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持有多少美國國債
截止2019年3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約為1.188萬億美元,日本持有的規模約為1.044萬億美元。到了10月,中國減持美國國債136億美元。在外國持有的美債中,中國和日本持有的最多。兩國合計超2萬億美元。
購買美債還有保持匯率穩定的因素。有專家就表示,人民幣對美元之所以能一直保持著匯率波動這么低,就是依靠著中國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儲備。其實,中國的外匯也不全是買美國國債,也有買黃金,歐元、日元資產等等。
(1)我國對美國國債持有情況擴展閱讀
隨著中國發展的越來越好,外資希望進入中國投資,那麼外資手裡的外幣,也要通過中國人民銀行轉變為人民幣,這些也都會轉化成外匯儲備。以上這兩點其實就是我們總在媒體上看到的「我國經常賬戶(外貿往來)和資本賬戶(外國投資)的雙順差」——是造成外匯儲備持續高增長最主要的因素。
但是,這些新增的外匯儲備歸根結底都是用人民幣兌換出來的,銀行一手收入美元,另一手就要把等額的人民幣「換」出去。這里用於兌換美元的人民幣,是央行先發行的央票(可以理解為一種債券),然後再換成新印製發行的錢。
⑵ 我國大量持有美國國債有什麼目的
我們國家大量持有美國國債主要有以下考量:
1、外匯需要保值增值,如此巨量的外匯購買美國國債可以實現這個目標(當然是否真正實現保值增值,另當別論),當然可能存在建設「和諧」世界的政治目的,與美國搞好關系。還有購買國債是有傭金收入(給經手人的,不會在會計賬戶中體現,所以有人購買國債樂此不彼)的。
2、除了買國債,還有其他途徑,一是買資源,但是沒有那麼多資源,而且你一買馬上就暴漲(這個已經被實踐證實,中國也高價買了不少資源)。二是入股西方企業,尤其是資源類企業,資源類技術類企業西方政治門檻很高,不讓你輕易買,讓你買的未必好,例如兩房或者某些基金等中國虧了很多(不排除內外勾結)。日本可以成為西方資源型企業的大股東,中國很難。只好向第三世界搞資源投資,而很多國家和美國關系不好。第三是投機類資產,這個風險很大。
3、還有就是對外貸款以及援助,包括有償的和無償的(效果如何另當別論)。外國說中國有錢,這是主要原因。你外匯太多了沒處使用。
4、能不能投入到民生中,當然如果可以的話,我很贊成這樣做。因為外匯的來源是中國商人出口獲得外匯,中國政府印刷相應的人民幣收購外匯(很多國家是藏匯於民,我國以前外匯短缺不這樣做,全部收購,後來才逐步改革)。
⑶ 次貸危機對我國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影響.
你好,我不是什麼專家,就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分享一下。
文章屬於摘抄。請查收。
中國全身而退的機會幾乎為零
「兩房」終獲美國政府出手搭救,這讓包括中國在內的「兩房」債權人鬆了一口氣。然而美國政府的出手意味著美國財政赤字將創歷史新高,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可能被調降,或將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國債債權人套得更深。
「只要有如此規模龐大的外匯儲備在,那麼不是這里損失,那裡也會損失。」社科院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斌昨天表示,被美國國債深套,主權財富基金或外匯儲備出海抄底不成,反成「墊被」的不只是中國,這是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共同困境,「問題的症結在於我們是否需要那麼多外匯儲備?」
「兩房」獲救的悖論
公開資料顯示,「兩房」共持有5.4萬億美元的未清償債務,約佔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市場總規模的40%。如果「兩房」破產倒閉,全球金融市場將出現大幅動盪,那些「兩房」的債權人處境可想而知。
對於美國政府的救助計劃,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分析認為,這意味著2008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將達到歷史新高,與「兩房」資產組合有關的信用風險,大部分將轉移到美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新增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可能被調降,存量國債的市場價值可能縮水,從而給國際債權人造成資產損失。」
而據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我國持有美國國債5038億美元。
