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貨幣供過於求,賣出國債,利率提高 這個利率是市場利率嗎但是我解釋不通。求助。
首先,你描述的行為就是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操作行為。如果央行判斷經濟過熱為貨幣超發因素引起,那麼它將採用這種做法。賣出國債可以回籠一部分貨幣,減少市場貨幣流通量。由於貨幣流通量下降,那麼作為貨幣的價格,利率,也會隨之上升(微觀經濟理論:供給減少需求不變,價格上升)。
由於這個利率是公開市場操作,即央行作為貨幣市場的參與者之一在市場中進行操作,所以,形成的新利率必將影響市場中的所有參與者。由於操作的標的是國債,而國債被認為是無風險證券,所以形成的利率即為無風險利率。而存貸款利率,即客戶和商業銀行的利率,必然也受此影響。
客戶和商業銀行的之間的利率,即所謂存貸款利率,往往都是根據上述的市場無風險利率加風險溢價和流動性溢價構成。比如,萬科集團和街頭的小商戶,由於小商戶經營風險遠高於萬科,所以它的風險溢價必然高於萬科,所以它的貸款利率必然高於萬科。但是,大家面對的無風險利率都提高了,所以大家借錢的利率也都提高,無論客戶是萬科集團還是小商戶。同理,30年按揭貸款必然流動性弱於5年按揭,那麼,前者的流動性溢價必然更高,即承擔更高的貸款利率,但是大家的無風險利率也都提高。
存款利率在金融自由化國家是由各家商業銀行自己決定,即便在中國也是指導價加上一定波動范圍范圍。由於存在激烈競爭,各家銀行都要攬儲。所以,在市場無風險利率提高的情況下,大家必須提高存款利率吸引客戶。於是,這種情況下,存款利率也將上升。
⑵ 為什麼很多國債的價格的最小變動價位為1/32個點
你說的是國債期貨吧!它只是一種選用的報價方式,是一種商業習慣吧!
CBOT是美國最大的交易中長期國債期貨的交易所。CBOT的中長期國債期貨採用價格報價法。CBOT5、10、30年國債期貨的合約面值均為100000美元,合約面值的1%為1個點,也即1個點代表1000美元;30年期國債期貨的最小變動價位為1/32個點,即代表31.25美元/合約;5年期、10年期的最小變動價位為1/32點的1/2,即15.625美元/合約。CBOT中長期國債期貨報價格式為「XX—XX」,「—」號前面的數字代表多少個點,後面的數字代表多少個1/32點。其中,由於5年期、10年期的最小變動價位為1/32點的1/2,所以「—」後面有出現3位數的可能。例如,當1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報84-165時,其實際含義為84又16.5/32,合約價值為84*1000+16.5*31.25=84515.625美元;當1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報84-16時,其實際含義為84又16/32,合約價值為84*1000+16*31.25=84500美元。
⑶ 為什麼加息會使國債價格下跌
《商界名家》:據摩根士丹利稱,現在已有高達1萬億美元的對沖基金正在押賭人民幣將大幅升值。我們初步估算了一下,若按11月15日美元兌人民幣的外匯牌價8.2765計算,1萬億美元約合8.2765萬億人民幣。根據你們世界銀行的匯率計算方法,2003年,中國GDP產值為11.6694萬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如果摩根士丹利的估計無誤,這些正在豪賭人民幣大幅升值的對沖基金約合中國2003年GDP總值七成以上。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鄒恆甫:這是絕對不可忽視的問題,加息給國外投機資本提供了機會。由於中國加息,海外很多人據此作出了不同的判斷:中國貨幣政策戰略可能因此出現重大轉變。由此將引發一系列後果:海外投機者認為中國的人民幣要麼升值,要麼浮動,因此大量的國際資本進入中國,這無疑會加劇中國貨幣控制的問題。
因為人民幣利息高了,國外短期資本就會湧入中國,獲取利息收益,一旦利息下降,這些游資就會立即逃離。這樣做無疑是自縛手腳,是非常危險的。有一種可笑的說法,說什麼由於人民幣沒有實現資本項目的可兌換,國外游資不會因加息而大量流入。這是一廂情願的觀點。人民幣對美元的任何匯率波動都將帶來國際熱錢的投機風潮。我們大家都知道,國外投機資本是無孔不入的,投機資本通過外資企業或其他非正規渠道進入一個國家金融業的例子已經司空見慣了。
《商界名家》:加息對中國的哪些企業的負面影響比較大?
鄒恆甫:這是第五個問題,加息將影響國內企業的有效投資和進出口貿易。利息的增加會加大國內投資的成本,尤其是對於那些民營的、有效的企業的投資是一個打擊。利息對它們是十分敏感的。由於成本變高,這將促使它們減少投資,一旦國內的有效投資開始減少,通脹的壓力也會增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關心的是能不能借到錢,而不關心借到錢以後付多少利息。那些效益不好的總有機會和能力獲得銀行貸款的國有企業,是不在乎投資的成本和收益的,即利息的提高對它們不起作用。這樣的結果,無疑會加重國家的負擔。
同樣的道理,貸款利息的提高,對進出口貿易業是十分不利的。突然加大的成本增加了進出口企業的負擔,尤其是對一些靠低價格、薄利取勝的低端出口產品將失去優勢。
加息除了對我們前面提到的房地產有一些影響以外,對民航、高速公路、機場、石化、鋼鐵化纖、管道運輸等行業都會產生一定的抑製作用,加息將直接加重相關企業的利息負擔。拿民航來說,有人計算過,上升0.27個基本點就意味著利潤總額減少三成多。
《商界名家》:最近有媒體報道,11月初,銀行曾有不少客戶將10月份購買的國債退掉,改買新國債。我們注意到,如果買2003年憑證式(三期)國債10萬元,利率為2.32%,到2006年兌付時可獲得6960元的利息,現在從銀行中提前兌現,扣除千分之一的手續費,可以取到100530元;在銀行存三年的定期,到期就可獲得7810.7元的利息,多得810元;而買10萬元的新國債,可得利息就是10110元,可多得3510元。加息是否會引發人們對部分國債的提前兌現?
