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企業取得的國債成本是如何確定的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企業取得的國債成本是如何確定的

發布時間: 2021-06-07 01:54:17

A. 企業購入債券的傭金計入什麼債券成本還是費用

買債券的手續費是進成本
根據金融工具確認計量准則的規定,除交易性金融資產外,所有金融資產投資初始直接費用都進成本。
另外,發行債券的手續費和傭金也是進成本的。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企業購買債券 面值1000 發行費100
1) 劃分持有至到期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1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100
貸:銀行存款 1100
2)劃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面值10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100
貸:銀行存款 1100
兩種金融資產主要區別在於後續和期末計量,在此不再敘述。

B. 國債利率應如何確定

國債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儲蓄式國債,你只要持有到期就有高於同期銀行存款的利息收益;用1萬元買5年期儲蓄式國債,5年後大約有2千元左右的利息。另一種是記賬式國債,是上市交易國債,除了持有賺取利息外,只要你賣出時的收益高於你買入時的成本,就算有盈利,很簡單吧!就跟股票一樣,關注它的每天交易時間的價格即可,高的時候賣出;反之,低位賣出就會虧損了。也就是說記賬式國債除了收取利息外,還可以賺取差價,同樣也有風險;記賬式國債持有到期是按面值100元兌換。因為與1年期存款利率的收益相當,1萬元本金的記賬式國債,5年後的收益有1千多元。

關於國內的兩大類型國債,如下:

儲蓄式國債(包括憑證式國債和電子式儲蓄國債),他們發行比較少,每年分別只有4、5次和2次左右;這種國債類似存銀行定期,通常期限是3、5年,憑證式國債是一次性到期還本付息,提前贖回扣除本金0.1%的手續費,並按持有時間分段計算利息;而電子式儲蓄國債是每年付息,提前贖回也有扣除0.1%的本金,並按持有時間扣除不同月份的利息,但前半年不允許贖回。兩種國債都不能上市交易流通,可以掛失、質押貸款。

記帳式國債,到期前是不能支取的,但是可以買賣,就是轉讓;這種國債現在發行較多,平均每個月發行一次或者多次,這種國債主要通過證券公司和櫃台試點銀行發行,發行過後,再通過交易所和試點銀行上市交易,你可以隨時買進賣出;因為記帳式國債可以隨時買賣,其價格跟股票一樣是上下浮動,如果你賣的時候國債價格下跌,你就會虧損;反之,價格上漲你可以賣掉賺取差價;記帳式國債到期後國家還是按100元/每張贖回;同時記帳式國債期限一般期限較長上,利率普遍沒有新發行的儲蓄式國債高。你可以到證券公司去開戶購買,或者櫃台試點銀行,主要包括工行、中行、農行等國有銀行,還有招商銀行等。不過記帳式國債的利率沒有儲蓄式高,但流動性好,可以隨時交易買賣。 期限有3個月、半年、1年、3年、5年、7年、10年、20年、30年等,品種很多,就因為可以隨時交易,你可以買任意期限的記賬式國債,持有到一定你期望的時間後賣出。

記賬式國債面值是100元/張,1手=10張,即1000元面值;每次交易最少是1手。但是記賬式國債的價格是上下浮動,有可能超過100元,或者低於100元,所以1手你可以看作每張的價格乘以10。例如04國債(10),交易代碼:010410,如果今天的收盤價格是:103.25元/張,那麼1手=103.25*10=1032.5元。

儲蓄國債是100整數倍起銷售;憑證式國債通常是1000元起,100元整數倍銷售,個別銀行也可能是從100元起。

下面這個網站你可以收藏。相關國債的發行信息它都會公布,在新債發行一覽表裡;裡面還有個債券課堂,你可以去學習一下。
希望採納

C. 機會成本是什麼意思比如我現在買國債的利息是4%,但是企業的債券是6%,但國債安全能說機會成本嗎。

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西方經濟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概念而言,一些書中對機會成本的界定並不復雜,最常用的概念是將其界定為「生產者使用相同的生產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能獲得的最高收益」。

機會成本對商業公司來說,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時間(time)或資源(resources)生產一種商品時,而失去的利用這些資源生產其他最佳替代品(substitute)的機會就是機會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機會成本可用貨幣來衡量。例如,農民在獲得更多土地時,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雞,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的收益。但有些機會成本往往無法用貨幣衡量,例如,在圖書館看書學習還是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之間進行選擇。

而機會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選擇後其中一個最大的損失,機會成本會隨付出的代價改變而作出改變,例如被舍棄掉的選項之喜愛程度或價值作出改變時,而得到之價值是不會令機會成本改變的。

而如果在選擇中放棄選擇最高價值的選項(首選),那麼其機會成本將會是首選。而作出選擇時,應該要選擇最高價值的選項(機會成本最低的選項),而放棄選擇機會成本最高的選項,即失去越少越明智。

D. 假定某企業2008年度取得主營業務3000萬元、國債利息收入20萬元、其他業務收入40萬元,與收入配比的成本2100

步驟一、計算企業稅前會計利潤: 3000萬元(主營業務收入)+ 20萬元 (國債利息收入) + 40萬元(其他業務收入) - 210萬元(成本) - 600萬元(費用)- 70萬元(營業外支出) = 2180萬元
步驟二、調整項目:A、國債利息收入20萬元,為免稅項目。 B、2180萬元 × 12% = 261.6萬元,公益性捐贈40萬元不做調整。
步驟三、計算2008年應納所得稅: (2180萬元 - 20萬元)× 25% = 540萬元