「不是這里虧,就是那裡虧,羊毛都是出在我們身上。」張斌形象地說,「毫無疑問,在美國爆發的這場次貸危機中,包括中國、日本等國在內的國家,成了強有力的買單者。」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的看法較為樂觀。他表示,我國外匯儲備管理採用「持有到期」的策略。存量美國國債市值降低,這對於持有債券不到期就轉手的投資者來說有損失,但官方儲備管理通常是持有債券到期收回本息。
買還是不買「都是虧」
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之一,中國央行目前正為如何處置所持美國國債感到左右為難:如果央行停止購買美國債券,其原有投資將陷入虧損,因為購買美國國債收益率僅3%;如果繼續購買,人民幣的升值因素也將導致虧損。
「除了收益率損失外,央行所持美元債券還將遭受匯率損失和價差損失。」海通證券宏觀經濟高級分析師陳勇稱。
盡管遭遇多重風險,央行目前卻無法停止繼續購買美元債券,因為這將導致美元貶值,引發中國原有投資進一步損失。陳勇表示,這一兩難處境是人民幣匯改滯後所造成的,由於結售匯機制,央行不得不持有巨額外匯儲備,也不得不持有巨額美元債券資產;而美元一旦惡化,「我們是大戶」,風險自然更大些。
紐約時報上周五報道稱,因在美國公債和抵押貸款市場的投資價值縮水,央行已經開始與中國財政部就充實其資本金的方式問題進行了會談。
該報稱,財政部最有可能採取的方式是,直接將其他政府機構的債券轉至央行。報道還稱,由財政部注資將降低央行獨立性。財政部對人民幣升值一直抱反對態度,這或將對央行產生一定影響
「僅僅是沖擊的開始」
在張明看來,持有1.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之後,中國已被美國資本市場深度套牢,全身而退的機會幾乎為零。他分析稱,中國政府很難通過多元化外匯儲備來規避風險。如果中國每年不購買1500億美元左右的機構債,而改為購買其他金融產品,將會面臨其他問題。例如,如果中國政府購買更多美國國債,將會導致國債收益率下降;如果購買更多企業債,外匯儲備面臨的風險將會上升。當然,中國可以轉而購買其他國家的金融資產,但是這種做法也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歐元資產太貴,日元資產收益率太低。任何國家資本市場的交易成本都高於美國。
「如果我們不下決心糾正國際收支雙順差格局,那麼中國的宏觀經濟、中國的外匯儲備資產的安全將面臨越來越嚴重的沖擊,『兩房』危機可能僅僅是沖擊的開始。」張明說。
外管局出手的尷尬
不僅僅是持有巨額美元債券資產。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中投屢戰屢敗,但中國外儲出海的步伐依然「矯健」。據財經網報道,截至今年8月底,中國外管局已在近50家英國上市公司分持1%以下的股權,這些公司既包括巴克萊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英國天然氣公司、吉百利、英國電力公司、聯合利華、樂購、傳播公司等,還有力拓、必和必拓亦名列其中。
而此次外管局上陣,外匯儲備的大規模出海歐洲似乎運氣也並不好,恰恰趕在「歐元區的危機」,變身成了「歐元或英鎊資產」。就在這個8月,歐元區的「次貸問題」開始浮現,長期堅挺的歐元和英鎊大幅跳水。統計顯示,自8月11日-9月8日間,歐元兌人民幣貶值5.45%,兌美元貶值4.74%。
⑷ 請問通常說的我國購買的美國國債是由央行持有嗎
是央行持有,體現在表中的「其他國外資產 Other Foreign Assets」
具體的管理是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和央行共同負責的。詳見:http://www.pbc.gov.cn/renhangjianjie/neng.asp和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whjjs/whjjs_detail.jsp?id=1&ID=160200000000000000
⑸ 我國為什麼要買那麼多的美國國債
原因是這樣的,由於長期以來我國實行強制外匯結算政策,導致政府持有大量美元(因為美元是國際結算貨幣,所以持有的是美元而不是其他貨幣),隨著中國出口導向經濟政策和市場經濟步伐的加快,我國持有的美元越來越多...直至世界第二位,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此多的美元如何能夠保值和增值?
為什麼必須要保值呢?因為這些美元不全是國家的,國家的只佔其中很少一部分,絕大部分是國內企業出口賺取的外匯、國外企業投資的外匯、國際金融機構的貸款、國外炒家的熱錢等等...這些外匯進入中國,根據強制外匯結算都要暫時先兌換成人民幣在國內流通,當國內企業進口、還款、國外投資商和炒家撤資時,還要兌換成美元的,所以這些外匯必須保值增值,以隨時應付支付。
那麼為什麼要投資美國國債呢?
