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關於國債雙邊掛牌交易的通知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關於國債雙邊掛牌交易的通知

發布時間: 2021-06-08 08:51:56

國債交易計息原則

看一下交易公告就知道啦,網上摘錄如下:關於實施「試行國債凈價交易」有關事宜的通知
2002-03-18 10:21 各會員單位:
根據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試行國債凈價交易有關事宜的通知》(財庫[2001〗12號)精神,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實施「試行國債凈價交易」時間
從2002年3月25日(星期一)起實施。
二、凈價交易概念
凈價交易是指在現券買賣時,以不含有自然增長應計利息的價格報價並成交的交易方式。在凈價交易條件下,由於國債交易價格不含有應計利息,其價格形成及變動能夠更加准確地體現國債的內在價值、供求關系及市場利率的變動趨勢。
三、實行國債凈價交易後,應計利息額的計算方法
應計利息額=票面利率÷365(天)×已計息天數
上述公式各要素具有以下含義:
1、應計利息額:零息國債是指發行「起息日」至「成交日」所含利息金額;附息國債是指本付息期「起息日」至「成交日」所含利息金額。
2、票面利率:固定利率國債是指發行票面利率;浮動利率國債是指本付息期計息利率。
3、年度天數及已計息天數:1年按365天計算,閏年2月29日不計算利息;已計息天數是指「起息日」至「成交日」實際日歷天數。
4、當票面利率不能被365天整除時,計算機系統按每百元利息額的精度(小數點後保留8位即數據類型位為N15.8)計算;交割單所列「應計利息額」按「4舍5入」原則,以元為單位保留2位小數列示。
5、國債交易計息原則是「算頭不算尾」,即「起息日」當天計算利息,「到期日」當天不計算利息;交易日掛牌顯示的「每百元應計利息額」是包括「交易日」當日在內的應計利息額;若國債持有到期,則應計利息額是自「起息日」至「到期日」(不包括到期日當日)的應計利息額。
四、國債凈價交易遵循的原則
實行國債凈價交易仍將遵守本所現行的交易規則,其次:
1、實行凈價申報和凈價撮合成交,以成交價格和應計利息額之和作為結算價格。
2、國債凈價交易以每百元國債價格進行報價,應計利息額按每百元國債所含利息額列示。
3、報價系統和行情發布系統同時顯示凈價價格和應計利息額。
4、在場內申報終端和各證券營業部的行情系統顯示的「應計利息額」均為參考值,各會員單位應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公布的「當日國債品種應計利息額」數據文件的數據為准進行資金清算。
5、交易清算及交割單列印系統,應自動計算應計利息額並在交割單上分別列明「結算價」、「凈價」及「應計利息額」。
國債凈價交易是新的交易方式,對證券市場和相關領域會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各有關單位應遵循積極穩妥的原則,按要求做好各項准備工作,確保試行國債凈價交易的順利實施。
附件:上海證券交易所國債凈價交易技術方案
上海證券交易所
二○○二年三月十八日
附件
上海證券交易所
國債凈價交易技術方案
根據中國證監會和國家財政部的要求,本所將試行國債的凈價交易制度。為了配合該制度的平穩實施,本所研究制定了相關的技術方案。
一、本所試行國債凈價交易遵循的原則
1、實行凈價申報和凈價撮合成交,以成交價格和應計利息額之和作為結算價格。
2、報價系統和行情發布系統應同時顯示凈價價格和應計利息額,本所的國債交易以每百元國債價格進行報價,應計利息額也按每百元國債所含利息額列示。
二、技術准備
1、券商參與國債交易以凈價申報,即場內交易大廳和場外報盤中國債的申報價應輸入凈價。
本所同樣以凈價撮合成交,成交價亦為凈價。在場內交易大廳的申報終端和大屏上增加顯示每百元國債所含利息額。交易所發布的國債即時成交回報中的價格和金額為凈價價格和以凈價價格計算的成交金額。
2、為方便參與國債交易的市場各方揭示國債利息信息和計算國債結算價,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將通過PROP2000平台把當日每百元國債應計利息額文件發送給券商(具體參照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另行發布的通知)。同時,本所也將通過衛星廣播系統和本所網站及時將當日每百元國債應計利息額文件發送給券商,該文件的格式附後說明。
3、收市後本所發給券商的成交庫中的國債成交價為國債凈價,國債成交金額為以國債凈價計算的成交金額。清算庫中國債的成交金額亦為以凈價計算的成交金額。成交庫和清算庫的格式保持不變。
4、券商可以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發送的清算文件進行清算(具體參照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另行發布的通知),也可根據本所的成交文件、清算文件和當日國債應計利息額文件,計算出結算價(結算價=凈價+應計利息額)。
附:
當日國債品種應計利息額數據文件說明:
 文件名:GZLX.MDD
其中:M表示月份,M=1,2,3……,9,A,B,C;
DD表示日,DD=01,02,……,31
 文件格式: DBF格式
 文件內容:所有國債當日應計利息額
 發送時間:每天
 數據結構:
序號 欄位名 類型 欄位描述 備注
1 GZDM C6 國債品種代碼
2 JXRQ C8 計息日期 YYYYMMDD
3 YJLX N15.8 每百元應計利息額 單位:元
4 LXTS N6 利息天數
5 PMLL N8.5 票面利率

