狂跌,360網路等巨頭在美國受冷遇阻,都在醞釀退市。最有意思的創投圈,那些關於常年潛伏在3W咖啡里,見到不錯的項目就塞上3萬5萬的互聯網大叔們的故事,也早已成為笑談。真實的情況是,以前能拿到美元投資的公司現在只能談談人民幣,更多的人已經飢不擇食,不管金額大小,美元還是日元,只要還能融到錢就謝天謝地了。
所以,我們將要面臨的大環境是:經濟危機預期之下,雖然人們的生活急需互聯網技術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但是互聯網行業本身卻必將經歷一個擠出泡沫的過程。這也引發了我們對一個問題的思考,資本寒冬之時,90%的互聯網公司將會死掉,然而,誰會成為那剩下的10%?「傻錢」越來越少,人們不再需要錦上添花的需求,只有解決實際問題,真正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互聯網公司能夠生存下去。
『捌』 為什麼會出現資本寒冬
「資本寒冬」是一種現象,近期表現略為突出:初創企業融資較難,VC 們投資意願不強,於是創業者認為現在是資本寒冬:「資本層面沒有錢了!」
之所以出現所謂「資本寒冬」,不是因為資本方沒有錢了,而是企業層面出了問題,沒有值得投資的好企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