首先,你用美元不能投資歐元區國家的國債,因為歐元區國債以歐元進行交割。
其次,美債流動性最好,因為美國的金融業是全球最發達的,各大金融機構都在投資美債,也就是說,大家都持有美債,所以美債可以最輕松地在市場上變現,隨時可以將美債變成美元,以此來應付支付,同時還有利息哦。
那麼可以投資其他的金融產品或者商品嗎?
答案是不可以,首先其他金融產品(例如股票)相較美債風險太高,不適合長期投資;其次,買商品(如礦石等)也不劃算,因為動這么大的錢,買什麼什麼價格漲,無法達到保值升值的目的,那麼買黃金呢?也不行,因為當今世界各國貨幣已跟黃金脫鉤,黃金均掌握在各國央行手裡,市場上的黃金總量太少了,而且市場上的黃金絕大多數都在英美炒家手裡,想買也買不到的。
那麼可以用這些美元來投資國內建設嗎?
答案是不能。因為這些美元在進入中國時已經被兌換成等價的人民幣了,此時再將美元投入國內市場,就等同於超發貨幣,引發國內通貨膨脹。
綜上所述,美債是當前最為合理的投資方式,如果削減美債投資,那麼手裡握著的美元現金會隨著匯率下跌而瞬間蒸發,同時我國政府還要為此支付巨額的利息;與此同時,作為中國這樣的一個超級經濟體,是有相當的市場影響力的,如果削減美債投資,就會向世界發出一個信息:「看淡美國經濟」,如此一來,美元和美債會進一步貶值,導致我們手裡的美元美債蒸發的更多,美國經濟會衰退,從而減少對我們的進口,引發我國的連鎖反應,美國會趁此機會超發貨幣,導致美元進一步貶值...所以,購買美債,使美元流回美國,能減少美國超發貨幣量,促進美國經濟的發展,對我國也是有力的...
所以,持有美債是最好的也是無奈的選擇,這就叫「金融霸權」,明知被剝削,也要往裡跳。
順便說一下,持有如此天量的美債對我國的金融安全也是一種保障,美國是如何通過國際金融金勢力做空東南亞、掠奪財富的?就是因為這些國家持有的美元有限,無法阻止對沖基金賣空本國貨幣,而我國擁有天量美元,可以輕松吃下對方拋售的人民幣,國際金融資本是無法與我國的美元持有量較量的。
⑹ 我國持有美國大量國債,對美國有何威脅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是中美兩國雙贏,其實你完全沒有必要把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想得那麼復雜,碰巧兩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給一些小說家有了一些戲劇聯想罷了,買美國國債說白了就是我國靠外貿出口(也就是世界工廠)賺取了太多的美圓,工廠把賺來的美元拿到銀行換成人民幣,給工人發工資、支付原材料費用等成本支出,而銀行保存的美元為了保值增值,就必須對外投資,我國就購買美國的國債,美國的國債最安全收益穩定,總不能買伊拉克的國債吧!不好的就是美國國債收益低,如果老美的美圓一貶值,反過來我們的外匯資產還會縮水,中國也沒有太多辦法,只能靠升值增加進口減少出口,同時增加國內消費。
關於你說的利用手中的美國國債搞點小動作,你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這種觀點認為我國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是一種牽制美國的武器。通過拋售美國國債影響美元匯率和國內利率。而在國際上這種觀點被政治利用,比如前總統夫人希拉里將這一武器用於民主黨黨內選舉,她呼籲限制性的立法以阻止美國成為北京、上海或東京經濟的人質。她聲稱「美國國債超過44%由外國控制,讓美國特別容易受到攻擊」。
就拋售美國國債的後果來看,中國並非能比美國輕松。如果中國拋空美國國債,那麼將帶有標志性意義,國際市場的跟風不可避免。美元迴流將使得貶值成為美元的唯一選擇,而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負面影響毋庸置疑。
美國是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軍事、科技、金融等都是世界第一,其國債安全性是最高的,而且流動性最好,你中國不買,日本、還有中東石油國家一樣會購買美國國債;當然,隨著美圓貶值,我國的美圓外匯資產出現了縮水,但是不買美國國債,縮水更嚴重;如果美圓反彈,或許會減輕資產出現的縮水。所以買美國國債不得已的選擇,不可能去買股票,那樣風險太高,虧損了怎麼辦,你看看中國的股市從6000點掉到2000多點,資產縮水多少?還有很多國內投資海外的QDII基金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虧損;如果去買工業資源,例如鐵礦石、石油等,中國買什麼就漲什麼,這些東西價格現在不知道翻了多少,因為國際炒家都在炒中國概念。
美國永遠也不會玩完!美國出現經濟危機也不是第一次了,每次都經過衰退——變革——重新崛起。因為他的貨幣是世界貨幣,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外匯儲備是美元,我國就有1萬多億美元外匯,美國玩完,我們的財產也玩完!美國玩完,我們生產的東西賣給誰,而我們的收入普遍很低,消費不了這么多的產品,如果工廠開工不足,必然裁員關門,中國勞動力眾多,不能就業沒有收入難道都去喝水。下游工廠倒閉,上游的電廠、鋼鐵廠、水泥廠、鐵路港口、石油化工等等……都好不到哪兒去,還有服務業,大家的收入沒有了,網吧、餐館、卡拉OK、理發店,直接關門。房子也沒人買,銀行業受牽連!
