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經濟與貿易的國際投資與國際金融有什麼區別
在國際直接投資中,資本是以生產要素等表現的。而間接投資也是長期的. 國際金融這個專業是金融方向,明確點講就是和期權,期貨,外匯有關。學習內容主要有:國際收支、外匯與匯率、外匯管理、國際儲備、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資本流動、國際貨幣體系、地區性的貨幣一體化以及國際金融協調和全球性的國際金融機構。這些知識,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都會學到,但是國際金融專業更深入地探討這些問題。對數學邏輯和運算能力要求較高。
2. 上海財經大學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和投資學哪個更好
上海財經大學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和投資學比較,
是投資學更好。
國際經濟與貿易開的大學比較多,
比較難找到好工作。
3. 投資學與國際經濟貿易哪個就業前景好
投資學,學好投資可以發現商機,自己當老闆,或者搞項目做;而國際貿易說老實的近幾年出口外貿不景氣,還不如國內市場。
4. 分析國際投資對投資國和東道國分別產生什麼經濟影響
一、分析國際投資對投資國和東道國分別產生什麼經濟影響
(一)對東道國經濟的影響
1、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1)從短期而言,資本流入使東道國外匯收入增加,而且由此引發大量產品出口,代替產品進口,從而使國際收支得以改善。
(2)從長期來看,投資者的最終目的使投資收益的迴流,這必然對東道國國際收支產生負面影響。
2、對外貿易的影響:國際投資對東道國影響復雜,這主要體現在投資產品的流向,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來源。產品銷往母國或其它國家,則國際投資產生了促進貿易發展的效應,如果在東道國銷售,則很可能是貿易替代。如果原材料來自於國內則會產生積極影響,如果來自國外則國際投資會對東道國產生消極影響。
3、對就業的影響:會增加東道國的就業機會,改善其就業環境。
4、對產業結構的影響:推動東道國產業結構的升級。
(二)對投資國經濟的影響
1、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初期產生積極影響,末期產生消極影響,但積極影響會大於消極影響。
2、對外貿易的影響:
(1)水平分工,使國外產品獲得在勞動力,運輸成本方面的優勢,那麼會對投資國產生替代作用.
(2)垂直分工,會對投資國產品生產產生積極效應。對外投資對投資國產生的貿易促進效應要大於貿易替代效應。
3、對就業的影響:
(1)表面看,對外投資會使投資國的就業人數減少或失去就業機會;
(2)從另一個角度看,對外投資帶動了技術轉讓和服務貿易發展,促進了很多新的就業機會。最終表明,對投資國就業產生的影響積極大於消極。
4、對產業結構的影響:
(1)不僅促進東道國產業結構升級,也優化了投資國產業結構。
(2)使投資國第三產業比重增加。
(3)資本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產業比重增加。
(4)技術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產業比重增加。
二、什麼是國際投資
1、國際投資(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又稱對外投資(Foreign Investment)或海外投資(Overseas Investment),是指跨國公司等國際投資主體,將其擁有的貨幣資本或產業資本,通過跨國界流動和營運,以實現價值增值的經濟行為。
2、國際投資的內涵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參與國際投資活動的資本形式是多樣化的。它既有以實物資本形式表現的資本,如機器設備、商品等,也有以無形資產形式表現的資本,如商標、專利、管理技術、情報信息、生產訣竅等;還有以金融資產形式表現的資本,如債券、股票、衍生證券等。
(2)參與國際投資活動的主體是多元化的。投資主體是指獨立行使對外投資活動決策權力並承擔相應責任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官方和非官方機構、跨國公司、跨國金融機構及居民個人投資者。而跨國公司和跨國銀行是其中的主體。
(3)國際投資活動是對資本的跨國經營運活動。這一點既與國際貿易相區別,也與單純的國際信貸活動相區別。國際貿易主要是商品的國際流通與交換,實現商品的價值;國際信貸主要是貨幣的貸方與回收,雖然其目的也是為了實現資本的價值增值,但在資本的具體營運過程中,資本的所有人對其並無控制權;而國際投資活動,則是各種資本運營的結合,是在經營中實現資本的增值。
3、國際投資的分類
(1)以時間長短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長期投資(Long-term Investment)和短期投資(Short-term Investment)。
(2)以投資經營權有無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國際直接投資(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和國際間接投資(International Indirect Investment)。
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的區別:
①基本區分標志是投資者是否能有效地控製作為投資對象的外國企業,即對國外企業的有效控制權。
②國際直接投資的性質和投資過程比國際間接投資復雜。
③投資者獲取收益的性質和風險不同 。
(3)以資本來源及用途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公共投資和私人投資。
三、什麼是東道國
"東道國"指跨國公司經營國外業務的所在國。經濟學中又稱"HostState"。跨國公司與東道國的關系有自由主義、新帝國主義、新重商主義3種傳統範式。
這里是指主張國際投資的發起國。
四、什麼是投資國
投資國指參與國際投資行為的進行投資的國家。
5. 當前國際投資的主要特點匯率變化所產生的主要經濟效應是什麼當前國際融資主要面臨的問題是什麼
