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合作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合作

發布時間: 2021-06-07 06:08:18

㈠ 對外投資合作在外人員享有哪些基本權利,應盡哪些義務

對外投資合作在外人員權利:1、享有對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有關法律政策、有關行業規范的知情權。2、自願與對外勞務合作企業簽訂有關合同的權利。3、自願與外方僱主簽訂符合勞務輸入國有關法律的《僱傭合同》的權利。4、了解有關合同條款的主要內容的權利。5、有權要求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出示《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證書》或《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證書》,及公司《營業執照》。6、有權向商務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投
訴對外勞務合作企業違反合同約定或者其他侵害勞務人員合法權益的行為,接受投訴的部門應當按照職責依法及時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向投訴人反饋。
義務:
1、出國務工前應參加體檢、適應性
培訓和考試,取得培訓合格證,辦理護照和國
際旅行健康檢查證明書。
2、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外派勞務人員在
外務工期間違反合同或違法犯罪,勞務人員須
承擔相應的責任。
3、遵守用工項目所在國或者地區的法律,
尊重當地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
不得進行色情、賭博活動。
4、不擅自脫離工作崗位,合同到期後應按
期回國。未經許可脫離原崗位,或合同到期後
滯留不歸等違反我國及所在國相關法律的行為,
勞務人員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及由此引起的後果。
5、出國務工如遇到緊急情況,應冷靜對待,
並盡快與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或我國駐勞務輸入
國使(領)館聯系,尋求幫助,服從駐外使(領)
館做出的緊急避險安排。
6、及時、准確提供個人真實信息,承擔隱
瞞或提供虛假信息的法律責任。

㈡ 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呈現哪些亮點

2018年1—5月,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49個國家和地區的2987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478.9億美元,同比增長38.5%,連續7個月保持增長。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568.8億美元,同比增長12.9%;新簽合同額854.9億美元,同比增長13.4%。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17.8萬人,5月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99.8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6.9萬人。

三是東部地區仍為對外投資的主力,東北三省企業日漸活躍。1—5月,東部地區10個省市合計對外投資277.2億美元,同比增長75.4%,佔地方對外投資的78.1%。東北三省對外投資14.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8.2%。四是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大項目多,帶動出口作用明顯。1—5月,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274個,合計730.8億美元,佔新簽合同總額的85.5%。對外承包工程帶動貨物出口75.4億美元,同比增長25.7%。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㈢ 2017前三季度我國對外投資多少億美元

10月17日,商務部合作司負責人介紹,前三季度,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4個國家和地區的5159家境外企業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780.3億美元,同比下降41.9%,非理性對外投資得到進一步有效遏制。

二是對外投資降幅收窄,行業結構持續優化。前三季度,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降幅比上半年減少3.9個百分點,進一步收窄;其中第三季度較第二季度環比增長7.9%。對外投資主要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佔比分別為32%、17.3%、12.2%和10.5%。房地產業、體育和娛樂業對外投資沒有新增項目。

三是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大項目多,帶動出口作用明顯。前三季度,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508個,合計1426.7億美元,佔新簽合同總額的84.8%。對外承包工程帶動貨物出口109.7億美元,同比增長17.1%,高於同期貨物貿易出口增幅。

祝祖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好。

㈣ 前7月我國對外投資合作取得哪些成果

1月至7月,我國對外投資合作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總體呈高質量發展趨勢,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積極推進。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的54個國家有新增投資,合計85.5億美元,同比增長11.8%。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571.1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5.6%;完成營業額450.8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53.8%。

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大項目多,行業分布集中,帶動出口作用明顯。1月至7月,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電力工程和建築行業,合計佔新簽合同總額的68.2%;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418個,合計1067.4億美元,佔新簽合同總額的85.2%;對外承包工程帶動貨物出口103.6億美元,同比增長22.5%。

