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詐騙的一般方式
一般的騙局都大致有下列五種形式:
1.考察費
融資騙子與企業聯系業務時,在不了解企業情況的前提下要求到企業考察,且要求支付考察費;
2.項目受理費
項目受理費,是指融資騙子在收到企業的有關資料後要求融資企業繳納的、對項目進行評估和項目預審發生的費用。尤其是號稱有外資背景的投資顧問機構往往把收取項目受理費,作為一種項目控製程序和費用轉嫁的方式。
3.撰寫商業計劃書費用
融資騙子一般都要求融資企業提供項目商業計劃書。一般企業已經製作了商業計劃書,但融資服務機構以各種理由不予認可,並作為項目往下進行的必要環節;要求必須提供所謂「國際標准格式」的商業計劃書。
4.評估費
在融資過程中,融資騙子會要求對資產或對項目進行評估。要求企業到指定的融資服務機構或評估機構進行評估;
5.保證金
融資騙子要求融資企業必須嚴格按照自己預先設定的程序操作,否則不往下進行;資金方設置了嚴格的違約條款。
6.律師費
這是最具有欺詐性的費用。現在騙子公司收取考察費、評估費、保證金比較困難。相對來說收取律師費比較容易。這律師費大部分要返給騙子公司的。
二、設置融資騙局的常用步驟
1.普遍撒網,海選「目標客戶」
融資騙子通過正當程序注冊國內代表處並提供融資的一套專業方案和步驟,專業設計一套目標真對中小企業的詐騙網路,在新聞媒體;網路上講出條條是道的融資理論,並藉助一些
國家政府機構或社會團體組織的為企業提供培訓、咨詢洽談會、論壇等活動中,繪生繪色地做融資「演講報告」,甚至能提供出融資成功案例,足以讓人深信不疑,可信度及高。
2.為「有價值的客戶」洗惱
通過第一階段的海選後,再篩選出一些「有價值的客戶」開始洗腦。誇耀你的企業很有發展前途,市場潛力非常的大,項目如何如何的好,企業通過他們的包裝,就能獲得所需要的融資,且一再申明前期咨詢不收取任何費用。最終達到讓融資人心花怒放,神經麻醉,減低判斷力,為他們實施下一步詐騙的步驟打開方便之門。
3.派「專家」進行「實地考察」
所謂派專家「實地考察」,是騙取考察費,大約在1-3萬元(目前,融資騙子們已經放長線釣大魚,一般不在此項上獲取太大收入),派去幾個人到項目地進行所謂的考察,為了表現他們是比較正規的公司,同時還會帶一個律師一起去。還要做一個《律師資信調查報告》就是律師裝模作樣的查看企業的《營業執照》、《銀行開戶許可證》等資料,這份報告費用要交10-15萬元。為了增加可信度,騙子們還會做一份《項目考察實地記錄綱要》他們會一起簽字畫押,表示大家一致同意,說這些文件要報送到所謂的總部批准等謊言,給融資企業負責人一顆定心丸,使你感覺這錢花的值得,此項目有希望,他們才好實施下一步詐騙。
4.初審通過後簽訂合資意向書
融資騙子大約在兩周後,電話告知企業:「貴企業的項目已經通過,總部決定投資,請你們來北京簽署有關法律文書」。在簽訂《合資意向書》或者《投資協議書》時,騙子們這時候才告訴你需要補充一些資料,裝腔作勢的對融資人說,現在總部要求做一份符合國際慣例的中英文版《商業計劃書》必須由總部認可的具有權威性的機構編寫,費用你們自己和北京XX投資咨詢管理有限公司商談,還會假裝「我們盡量幫你打招呼,優惠一些,你們現在是投資期間很多地方都需要花錢的」。
說得融資人感動不以,再加上已經簽訂了《投資協議書》,心存曉幸,騙子抓住融資人的心理展開攻勢,這個所謂符合國際慣例的中英文版《商業計劃書》15-20萬元,就這樣落入融資騙子同夥的帳號了。
5.進行資產評估
騙走了辦理《商業計劃書》15-20萬元之後,再開始騙《資產評估報告》費,融資騙子們的理由是「把你們企業的資產進行評估以後用項目本身作為抵押」。融資人聽了這樣「合情合理」的要求,似乎認為這是應該做的,不然投資人怎麼可以放心『投資呢』?就在這樣「合情合理」的情況下,《資產評估報告》費,高達20-30萬元,甚至更多又落入到融資騙子指定的資產評估機構的帳號里(當然資產評估機構也是他們的同夥)。企業如果付了這些的錢,就意味著陷入泥潭深淵,無法自拔。
