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擴張性財政政策會導致同一需求水平的價格提高
擴張性財政政策是國家通過財政分配活動刺激和增加社會總需求的一種政策行為。又稱膨脹性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 是指主要通過減稅、 增支進而擴大財政赤字的財政分配方式, 增加和刺激社會總需求。緊縮性財政政策, 是指主要通過增稅、 減支進而壓縮赤字或增加盈餘的財政分配方式, 減少和抑制社會總需求。
最典型的方式是通過財政赤字擴大政府支出的規模。當經濟生活中出現需求不足時,運用膨脹性財政政策可以使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差額縮小以至達到平衡;如果社會總供求原來是平衡的,這一政策會使社會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如果社會總需求已經超過總供給,這一政策將使兩者的差額進一步擴大。
這種情況下,會導致「當期」整體需求的增加。而整體需求增加的結構就是需求曲線整體外移。當供給曲線不變,需求曲線外移的前提下,同一需求水平下,價格自然會提高。但同樣,同一價格下,需求也會提高。需求曲線外移的實質應該是,需求和價格同時提高。
❷ 政府擴大財政赤字、發行國債籌集資金、增加財政支出為什麼會刺激股價上漲
經濟學基本理論告訴我們,擴大赤字,增發國債通常是一種擴張性經濟政策。政府發債對貨幣供給的影響因應債主體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政府向社會公眾發債,基礎貨幣不會增加,向商業銀行發債,如果商行以超額准備金購債(基礎貨幣增加),就會擴大市場資金供給,而向央行發債(即政府印鈔),一定會增加基礎貨幣。綜上所述,政府發債會導致貨幣供給增加。因此,貨幣供給量不是一個不變的常數,換句話說,政府錢多了,並不意味著公眾的錢就一定減少,因為這期間可能有新貨幣供給的增加,從而擴大了貨幣總量。政府經濟刺激行為會導致貨幣供給增加。那麼新的貨幣被創造出來,政府采購或轉移支付把財政收入轉移到公眾手中,公眾當然想盡辦法投資,增加收益,購買股權的人自然增加,加之政府籌得資金用於投資,促進企業增加銷售,企業效益提高,利好股市,股價當然上漲。另一方面,國債的需求量的影響因素是:國債風險,收入水平,收益水平,流動性等因素決定的。國債發行增加並不一定帶來國債購買的增加。但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導致股市上升通常是順理成章的。
❸ 經濟學:通俗舉例解釋擴張性財政政策為什麼是增發國債,增加轉移支付2
擴張性財政政策,也叫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增加政府開支,來擴大社會總需求,拉動生產發展,促進經濟增長。這種政策一般適用於經濟不景氣時,此時生產不足、需求不旺,經濟下滑,失業率上升。
政府的積極財政政策,從供給側角度,就是要減少稅收,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
從需求側角度,就是增發國債,彌補稅收減少的空,加大財政赤字,增加轉移支付,都會直接促進社會總需求增加。
❹ 為什麼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會導致利率上升
實施擴張性的積極財政政一般是大規模發行國債,增加政府投資、擴大支出.
積極財政政策一般不會影響名義利率的升降。實際利率的上升主要是因為物價水平下降
❺ 為什麼擴張性財政政策會導致利率上升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是減稅增加政府支出,因而造成物價上升,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利率上升。
❻ 為什麼發放國債是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
在經濟衰退時期,通過發行國債,增加財政支出和減少稅收,以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使經濟盡快復甦,這稱之為擴張性財政政策。
通貨膨脹是流通中有過多的紙幣而導致紙幣貶值,國家發放國債不會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因為國債發行所募集的資金,不是存到銀行里去不用,而是要根據發行的目的去使用,也就是政府手裡能用的錢更多,政府的投資將會增加,屬於擴張的財政政策。
(6)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導致國債價格上漲擴展閱讀:
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擴張性財政政策是國家通過財政分配活動刺激和增加社會總需求的一種政策行為。主要是通過減稅、增加支出進而擴大財政赤字,增加和刺激社會總需求的一種財政分配方式。最典型的方式是通過財政赤字擴大政府支出的規模。
❼ 宏觀經濟學 為什麼採取擴張的財政政策 會使物價上漲請老師 學者幫我 最好專業一些 有推導
兩種方法。
1、擴張的財政政策—投資增加,減稅—投資需求增加,消費增加—總需求增加,供給暫時不變(因為投資沒那麼快轉化為生產力)—價格上升;
2、擴張的財政政策—需求曲線向右上方移動,供給曲線不動—產出增加,價格上升。
PS:這是最簡單的經濟學原理—供求原理,如對經濟學感興趣,建議你看看曼昆的《經濟學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