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投資指數基金有什麼好處
指數基金的優點:
1、費用相對較低。這可以說是指數基金比較突出的優勢之一。由於指數基金採取的是跟蹤指數的投資策略,基金管理人不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選擇投資工具的種類和買入與賣出的時機,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基金的管理費用。
2、業績透明度較高。投資者只要看到指數基金所跟蹤的目標指數漲跌就可以大體上判斷出自己投資的那隻指數基金凈值的變動,有多少的獲利或損失。
3、通過充分的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由於指數基金通過跟蹤指數進行廣泛的分散投資,它的投資組合收益與相應指數的收益基本上一致,任何單個股票的波動都不會對指數基金的整體表現構成太大的影響,這樣就從整體上降低了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4、管理過程受人為影響較小。指數基金的投資管理過程主要是對相應的目標指數進行被動跟蹤的過程。這樣在管理過程中就可以通過較為程序化的交易來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
指數基金的缺點:
1、波動太大。對於短線操作來說,風險很大。 風險在任何的基金都是存在的,投資者在購買時應該謹慎考慮。
2、基金贖回的風險。如果想提前退出,要在低位賣出,容易虧損。
3、基金定投並非所有情況都適用,效果差異很大。
4、領漲但不抗跌。在任何市場下,指數基金都是高倉位的,無法通過基金經理的操作來規避股市的風險。
Ⅱ 中長期投資,投指數基金真的很合適嗎
您好,指數型基金受大盤影響較大的,適合波動操作。指數基金的一個特點是高倉位復制大盤, 被動投資, 因此相對來說波動較大, 適合在相對確定的牛市中持有。
主動性基金中好的基金能夠持續跑贏大盤, 多年以後累積業績非常突出, 當然也有很多業績與大盤不相上下甚至跑輸大盤, 指數型基金業績相對集中,跑贏大盤的不多, 或者以很小的優勢跑贏大盤. 因此如果選對了基金, 主動型的基金業績要遠遠勝過指數型基金.
當股市已經持續的長時間下跌後, 分批買入指數型基金, 一直買到凈值回到成本以上後暫停, 給自己設定一個止盈目標, 比如15%~20%, 當達到目標後分批贖回. 當市場再次向下,凈值低於成本時再次分批買入, 如此以來成本不斷下降, 循環操作。
指數基金屬於高風險高收益型基金產品,大家在購買指數基金時一定要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中分把握指數基金產品的詳細信息,指數基金受大盤影響很大,最好是波動操作。
Ⅲ 指數基金未來還會具有優勢嗎
從我的投資經驗來說:基金比較適合長期定投,我通過長期持有定投基金,100%的收益不是什麼難事!選擇基金定投,首先要明白開放式基金有貨幣型、債券型、保本型和股票型幾種。貨幣型基金無申購贖回費,收益相當於半年到一年期存款,可以隨時贖回,不會虧本。債券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比較低,收益一般大於貨幣型,但也有虧損的風險,虧損不會很大。股票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最高,基金資產是股票,股市下跌時基金就有虧損的風險,但如果股市上漲,就有收益。通過長期投資,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18%~20%左右,債券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7%~10%。 還有一點就是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基金本來就是追求長期收益的上選。如果是定投的方式,還可以抹平短期波動引起的收益損失,既然是追求長線收益,可選擇目標收益最高的品種,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本來就優選了標的,具有樣板代表意義的大盤藍籌股和行業優質股,由於具有一定的樣板數,就避免了個股風險。並且避免了經濟周期對單個行業的影響。由於是長期定投,用時間消化了高收益品種必然的高風險特徵。
建議選擇優質基金公司的產品。如華夏,易方達,南方,嘉實等,建議指數選用滬深300和小盤指數。可通過證券公司,開個基金賬戶,讓專業投資經理為你服務,有些指數基金品種通過證券公司免手續費,更降低你的投資成本。
不需要分散定投,用時間復利為你賺錢,集中在一兩只基金就可以了。基金定投要選後端收費模式,分紅方式選紅利再投資就可以了!