㈤ 近5 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集中於哪些國家,哪些領域

三、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遇到的主要問題 據調查 , 盡管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迅速 , 但也出現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 歸納起來主要有 : 1、企業體制因素導致境外投資失敗 在我國 , 由於歷史及現實的原因 , 多數大型企業仍是國有或國有控股。國有企業...
對外直接投資,簡稱OFDI。是指中國國內投資者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在國外及港澳台地區設立、購買國(境)外企業,並以控制該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為核心的經濟活動。一般認為,對外直接投資是一國投資者為取得國外企業經營管理上的有效控制...
對外直接投資是近代資本主義生產國際化的產物,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傳統的國際分工格局已逐漸從貿易主導型轉向投資主導型,對外直接投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一直占據主導地位,而發展中...
C 試題分析:我國對外投資的增長反映了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體現了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得到更好的實現,故③④正確;①②與實際不符合。本題答案選C。
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累計572億美元 分布全球163個國家和地區 本報北京9月4日電今天,商務部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2005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非金融部分)顯示,截至2005年底,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額達572億美元,分布全球163...
「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
在非洲投資的國家主要是:英國、法國、德國、中國、美國、西班牙、葡萄牙等中非關系的發展可分為3個階段:從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是第一個階段,主軸是政治合作,同時中國給予非洲很多無償的經濟援助;第二個階段是1978年到2000年,中...
1.外國公司可能有的競爭優勢 國外投資所發生的風險及問題,也有它的一些可能報酬。有些工業是以規模經濟著稱,因為全球市場佔有率高的公司有能力以較低的成本結構,進行更 有效率的營運。因此,大型跨國公司因其低生產單位費用,較小型的本地公...
美國
1、國家電網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是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經營輸電、變電、配電等電網資產的特大型企業,經國務院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領導班子由中央管理,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為公司的法...

㈥ 我國對外投資合作取得了哪些業績

8月18日,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負責人17日介紹,1—7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2個國家和地區的3999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652.7億美元,同比增長14.1%。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838.3億美元,同比增長8.1%;新簽合同額1252.4億美元,同比下降7.4%。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26.6萬人,7月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99.6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4萬人。

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大項目多,行業分布集中,帶動出口作用明顯。1—7月,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電力工程和建築行業,合計佔新簽合同總額的68.2%;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418個,合計1067.4億美元,佔新簽合同總額的85.2%。

據介紹,1—7月,相關主管部門共備案或核准對外投資企業4987家,中方協議投資額809.8億美元。其中備案或核准非金融類對外投資企業4961家,中方協議投資額752.5億美元;備案或核准金融類對外投資企業26家,中方協議投資額57.2億美元。


來源《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19日 01 版)

㈦ 前7月我國對外投資合作同比有所增長嗎

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負責人8月17日介紹,1—7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2個國家和地區的3999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652.7億美元,同比增長14.1%。

據介紹,1—7月,相關主管部門共備案或核准對外投資企業4987家,中方協議投資額809.8億美元。其中備案或核准非金融類對外投資企業4961家,中方協議投資額752.5億美元;備案或核准金融類對外投資企業26家,中方協議投資額57.2億美元。

㈧ 中國企業為什麼要對外投資

企業「走出去」的趨勢已經比較明顯。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戰略有兩個層面:國內市場向國外開放和我們進入到國際市場。改革開放之初,基本上是以開放國內市場,或者說以「引進來」為主,對國際市場的開拓主要是通過商品貿易去體現;近年來,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們相當一部分企業國際競爭力提高較快,已具備了「走出去」的基礎。因此,我們也要發展對外投資合作,要實現「引進來」和「走出去」比翼雙飛、協調發展。

企業為什麼要「走出去」?企業在實力增強後,需要以國際市場為舞台,擴大和發展業務,獲取相對大的比較效益。如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國際市場、先進技術和資源,它們需要「走出去」。從目前中國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情況來看,中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在更大范圍內尋求企業自身的發展空間。

㈨ 對外投資合作專項資金申報手續需要什麼要的資質,要如何申報。[答案好還有加分]

