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境內企業可以以美元對境內外資企業注資嗎
無論何種形式,只要資金合法,投資行業不受限,應該都是可以注資的,當然,貨幣是否需要兌換人民幣再投,具體可咨詢外匯管理部門。不過該美元如需以外資形式出資,那麼需符合以下幾種情形之一:外資投資企業外資減資部分;外商投資企業解散後外資部分;外商投資企業外方股東利潤;外方股東股權轉讓後的股權收益等等。
2. 收到美元投資,如何做會計分錄,產生的費用如何處理
一、收到美元投資時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美元*交易日的即期匯率)
貸:實收資本
二、依據:
《企業會計准則第19 號--外幣折算》規定: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無論是否有合同約定匯率,均不得採用合同約定匯率和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而是採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這樣,外幣投入資本與相應的貨幣性項目的記賬本位幣金額相等,不產生外幣資本折算差額。
(2)公司美元投資擴展閱讀: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依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外幣折算)
第九條 企業對於發生的外幣交易,應當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
第十條 外幣交易應當在初始確認時,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第十一條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對外幣貨幣性項目和外幣非貨幣性項目進行處理:
(一)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二)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改變其記賬本位幣金額。
貨幣性項目,是指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和將以固定或可確定的金額收取的資產或者償付的負債。
非貨幣性項目,是指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
第四章 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
第十二條 企業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應當遵循下列規定:
(一)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
(二)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 比較財務報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規定處理。
第十三條 企業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進行折算:
對資產負債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予以重述,對利潤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變動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
在境外經營不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時,應當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價格水平重述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
第十四條 企業在處置境外經營時,應當將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 權益項目下列示的、與該境外經營相關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自所有者權益項目轉入處置當期損益;部分處置境外經營的,應當按處置的比例計算處置部分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第十五條 企業選定的記賬本位幣不是人民幣的,應當按照本准則第十二條規定將其財務報表折算為人民幣財務報表。
3. 關於企業接受外幣投資的處理。謝謝啦~
先說賬吧,應收賬款(計賬)要計實收金額的,然後約定是500萬元人民幣,但外商的投資的話是直接用的外幣,在國內基本是用人民幣計賬的,外商當時投資的話肯定是按500萬的資金量來投資的,少掉的兩萬就與當日的匯率有關了,因為這個匯率是實時在變的,與國際匯率一致的,而且結匯的話是有手續費的,只是這個手續費的費用它不直接體現的,銀行是通過匯率的差價從中收取費用。這兩萬應該是那個費用了。
4. 內資公司可以接受美元投資款嗎
可以 賺外匯
5. 境內美元存款可以投資國內企業嗎
當然可以了,可以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來投資國內企業。
美金兌人民幣沒有限額,但需要帶好本人身份證,居民個人一次性結匯金額在等值1萬美元(含1萬美元)以下的,須憑真實身份證明辦理;
一次性結匯金額在等值1萬美元以上、5萬美元(含5萬美元)以下的,由銀行按照《境內居民個人外匯管理暫行辦法》第十條的規定,對居民個人真實身份證明和合法外匯來源證明材料進行審核後予以辦理;
一次性結匯金額在等值5萬美元以上的,居民個人應當持以上材料向當地外匯管理部門申請,經當地外匯管理部門審核真實性後,憑當地外匯管理部門的核准件到銀行辦理。
6. 如何投資美元資產
1.「如果美國經濟的預測是准確的,那麼美聯儲很可能在今年稍晚放緩資產購買,並於2014年年中結束QE3。」2013年6月19日在美聯儲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例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伯南克表示,在失業率仍處在高位和通脹壓力可控的背景下,寬松貨幣政策將維持一段時間,但如果美國經濟持續改善,美聯儲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減少資產購買規模並在明年年中結束QE3。
首先,QE3退出尚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市場不能一邊倒地認為QE將於2014年年中肯定退出。
其次,QE3極有可能淪為美國調控美元流向的工具,QE3極有可能升級為QE4、QE5。。。。。。QEn。
但自2011年7月份,QE3推出以來,美元指數卻走出上升通道。美元中期走強已形成趨勢。在不斷量化的情況下美元仍走出了上升趨勢,若本人判斷失誤,美國如期退出QE,美元走強更是大概率事件,介於此,需高度關注美元走強對人民幣的影響。