所以,美國一定不能跨,他已經借「美元」是世界貨幣,要挾了世界,不光中國,日本、中東石油國家、歐洲……很多。現在世界已經全球化了,彼此環環相扣,你那種冷戰思維需要在新形勢下做出改變。
⑺ 我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再上8000億美元,是表示了些什麼
為什麼要買美國國債,主要因為,美國一個靠借貸消費的國家,同時因為它是第一強國,美元成為了世界的支付和儲備貨幣,即美元可以在世界保持強勢,有到處借錢的資本;而中國是外貿出口以及製造大國,靠對外貿易以及國外對中國的投資積累了大量的外匯——美元;那麼問一問中國持有大量美元後,不買美國國債那買什麼比美國國債好呢?首先,我國的外匯儲備——美元並不全部是我們自己的,除了國內的企業自己賺取的美元外匯,還有國外企業到中國的投資,或者他們出口賺取的外匯,以及發達國家對我們的援助,世界主要金融機構對我們的貸款,如世界銀行;還有一些只是想短期在國內賺取收益的「熱錢」。他們進入國內後,就會把美元拿到銀行換成人民幣在國內使用,同時隨時有可能又換回美元提出來轉移到國外,還有就是國內的企業去到國外買技術、設備、原材料如石油、礦石等,都隨時需要使用美元,因為美元是世界的支付貨幣。這些外匯必須保值增值,同時隨時應付支付,投資美國國債是最好的渠道,美國國債流動性最好,金融市場最發達,世界上的國家和金融機構都投資美國國債,說白了就是可以隨時在市場上把自己的美國國債變現應付自己使用,同時還有利息收益。
買股票風險太大,大力去買大宗商品,中國是買什麼就漲什麼,買完其價格就狂跌,買其他國家的國債,一是沒有美國國債流動性好以及低風險,二是可能買了過後出現賣不出去的情況。
減少美國國債投資,會造成我們外匯儲備投資的渠道變窄,形成手握大量的現金,不能保值增值,同時握有這些現金是有成本,因為要支付利息。同時減少美國國債,勢必告訴世界我們看淡美國經濟和政府,拋售美國國債,造成國債價格下跌,使得我們手裡沒有賣出的國債也縮水;並且打擊美國經濟,減少從我們的進口,我們大量的外貿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工廠倒閉也會減少上游的煤、電、石油、金屬、水泥等原材料的使用,引發我國經濟連鎖反應。
⑻ 美國的國債持有者眾多,他們分別占的比率大概是多少
美國國債持有者結構分布中,外國投資者佔有最多份額達到6.1萬億美元,佔比39%。其次是貨幣當局,佔有份額為2.4萬億美元佔比為16%,養老金和共同基金分別佔2.1萬億美元和1.7萬億美元,個人及政府佔比,13.5%,而其他的像銀行和保險公司,共佔6%。
所以對於此問題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不過相關的機構還是應該注意,而更多方面應該尋求國際相關機構去協調解決這一問題。這其實也看出,各個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是緊密聯系的,雖然表面上很多國家都反感美國,但一旦美國垮台了,還是會損害到他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