為加快我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發展,支持我國企業「走出去」,根據《財政部 商務部關於印發〈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企[2005]255號,以下簡稱《辦法》),繼續對我國企業從事境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和對外勞務合作等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業務予以支持。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業務包括內容
(一)境外投資。
指在我國依法設立的企業(以下簡稱我國企業)通過新設、並購等方式在境外設立非金融企業或取得既有非金融企業的所有權、控制權、經營管理權等權益的行為。
(二)境外農、林、漁和礦業合作。
境外農業合作是指我國企業通過開辦企業、購買或租賃土地等方式在境外開展的農作物與經濟作物種植、畜牧養殖、農產品加工、銷售等方面的經營活動。
境外林業合作是指我國企業通過簽訂合同(協議)、購買林權或採伐許可證、興辦企業等方式在境外開展的林木種植、採伐、更新及木材加工、回運等方面的經營活動。
境外漁業合作是指我國企業通過簽訂合同(協議)、購買捕撈許可、開辦企業、派出漁船等方式,在境外從事的漁業捕撈、養殖、加工、銷售及相關產業的開發等方面的經營活動。
境外礦業合作是指我國企業通過在境外投資設立企業或直接以購買礦權、產能投資、專項經營許可、資源償付等方式,從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和加工等經營活動。
(三)對外承包工程。
指我國企業或者其他單位承包境外建設工程項目,包括咨詢、勘察、設計、監理、招標、造價、采購、施工、安裝、調試、運營、管理等活動。
(四)對外勞務合作。
指經商務部批準的有對外勞務合作經營資格的企業與國(境)外允許招收或僱用外籍勞務人員的公司、中介機構或私人僱主簽訂合同,並按合同約定的條件有組織地招聘、選拔、派遣我國公民到國(境)外為外方僱主提供勞務服務並進行管理的經濟活動。
二、2011年重點支持的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業務
(一)我國企業以直接投資實施的境外研發中心項目、裝備製造業項目;進入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實施的項目;境外農、林、漁業合作項目。
裝備製造業包括: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工藝品及其他製造業(《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目錄》行業大類代碼c35-c42)。
(二)我國企業實施的特許經營類對外承包工程項目、使用中國工程技術標準的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和以人民幣計價的對外承包工程項目。
特許經營類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包括:BOT(建設-運營-轉讓)及其衍生方式(BOOT建設-擁有-經營-移交、BOO建設-擁有-經營、BT建設-移交、TOT移交-經營-移交)和PPP(公共、私營領域合作)項目。
三、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專項資金支持的內容及標准
(一)直接補助。
1.前期費用。
前期費用是指我國企業為從事境外投資(不包括國內企業之間轉讓既有境外投資權益)、境外農、林、漁、礦業合作,在項目所在國注冊(登記)、購買資源權證之前,或對外承包工程簽訂合同(協議)之前,為獲得項目而發生的相關費用,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法律、技術及商務咨詢費。
指委託具有相應資格的專業機構為項目提供法律、技術、商務和投融資咨詢服務所發生的支出
(2)勘測、調查費。
——項目勘察費(不包括油氣、礦產資源勘探費)、論證費和規劃費;
——漁業資源探捕費:購買探捕儀器設備費、代理費、船舶注冊費。
(3)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安全評估報告編制費。
指委託具有相應資格的專業機構編制項目建議書、預可研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目安全評估報告所發生的支出。
(4)購買規范性文件和標書等資料費。
購買項目(資源)勘察許可證、捕撈許可證、標書、技術資料、軟體等所發生的支出。
(5)規范性文件和標書等資料翻譯費。
指委託專業機構或人員翻譯規范性文件和標書等資料所發生的支出。
支持標准:專項資金對不超過項目中方投資額或合同額15%的前期費用給予支持,且支持比例不超過可享受支持的前期費用的50%,一個項目只能享受一次支持。增資項目不予支持。
2.資源回運運保費。
我國企業開展境外資源開發將其所獲權益產量以內的農業(包括大豆、玉米、小麥、天然橡膠、棕櫚油、棉花、木薯)、林業(原木、鋸材、板材)、漁業等合作產品運回國內,對從境外起運地至國內口岸間的運保費,按不超過企業實際支付費用的20%給予補助。計算運保費的資源產品進口數量以海關統計數據為准。
企業實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換回的,不超過與外方簽署的開發投資合作協議合同總金額的資源產品(具體類別和支持比例比照境外農、林、漁合作項目執行)。
3.「走出去」人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對在境外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業務的企業為其在外工作的中方人員,向保險機構投保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用予以補助,每人最高保險金額不超過50萬元人民幣,支持比例不超過實際保費支出的50%。
4.境外突發事件處置費用。
境外突發事件指從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業務的企業派出的人員因恐怖、戰爭、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發生傷亡等緊急事件。相關處置費用包括企業赴境外處理突發事件工作人員的護照、簽證、國際旅費和臨時出國費用,補助標准參照《財政部、外交部關於印發<臨時出國人員費用開支標準的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行[2001]73號)執行。
5.境外研發中心專利注冊費用。
對我國企業境外研發中心的國外專利注冊費用予以補助,支持比例不超過實際注冊費用的50%。