㈡ 我好想知道如何在記帳式國債在上市前,有一段時間是推銷的,在這段時間我想買,那應該點做啊

個人投資者只能在記帳式國債上市後才能從二級證券交易市場和銀行櫃台買賣,之前只有機構才能操作,例如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哪個推銷也是對機構而言.

㈢ 個人如何參與綜合電子交易平台國債交易

不可以直接參與,「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台」是做市商報價系統,而個人投資者主要參與的是場內竟價撮合交易系統;報價系統是針對機構投資者而言,個人投資者是沒有資金優勢和機構之間進行交易。但有些品種是打通了固定交易平台與場內交易的,投資者可以在二級市場既交易所內交易已經在固定交易平台的品種;既在場內與機構進行撮合交易,機構在到固定收益平台與其他機構進行報價交易。

按照上交所發布的《關於公司債券發行、上市、交易有關事宜的通知》,公司債上市之後可在上證所競價交易系統和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台同時進行交易,使用相同的證券代碼和證券簡稱,按賬戶進行申報,並實行凈價交易、全價結算。

據上證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機構投資者可以同時在上證所競價交易系統和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台同時進行交易,個人投資者則只能在競價交易系統中進行公司債買賣。每個交易日9∶15至9∶25為競價系統開盤集合競價時間,9∶30至11∶30、13∶00至15∶00為連續競價時間;固定收益平台的交易時段為9∶30至11∶30、13∶00至14∶00。公司債現券當日買入當日賣出,即實行T+0。

說明沒人交易,本來交易所二級市場國債交易都很清淡,上交所08年國債,主要在上交所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台上市交易,還有一些同時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市交易,所以對二級市場的個人投資者的交易很少或者沒有交易。

㈣ 請問國債的交易規則

國債可以網上交易;如果你通過銀行購買,就在把銀行的賬戶多開通一個網上銀行功能,即可在家登錄銀行網站,輸入帳號和密碼,進入賬戶即可交易。推薦工行,品種多,交易速度快,界面方便。

通過證券公司購買滬深交易所的國債,就直接在證券公司櫃台開通網上交易功能,到證券公司網站下載股票交易軟體,即可上網交易。

網上交易只限記賬式國債,可以T+0;但是,銀行的價格的是買入價高於賣出價,當天買入和賣出的話,必定虧損;這是銀行為了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通過證券公司購買的話,因為國債低風險低收益的特徵,交易比較少,價格浮動不是很明顯,不像基金和股票價格浮動大,有些國債成天沒有交易,有可能出現買入後賣不出去的可能,只能大幅降低報價。

