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要是基建搞完了該怎麼繼續發展
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近日,各部委紛紛出台「新基建」配套激勵措施,將有效激發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
「新基建」一般包括5G、城際高速鐵路、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代表著新工業革命的發展方向。在當前疫情導致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新基建」既是實現經濟平穩有序發展的重要方法,也是應對挑戰、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
「新基建」孕育著巨大發展空間。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到2025年,5G網路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除此之外,5G網路建設還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預計到2025年將累計帶動超過3.5萬億元投資。與此同時,國內數據中心(IDC)也將迎來發展提速時代,未來發展潛力和成長空間可期。
「新基建」有助於中國產業的轉型升級。通過大力發展「新基建」,中國將不再處於全球供應鏈的中下端,制度優勢將使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實現大逆轉,不僅領跑數字經濟、雲計算、大數據、智能製造等產業,還將促使中國製造業、中國的實體經濟在新一輪世界競賽中處於更強的地位。
「新基建」兼具穩增長和創新的雙重效應。新產業新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完善,對與未來科技發展相配套的基礎設施進行投資,也是新經濟茁壯成長的必要前提。在傳統基建領域,財政資金占相當比重,而且是由央企和國企參與建設,但「新基建」投資和運營模式比較靈活,外資、中小企業都有非常多的參與機會,這將給中國經濟帶來更大活力。
基於此,各級政府應大力出台對「新基建」的鼓勵措施,努力提高政策精準性。
第一,積極將「新基建」列為優先發展領域。截至目前,已有25個省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新基建」。如,河南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0年要推進實現縣城以上城區5G全覆蓋,啟動全省5G規模化商用;甘肅省提出,2020年要基本實現地級市城區5G全覆蓋;重慶市提出,要實施5G融合應用行動計劃,2020年新建5G基站3萬個;上海市提出,加快培育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生物醫葯等新興產業,加快建設5G網路、數據中心、冷鏈物流等新型基礎設施,積極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
第二,加大對相關領域研發投資的支持和補貼力度。如,疫情發生以來,全國28個省區市合作建設數字防疫系統,健康碼在200多個城市上線,數字技術極大提升了防疫效率。網上課堂、在家辦公,保障了社會經濟正常運轉。 「一網通辦」小程序「隨申辦」等在支付寶、微信日漸普及。
第三,努力改善營商環境,推動「新基建」領域國際合作。今年是《外商投資法》頒布一周年,中國政府將繼續推動全方位、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對於發展「新基建」,各級政府應充分保障外商外資、民營企業和央企國企的平等競爭,打造公平、公正、透明的以法治為主的市場經濟。
這次疫情所形成的沖擊是外生性沖擊、階段性沖擊,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的內生活力和韌性,沒有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盡管全球疫情快速擴散蔓延,可能嚴重沖擊世界經濟,使中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上升,但是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中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
我們有充足的宏觀政策工具可用,能夠有效對沖疫情影響,通過加大政策調節力度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我們有能力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推動中國經濟提質增效、穩中向好。
B. 中國拉動經濟,是減稅好還是投資基建好
葉永青認為,基建難度也很大,需要將政府主導的部分釋放出來,將基礎設施投資的市場化提升上去。基建需要投資的是在農村,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並不在高收入人群,重點在那數億並不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人群,提高他們的自身生產力和財富獲取能力。對這部分人群所需的基礎設施,需要增大投資,包括教育、民生等公共服務方面的投入。「最終的結果可能是減稅與基建並行,談不上哪個是主導的方向,當然中間有一個財政協調的問題,理由是,減稅的本質是政府和市場之間的一個利益分配,減稅的效果要實現,需要有效的市場,現在市場缺乏信心。」葉永青告訴記者。
C. 什麼是 基建投資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基建投資是以貨幣表現的基本建設完成的工作量,是指利用國家預算內撥款、自籌資金、國內外基本建設貸款以及其他專項資金進行的,以擴大生產能力(或新增工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新建、擴建工程及有關的工作量。它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基本建設規模和建設進度的綜合性指標。
基建投資概念
建設投資是2009年版全國造價工程師考試教材中出現的新概念,由工程費用、工程建設其他費和預備費組成,其中工程費用包括建築安裝工程費和設備工器具購置費。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D. 前段時間投資火熱的新基建是什麼意思新基建的發展有何優勢
這個的話你大概要。去網上查。
E. 什麼是基建投資
廣義的基建投資是國家對基礎設施的投資,狹義的基建投資是指企業或地方政府對項目的建築物投資部分
F. 中國是超前投資基建好,還是用錢搞好民生好
好的民生條件會給個人帶來什麼?就能給國家帶來什麼!
人之惰性是深在骨子裡的,自覺自製力已經屬於較好者,但仍不如當年軍中被人和制度管著。把這個問題放大到宏觀,在這個問題里相比較,如果我們超前投資基建,對於祖國的經濟建設是有促進作用的,但如果用錢去搞民生,就可能對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帶來托滯。
中國綜合實力已經居世界前列,這值得稱道,但不值得自豪。因為一旦平均到個人,中國在世界上還排不上名呢。奮力拚搏謀發展,才剛過了初期30年而已。
G. 2020年可以投資新基建基金嗎
當然,新基建潛力比較大,因為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有政策支持,但是畢竟是理財,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建議理性理財。
H. 中國是投資教育好還是投資基建好
這個需要具體題目具體分析。
項目投資估算是處於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當可行性研究報告被批准之後,其投資估算額就是作為設計任務書中下達的投資限額,即作為建設項目投資的最高限額,不得隨意突破。
而設計概算是初步設計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投資估算的控制下由設計單位概略地計算建築物或構築物造價的文件,設計概算一經批准,將作為控制建設項目投資的最高限額。
估算、概算、預算、決算是建設工程多次計價的具體表現,其精細程度是由粗到細,由淺到深,只有逐步加強項目決策的深度,才能保證各個階段的造價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使項目投資控制目標能夠實現,避免『三超』現象的發生,即: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
也就是說這兩個用詞對於所處的階段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