6.外派勞務人員的適應性培訓費用。
對開展對外勞務人員適應性培訓的企業,根據實際培訓並派出人數,每人補助不高於500元。
(二)貸款貼息。
對我國企業從事境外投資,境外農、林、漁、礦業合作,對外承包工程,對外設計咨詢而從境內銀行取得,用於項目經營的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貸款給予貼息。
人民幣貸款貼息率不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執行的基準利率,實際利率低於基準利率的,不超過實際利率;外幣貸款年貼息率不超過3%,實際利率低於3%的,不超過實際利率。
已累計3年享受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不再給予貼息。
(三)支持限額。
同一企業當年獲得的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專項資金累計補助額不得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隸屬於同一最終控制方的企業均按同一企業核算。
四、申請企業和項目應具備的條件
(一)申請企業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登記注冊,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
2.已取得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核准或備案)開展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業務資格的批准文件;
3.近5年來無違法違規行為;
4.在本通知規定的申報截止日前,已繳回拖欠的應繳還財政資金借款本金;
5.按照《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制度》(商合發[2008]529號)、《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統計制度》、《對外勞務合作和境外就業業務統計制度》(商合發[2008]511號)、《商務部外交部關於印發〈對外投資合作企業在外人員相關信息備案制度〉的通知》(商合發[2010]419號)和《商務部關於啟用外派勞務人員基本信息資料庫的通知》(商合發[2007]36號)規定,向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業務主管部門報送所開展業務的統計資料及填報相關信息。
(二)申請項目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登記或備案;
2.在項目所在國依法注冊、登記或備案,項目依法生效;
3.項目金額標准:
(1)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金額不低於500萬美元(或等值貨幣),且單筆貸款金額不低於300萬元人民幣(或等值貨幣);
(2)境外投資及境外林、漁、礦項目中方投資額不低於100萬美元(或等值貨幣),且單筆貸款金額不低於300萬元人民幣(或等值貨幣);
(3)境外農業合作、境外研發中心中方投資額、對外設計咨詢項目合同金額不低於50萬美元(或等值貨幣),且單筆貸款金額不低於150萬元人民幣(或等值貨幣);
4.項目適用時間:
(1)申請前期費用的項目,新設類項目的境外注冊(登記)時間、並購類項目和對外承包工程項目的合同生效時間、對外設計咨詢項目的合同(協議)簽訂時間、境外農、林、漁、礦業合作項目的境外注冊、協議(合同)簽訂、取得資源權證、捕魚許可證或租賃土地時間在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
(2)申請貸款貼息的項目,其項目合同和貸款合同在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正在執行,並在本通知規定的申報截止日前已支付此期間利息;
(3)申請資源回運費用補助和「走出去」人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補助的項目,其項目合同(協議)在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正在執行,並在此期間內運回權益內的資源產品(以海關報關單為准);
(4)申請境外突發事件處置費用補助的項目,突發事件在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發生,並且項目合同(協議)在此期間正在執行;
(5)申請外派勞務人員培訓直接補助的項目,在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實際派出勞務人員。
五、申報及資金撥付程序
(一)企業申報材料須嚴格按照2011年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專項資金申報指南及說明(附件1、2)的有關要求提供。
(二)各地省級財政和商務部門應按照《辦法》和本通知規定對地方企業的申請材料進行認真審核,並於2011年5月31日前將符合條件的項目申請資料(包括要求提供的電子版表格)聯合報送財政部(企業司)、商務部(投資促進局)。
(三)中央企業通過其集團(總)公司匯總申請材料(包括要求提供的電子版表格),並於2011年5月31日前報送財政部(企業司)、商務部(投資促進局)。
(四)資金申請文件、申報項目初審意見匯總表(附件13)由各省級主管部門及中央企業集團一式二份分別報送財政部和商務部(投資促進局),「走出去」人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審查明細表、境外突發事件處置費用審查明細表、外派勞務人員適應性培訓審查明細表(附件14-16)由省級主管部門或中央企業集團(總)公司審核後報送商務部(投資促進局),以上文件電子版均發送到指定郵箱[email protected]。其餘材料一式一份報送商務部(投資促進局)。申報截止日之後將不予受理。
(五)2010年已獲得相同性質的其他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不得申請本年度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專項資金支持。
(六)財政部、商務部委託中介機構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後,確定支持項目、金額並根據國庫管理制度規定將專項資金撥付到中央管理企業和地方財政部門。
六、各地財政、商務主管部門,中央企業集團(總)公司要切實履行責任,認真審核上報材料,確保材料完整、真實、准確。企業申請材料要按相關規定妥善保管,以備核查。

財政部 商務部
二0一一年四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