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外國有沒有購買中國國債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外國有沒有購買中國國債

發布時間: 2021-06-03 00:39:32

㈠ 為什麼沒有別的國家買中國的國債

這是一種誤解,只不過我們了解的少,我國其實一直在發行國際債券
對外發行債券是我國吸引外國資金的一個重要渠道,從l982年首次在國際市場發行國際債券至今,我國各類籌資主體已在國際債券市場發行了100多次債券。
1987年10月,財政部在德國法蘭克福發行了3億馬克的公募債券,這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後政府首次在國外發行債券。
l994年7月,我國政府在日本發行公債券;
l995年11月又發行400億日元債券,其中,20年期為100億日元,7年期為300億日元。
l996年我國政府成功地在美國發行4億美元l00年期揚基債券,極大地提高了我國政府的國際形象,在國際資本市場確定了我國主權信用債券的較高地位和等級。
1997年和l998年,我國利用國際債券融資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兩年共發行美元債券34.31億、德國馬克債券5億、日元債券l40億。
2001年5月17日,中國政府在海外成功發行了總值達l5億美元的歐元和美元債券。這是中國政府自1998年12月以來首次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發行債券。其中,l0億美元的l0年期美元債券年息率為6.8%,由高盛、J.P.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法國巴黎、德意志銀行及巴克萊資本等投資銀行承銷。此次發行債券不僅保持了中國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經常發行人的地位,而且向國際金融社會展示了中國經濟的活力,是一次具有戰略眼光的融資行為。

㈡ 美國有買中國的國債嗎 ,好像中國買了美國很多

據我所知沒有,中國對外發行的國債還是很少的,貌似09年以來也就在香港市場上發行過三次,金額340億,外匯儲備中持有人民幣的國家包括東盟十國、蒙古、朝鮮等主要與中國進行貿易的亞洲國家,發達國家中日本和挪威持有,韓國好像也買了些。

人民幣國債額度很小原因主要有:人民幣尚不能完全自由兌換,國外投資者難以直接通過中國央行用外匯兌換人民幣;海外缺乏人民幣國債的流通市場,投資者購買後二級市場的買賣交易極少。

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其國債流動性很好,中國長期貿易順差,不得不通過債權來平衡匯率的,美債的替代品現在還是很難找到,不過中國現在已經是日本、韓國、歐洲很多國家的債主了,當然美債也是持有最大的國家,扯遠了。。。

㈢ 怎麼樣在國外買中國國債

好象義大利只有一家中國銀行,在米蘭。當然我不能確定,最好查詢一下當地。

中資不是中外合資。中資銀行是沒有外國投資者持股的銀行。

你也可以購買義大利一些大銀行的RMB理財產品,可以與國債掛鉤的。目前中國多次減息,債券牛市進入尾聲,收益降低。購買RMB理財產品或許更加合算。聯合聖保羅銀行在中國有分行,或許有這些產品,咨詢一下。

㈣ 外國政府買中國國債嗎

如果能夠,絕對就會。這等於用廢紙換資源,礦藏。
實力不夠大,現在這個實力還差得遠。
日本實力夠吧,他的國債大部分還是國內消耗的,國外買的也不是太多吧
這關系很多很多方面的
一時半刻說不清

㈤ 為什麼中國要買外國國債

中國的外匯儲備是1.9萬億,持有美國國債是5000多億,美國國債是我國主要投資品種,另外還有美國政府擔保的房地產債券、以及一些企業債,總共美元儲備在中國外匯儲備總量中所佔的比例高達60%。 當然我們也買歐元的國債,但是很少,主要是流動性和風險性考慮,還有是我們持有的美元最多,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什麼交易、結算都是用美元。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是中美兩國雙贏,買美國國債說白了就是我國靠外貿出口(也就是世界工廠)賺取了太多的美圓,工廠把賺來的美元拿到銀行換成人民幣,給工人發工資、支付原材料費用等成本支出,而銀行保存的美元為了保值增值,就必須對外投資,我國就購買美國的國債,美國的國債最安全收益穩定,總不能買伊拉克的國債吧!我們借錢給美國,美國又可以有錢消費東西,就會繼續進口我們的產品。我們的工廠又可以加大開工、吸收就業、采購原材料等等。

美國是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軍事、科技、金融等都是世界第一,其國債安全性是最高的,而且流動性最好,你中國不買,日本、還有中東石油國家一樣會購買美國國債;當然,隨著美圓貶值,我國的美圓外匯資產出現了縮水,但是不買美國國債,縮水更嚴重;如果美圓反彈,或許會減輕資產出現的縮水。所以買美國國債不得已的選擇,不可能去買股票,那樣風險太高,虧損了怎麼辦,你看看中國的股市從6000點掉到2000多點,資產縮水多少?還有很多國內投資海外的QDII基金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虧損;如果去買工業資源,例如鐵礦石、石油等,中國買什麼就漲什麼,這些東西價格現在不知道翻了多少,因為國際炒家都在炒中國概念。