買賣銀行記賬式國債的交易代碼、應計利息、年利率、期限、成交價、收益率等,可以查看和訊財經的債券頻道:http://bond.money.hexun.com/counter/

買賣滬深交易所記賬式國債的交易代碼、應計利息、年利率、期限、成交價、收益率等,可以查看和訊財經的債券頻道:http://bond.money.hexun.com/data/

下面這個網站你可以收藏。相關國債的發行信息它都會公布,在新債發行一覽表裡;裡面還有個債券課堂,你可以去學習一下。

參考資料:http://bond.hexun.com/

㈤ 關於國債發行:

記賬式國債利率低於定存,高於活期存款,注重流動性,有上漲和下跌的波動,可以交易,適合機構投資者。儲蓄式國債利率高於定存,不能交易,無下跌風險,適合注重安全的個人投資者。我們國家發行國債主要的目的是調節市場資金,並且滿足投資者的需求,國家不缺錢,所以發國債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募集資金,所以根本不用擔心還不上的情況,利率成本也沒那麼在乎

㈥ 國債雙邊掛牌交易是什麼意思

光打雷不下雨。11月5日後至今也沒見著雙邊掛牌。

也就是說至今還沒有發現原先在固定收益平台掛牌的019和020打頭的國債在競價交易系統上掛牌報價,更不要說交易成交了。

㈦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大事記

1996年:公司在原中國證券交易系統有限公司的基礎上改組設立,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及九家金融機構為出資人;公司獨立開發出中央債券簿記系統,實現了債券登記託管和交易結算的電子化;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開發出債券發行系統和公開市場操作系統,為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搭建了技術平台,並首次採用遠程數量招標方式支持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中央銀行融資券;參與並完成世界銀行「中國國債託管清算結算系統與場外市場」、「中國政府債券簿記系統設計」和「中國債券市場風險控制機制與信息系統建設」技援項目,為公司業務的開展和市場架構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1997年: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作為「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在中國人民銀行立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債託管管理暫行辦法》頒布,依據該辦法,財政部授權本公司主持建立和運營全國國債託管系統;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各商業銀行停止在證券交易所證券回購及現券交易的通知》發布。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始建立,公司被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為市場的債券託管與結算機構,承擔銀行間債券市場統一託管結算職能;依據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暨一級交易商管理暫行規定》,公司開始承辦公開市場業務的債券登記、託管和結算業務,為公開市場業務提供相應的技術平台和業務支持;中國人民銀行《特種金融債券託管回購辦法》頒布,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授權,公司承擔特種金融債的託管、信息播報、統一結算及代理抵(質)押權人職能。
1998年:債券發行系統啟用,當年支持國家開發銀行以招標方式發行金融債券410億元,政策性銀行金融債券由此實現了從派購發行向市場化發行的歷史性轉變;中國債券信息網建成和啟用,成為主管部門指定的市場信息披露平台,促進了市場透明度的提高;全面完成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實物國債保管庫的移交接收工作,實現了實物國債保管庫的統一管理;企業債開始實行記賬式發行,經中國人民銀行同意,公司行使企業債總託管人職能,開始提供中央企業債及其他一些企業債的託管服務。
1999年: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建成並投入運行,改善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基礎設施;公司制定了《銀行間債券交易結算規則(試行)》和《銀行間債券交易結算應急規則》;財政部通過債券發行系統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記賬式國債,由此開始了以遠程招標方式進行的國債無場化發行。
2000年:公司改制為國有獨資金融機構,公司主要負責人由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管理,業務上接受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的管理,財務上接受財政部的監管;中國人民銀行《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管理辦法》頒布,公司被指定為市場的債券登記、託管與結算機構。根據該辦法,公司會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組織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簽署《債券回購主協議》,市場的規范化建設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開辦債券結算代理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公司圍繞結算代理業務進行了大量的業務技術准備,從而為農信社等小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法人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提供了便利的渠道。
