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吒》票房爆破30億!1600個投資方狂賺20倍,分成按照什麼分
隨著天氣溫度的身高,現在的電影市場也開始升溫了。在《獅子王》、《銀河補習班》等電影的上映開始,電影市場有點不溫不火,但是一部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橫空出世了。該片講述了哪吒從出身到逆天而行的勵志成長故事,不僅是中國觀眾熟悉的人物角色,而且還通過精緻的畫面,以及感人肺腑的劇情征服了觀眾。
沖30億?《哪吒》3天票房火爆破《戰狼2》紀錄,預測票房影史前十。
讀者朋友們,你看過《哪吒》了嗎?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
⑵ 哪吒票房這么高,投資的人能分到多少錢
最多2億—1億
⑶ 《哪吒》「賺了」那麼多錢,為何影院還是「虧了」
就在這個夏天,一部再次將中國動畫電影帶上新高度的電影出現了,《哪吒》在今年暑期檔可謂賺得盆滿缽滿,為什麼這樣子說呢因為作為一部一開始並沒多少投資的小成本動畫電影《哪吒》的投資總共只有6000千萬人民幣,但是在不久之前他的累計票房就已經快要突破50億人民幣了,扣除掉影院成本投資方的回報以及各方面的費用對於製作方的收入也有過十億這是一個將近幾十倍的收益。但是如果從常理上來看這樣的電影賣座率電影院也應該跟隨著這一波國漫浪潮小賺一筆才對。
早些年的電影院噴井式的出現而導致了大面積的盈虧,在影院減少以後也成為了一個優勝劣汰的狀態,因為影院的固定成本就比較高,為電影院帶來高額收入的其實是影院的其他服務比如小吃飲料以及其他服務,但是大部分電影院的觀影人口數還沒有達到那樣的規模,出現了很大程度的虧損,確實有一部分在賺錢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失敗案例所以說總體水平自然處於虧損。
⑷ 哪吒的最終票房是多少,投資方製片方最終可以分到多少
現在已經突破48億了,目標50億吧,按比例分帳
⑸ 《哪吒》這么高票房,賺了多少,有多少倍
如果有人問哪部電影幫助華語片在暑期檔口碑和票房翻身?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那一定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了。自從今年春節檔後,內地市場已經有長達半年時間,沒有出現過這種堪稱「現象級」的國產影片,作為內地首部票房超過45億的動畫電影,可以說《哪吒》以一己之力撐起了今年暑期檔的走勢,帶來了一股「國漫崛起」的全民熱潮。
7月26日《哪吒》正式上映,市場大盤就像經歷著一場龍卷風:連續近一個月牢牢占據票房榜首位,《哪吒》的成績讓人瞠目結舌,打破的紀錄更是數不勝數。截止8月31日,《哪吒》以46.77億票房躍居內地影史總票房榜第二位,排在它前面的競爭對手僅剩《戰狼2》(56.83億)了。
如果我們試圖「馬後炮」分析這部電影,答案可能很復雜。從題材、製作、投資、市場、檔期、宣發等諸多方面做好,才可能有一部電影的成功。《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之處包括IP優勢、檔期絕佳、觀眾青睞國漫等等各方面因素。
在它上映時,只有已開畫一周的《銀河補習班》,後面則沒有任何同量級競爭對手,這讓《哪吒》能一直穩坐單日票房冠軍的寶座長達27天之久。在《哪吒》正式上映前,點映票房就已達到約6000萬元,和2015年逐步逆襲的國產動畫《大聖歸來》不同,《哪吒》的票房從一開始就是井噴式爆發,並將國產動畫的票房紀錄一下子從近10億提升至45億以上。
截止到9月4日16點《哪吒》累計票房已經達到47.41億!據悉《哪吒》成本在一個億左右,按照票房分賬政策,只是內地票房片方分賬就達到了17.16億,回報率17倍以上!而這還僅僅是內地票房數據,國際票房方面《哪吒》也成為繼《流浪地球》之後,今年第二部在北美票房突破百萬美元的華語電影。還有電視版權,網路版權以及衍生品等收益,《哪吒》回報率在20以上!如果在認購期間投入10萬,妥妥的200萬的收益,這樣的市場試問怎麼能不讓人心動?
電影投資的大熱得益於國家政策的鼓勵,而國家政策的頒布也讓電影產業迅猛發展起來!也出現了很多個人投資獲得巨大收益的影投人,像《泰囧》的投資人於宇昂投資400萬最後獲得票房分張高達7000萬,《紅海行動》投資人劉力鳴投資6千萬或票房分紅高達1.6億!今年春節檔也有不少影片是大眾參與投資的,例如《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新喜劇之王》等 ,光看這些影片的票房就知道這些大眾投資已經賺翻了,相信很多聽說沒有參與的朋友現在也是後悔不已。今年電影產業整體形勢強於去年,想要抓住機遇的威同名字抓緊時間聯系小編了!