國際投資活動的基本特點可概括為:
1、國際直接投資繼續高速增長。
2、國際間接投資也得到迅猛發展。
3、發達國家之間的資金對流,即相互投資成為國際投資的主流趨勢。
4、形成了美國、日本、西歐「三足鼎立」的投資格局。
當前國際融資主要面臨的問題是
融資環節「兩個易變」,業務背後暗藏玄機 一是融資主體易變。一些進出口商利用國際貿易融資款項進行變相操作,將融資款項不用於所申請的資金用途,而是放貸給一些中小企業。二是融資鏈條易變。對於進出口企業而言,初級產品是企業選擇用作貿易融資的主要貨品,如果價格下跌,企業會大幅度虧損。同時,挪用融資款項進行投資帶給企業的風險較大。
風險認知「兩種傾向」,主觀錯判掣肘業務發展 銀行對國際貿易融資的風險認識普遍表現為兩種傾向:一錯誤地認為國際貿易融資不需實際動用資金,只需出具單據或開 具信用證就可以賺取手續費和融資利息,是零風險業務。 二是當融資業務運行中出現問題後,又認為國際貿易融資風險很大,採取的措施導致國際貿易融資授信比一般貸款難,審批時間長,制約了該業務的發展。
內部建設「兩個缺乏」,軟實力弱導致風控薄弱 一是缺乏有效的防控管理體系。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涉及的風險較為復雜,使風險控制顯得乏力。二是缺乏復合型國際業務人才。大部分從業人員只熟悉國際結算而缺乏財務核算和信貸管理等方面的業務知識,無法從財務資料和經營報表中准確判斷和掌握客戶資信。
6. 國際直接投資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跨國公司整體贏利狀況不斷提高。伴隨著經濟增長和許多產業的復甦,跨國公司的經營規模明顯擴大。總體贏利狀況顯著提高。伴隨著這些利好消息,跨國公司加快了加工基地的轉移,大量進行企業間的橫向並購.對外直接投資的力度加大。
影響國際直接投資的政策環境依然處於不斷改善之中。各國為了吸引更多的國際直接投資,提供了大量的優惠條件,採取了更加寬松的政策。
(6)國際財經投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國際成熟市場相對A股市場更加註重衡量企業的價值,而衡量價值的主要手段並非簡單通過市盈率等指標,更多地是偏重於公司的現金流折現情況。所以當一家公司利潤很高但現金流很差時,國際市場往往不會給予其如A股一般的熱情。
此外國際市場對投資概念的敏感度不如A股市場,所以根據市場熱點、主題概念進行投資相對A股難以獲利。
7. 為什麼「國際投資於跨國公司」這個研究方有的屬於國際貿易專業有的屬於世界經濟專業
經濟類的研究生差別都不大,關鍵是要考一個好學校。要麼是985院校,要麼是經濟類的重點院校。否則將來就業沒保障。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對應的碩士研究生專業有兩個,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前者為應用經濟學,後者為理論經濟(本人便是世界經濟專業的)。這兩個方向都還不錯,世界經濟是中國特有的專業,其他國家沒有設置這個專業,雖然歸類於理論經濟學,但實用性也很強。另外,也可以考慮熱門的金融學或是其他的應用經濟學。而名校的金融學考研競爭很大,就業也很好,這有別於別的經濟類專業。另外,同樣的專業,每個學校開設的研究方向也不盡相同,需要你自己去找各個學校的招生簡章來看。而且,我強烈建議你別選姓「馬」的經濟學,這樣的專業無論對於將來就業還是繼續學術深造,都有害無益。
8. 經濟學(國際投資方向) 以後工作是什麼
如果你想喜歡做生意,對賺錢的慾望強烈,國際商務或市場營銷適合你;
如果你是有錢的人家,又有較好的社會關系,將來有條件進入銀行或大投資公司工作,金融與投資方面是很不錯的喲;
如果你不怕吃苦,肯學肯干,想更多的靠自己個人的努力達到人生目標,學習國際物流專業,也是較好的.
商務與營銷相對虛一點,主要學習交通與溝通技能;金融與投資,學校學的東西不多,主要靠實踐和社會關系,還要有人嘗識,個人發揮作用的空間不大;國際物流工作相對更辛苦,但個人作用的空間大.
你根據自己的情況,為自己做出選擇吧.
9. 上海財經大學的投資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好不好,未來什麼就業方向,考研怎麼樣。
投資學是基礎建設方向的,並不是金融方向的。這個要注意一下。是一個比較細的學科,專業性優勢比較強。因為本科大學在這個領域做的比較少,所以就業優勢也是比較明顯的。這個考研究生的很多,研究方向主要是基礎建設投資以及工程項目管理。都是就業率很高的專業。
國貿的專業性很差,是一個大方向的專業。不過在財大來說名氣比較不錯。出來做貿易也是比較賺錢的哦。這個考研的比較少。
10. 國際投資對區域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影響是什麼
就目前來說, 國際投資改變了國際經濟關系格局, 加深了各國在生產領域里的相互聯系, 帶動了各種生產要素的國際轉移和結合, 使一國的經濟活動越來越成為世界再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已成為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主要媒介和實現手段。
無論是子公司所在的東道國還是母公司駐扎的投資國,其對外貿易都會從中受到促進.對母國而言,由於國外子公司傾向於從母國進口所需的資本品、中間產品及相關技術和服務,從而可帶動母國的出口。對東道國而言,通過吸引外資促進本國對外貿易一直是絕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利用外資的目標之一.跨國公司在東道國的子公司本身就有較高的出口傾向,此外跨國公司能幫助東道國克服產品設計、質量標准、包裝等方面的缺陷,並提供良好的營銷渠道,可大大促進東道國的出口。
同時,隨著全球跨國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直接投資越來越多,促進了資本在全球范圍的流動,有利於的全球產業的調整,在無形中也調節了國家的收支平衡,緩解了某些國家的內部或外部沖擊。
但是,隨著國際投資規模的越來越大,在一些因素的影響下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動盪,如一些公司的不定游資,浮動的利率、匯率制度等。這些都使國際市場趨於不穩定,影響了國際間貿易的往來,也對各國政策的執行和管理帶來了難度。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