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投資什麼理財產品提現最慢
投資P2P理財產品提現最慢,一般要1-3個工作日才可以提現;而銀行和證券公司的理財產品,合同到期當天就可以提現
Ⅱ 跪求投資多利潤少見效慢的項目
去參加一些商務考察吧,或許你的這種想法能改變,什麼理實國際養老用品商務考察,有錢也是要賺的啊,不然怎麼火啊
Ⅲ 目前進行黃金投資是不是收益會比較慢
其實還好。本人接觸過資金流操作法,有一些產品還可以。
Ⅳ 為什麼說投資要慢慢來
投資有風險啊,要投資肯定是要找一個能長期合作,有市場前景的好項目做啊,肯定得先考察,不然投資了看不到回報你會投資嗎?不管任何投資,你都得先去公司考察,看公司規模,是否投資了有保障。所以慢慢來,好事不怕晚嘛!
Ⅳ 怎麼慢慢投資,讓自己越來越富
投資知識和智慧
或者投資一個新興的、有前景的項目(易貨)
Ⅵ 為什麼投資時間越早越好
關於投資時間,猶太人的看法是,投資就是選擇入市的時間和入市點,把握住某一時刻入市,你就可以瞬問腰纏萬貫;錯失良機,就可能悔恨終身。
時間是上天賦予我們每個人的寶貴財富,應該說世上沒有一樣東西在人們面前表現得像時間這樣平等。
為什麼有些人昨日還是一貧如洗,今日卻一躍成為百萬富翁,而有很多人直至面臨退休仍無法自立?這是因為有些人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准確把握時間。這些人只恨時間過得太快,怕自己趕不上時間的節奏,他們的時間表是以分、秒計算的。而許多人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得過且過的心態虛度年華,他們只恨時間過得太慢,他們的時間表是以日、周甚至月來計算的,當他們發現別人的財富逐漸增長,終於感覺到理財的重要性時,才開始投資,終因時間不夠,最後只能虛度晚年,抱恨終生。
年輕人朝氣蓬勃,具有旺盛的鬥志。商場如戰場,這戰場具有極強的挑戰性和冒險性,年輕人應該是這一戰場的生力軍。
很多年輕人認為自己青春年少,且目前的收入又不高,沒有剩餘資金從事投資,投資是中年人、老年人的事,因此年輕人流行的觀念是:在年輕時代盡情享樂,一旦有錢就購買高檔傢具、電器、跑車或出國旅遊。更有甚者,他們自己不但不賺錢,反而向父母伸手要錢,甚至騙錢,認為父母親的錢就是自己的錢,這是一種悲劇。
巴菲特1996年被美國《財富雜志》評定為美國第二大富豪,被公認為股票投資之神。他到目前為止已擁有數百億美元的資產,這輩子的財富全部是從股市上賺來的。
他11歲時開始投資第一張股票,他把自己和姐姐的一點兒小錢都投入股市。剛開始,一直賠錢,他的姐姐一直罵他,而他堅持要放三四年才會賺錢,結果姐姐把股票賣掉了,而他繼續持有,最後驗證了他的想法。巴菲特十幾歲時,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在那一段日子裡,跟他年齡相仿的年輕人只會遊玩或是閱讀一些休閑的書籍,但他卻大啃金融學的書籍,最終使得他在股票市場上得心應手、如魚得水,錢越賺越多。1954年,他集資並投資創辦顧問公司。該公司資產增值30倍以上後,他解散公司,退還合夥人的錢,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投資上,最後巴菲特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真正的金融大亨,曾穩坐美國首富的交椅多年。
巴菲特從11歲就開始投資股市,擁有如此多的財富,是與他60年不懈的投資參與意識和從小就開始總結失敗走向成功的寶貴經驗分不開的。
年輕人應該為自己的年輕而感到驕傲和自豪,而不應該認為自己太年輕、太小而放棄冒險。其實年輕人冒險的成本很低,這是因為年輕時即使遭受失敗,但他仍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彌補這一損失。
我們知道,很多大富翁從年輕時就做過幫工、撿過破爛、洗過盤子。他們用自己的雙手艱苦奮斗,將掙得的每一分錢用於滾動投資,最後才成為「大老闆」。這些例子不勝枚舉,因此年輕人應不斷強化自己的投資意識,敢於冒風險,總結自己成功、失敗的經驗,成為市場競爭的強者。
一般而言,一個人在45歲以前,在投資方面不應採取「保守至上」的原則,開始投資的時間越提前越好。正確的投資判斷力來自於經驗,而失敗是成功之母,既然要培養正確的投資判斷力,必須要經過一次或幾次失敗。趁年輕、錢不多時先經歷一些失敗判斷的磨練,到了有錢時,便能發揮出投資准確的判斷力。
Ⅶ 什麼投資回報最慢,我同學做直銷一年沒回報,這正常嗎
