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關於美國國債的新聞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關於美國國債的新聞

發布時間: 2021-06-04 03:13:09

1. 美國國債危機是什麼

美國國債危機主要是美國現在已經觸及到了國債的上限,美國政府不能再通過國債的發行來籌集所需資金。美國政府赤字龐大,由於大量即將到期的美國國債,美國政府無力償還而導致的違約風險,就是美國國債危機了!
美國國債上限是由美國國會審議和設定的,所以如果美國政府能成功說服國會修改這個上限,那美國國債危機就會暫時渡過(如果是提高上限的話,那以後還會面臨同樣的問題)。現階段還是國會兩黨的議員們上演政治SHOW的時間,他們提出要求美國政府必須拿出有效縮減財赤的方案。但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如果不能即時修改上限,八月初即將到期的部分債務就將面臨違約的風險。這些議員心裡清楚如果美國出現違約會給美國帶難以想像的惡果,所以市場普遍認為國會最終會在債務到期前通過修改上限的方案。
ps 很多國家根本就沒有關於債務上限的設置。美國也完全可以放棄掉這個債務上限的約束。

2. 關於美國國債 全世界流通的美元總額,都無法償還美國政府國債。 這大概是怎麼樣的想法謝謝!

美國的國債換來的一定是美元,多出來的應該是利息,美元誕生到今天也200多年了,利息也不得了。

3. 美國政府國債問題

沒有中國不買美國國債,就會失去產品銷售市場這一種說法。但是對於美國國債,還是要持全面的觀點。
美國國債說到底是一種擁有較好收益率的投資產品,就像老百姓買得國家債券一樣。購買美國國債,是為了讓外國的市場消化自己國家暫時消化不了的貨幣,以及作為一個『責任攸關方』的責任。
但另一方面,美國通過大量發行國債,寅吃卯糧,給人的感覺很像清朝時的滿族。以自己的『鐵桿莊稼』,即美國未來的發展前景為抵押,獲得眼前的發展目標。
當然,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必須承認美國的前景的確沒什麼大的值得堪憂的地方。
中國不購買美國國債,那麼巨大的外匯放到什麼地方呢?
國家肯定不能像平民百姓一樣將錢放到銀行里,因為這些錢說到底都是國家的,除了增值,貶值外,很難保證平值不動。放到銀行里這些資源就會白白浪費掉。
也不能隨意投資。國家的財政收入尚且不能保證完完全全合理的利用好,更不要提再增加這么一大灘子理財項目了。隨意投資的後果,很容易引發通脹。
算來算去,還是買美國國債比較劃算。畢竟其他的國家並不能保證如美國國債一般的穩定與收益。即使歐盟也不行。
但是當中國的經濟發達到一定程度,中國有足夠的國內市場消化各項投資,中國的國債就不會隨意外投了。因為到時候的中國很容易就會踏上美國今天的道路。就像當初的德國。

4. 關於美國國債

美元的本身的性質就是一種債券

這個說來話很長 我簡單的說~

紙幣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因為他是一張紙 是什麼讓他有了價值?