鄒恆甫:這是不可迴避的事實,加息將沖擊國債市場。中國5000億憑證式國債的收益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如果儲蓄利率再度調高,銀行的兌付風險將會變大。據初步估算,從2003年開始,在市場利率最低的一段時期,中國共發行了5500億元憑證式國債,其中三、五年期的有4950億元,如果出現大量提前兌現,銀行是很難承受的。加息以後,日前發行的2004年憑證式(六期)國債票面利率水漲船高,成為人們拋出低票面利率國債的理由,這期國債的三年期利率為3.37%,五年期是3.81%,比10月發行的上半段同期國債高出將近一個百分點的利差。銀行在承購報銷國債獲得收入的同時,必須承擔提前兌付接盤的義務。據了解,中國憑證式國債的發行主要是由銀行承購包銷,由於發行額度的依據是銀行的網點數量,所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發行額度通常較高,每家所佔比例基本在10%至20%之間,其他銀行不過1%左右。
⑷ 國債價格與經濟的關系
國債擠出效應與我國國債政策取向
摘要:我國國債的擠出效應與經濟體制改革緊密相聯,在各階段具有不同的特點。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後,我國財政赤字和國債的擠出效應不明顯。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經濟仍然處於轉型期,市場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民間投資對利率的反應還不是十分敏感。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成熟,民間消費與投資的利率彈性有所增強,並且,隨著經濟持續發展,資源得到較充分利用,勞動力、資金、土地資源等逐漸變得稀缺,擠出效應將會相應加強。因此,如何調整國債政策取向,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從2005年開始,我國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但從發展趨勢看,今後相當長時期內我國國債發行規模仍將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國債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對民間投資的擠出效應,對長期資本的形成及市場機制的完善均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如何看待國債的擠出效應,如何調整國債政策取向,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zycjdxxb200305006
⑸ 價格和國債屬於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這二者什麼區別
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國債的發行也是財政政策的一部分。具體來說,假設一個國家現在正經歷經濟大蕭條,國家就會通過一系列的財政政策來振興經濟,比如:降低稅率鼓勵生產和消費,增加財政支出來帶動經濟活動(包括投資基礎建設,教育,醫療等等以達到提高就業)。國家的這種財政支出一部分來自以往的稅收收入,另一部分就是通過發行國債來籌集。我國因為有多年的貿易順差,所以國家積蓄充足,國債的規模就較小。美國另一方面,因為長期的貿易逆差和政府常年的大筆支出和赤字,就要通過大規模的國債來支撐。
國債的價格則通常是由市場決定的,一個通用的計算國債的公式是:
P=F/[(1+Y/s)^n]+ C*[1-(1+Y/2)^(-n)]/(Y/2)
這個公式看起來比較復雜,其實計算起來很容易,你只需要:
F:債券的面值,Y:市場中同等時間長度的銀行利率,n:債券到期前期有幾次付期票的次數,C:一次期票的數值
根據公式能看出,如果Y(利率)越高,債券價格越低。C(期票)越高,債券價格越高。
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是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採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調控利率的各項措施。
貨幣政策主要是通過央行每天與各個商業銀行間買賣短期國家債券以達到央行所預期的現鈔匯率的方式來進行的。英文稱之為「Open market operations (OMOs)」。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最大的不同我認為就是他們效果的即時性和持久性不同。財政政策的效果比較直接也比較快。一旦政府決定提高財政支出或降低稅率,人們日常消費就可以有很直觀的變化,比如工作好找了,食品價格低了。貨幣政策主要就是通過利率控制通貨膨脹。利率的變化在經濟活動中確實很明顯,比如國債的價格即時就會有變化,可是對人們日常接觸到的東西的影響相對比較小。 貨幣政策對長遠經濟活動的影響比較大。
⑹ 國債與貨幣政策是怎麼一回事
國債的價格與利率政策息息相關,國家降息,國債價格就會上漲而到期的收益率會下降。反過來,國家加息,國債價格就會下跌而到期的收益率會提高。有時國債是用來調控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量的,例如在2007年下半年有過一次大規模的國債發行,而當時的股市很熱,可以說是到處都是錢,國債一出就把一部分錢收走了。有時國債發行是為了人為擴大財政赤字,用來刺激內需或者是要拯救國內經濟,當然要在一定限度內進行,像這次美國的次貸危機美國開動印鈔機,同時大量發放國債就是要彌補金融衍生品導致的巨大損失
⑺ 為什麼中國貨幣超發.人民幣還升值
因為未必不能在國內流通,進來需要安匯率進行兌換,比如100美元現在進來可以兌換650元人名幣,人名幣升值後他再用650元人名幣兌換美元回去就超過100美元了,這樣他啥也不用干就賺了匯率差,這就會導致熱錢進來賺這個錢,是賺的我們的錢,這是其一,其二會導致我們出口商品的價格上揚,價格上揚就會影響市場分額了。大量熱錢進來就需要更多的人名幣去兌換,當這些熱錢獲利撤走時再換回來,這就會造成我們的人名幣總量的增加,帶來通貨膨脹。
⑻ 為什麼國債價格會上漲
利率是固定的,價格是變得的。比如在上交所上市的國債,怎麼可能是固定價格呢。水月說的是對的,國家降息但國債收益率不變,所以存銀行不如買國債,這也是2009年3月份發行的國債10分鍾就銷售完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