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投資者欲賣出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投資者欲賣出

發布時間: 2021-06-03 20:41:16

A. 投資者的交易盈虧計算問題

1、已計息天數=(17+31+31+30+17)=126天

2、應計利息額(2手) =1000×11.83%÷365×126×2=81.68元(1手為1000元)

3、買入國債成交金額(2手)=凈價交易額+應計利息總額=2×1327.5+81.68=2655+81.68=2736.68元

4、買入國債傭金=2736.68×0.2‰=0.547元<1元(按1元算)
則:買入國債的實際付出=2736.68+1=2737.68元

1、已計息天數=(17+31+31+30+31+30+31+6)=207天
2、應計利息額(2手) =1000×11.83%÷365×207×2=134.18元
3、賣出國債成交金額(2手)=凈價交易額+應計利息總額=2×1302.6+134.18=2605.20+134.18=2739.38元
4、賣出國債傭金=2739.38×0.2‰=0.548元<1元(按1元算)
則:賣出國債的實際收入=2739.38-1=2738.38元

國債買賣差價=賣出收入-買入付出=2738.38-2237.68=0.70元>0  說明是盈利

我12月份也要考這個,祝考試順利,加油

B. 「投資者賣出信用證券賬戶內證券所得資金,須優先償還其融資欠款。」這句話怎麼理解

不是,仍在你的信用資金賬戶里,仍然可以買賣其他證券

「投資者賣出信用證券賬戶內證券所得資金,須優先償還其融資欠款。」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你逾期不還的時候,證券公司將強行賣出你的信用證券賬戶內證券,得到的資金優先償還其融資欠款

打個比方:你欠了很多外債,強行賣出你的信用證券賬戶內證券得到的資金不能用來償還你的其他債務,而是優先償還其融資欠款

懂了嗎?

C. 個人投資者賣出退市整理期股票的,需要簽協議嗎

個人投資者、賣出退市整理期股票的,不需要簽協議。
但買入退市整理期股票的、則有門檻、要求參與退市整理期股票買入交易的個人投資者,必須具備兩年以上股票交易經驗,且其證券類資產不得低於人民幣50萬元。50萬元證券類資產這個門檻,

D. 價值投資者應該何時賣出股票

真正的價值投資,買入的票子獲得一定的收益,提高自己的成功率!下面有幾點值得你研究和遵守。。1、尋找盤跌個股個股-------前期經過三到五波的大跌之後的個股,成交量急劇萎縮!

2、在上一條件里尋找--------底部開始走平並緩緩抬高

3、中尋找均線開始粘合的個股------建議您選用5、13、21、55等均線

4、找出K先突破均線粘合的個股要求:

-----當天漲幅要在6%以上

-----成交量當天急劇放大(要求是前一周平均值得2.5倍以上)

-----無上影線

5、買入策略------全倉買入、三三買入!答案摘自私募風雲W

E. 投資者該在什麼情況下賣出股票

通過平時與客戶的交流發現,現在很多股民選股並不是問題,但對於股票賣出時機卻掌握得不好,所以也才有「買股是徒弟,賣股是師傅」這樣的股市哲理。我總結通常問題出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受自己的情緒或市場熱點氣氛的影響頻繁換股,沒有足夠的耐心與信心;2.獲利品種不知道適當了結,總想看高一線;3.被套之後只是等待,萬不得已才會被動斬倉;4.明明行情到頂應該減倉時不知如何下手。那麼呢? 第一種情況是當股票達到目標位時,沒有充分的持股理由時,則應賣出。投資者在買入股票的同時,都會根據買入的理由制定一個目標位和大概的持股時間。當到達目標位之後,如果該股在走勢上沒有明確體現出後市趨勢,則應該賣出。實際上一隻個股在大多情況下並不能反映出後市走向,無論從技術面還是基本面上都很難做出明確的判斷。所以此時賣出體現了一種合理的操作思路。記住,在這種情況下,踏空不是風險,因為你已經完成了階段性目標。 第二種情況是當發覺自己買入的理由不成立時。買入需要理由,例如您因為某種消息而買入一隻股票,但後來發現消息並沒有兌現,這就是理由不成立的一種情況。另一方面雖然消息是准確的,但分析的邏輯不合理。消息看似利好實則利空,公布之後市場反應與您的判斷相反,這也是理由不成立的一種情況。當你發現買入的理由不成立而同時又找不到其它充分的理由讓你繼續持有時,則應賣出。因為你買入行為的本身是不合理的。 第三種情況情況是當股價達到你設定的止損位,或形態明顯走壞,則應堅決賣出。設定目標位的目的就是將損失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圍之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種情況下斬倉沒有什麼猶豫的。此時割捨,可以避免更大的損失。另外,在這種情況下最好一次性賣出。 第四種情況是當你需要調整持倉結構時。你覺得目前大勢並不是太好,而手中的倉位又較重時,則應適當地賣出一部分籌碼。這時候有很多人以股票是否已經獲利作為賣出的前提,其實這種作法是不科學的。

F. 投資者何時賣出股票

選擇有潛力的股票、把握最佳的股票買入價格固然重要;但是股票賣出的時機可能是投資盈利最為關鍵的一環。沒有把握住賣出的時機,你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成為「無用功」。

