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拋售國債對債券市場的影響和匯率的影響以及對股市與經濟的影響拜託各位大神
拋售國債,債券價格就會下降,債券收益率就會變高。流動性就會增加,貨幣就會貶值,對股市是好事,對經濟影響比較大,出口利好,進口利空,關鍵是利用流動性破壞一個國家的貨幣體系。這個是最大的麻煩。如果現在世界各國都拋債美國國債,美國就完了。拋本國國債影響要小很多,有人拋就有人接,只是差價部分變成流動性。 採納時選個好評和原創,鼓勵一下!
Ⅱ 國債與匯率
發行國債是調節匯率的一種手段,既然是一種手段就有可能起反作用,可以起積極作用。
比如說加息應該對一種貨幣是促使其升值的手段,但是往往在不適當的時候的加息,會加快一種貨幣短時間貶值。
相同的道理發行國債按正常理解應該是需要本國貨幣去購買,所以會增大本國貨幣的需求量,那麼就應該是導致本國貨幣升值,向你說的我國發行特別國債,導致人民幣匯率上升。
而美國此時發行國債也很難短時間解決問題,所以在這種恐慌狀態,沒有誰願意去購買,甚至導致一些投機機構趁機拋售美元,所以會導致美元再次下跌。當然下跌的原因不僅限於此。
不知道說沒說明白。
Ⅲ 炒外匯必看:國債與匯率有什麼關系
以美國為例:
大量發行國債對匯率的影響比較復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大量發行國債會增加貨幣供給,增加通貨膨脹,減少貨幣的購買力,所以從長期看美元的匯率應該相應的貶值。
第二:大量發行國債會提高利率,而利率提高意味著美元對許多短期資金增加了吸引力,可能引發游資進入美國,從而使美元升值。
第三:國債是一種負債,負債過多,可能導致債權人對其還債能力的懷疑而減少投資和放貸,從而導致美元需求減少,美元匯率下跌。
第四:增加國債可以刺激美國經濟,如果美國經濟強勁增長,則美元變得有吸引力,國外對美元的需求會大幅增加,美元匯率將上升。
Ⅳ 國債和匯率的關系
1、美國國債發行過多而收益率上揚,這其實是供求關系決定。國債發行回籠資金短期對匯率走高可能有些影響。但決定美圓匯率方向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2、國債利率走高也是多個因素影響。比如基準利率走高,或未來預期通脹惡化等……並不是回籠自己影響匯率那麼簡單。國債發行的目的不一定是調節匯率。
3、美圓匯率並不是一直走低,一直走低美圓什麼都不是了,美國會讓它一直走低嗎?匯率會影響經濟活動,而最佳的匯率我想只美國佬自己知道了。想想美國之前還要強逼中國人民幣升值呢?匯率到底該升該降,總和國家經濟利益有關。
4、任何調節不見得馬上見效,有些提前反應,有些置後。比如周期性行業的股票,一般會在經濟復甦前重新上揚。
Ⅳ 請問人民幣匯率對國債的影響如何
人民幣匯率上升—》人民幣更值錢—》國際資本買入人民幣—》熱錢流入—》國內市場上的人民幣增加—》為了防止通脹—》加息—》國債利率提高—》發行量增加!!
因此人民幣匯率與國債成正相關!