2.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廢除原先盯住單一美元的貨幣政策,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後。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持續新高。周線月線的MACD均已背離。技術指標顯示上升空間有限。
3.歐元由於德、法、英等歐洲大國的貨幣政策分歧較大,一個政治尚未統一的歐元有較多隱患。日元也一樣,被美、中、俄夾在中間,如沒有獨立的國家,戰略上不值得看好,關注即可(特別是日債利率)。剩下的就只有美元了。
4.目前國內的大眾投資主要是房產、理財產品、股市、黃金。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是在今天舉行的2013年上海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前兩日出現的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緊張問題,並非總量短缺所致,但其中折射出的一些銀行在流動性管理和業務結構方面的缺陷,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需要銀行業加大風險管理、結構調整和業務轉型的力度」。在總量不增的情況下房價的上漲將變得不確定。表外資產風險凸顯。依靠投資房產和理財來取得投資收益並不十分合適。股市特別是主板,熊市結束尚未可知,投資不予考慮。黃金與美元掛鉤,在美元持續上漲的情況下,不應該大幅增加黃金的投資比例。
總結:到了考慮配置部分美元資產的時候了。
投資技巧
B股優勢:1.美元計價。2.市盈率比A股低。3.對於大多人中國人來講,投資美元資產成本低,易操作。
普通民眾到美國去購置房產不太現實,購置美元資產,最具有操作性的就是購買美元,美元的存款利率較低,建議購買以美元計價的B股。分期分批購買美元,逐步選擇分紅率高、現金流穩定的弱周期性股票買入,長期持有。
風險:1.B股的上市公司均是國內的上市公司,國內的經濟局勢好壞,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均對股票價格帶來不確定影響。2.美元的存款利率大於企業的分紅率。3.人民幣快速大幅升值,匯兌損失大於(分紅率-美元同期存款率)。
例如:900914錦投B股 2010年7月16日股權登記日起,到2013年6月24日止,4次稅後每股分紅0.0439 0.0416 0.0427 0.0353 2010年7月16日1美元兌6.7718人民幣,900914股價$0.752 分紅率分別為5.84% 5.53% 5.68% 4.69%,合計21.74%。2013年6月24日1美元兌6.1807,匯兌損益-8.73%,中國銀行兩年期存款率(中國銀行公布的最長為兩年期且一年期與兩年期的存款利率均為0.75%)0.75%*4=3% 合計3%+8.73%=11.73% 收益21.74%-11.73%=10.01%。10.01%的差價足以彌補購買美元和股票所需各類費用。不考慮股價,投資美元資產選擇B股戰勝美元貶值帶來的匯率損失。
若選擇類似定投手法,分批分期購買美元並擇機購買B股,最大程度化解股價波動風險。收益將更大。
7. 以美元對外投資的賬務處理怎麼做啊
記賬時折算成人民幣。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銀行存款
我們每次投入的人民幣,當期兌美元匯率又不一樣時:
按照人民幣與美元中間價折算記入「匯兌損益」科目
8. 外國公司來中國可以直接去銀行把美元兌換人民幣嗎,那種大額的投資是怎麼做的
那叫資本金 要在中國的銀行開立資本金賬戶 然後在國外以投資款的名義打入在境內的資本金賬戶上 然後由銀行和外匯管理局監督每一筆結匯的合法性 每次結匯都必須出具使用證明 包括並不限於合同 發票等
9. 為什麼很多投資機構談投資時都用美元單位包括現在很多公司資本多少資本那項顯示的是美元
美元是國際基準貨幣。
過去因為與黃金直接掛鉤,所以相對穩定。
後來雖然已與黃金脫鉤了,但美國的信用還在,相對其它國家,大家更相信美元。
10. 美元投資都有什麼選擇
國內投資者可以通過:美元理財產品、美元存款、美元計價QDII、B股、海外保險、海外直接投資、美國房產等常規渠道,進行美元投資。
渠道一:美元存款(外資行收益略高)
換匯以後,存銀行活期或定期,是最簡單的美元投資渠道。
利率:活期存款利率約為0.05%;
定期存款:外資銀行一年期利率約1%左右,較中資銀行高。
存款門檻:外資銀行一般2000美元起存,活期存款賬戶1美元即開;中資銀行100美元起存。
風險:外幣理財最大的風險在於匯率市場的波動。
渠道二:銀行美元理財產品(收益率小幅提升)
長期以來,美元的存款利率一直處於較低水平。從收益率來看,不如購買美元銀行理財產品。
購買渠道:銀行櫃台、手機銀行。
投資周期:普遍較長,基本都是半年期或一年期的中長期產品。
風險:總體屬於低風險投資,其中,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風險較高,到期只保障95%的本金安全。
投資門檻:多數保本型理財產品購買門檻為5000美元或8000美元,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起售金額偏高,需20萬美元。
渠道三:美元計價QDII(偏債類更穩健)
想要投資高收益,還要低風險?也許購買美元計價QDII基金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享受到匯率收益和投資收益的疊加效應。
購買渠道:銀行、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
投資門檻:最低購買金額100美元,且不受個人購匯額度的限制。
投資周期:需長期持有。
風險:債券類美元QDII基金主要配置海外高息債券,但風險要低於股票類產品
渠道四:折價B股(價值投資的最好選擇)
最不容易想起的美元投資渠道,就是買B股了,因為實在太「小眾」。
投資周期:中期或者長期。
投資門檻:買賣B股要換匯,開戶金額為1000美元。每人每年只有5萬美元的額度,雖然有點少,但是沒辦法。你如果有國外的親戚,給你匯點進賬戶也不錯。
風險:投資B股收益與風險並存,應有較強的風險控制能力。同時,投資B股還存在匯率的風險。
渠道五:海外保險(美元保單收益可觀)
最方便的海外保險購買渠道就是去香港買保險,多為美元保單,年化收益率更高,還可以刷內地銀聯卡的人民幣賬戶進行交費。
投資門檻:境外刷卡限制,最高5000美元。
風險:匯率風險不能小覷。投資周期:長期持有。
渠道六:美元私募類產品(門檻較高)
美元私募產品投資門檻較高,多由一些第三方理財機構或私募公司銷售,券商和銀行也偶爾參與銷售。
渠道:在大陸無渠道購買美元結算的私募基金。
投資門檻:准入金額通常是100萬或300萬元人民幣起,投資期限:期限較長(大於一年)。
投資方向:多為股權、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工具,也有參與美國新股發行或二級市場的。
風險:購買美元私募類產品,首先要有相當的資金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搞清楚產品的投資方向,預估其未來潛力,才能最大的限度的規避風險。要咨詢專業的機構,並考察投資顧問的資質和能力。
渠道七:購置美國房產(投資回本時間比中國快30年)
數據顯示,美國房產投資收回成本時間平均比中國快30年。
投資周期:長期持有,因為最快回本時間也需要10年左右。
風險:由於美國房地產市場完全開放式,房價有下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