正常, 直銷 是 分 公司的 分制度的... 有的公司要 重復沖業績的... 公司不一樣的.. 想了解QQ
Ⅷ 現在投資什麼賺錢穩一點,不會太慢。
穩賺的投資你只要去找政府官員,只要是投資就有風險,沒哪裡承擔風險就不要接觸,沒有什麼穩賺的,心態第一位。
Ⅸ 投資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針對政策性陷阱
1、加強與政府溝通,保證政策信息來得更快更准確,因為政策的確包含著巨大的商機;
2、忌貪小便宜吃大虧,不能僅僅因為政策優厚而不顧投資的其它條件;
3、提高對政策的應用水平,不要把寶全押在政策商機上,要根據自己的實力進行投資;
4、政策應用適當,不要過頭,留心政策的變化
二、避免技術和人才陷阱
1、進入新領域優先考慮熟悉產業的相關行業,盡量不要進入自己不熟悉的行業;
2、對還處於實驗階段的新技術,必須進行由小試到中試再到小規模的投產試驗;
3、對專家、顧問不能盲從,信任他們,但要驗證;
4、技術和人才的投資以適應企業規模和投資能力、適應目標市場需求為主要標准,過高或過低的技術、人才要求並不適當;
5、對進入新行業的投資者而言,判斷人才是否合適的標準是:一看其是否有相當的從業經驗,二看其在該企業及行業內的口碑,三看其歷史業績,最後,還要看其個人稟性是否與本企業文化相融合。對技術是否合適的判斷標准與此類似。
三、避免求新求異的投資陷阱
1、投資的目的在於贏利,確定投資項目首先得有詳細的贏利計劃,不要被各種時尚潮流所迷惑;
2、任何一種新奇的項目,既要弄明白其中的法律禁區,還得考慮人們的消費習慣和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
3、新的項目一般很難被消費者一下子接受,因此一方面有失敗的承受能力,還得做好持久戰的准備;
4、站在潮頭的背後,關注新奇項目的發展,發現贏利區後果斷進入.
四、避免並購的陷阱
1、在產權受到嚴格保護的市場經濟中,並購最好的方式是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辦事,但在產權保護體系還不完善的制度環境,在獲得相關主管部門的支持後,需要注意先接管後轉讓或先租賃經營後轉讓甚至合資經營等非常方式;
2、聘請中立權威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財務審計,同時在產權交易合約中明確規定收購方承擔的債務范圍;
3、在並購企業中進行文化融合而不是企業文化的替代;
4、藉助合適的中介機構幫助進行並購。合適的中介機構標準是:業績好,歷史長,專業化程度高,人員構成合理,規模大。
(9)投資慢一些擴展閱讀
中國投資品種
1、房產。很多人都投資房產,一家買n套房等著升值。
2、債券。債券有國債、金融債券、公司債券。這個比起股票風險低,但是收益也低。可以選擇復利計息。國債是很多人都不能買到的,信譽好、利率優、風險小被稱為「金邊債券」。金融債券風險相對高些,公司的債券風險最大,收益最高。
3、股票。這個基本是都知道一些的。中國的股市從2008年的6000多降到2011年的2000多,並且經濟增長而股票不漲,中石油那麼牛的企業它的股票也是不好,巴菲特是從中石油賺了35億美元後華麗的退出了。
4、貴金屬。這個近幾年比較熱。「亂世買金」,在金融危機、歐債危機,世界不穩定因素太多,還有中國的通貨膨脹比較厲害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轉向黃金這個世界通用、價值穩定的物質。銀行很多黃金產品,如黃金條塊、紙黃金、黃金T+D。
5、保險。保險公司推出了很多理財型保險,預計收益率在6%左右。
6、基金。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7、銀行短期理財產品。這個可以是幾天十幾天幾個月,年化預計收益都是5%左右吧。不過這是「年化」。比較適合有短期大額閑余資金的公司或個人。
8、信託。這個是最少100萬,也是適合比較有錢的人。
9、錢幣古董的收藏。這也是有一定的收益的,不過可能時間長,收益也不能保證。
10、民間借貸。目前有一些機構做民間借貸的,收益可能在5%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投資
Ⅹ 投資投的越多回本越快 投的越少越慢嗎
當然不是這樣的
如果是這么簡單的道理的話
天底下的投資人個個都是富翁了
投資要仔細分析,量力而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