2001年:公司黨委成立,受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直接領導;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統一採用債券收益率計算方法有關事項的通知》和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證監會聯合發布的《關於落實債券凈價交易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要求,完成對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相關的技術改造;制定《債券拍賣操作規程(試行)》;結束實物國債庫房管理業務,圓滿地完成了我國歷史上最後一批實物國債的保管任務。
2002年:金融機構進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資格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機構投資人在公司開戶數量有較快增長,公司加大了培訓和服務的力度;商業銀行國債櫃台交易中心業務處理系統投入運行,具有中國特色的兩級託管體制初步形成,公司作為一級託管人發揮了重要的服務與監督功能;客戶賬務語音查詢復核系統建成使用,為投資人提供了自我保護的渠道;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二期)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科技司組織的專家鑒定,獲得「銀行科技發展一等獎」。
2003年:配合國家開發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美元債券;完善債券發行系統,支持財政部實現跨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國債市場的國債發行,促進了國債一級市場的統一;取消企業債券託管憑證,實現企業債券託管電子化,與八家企業債券承銷商的櫃台交易系統聯網;成功進行異地災備中心的切換演練,驗證了異地災備系統的業務支持能力和公司的系統安全保障水平;適應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需要,編制了中國債券指數和中國債券收益率曲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公司領導班子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管理。
2004年:成功進行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第三期的升級改造,並順利上線運行,公司的業務系統功能和技術水平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提升;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與人民銀行大額支付系統聯網運行,實現商業銀行債券交易的「券款對付」結算。這是中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舉措,標志著公司結算業務向國際標准又邁進了一步;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買斷式回購業務管理規定》,推出債券買斷式回購業務結算及保證金、保證券管理服務;協助中國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國內第一隻商業銀行次級債,商業銀行充實附屬資本有了新的途徑;通過商業銀行國債櫃台業務系統,配合財政部成功發行國內第一隻電子記賬憑證式國債,為我國今後採用電子記賬方式向個人發行不可流通國債進行了有益嘗試;配合財政部進行了國庫現金管理方式的創新探索,提前贖回了部分存續期內的國債;與香港金管局簽署債券結算業務合作協議,實現了公司的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與香港金管局的中央結算系統單向聯通,為有外匯經營權的內地金融機構參與港幣債券市場投資提供了一條可供選擇的安全和低成本的結算渠道。
2005年:中央債券綜合系統與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債券交易報價系統連接運行,初步實現了債券交易、結算的直通式處理(STP);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三期)通過了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組織的專家鑒定;經過一系列業務和技術准備,成功地配合市場推出了債券遠期交易、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債券以及熊貓債券等新品種;公司與聯網客戶簽署《客戶服務協議》,明確了雙方的權利義務,增強了託管結算服務的規范性;與明訊銀行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在培訓、研發、跨境結算業務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
2006年: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了公司成立10周年慶典活動,銀監會、人民銀行、證監會、保監會、財政部的領導及國內外相關金融機構人士到會祝賀。開展小額支付系統質押額度管理業務和大額支付系統自動質押融資業務,配合制定相關業務的管理辦法和規則規程。根據財政部和人民銀行的規定,先後設計開發並上線運行「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和「國債買回」業務系統,大力支持國庫現金管理市場化運作。推出債券雙邊借貸業務。