⑹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30億,1600個聯合投資人能分到多少錢
我國票房的分賬規則
我國目前的票房分賬規則較為復雜,具體來說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特別營業稅以及電影事業專項資金:我國的任何一部影片,只要你產生了票房,無論高低那麼都要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這是硬性規定。
(2)中影數字代理費:如果票房在6個億以下,還需要繳納給中影1%-3%的票房。很多人有疑惑,為什麼要繳納這筆費用呢?這是因為在中國數字電影發展最困難的時期,是中影出資協助完成設備升級,「中影數字」在中國電影數字化進程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時至今日,全國至少七成的影院仍在使用「中影數字」的數字放映機,所以其有權收取這筆費用。超過6億的影片,因相應的營業稅和專項資金繳納的比較多,這部分就給免除了。
(3)扣除上述兩部分,剩餘的91.7%(或88.7%-90.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凈票房。
總結
當然了,影片的回收成本肯定不僅僅是票房,對於國內而言票房是大頭,但是對於很多國外電影,特別是好萊塢電影,電影周邊才是大頭,比如迪斯尼拍的電影目的不是為了票房,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推廣自己的衍生產品。成功的電影衍生產品的收入往往超過了票房的收入,這也是好萊塢熱衷於打造大IP的原因。
此外除了衍生品收入之外,電影的回本還有諸多的方式,比如:(1)版權收入:各類電視播放權、互聯網視頻平台的播放權等;(2)海外銷售:海外其他國家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等,比如最有名的《非誠勿擾2》,還沒上映,通過廣告已經回本了。(4)政府補貼:主要是政府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政府專項補貼等。(5)行業補貼:主要是攝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
考慮到還在增長的票房以及哪吒的周邊衍生品較好開發,預計該影片的投資人,最終人均分成會超過53萬。
⑺ 《哪吒之魔童降世》總票房達到49.72億,那投資人能分到多少錢
《哪吒之魔童降世》總票房達到49.72億,那投資人能分到多少錢?
《哪吒之魔童降世》曾經在2019年的9月26日上映,上映時間達到93天,總票房達到了49.72億人民幣,排在中國電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二位,第一位是《戰狼2》,其總票房為56.82億。
第三是扣除中數代理費,該費用是如果票房超過6億就不需要扣,所以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不需要扣除了。所以真正到投資人手中的錢實際上就是:49.72億-49.72億*65.3%=17.25億。
分到投資人手中的錢是17.25億,但是還要扣除成本,由於該片導演並沒有透入說具體成本為多少,我們以1個億為例來計算下,扣掉成本一億後還剩下16.25億。所以即使合夥人較多,達到了1600位,那平均分到每個人手中也能達到1015625元,何況有的投得多有的少,我相信造就幾個千萬富翁是沒什麼問題的。
⑻ 《哪吒之魔童降世》你們知道這1600聯合投資人分賬翻多少倍嗎
哈哈,這個問題有意思了,《哪吒之魔童降世》1600位投資人分賬能夠翻多少倍?個人在查閱了一下電影票房分賬的一些情況以後認為賺錢肯定是賺了,但是根據不同投資人投資的額度不同可能賺的錢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多,下面具體說明一下。
分析不到位地方請見諒,各位有其他想法歡迎留言討論。
⑼ 《哪吒》票房大爆斬獲49億票房,2019年電影投資還靠譜嗎
現在是越來越靠譜了。
我們就說一下投資電影市場上常見的兩種方式以及關於投資電影的優勢。
固定收益模式
就是你把錢借給製片方,然後約定好時間和利息,到了時間收取本金和利息。就跟你把錢放在銀行投死期、定期,到了時間銀行把本金和利息給你。但是這種模式收益率太低,還要承擔製片方跑路或者電影投資虧損甚至虧慘的情況,沒有錢還你本金了。
舉個例子,2015年7月上映的3D動畫大電影《西遊之大聖歸來》,當時上映一個月就攬獲票房9億多,而在電影末尾的幕後滾動上,有參與投資的者名字,為了感謝他們投資支持。據說有80多人,他們一共投資了700多萬元,然後投資時間到期後,給他們兌現了本金加利息共3000多萬元,那這是什麼概念?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平均每個人賺了28.75萬元。
徐錚2012的電影《泰囧》,成本五千萬,票房沒有紅海行動多,只有12.67億元,扣去成本、發行和電影院分賬後,製片方獲得利潤4.9億元,那麼《泰囧》的回報率是4.9/0.5=9.8倍啊。如果你投資100萬元,回報可就是980萬元啊,輕輕鬆鬆一千萬。是不是很眼紅?是不是很暴利?要知道,這可比那些股市操盤牛人還要牛,投資大師巴菲特每年能賺也才25%年化收益,泰囧這一下子干到980%。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演員轉行去做導演,去做電影投資,因為確實很賺錢啊。
⑽ 《哪吒》票房破七億,如此成功,誰是背後的最大受益者
中國動漫一直以來就不是強項,迪士尼憑借多部動漫在國內吸金無數。最近一部國漫刷新了很多人眼光,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七月二十六在內地上映。短短三天票房破七億,中國動漫票房冠軍就是《大聖歸來》9.58億,看來登頂冠軍只是時間問題。
導演,攝影,道具等他們都是工作人員,他們是有工資的,跟後期分紅沒有關系。在這里希望投資人多投一些好的電影,給中國電影市場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