買的好不如賣的好

「10隻絕對不能錯過的股票。」

「5隻在未來10年最值得持有的股票。」

投資者經常能看到這類投資建議。這些投資建議都在強調買入股票。當今的投資世界傾向於更關注買入而不是賣出股票。很顯然,知道該買入哪只股票的確很重要。

然而,筆者認為,何時賣出股票對投資者而言是最大的挑戰之一。人性的弱點決定大部分投資者會賣出表現好的股票以鎖定利潤並避免賬面利潤蒸發。可經常發生的情況卻是表現好的股票在我們賣出後繼續表現良好。另一方面,大部分投資者會繼續持有表現差的股票以避免承受損失和避免承認做了錯誤的投資決策。我們總結了一些股票賣出的原則以減少人性對我們做出賣出決策的影響。如果遵循了以下四條原則,就很有可能改善你的投資結果。

當以下幾種情況發生時,賣出股票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1、股票達到賣出的目標價位

有時股票市場對短期事件反應過度,這就給了你機會去獲得好的投資機會。幾乎每一家好公司都有被市場嚴重低估的時候。同理,幾乎每一家好公司都有被市場嚴重高估的時候,股價遠超出其實際價值,這種情況在挑戰者對公司前景過於樂觀時發生。如果你剛好持有這類被市場嚴重高估的股票,那麼你就應該考慮減少你在那隻股票上的倉位以實現部分利潤。比如說上海汽車,在經歷了2003年汽車行業井噴後,大部分投資者認為2004年汽車行業將繼續高速增長,與此同時上海汽車的股價在2003年股價翻倍的基礎上也被繼續看好,可最終結果是2004年國內汽車行業僅為低速增長,而且利潤率大幅下降,因此上海汽車的股價在2004年也慘遭腰斬。

2、公司基本面惡化

一旦注意到公司的基本面開始惡化,你可能希望賣出該股票。通過分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你可以得知公司基本面是否惡化。上升的負債水平、上升的庫存和應收賬款比收入上升更快,以上是判斷公司的效率開始惡化的3個常用預警信號。如南開戈德,主營收入由2002末的2.22億元下降到2003年末的0.98億元,而應收賬款仍然由2002末的2768萬元上升到2003年末的2958萬元,這就表明公司的基本面已經嚴重惡化。投資者如果繼續持有該股票,可能會遭受更大的損失。下面還列舉了一些其它的公司基本面開始惡化的預警信號:

A 降低的股東權益回報率

B 下降的利潤率

C 市場份額收縮

D 不明智的並購

E 意想不到的管理層變更

3、錯誤買入的股票

無論你在股票研究方面花多少精力,你都有可能會犯錯。即使像巴菲特和彼得林奇這樣偉大的投資者都犯過投資錯誤。當買入一隻股票後,你有可能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狀況,比如說有問題的關聯交易、變更的會計方法和下降的競爭優勢等等。如果在購買這只股票後發現了類似的問題,你就應該考慮賣出,即使賣出意味著損失。明智的止損,尋找更好的投資機會遠優於繼續持有一隻註定會表現不佳的股票。比如說實達集團,從2000年開始由於電腦行業競爭的加劇,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下降,股價從2000年開始到現在已經下跌超過80%,遠超市場平均跌幅。

4、實施投資組合的再平衡

牛市的時候,由於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投資者經常習慣於忽略公司的基本面。通常只有到了熊市的時候,投資者才會認清楚一個事實,那就是有些股票即使在熊市也能上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公司能承受住經濟的下降周期,但是沒有競爭力的公司在市場變差的時候會下降更多。比如說青島啤酒,作為中國啤酒行業第一品牌,從2001年中到目前,上證綜指下跌了一半,而它的股價幾乎沒有下跌。這就是為何你應該時刻保證在你的組合里用高質量的股票替換低質量的股票。

當一隻股票上漲到占你的組合很大比重的時候,你也許會考慮賣出一部分該股票以獲得利潤。如果一隻股票在過往只佔你投資組合的20%,但它在過去一段時間內股價翻倍,而你組合內的其它股票價格變化不大,那這只股票現在占你組合的近40%的比例。這樣的話,你目前組合的表現就太過於依賴一隻股票了,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考慮賣出一部分該股票以實施投資組合的再平衡。

有時候關於港股/投資/A股的知識或者入門常識,易闊每日財經的投資者學堂有非常詳細的解釋

G. 某投資者賣出了某份期貨合約的看漲期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答案解析:
[解析]
賣出看漲期權,獲得了權利金,如果到期日價格低於協定價格,合約不履行,則該投資者不會蒙受損失。

H. 投資者以多少元賣出能保證不虧損

你的成本:10000*30+10000*30*3‰=300900
後面部分是你要交的傭金和印花稅,目前印花稅是單邊收取1‰
那麼 300900/10000=30.09這個就是你成本價.
-------------------------------------------
至於為什麼是30.10,可能這個出這個題目的時候,印花稅是雙邊收取的,那麼就要乘4‰,而不是3‰.結果就是30.10

I. 一投資者欲購買30000股「XXXXXX」股票,想馬上全部成交,應如何出價

可以直接賣一的價格委託買單,這樣會立即成交29800股,還剩200股,會變成買1,等待成交。也可以直接賣二的價格委託買單,這樣會立即以4.38的價格成交29800股,然後以4.39的價格成交200股。交易費用,要看你賬戶的傭金比例是多少。

買進費用:傭金是成交金額的0.02%到0.3%,最低收5元,過戶費每100股收0.06元(滬市收,深市

不收)。
賣出費用:傭金是成交金額的0.02%到0.3% 最低收5元,過戶費每100股收0.06元(滬市收,深市

不收),印花稅是成交金額的0.1%。

J. 投資者融券賣出所得資金 a,可以自行考慮是否歸還融資欠款 b,只能買券償還該

你好,A是正確的,賣券所得資金,可以自行考慮是否歸還其他融資合約的欠款。並沒有指定必須用於買券還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