Ⅵ 誰講講國債對匯率的影響
我用宏觀經濟學來解釋你的問題:
如果中國買美國國債,那麼人民幣和美元的供給會發生變化,大量供給人民幣匯導致人民幣輕微貶值,並且大量資金會因為人民幣貶值從而流向國外,更大提升人民幣供給量。貨幣的長期供給曲線是垂直的,利率曲線斜率是負的。(這個用語言形容很麻煩,但是一看圖就知道很簡單了,可以去翻翻宏觀經濟學教材的這個圖),供給增加,貨幣價格下降(匯率)。
Ⅶ 請高人指點國債收益率波動對於銀行利率和貨幣匯率的影響,請舉例說明具體原因
一般來說,影響國債收益的因素主要有:
1、市場利率
在市場經濟國家,市場利率是制約國債利率的主要因素。市場利率一般是指證券市場上各種證券的平均利率水平。一般的原則是國債利率要保持與市場利率大體相當的水平。如國債利率高於市場利率,不僅會增加財政的利息負擔,還會出現國債券排擠其他證券,或拉動市場利率上升,不利於證券市場和經濟的穩定。反之,國債利率低於市場利率太多,則會使國債失去吸引力,影響國債的正常發行。在我國經濟中,由國家制定的銀行利率起主導作用,市場利率在銀行利率基礎上受資金供求狀況的影響而有所浮動。因此,我國國債利率的確定主要是以銀行利率為基準。
2、銀行利率
國債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市場利率或銀行利率,但二者並非完全一致,一般可以略低於市場利率。這是因為國債以國家信用為基礎,信用等級較高,安全性好,投資者即使在收益上有所損失,也願意認購國債,這是世界上一般國家國債利率都稍低於市場利率的主要原因。社會資金的供求狀況是決定國債利率的基本因素。若社會資金比較充裕,閑置資金較多,國債利率可以適當降低;若社會資金十分短缺,國債利率必須相應提高。國債利率還受政府經濟政策的影響,考慮政府經濟政策的需要。國債利率的確定固然要考慮市場利率,但同時對市場利率產生影響。具體講,短期國債利率會影響貨幣市場,而長期國債利率則對資本市場利率發生影響。政府有時會利用國債利率來影響市場利率,實現調節經濟運行的目標。
3、經濟條件
我國發行國債的歷史較短,同時受客觀經濟條件的限制,對國債利率的選擇還處於探索階段。國債的利率水平和結構不盡合理。
國債收益率波動對匯率之間,沒有直接的影響,只能通對國債的新發行,影響貨幣的流通量(如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發行國債回收流動性),進而影響銀行利率,使得利率升高。利率升高,會使更多投資者持有該國貨幣,造成該國貨幣供不應求,最終使得該國匯率走高。
Ⅷ 中國國債期貨和股票指數有什麼關系,中國國債和人民幣匯率有關系嗎
國債期貨與股市的關系:理論分析與國際經驗均表明,上市國債期貨不會改變股市與債市的清晰界限,不會引起股市資金向債券市場的嚴重分流,不會對股市走勢和波動情況產生明顯影響,不會影響到股市的正常運行。
從長期來看,國債期貨上市是金融市場整體機制完善和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對股市的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不會改變兩個市場的內在差別國債和股票是金融市場兩大基礎品種,這兩個市場有關聯但相對獨立,在風險屬性、運行方式和投資者群體等方面存在固有差異。
第一,國債市場波動性較小,風險較低,而股票市場波動性較大,風險較高。比較上證指數與銀行間債券市場5年期國債在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的數據,可以發現,上證指數日均波動率為1.35,5年期國債日均波動率為0.11,股票市場日均波動為國債的12.3倍。可見,股票市場日波動率遠超債券市場日波動率,風險較高。
第二,國債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而股票市場散戶比例相對較高。價格波動較小的國債市場,主要吸引低風險偏好投資者,參與主體為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以進行資產配置為主要目的。以交易所債券市場為例,個人投資者持債市值佔比為3%,機構投資者持債佔比為97%;個人投資者現券交易佔比為11%,機構投資者現券交易佔比為89%。價格波動較大的股票市場,主要吸引高風險偏好投資者,投資者類型更多樣,散戶比例較高。以滬市為例,個人投資者持股市值佔比23%,機構投資者持股佔比為77%;個人投資者股票交易佔比85%,機構投資者股票交易佔比為15%。
第三,國債市場受宏觀經濟因素影響,直接反映對利率走勢的預期,而股票市場除了受觀因素影響外,也受到個股因素的顯著影響。兩個市場的價格決定基礎、走勢趨動因素、運行規律乃至操作技巧都有著明顯差異,有各自不同的圈子和特色。
國債期貨直接服務於國債現貨市場。國債期貨的上市,屬於債券市場體系完善的重要內容,不會改變債市與股市之間內在的顯著差別,國債期貨與股市的關系不會對股市產生直接沖擊。
中國國債和人民幣匯率的 關系。
在人民幣重新估值後,中國人民銀行就會要面對不同的美元需求。這可以通過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來達到。而這些人民幣則可以用來購買那些被交易員們拋售的國債。