Ⅳ 指數型基金也有可能是虧本很大是吧
是的。風險無處不在,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資管業務是「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金融服務,金融機構開展資管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金融管理部門對剛性兌付行為採取相應的處罰措施。
指數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通常而言,指數基金以減小跟蹤誤差為目的,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4)會不會對我們投資指數基金有影響擴展閱讀
基金的注意事項有以下:
1、注意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的安排基金品種的比例。挑選最適合自己的基金,購買偏股型基金要設置投資上限。
2、注意別買錯「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偽劣產品「渾水摸魚」,要注意鑒別。
3、注意對自己的賬戶進行後期養護。基金雖然省心,但也不可扔著不管。經常關注基金網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時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4、注意買基金別太在乎基金凈值。其實基金的收益高低只與凈值增長率有關。只要基金凈值增長率保持領先,其收益就自然會高。
5、注意不要「喜新厭舊」,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雖有價格優惠等先天優勢,但老基金有長期運作的經驗和較為合理的倉位,更值得關注與投資。
6、注意不要片面追買分紅基金。基金分紅是對投資者前期收益的返還,盡量把分紅方式改成「紅利再投」更為合理。
7、注意不以短期漲跌論英雄。以短期漲跌判斷基金優劣顯然不科學,對基金還是要多方面綜合評估長期考察。
8、注意靈活選擇穩定省心的定投和實惠簡便的紅利轉投等投資策略。
Ⅳ 我買了5000千塊指數基金後,大盤一直在跌,會不會我的基金一直跌到零啊。
1、股票型基金因為是非保本基金,所以面臨本金損失的風險;
2、就現在股市的情況來看,部分股價波動異常,大概可以達到50%左右,意味著股票型基金的跌幅也可能達到50%;
3、最大的風險就是因為股市崩盤或者股票退市而血本無歸;但是這種基本不可能,一來專業機構持有,安全性比較有保證,二來多隻股票對沖風險,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很多投資者看見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型基金一直下跌會手足無措,這也就是發出「股票型基金會虧光嗎?」的第三種心理。
其實回顧全世界各國股市的歷史走勢,所謂股票一直下跌都是有一個時間范圍的,從來沒有一隻股票會永遠下跌,只不過「漲久必跌,跌久必漲」。一般股票型基金在某一階段持續下跌的時候,也是對投資者心理的一個嚴峻考驗。
華安增強型指數基金幾乎完全不可能使用股指期貨作為避險工具,也幾乎沒有可能通過融資融券增強其業績。指數基金的定義是復制指數,如果使用股指期貨為避險工具,就不是指數基金了。所謂增強型,是在樣本指數中適當改變投資權重。
指數型基金的理念是:只要長期投資指數,由於股市的長期走勢一定是逐級走高的,長期投資者,中線波動不影響長期趨勢。換句話說,宏觀經濟每年有不低於8%的增長,指數型基金就賺這8%。投資者可能會看到牛市時指數型基金賺的最多,但投資者未必知道,熊市中指數型基金賠的最多。事實上指數基金除了復制指數外,什麼也不做。即便沒有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在熊市中指數型基金也不在熊市採取任何動作。指數型基金的理論認為,股市是不可預測和分析的,因此為了提高收益所做的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
放心,指數型基金不會參與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
Ⅶ 股指期貨對指數基金的影響
股票指數期貨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小投資者是不利的,因為機構和大戶可以通過在期貨市場上賣出股票指數期貨合約,來鎖頂其現貨市場的頭寸。因為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是相互影響的,因此他們可以通過拋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大盤下跌,之後他們在期貨市場上的期貨合約因此賺錢。這種現象有可能存在,但市場中永遠才在著分歧,賣空股指也需要找到對手盤。不可能都這樣操作,操作不當的話,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失。如果期指推出後,股票市場出現下跌,正是買入的好時機。
Ⅷ 指數基金能夠規避的三大風險是什麼_
指數基金能夠規避三個風險:
個股黑天鵝風險:指的是突然的無法預料的風險。這種風險只有發生了我們才我們才意識到會有這種風險。
本金永久損失的風險。如果我們投資了一家公司倒閉或私有化退市,那麼我們在這只股票上的虧損再也無法在這只股票上賺回來。指數基金只會按照指數去買股,而且不會選擇虧損、財務有問題的公司。
制度風險:我們投資的市場的制度還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像傳統股票基金還是會存在「老鼠倉」、內幕交易等不完善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