最早的時候是黃金 因為 一美元會有一美元的黃金做支撐的《國家發行一美元,他在金庫里就會有同樣一美元的黃金儲備》

後來因為國家的發展 經濟的發展的 黃金的開采量和儲備量遠不夠 來支撐美元了

那麼全世界的經濟要發展,不可能說就不發行美元,等開采黃金了《美元是世界通用貨幣 》

那麼 美國就出台政策了 取消美元與黃金的掛鉤

那麼是什麼在支撐美元? - 美國個國力~

那麼就是 以美國的國力來作為美元的保障 所以美元在根本上就是一種債券

他的抵押物品就是強大的美國國力

============
中國為什麼要美元~

因為沒有美元你買不了其他國家的東西啊~

你人民幣拿別的國家去《朝鮮除外》 又沒人要- -

美元是通用貨幣~你拿那個國家去都有人要的

==================

投入到民生工程。。汗。。外匯儲備的最大用處就是抵禦風險

國家有經濟危機了~國家要打仗了 國家大飢荒了

你到外國買糧食 買武器 買必須用品 都必須用美元 人民幣沒人要的

這就是為什麼要囤積美元 以防禦不測
================

經濟學是一門很復雜的東西~ 沒你想的這么簡單

5. 日本超過中國成為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這則新聞是什麼意思

啊啊啊啊?????你這新聞,那看來的!!!我雖然好幾天都沒看新聞了!!!蛋,以現在中國持有的外匯來看,日本想超過中國成為美國的最大債主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你聽到的是假新聞吧!!!值得懷疑!!! 你提的問題有點籠統,我都不清楚,你想要求什麼解???是美債是什麼嗎?還是什麼??你能補充一下嗎?說一下,你想問什麼?

6. 請經濟高人回答美國國債這篇報道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原理

簡單點說的話 就是這樣
把這句話 拆開來解釋
一些投資人擔心,龐大的政府開支增長將拉高美國通貨膨脹率,令美國國債價格下跌。
1.一些投資人擔心 :不用解釋吧? 就是一些投資人 比較擔心
2.龐大的政府開支增長: 美國政府在把龐大的資金投入無底的黑洞 又要補伊戰的軍火開支 又要拯救各大企業 (以花旗銀行和三大汽車行為代表 都需要救 現在還有AIG公司也等著政府花錢救)
3.將拉高美國通貨膨脹率 :因為當越來越多的錢投入到市場 通貨膨脹就會增大 為什麼呢? 打個比方
當整個世界只有一百塊錢的時候 那一洞房子可能只賣到幾分錢甚至更少 因為人人手裡最多也就幾分錢 你想想 整個世界才100塊錢
當整個世界有100萬塊錢的時候 那1個房子可能就要賣到10塊錢
就是這個道理 當政府無限的把錢投入市場 那物品都要增加 美元將更不值錢 以前1美金可以買的東西 現在可能要2美金 甚至更高 但是東西本身的價值是沒有變的 變的是所要花的錢
而人們所掙的錢又沒有提高 因此以前一個月掙1000可以買1000個蘋果 現在1000可能只能買500個蘋果 所以生活水平下降 所以以投資人為代表的民眾們 就擔心了
4.令美國國債價格下跌
這個很簡單了 你想啊 當1個蘋果以前要1美金 現在要兩美金的時候 全世界其他地方的價格並沒有變 比如在中國1個蘋果要1人民幣 現在還是1人民幣 因此當一個物體的本身價值沒有變化的時候 而他所販賣的貨幣有變化 那那個貨幣就貶值了 換句話說 隨著美國的通貨膨脹加劇 美元就會貶值 但由於美國在全世界 尤其是世界銀行(world bank)有領導性地位 又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因此美元不能貶的太厲害 所以的情況是 美元不怎麼貶 但是其他貨幣(以人民幣為代表)在升值 相對來說 本質上美元在貶值
由於美元貶值 打個比方 美國國債以前假設賣1美元 好 你就等於賣8塊錢的人民幣 而現在美元貶值 1美元只等於6塊7毛的人民幣 所以國債價格下跌了 以前外國(假設為中國)需要花8塊錢來買美國國債 現在只需要6塊7毛 這也就正式美國國債下跌了
-------------
滿意的話 分數 謝謝

7. 關於美國債務違約,國債和中國外匯儲備的事

1、美國國債務是全世界最穩定的投資產品。也是信用等級最好的。賣了這個國債,基本上不用考慮風險。作為國家也要考慮投資,也要考慮自己的外匯安全。這是最基本的考慮。
2、美國是世界是實力最大的國家,不論你承不承認,所以說買美國的國債也是變向的向美國示好。不要聽電視里說的,其它所有國家都是怕美國的。
3、作為中國能決策的人,基本上都有利益在美國,所以說用國家的錢來買美國國債,自己不損失什麼。

8. 關於美國國債問題

購美國債的是為保護我國的生產力。
如果不買,則美元貶值,RMB升值,導致中國加大進口,會損害國家生產力。
我們海印貨幣,會損害老百姓手中的貨幣財富。
有說花掉美儲提高百姓生活,晚清就是這么做的,結果呢?