㈥ 我國的國債,有沒有外國的國家購買

購買國債是一種投資,為了有長期而穩定的收益,中國主要購買的是美國的國債(60%),因為超級大國發達,風險小,不過這次的金融危機。。。= =不過總比伊拉克阿富汗的強
對於您提出的問題,這個不太好回答,因為國情問題
如果是不分國內外,那麼國內金融機構持有量最高。
二是外國國家或者機構對我國的國債持有量,但是,這個問題看來只能問財政部了,因為我們沒有明確的持有中國國債的外國國家或者機構名單,沒有公布過。
中國國債余額截至2009年年末,記賬式國債(含特別國債)託管量為5332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436億元。

中國的國債主要是內債,以人民幣計價,主要持有者是各種金融機構,還包括個人。

中國目前來說還是有足夠的財產盈餘,所以不需要發行大量的國債來供外國政府購買,相對來說數量比大國少(大國主要是起來其他海外國家),再加上由於中國的國債收益率高,人民幣幣值穩定,所以中國國債很受歡迎,一上市就很快會老百姓被搶購一空。外國持有中國國債的只是一些投資者。

不過好像美國欠中國8000億美元國債,但現在來說因為某些方面的原因是不太可能要回來了

㈦ 為什麼美國不買中國的國債,而中國要大量購買美國國債

因為,要投資中國的國債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中國才剛剛開始這件事情。在不久以前,不僅是美國,其他國家也不能買中國國債。而美國債是全球國家用於美元投資的安全方式。中國持有大量美元,也需要有安全的投資渠道

㈧ 哪個國家拿中國的國債最多

日本、韓國、澳大利亞。
中國政府所發國債絕大部分由國內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購買,中國的金融法規規定國債不能到境外發行,目前,外國投資者購買人民幣國債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有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格的投資者在香港二級市場購買人民幣國債;另一種是和中國政府簽訂特定的協議。
2012年3月13日,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中國政府已批准日本政府最多購買價值650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債。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電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央行——韓國銀行27日對外表示,該行已於本月24日起正式投資中國債券。韓國銀行表示,今年1月該行從中國人民銀行獲准購買200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債。
2013年4月24日,澳洲聯儲副行長洛威(Philip Lowe)在上海的澳洲商會演講時宣布,澳聯儲計劃將近5%的外匯資產投資於中國國債,並得到了中國人民銀行的批准。

㈨ 哪些國家買了中國國債

東盟十國、蒙古、朝鮮等主要與中國進行貿易的亞洲國家

  1. 發達國家中,挪威央行已投資於人民幣資產,總額達33億元人民幣;

  2. 奈及利亞中央銀行行長拉米多·薩努西於今年9月7日接受路透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奈及利亞將從下個季度起,逐步將部分外匯儲備轉換成人民幣,所佔比例可望達到10%;

  3. 奈及利亞最感興趣的資產類別是中國政府發行的國債,該國未來可能獲得人民幣的辦法包括和中國央行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在香港人民幣市場將美元轉換成人民幣,以及在兩國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等;

  4. 眼下中國之所以沒有大規模向海外發行人民幣計價國債,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人民幣尚不能做到完全自由兌換,國外投資者難以直接通過中國央行用外匯兌換人民幣;其次,海外缺乏人民幣國債的流通市場,投資者購買後二級市場的買賣交易極少。

㈩ 外國持有中國國債嗎

中國的金融法規對國債的發行要求是要求不能到境外發行,在香港是試點,比例小

財政部於2009年9月28日在香港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這是中國政府首次在內地以外地區發行人民幣國債。 香港政府發言人昨日回應說,此次發債標志著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外界則普遍評價稱,長期而言,此舉不僅將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 中心的地位,促進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發展,還能推動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結算和流通,令人民幣區域化進程加快。 人民幣「被花掉」的難題 對外經濟 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傑指出,「財政部希望通過在香港發行更"權威"的國債,以促進人民幣在境外的發展。」 這點不難理解。雖然包括國開行、匯豐銀行等中外機構眼下在香港發行了約300億元人民幣金融債券 ,但國債與這些金融債的「級別」顯然不可同日而語,更易受到投資者青睞。同時,人民幣國債勢必將為今後內地機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提供定價基準(編註:通俗理解就是讓價格更公道,學術點說,就是使人民幣幣值有了更大范圍和更新角度的參照標准),進而帶動更多內地機構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