儲蓄國債(電子式)櫃台業務系統正式上線運行,進一步擴大了個人投資者的債券投資渠道。中債收益率曲線與估值完成升級,開始進入商用領域。建設完成客戶電話服務平台,建立了客戶信息和知識庫的共享及客戶需求的快速反饋機制。推出債券估值服務和數據下載通道服務,進一步方便客戶業務操作。智能統計系統上線,及時、准確地為主管部門和市場成員提供各類債券統計分析數據。組織簽訂《丙類結算成員客戶服務協議》和《債券發行、登記及代理兌付服務協議》。成功組織債券綜合業務系統異地災備系統的切換運行,提高系統的安全等級和應對災難等突發事件的危機處置能力。與全美證券託管公司、美國證券業和金融市場協會、亞洲證券業和金融市場協會、加拿大證券學院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
2007年:公司通過發行系統及公開市場交易系統等業務平台支持1.55萬億特別國債的發行,有效配合國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實施。「2007年中國鐵路建設債券」通過債券發行系統成功發行,成為首隻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採用招標方式發行的企業債券。中債收益率曲線被中國銀監會指定為各商業銀行債券類資產估值定價和風險管理的基準,被中國證監會指定為所有證券基金持有的銀行間債券估值定價標准,被中國保監會指定為保險公司進行動態償付能力壓力測試的基準。推出擔保品逐日盯市服務。推出持倉指數和定製指數。開通中國債券信息網網站英文版,網站點擊率在國內同類網站中居領先水平。研究制定《中央債券綜合業務系統突發事件處置預案》,提高突發事件的先期處置能力和應急反應效率。進一步完善災備系統,成功進行櫃台業務系統異地災備切換運行。信息產品質量檢測和分析系統上線,每年向市場發布《中債價格指標產品質量檢驗報告》,進一步完善了中債價格指標產品體系。中央國債數據字典和ISIN資料管理系統成功上線運行。
推出以全債市場為樣本的中債綜合指數。與明訊銀行就跨境結算業務簽署了合作協議,為國內有資質的金融機構參與國際債券市場投資提供一條可供選擇的便利途徑。與歐清銀行簽定《合作諒解備忘錄》。
2008年:推出非銀行金融機構DVP結算業務。中債電子密押系統上線運行,完善了密押管理方式。資金賬戶管理系統上線運行,為與債券相關的資金清算與結算尤其是DVP結算業務提供了力的業務與技術支持。全年辦理債券交易結算突破百萬億元。經國家公安部安全測評中心評估,我公司的中央債券簿記系統、債券發行系統、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支持系統、自動質押融資系統為第三級,小額質押額度管理系統、債券櫃台業務中心系統為第二級,並在公安部予以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備案。發行系統首次支持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成功招標發行,成為廣泛涵蓋銀行間市場各債券品種的發行業務平台。中國債券信息網全面改造上線運行。與人民日報新聞信息中心合作,公開出版《中國債券》月刊。「中債價格指標產品」被中國證券業協會列為證券從業人員後續培訓的選修課程。《債券託管結算業務》、《全國債券從業人員培訓教材》(三本)在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組織開展的「2006-2007年度優秀科研成果」評審活動中,獲得「教材類」一等獎。
200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同志一行視察我公司。要求公司按照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立足於促進全國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努力發揮債券統一託管結算的基本職能,積極參與金融市場創新,扎實穩妥地推進自身的快速發展。銀監會、證監會正式發文明確,在上市商業銀行進入交易所試點工作中,我公司做後台,負責上市商業銀行在交易所債券交易的登記、託管、結算工作。 公司參股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櫃台中心系統改造及40家試點銀行儲蓄國債聯網接入工作。建設統一語音查詢平台。
425家非銀行機構與我公司簽訂DVP結算相關協議,開立資金專戶,結算面額21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0%。
成功實施IT系統評估項目,為進一步做好IT建設和規劃打下基礎。與人民日報新聞信息中心合作,公開出版《中國債券》月刊。「開發完成債券業務實時監測系統,及時監測異常信息。制訂《中央債券簿記系統債券利息核算方法》、《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金融債券信息披露操作細則》、《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信息披露操作細則》、《儲蓄國債(電子式)相關業務實施細則》等業務規章。全面啟動公司文化建設工作,制訂《公司文化建設工作方案》,出台《公司文化綱要》。成立公司紀委及紀檢監察辦公室。
2010年:業務量穩步增長,全年支持發行各類債券突破千期;完成債券結算量162.81萬億元,同比增長33.38%;年底債券託管余額突破20萬億元。新一代客戶端正式上線運行,在功能上具備更強的兼容性,為客戶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渠道和更人性化的服務界面。 在不斷提升質量、擴大市場影響力的基礎上,實現了中債信息產品的市場化運營。基本完成擔保品管理系統開發工作,並起草了相關協議和制度。非金融企業債券招標發行系統、債券業務實時監測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擬定《業務監測管理辦法》和《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結算額度監測預警方案》,制定《境外機構投資者業務指引》和《債券賬戶業務指引》,修訂《客戶服務協議》。公司搬入新辦公樓(金融街10號),並成功完成系統遷移工作,初步建立了「三中心」格局下的系統運維體系。