9. 關於中國持有巨額美國國債問題

相比於減持本身,中國需要尋找「治本」之策來破解美元貶值難題 ——

新華網北京6月16日電(記者 王宇 姜銳)美國財政部網站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為7635億美元,低於3月底的7679億美元,這意味著4月份中國減持了約44億美元美國國債。

這是中國一年多來首次減持美國國債。分析人士認為,減持本身體現了在美元貶值背景下,政府或機構對持有巨額美國國債的復雜心理。相比於減持本身,中國需要尋找「治本」之策來破解美元貶值難題。

「減持不一定是官方行為,也有可能是機構在減持。與目前的7000多億美國國債相比,40多億美元只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學會常務理事、金融專家譚雅玲說。

「因為減持的數量很小,所以目前還不能判斷它是否成為一種趨勢,但可以肯定的是,減持行為體現了政府或機構對持有美國國債的謹慎心理。因為隨著美元的貶值,持有巨額美國國債無疑是有很大風險的。」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斌說。

據介紹,美國政府債券是以美國政府信用和政府收入作為擔保的,信用等級相對較高。歷史上,鄰國日本曾在積累了巨額外匯儲備後,通過購買大量美國國債一度成為美國的最大債權國,不過,作為美國國債最大債券國的日本,近年來開始逐步減持。

到2008年9月,根據美國財政部網站披露的數據,當時日本持有美國國債量為5700多億美元,而當時中國持有美國國債達到5850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債主。

然而,在美國政府陷入長期債務危機的情況下,美國通過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大肆購買美國國債和其他債券,變相印發美元,使得當前美國國債的信用受到來自市場的極大質疑。受其影響,近一個月來,美元指數一度暴跌超過10%,投資者對美元和美元資產的信心正受到嚴重沖擊。

在經濟衰退時期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債主,意味著可能要承擔一定的額外風險。美元如果大幅貶值,中國的1.9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是否面臨縮水困境,這已成為市場無法躲避的話題。針對這一狀況,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更是尖銳地總結說,中國正在陷入美元陷阱。

對此,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博士鄭聯盛曾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當中國持有7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時,可以買7000億個漢堡包,但是此後如果美國發生了嚴重的通脹,漢堡包變成2美元一個,暫不考慮浮盈或浮虧,那麼中國只能買到3500億個漢堡包了。

其實,面臨同樣困境的不僅是中國。為了擺脫美國國債價值縮水的厄運,尋找途徑來降低對美元依賴,成為16日在俄羅斯召開的首屆金磚四國峰會的重要議題。而中國也並非是唯一減持美國國債的國家,包括日本、俄羅斯、巴西等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均在4月份減持了一定的美國國債。

可見,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正成為一些國家的戰略選擇。不過分析人士也指出,目前的尷尬之處在於,除了美國國債,是否還會有更好的投資機會。「現在全球都在討論、質疑美元和美元資產的價值,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各種資產在市場中的表現,來選擇適合我國的外匯投資組合。但綜合目前情況開看,美國國債仍然是一種較好的投資渠道。」譚雅玲說。

國家相關部門負責人日前也指出,對美國國債進行投資是中國外匯儲備投資運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張斌認為,減持是否會成為趨勢還要看今後幾個月的情況,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繼續減持,其規模也不會很大。因為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債主,如果中國的減持動作過大,無疑將對國際金融市場產生劇烈影響。

雖然無法判斷減持行為是否會成為趨勢,不過,相比於減持行為本身,中國需要尋找「治本」之策來破解美元貶值難題。專家指出,減持也好,投資其他產品也罷,其實都只是擺脫美元貶值困境的「治標」手段,真正的化解之道,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經濟的內外部失衡。

中國銀行研究員王元龍認為,因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並積累出巨額的外匯儲備,以及由此產生了「被美元綁架」的問題,都是中國經濟的內外部失衡的表現。在這一系列復雜關系中,實施人民幣國際化或可成為破題之舉。

他認為,通過人民幣的國際化,可以減少中國對美元的需求、減少國際收支順差中的美元比例,並進一步緩解經濟的外部失衡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