E. 國債利息收入應計入什麼科目

國債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科目,國債利息收入是指企業持有國債而取得的利息所得。
國債利息收入會計分錄如下:
計提時:
借: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
實際收到的時候:
借:銀行存款等
貸:應收利息
企業從發行者直接投資購買的國債:
企業投資國債從國務院財政部門取得的國債利息收入,應以國債發行時約定應付利息的日期,確認利息收入的實現。
從發行者取得的國債利息收入,全額免徵企業所得稅。
企業到期前轉讓國債、或者從非發行者投資購買的國債:
企業轉讓國債,應在國債轉讓收入確認時確認利息收入的實現;
其持有期間尚未兌付的國債利息收入,免企業所得稅;
國債利息收入=國債金額×(適用年利率÷365)×持有天數。

F. 機會成本是什麼意思比如我現在買國債的利息是4%,但是企業的債券是6%,但國債安全能說機會成本嗎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就像題主舉的例子,如果選擇購買國債,那麼企業債券的利息就是機會成本,反過來,如果選擇購買企業債券,國債的利息就是機會成本;所以需要通過比較,選擇最優的投資選擇。當然,實際中不能僅考慮利潤大小,還有風險,流動性等問題,因此實際情況下的選擇會更為復雜。

G. 某企業2014年度取得產品的銷售收入總額為5000萬元,國債利息收入500萬元,發生銷售成本為2000萬元

(500-15+10)=123.75國債利息收入15萬免稅,招待費要調增10萬

H. 公司發行債券後.什麼是債券的資金成本率和綜合資金成本,怎樣計算

一、資金成本率指的是因為使用資金而付出的成本與籌資額的比率。
債券資金成本率=(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稅率)/[債券的發行價格×(1-債券籌資費率)]
二、綜合資金成本,是指企業所籌集資金的平均成本,它反映企業資金成本總體水平的高低。綜合資金成本又可分為已籌資金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和新增資金的邊際資金成本兩種表現形式。
1、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是指分別以各種資金成本為基礎,以各種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為權數計算出來的綜合資金成本。它是綜合反映資金成本總體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綜合資金成本是由個別資金成本和各種長期資金比例這兩個因素所決定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計算公式為: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某種資金占總資金的比重×該種資金的成本)
個別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通常是按賬面價值確定,也可以按市場價值或目標價值確定,分別稱為市場價值權數、目標價值權數。市場價值權數是指債券、股票以市場價格確定權數;目標價值權數是指債券、股票以未來預計的目標市場價值確定權數。
2、邊際資金成本
邊際資金成本,是指資金每增加一個單位而增加的成本。邊際資金成本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其權數為市場價值權數,而不應使用賬面價值權數。當企業擬籌資進行某項目投資時,應以邊際資金成本作為評價該投資項目可行性的經濟指標。
計算確定邊際資金成本可按如下步驟進行:(1)確定公司最優資本結構。(2)確定各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3)計算籌資總額分界點。籌資總額分界點是某種籌資方式的成本分界點與目標資本結構中該種籌資方式所佔比重的比值,反映了在保持某資金成本的條件下,可以籌集到的資金總限度。一旦籌資額超過籌資分界點,即使維持現有的資本結構,其資金成本也會增加。(4)計算邊際資金成本。根據計算出的分界點,可得出若干組新的籌資范圍,對各籌資范圍分別計算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即可得到各種籌資范圍的邊際資金成本。

I. 企業購買國債後賣出的所得如何確定

J. 企業發行債券的成本包括哪些

1、發行利率:

按年付息,票面利率受期限品種、主體資質、信用評級、增信措施等影響差異較大。實際發行利率水平視發行時市場情況而定

2、中介機構費用

保薦費:公司債券實行保薦制,需支付保薦費用

承銷費用:發行人支付給主承銷商的承銷牽頭費和支付給承銷團所有成員的承銷傭金

受託管理費用:公司債需聘請債券受託管理人,目前要求由保薦人擔任

評級公司評級費: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徵信局要求,需評級公司出具評級報告

律師事務所費用:需聘請律師出具法律意見書

會計師事務所費用:由於不需要出具特殊的報告,一般不額外增加費用

3、其他費用

登記託管費:公司債券發行和存續期內,發行人需支付登記託管和兌息手續費,具體數額根據發行規模確定,由中證登收取

發行推介費:發行推介費用包括發行的初步詢價和路演推介所產生的費用,費用因路演的范圍和規模而異,IPO的發行推介費用一般為100-300萬元,但考慮到債券路演通常范圍和規模較小,因此費用會相對較低,大約為50萬元(也有部分債券發行時不採用路演推介的方式,則此項費用為零)

信息披露:包括刊登募集說明書摘要及發行公告、網上路演公告、利率確定公告、上市公告書等費用

宣傳費用(可選):包括發行儀式、上市儀式費用;紀念品費用;總結會等費用

對一個5年期債券而言,除利息費用外,中介機構費用以及其它費用約增加年融資成本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