㈧ 在二級市場上買的股票能進行掛牌大宗交易嗎有什麼條款規定

可以,規則如下:
大宗交易針對的是一筆數額較大的證券買賣。我國現行有關交易制度規則,如果證券單筆買賣申報達到一定數額的,證券交易所可以採用大宗交易方式進行交易。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後於2002年推出了大宗交易制度,並於2003年作了進一步的修改。
上海證券交易所在2013年10月18日,在修訂《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時對大宗交易規則進行了重新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在2013年修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中修改了大宗交易的相關規定。
按照規定,證券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大宗交易的最低限額。另外,上海、深圳交易所的規定有所不同。
其中上交所規定:
1、A股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5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B股( 上海)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5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萬美元(含)以上;B股(深圳)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5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30萬元港幣;
2、基金大宗交易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數量在300萬份(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3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
3、國債及債券回購大宗交易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1000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1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
4、其他債券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1000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1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企業債、公司債的現券和回購大宗交易單筆最低限額在原來基礎上降低至:交易數量在1000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1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參考《關於開展大宗債券雙邊報價業務及調整大宗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
5、其他債券單筆買賣申報數量應當不低於1000手,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
上海證券交易所接受大宗交易的時間為每個交易日9:30-11:30、13:00-15:30。但如果在交易日15:00前處於停牌狀態的證券,則不受理其大宗交易的申報。每個交易日的15:00-15:30,交易所對大宗交易買賣雙方的成交申報進行確認。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由買方和賣方在當日最高和最低成交價格之間確定。該證券當日無成交的,以前收盤價為成交價。買賣雙方達成一致後,並由證券交易所確認後方可成交。2013年10月18日起增加16:00至17:00的大宗交易時段,在該時段內可接受大宗交易的成交申報,所達成交易於次一交易日進入清算交收程序
深交所規定:
1、A 股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 50 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300 萬元人民幣;
2、B 股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 5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30 萬元港幣;
3、基金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 200 萬份,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 200 萬元人民幣;
4、債券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 5 千張,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50 萬元人民幣;
5、債券質押式回購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 5 千張,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 50 萬元人民幣;
6、多隻 A 股合計單向買入或賣出的交易金額不低於 500 萬元人民幣,且其中單只 A 股的交易數量不低於 20 萬股;
7、多隻基金合計單向買入或賣出的交易金額不低於 500 萬元人民幣,且其中單只基金的交易數量不低於 100萬份;
8、多隻債券合計單向買入或賣出的交易金額不低於 100 萬元人民幣,且其中單只債券的交易數量不低於 2 千張。
深交所大宗交易採用協議大宗交易和盤後定價大宗交易方式。協議大宗交易,是指大宗交易雙方互為指定交易對手方,協商確定交易價格及數量的交易方式。盤後定價大宗交易,是指證券交易收盤後按照時間優先的原則,以證券當日收盤價或證券當日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格對大宗交易買賣申報逐筆連續撮合的交易方式。採用協議大宗交易方式的,接受申報的時間為每個交易日 9:15 至 11:30、13:00 至 15:30。採用盤後定價大宗交易方式的,接受申報的時間為每個交易日 15:05 至 15:30。當天全天停牌的證券,深交所不接受其大宗交易申報。
有價格漲跌幅限制證券的協議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在該證券當日漲跌幅限制價格範圍內確定。無價格漲跌幅限制證券的協議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在前收盤價的上下 30%之間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