如此,如果在人民幣重新估值後,央行可以准確地滿足美元需求,那麼人民幣國債被大量拋售這一現象也不會持久。那些售出的債券很快又會被央行給買回了。如此一來,利率在有了一個飛躍之後就又會跌落至原來的水平。結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在人民幣升值後,中國人民銀行僅僅是滿足一部分的美元需求,那麼就會產生一個對美元的凈需求,隨之也就會有個債券的凈賣(netsale)現象相應產生。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人民幣被重新估值後,利率可能會稍有上漲,而同時,人民幣可能也會放棄一些利潤。
Ⅸ 匯率上升對國債有什麼影響
看看這段話對你有沒有幫助:
近來,國際上的交易員都在預計人民幣將會被重新估值,所以他們都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開倉活動。而這些壓力在近幾周盡管有所緩解但並沒有完全消失,這些交易員的行為直接導致了在人民幣市場上過度的現金流動性。
這是因為這些國際交易員們一味地借入美元,然後再拋售這些美元以換取人民幣。接著,再把這些人民幣現金又投資到了人民幣國債上。他們是希望可以從將來人民幣的升值中獲利。我們一再地強調了保持貨幣穩定的策略是目前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好選擇。但是那些國際交易員們卻仍舊可以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而為何我們較其他中國債市交易員們更為樂觀的原因也正是在這里了。
現在,如果央行加強對現金的流動控制,即通過大量的短期國債拋售,從而進一步抽走市場上的過剩資金,那麼國債的回報率也就會隨之上升。當然,同時拆借率也可能會上升。
Ⅹ 影響國債期貨走勢的因素有哪些
國債期貨價格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國債價格總的來說,是隨著國債市場供求狀況的變化而變化的,市場的供求關系對國債價格的變動有著直接的影響。當市場上的國債供過於求時,國債價格下跌,反之,國債價格則上漲。因此,分析國債價格變動的因素,可以從影響國債供求關系的因素中找到答案,接下來由法律快車編輯在本文為您介紹。
1、經濟發展狀況
經濟是否景氣,對國債市場行情影響很大。當經濟處於衰退時,市場利率下降,資金紛紛轉向國債投資,國債價格也隨之上升。
2、利率水平
債券是一種典型的利率商品,貨幣市場利率水平的高低與債券價格的漲跌有密切關系。當市場利率上升時,信貸緊縮,投資於國債的資金就減少,於是國債市價下跌。當市場利率下降時,信貸放寬,流入國債市場的資金就增加,需求增加,國債市價上升。國債的價格與市場利率之間的關系成反比。
3、物價水平
物價的漲跌也會引起國債價格的變動。當物價上漲時,出於保值的考慮,人們會將資金投資於房地產或其他可認為保值的物品,國債供過於求,從而引起國債價格下跌。另外,物價上漲會阻礙經濟的正常發展,這時,中央銀行會採取提高再貼現率等金融控制措施來平抑物價。這樣,隨著利息的上升,國債的收益率也會提高,而國債市價則隨之下降。同樣,在物價下跌時,預計利息下降,使國債的收益率降低,造成國債市價上漲。
4、新發國債的發行量
對市場來說,新發行的國債構成了提拱金融商品的一個要素。如果隨著發行量達到一定程度,金融資產相應增加了,就不會給市場造成壓力。然而,當新發國債的發行量超過一定限度時,就會打破國債市場供求平衡,使國債價格下跌。
5、財政收支狀況
財政在整個年度內,有一直是盈餘的情況,也有出現收不抵支的情況。當出現結余時,財政可以把結余資金存在銀行;當財政處於赤字或短暫性的收不抵支時,可以依靠向社會發行公債而取得收支平衡。前一種情況使國債市價趨漲,後一種情況則使國債市價趨跌。
6、匯率
匯率變動對國債市價行情也有較大影響。當某種外匯升值時,就會吸引投資者購買以該種外匯標值的債券,使債券市價上漲;反之,當某種外匯貶值時,人們則拋出以該種外匯標值債券,債券市價下跌。
7、國債的期限長短
期限長短與票面利率同向變動,它通過影響票面利率直接影響著國債的發行價格。期限長本身就意味著不可測度的風險,只有以較低的價格出售,才能保證投資者有較大的收益。
8、金融政策
隨著金融市場的完善和中央銀行宏觀調控力量的加強,中央銀行的金融政策工具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國債市場行情。為調節貨幣供應量,中央銀行於信用擴張時,在市場上拋售債券,債券價格就會下跌;當信用緊縮時,中央銀行又從市場上買進債券,這時債券價格會上漲。
9、投機操縱
在債券包括國債交易中,人為的投機操縱會造成債券行情的波動。特別是證券市場剛建立的國家,由於市場規模小,人們對債券投資缺乏正確認識,加之法規不健全,因而使一些不法投機者有機可乘,以哄抬或壓低價格的方式來操縱債券價格的漲跌。
10、債券的市場性
債券的市場性通常用買賣金額、交易次數、價格的穩定性來表示。市場性高的債券,其投資者資金比較安全,在投資者需要現金時也容易脫手轉賣,這種債券可以把利率定得低一些,價格可高一些。市場性低的債券則應把發行價格定得低一些。
11、利息支付方式
利息支付方式通常有一次性付息和分次付息兩種,分次付息相當於復利計息,一次性付息則有單利計息和復利計息兩種。計息方式不同,債券的票面利率及發行價格也不相同。通常復利計息債券的發行價格應定得高一些,單利計息的發行價格應定得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