6.進行項目投資安全和增值潛力分析等你付了《資產評估報告》費以後,騙子公司知道融資人此時的心理需要,所以會一直提醒你「第一批幾千萬元先打到你的帳戶上」的這句話,為穩定你的情緒,打消你的顧慮,緊接著就是安排「財務部」的人過來和你談有關財務的事情,需要進一步作一份《項目投資安全和增值潛力分析報告》和《符合美國會計准則的三年財務審計報告》理由說的很多,那麼,這2份報告需要付出多少錢呢?答案是:《項目投資安全和增值潛力分析報告》15萬以上,《符合美國會計准則的三年財務審計報告》10萬元,融資人付了這些錢,能得到什麼呢?答案是:幾張一文不值的紙。這幫騙子手法隱秘,理由「充分」,讓你感覺他們沒有直接拿錢,只是做這些報告的費用。當企業融資做到這種地步時,雖然有些顧慮,提出放棄覺得不甘心;但繼續進行又感覺這里有陰謀7.設計擔保騙局騙走了以上大量的錢財以後,融資騙子還要實施更大的詐騙,設計擔保陷阱,把你的融資項目移到了所謂的擔保公司(也是同夥),騙子的謊言是:「由於是第一次合作,首批的款為了降低我們投資風險,
需要擔保公司擔保」。如果你進入這個圈套,「擔保公司」會和融資人簽訂一份《融資擔保合同書》其擔保費按「融資」金額2.5-3%.騙子們早已讀透融資人的心理活動,此時受害人感覺到只有最後這一步了,如果放棄以上所花費的錢全部泡湯,繼續下去很有可能會成功的。但是,如果你交了擔保費以後,「擔保公司」叫你繼續玩以上的「考察」的游戲。你繼續嗎?最後,騙子公司還有一張騙人借口招數,融資方開戶銀行出具一張銀行保證函,才能拿到第一批投資款項,你能做到嗎?做不到就是融資人「違約」。
8.客戶違約自動退出在此階段,就是融資企業選擇的時候了,是繼續進行還是自動退出。如果往下進行,就必須做更多的投入,而且還看不到結果。如果往下進行,還有可能因為自身的原因導致違約,繳納違約金。
部分融資企業認為,既然前期已經投入了不少,放棄可惜,就會繼續往下走,結果往往是越陷越深。這時候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就此為止,自認倒霉了事,就當交了「學費」。
三、如何防範融資詐騙
1.區別真假融資服務機構的方法主要包括:
(1)是否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
(2)是否具有融資的經驗和專業度;
(3)收費與其提供的服務價值是否一致,質量價格比如何;
(4)提供的服務是否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
(5)簽訂合同是否存在合同條款陷阱;
(6)與資金方的關系是什麼,位置是否獨立;
(7)服務機構的背景及融資服務人員的品質如何;
(8)盈利模式不同,真正的服務機構以提供智力服務或者風險代理為目的。
2.區別真假投資公司方法
正規的資金方在服務工作流程上與上述設置騙局的機構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仍有很多區別,主要包括:
(1)自己承擔交通費;
(2)在融資過程中不要求企業進行資產或項目評估;
(3)在操作過程中需要中介機構介入時,自己不指定融資服務機構,如事物所、評估機構;
(4)自己承擔全部或一部分運作過程費用;
(5)對擬投資的項目或擬合作企業從一開始就非常細致;自己親自和企業及其融資服務機構一起進行項目論證;
(6)有嚴格的投資方向、投資原則;
(7)不具備條件的企業不往下進行;
(8)在成功以前不收過程費用;
(9)不急於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
(10)簽訂的合作協議非常公平,沒有設置合同條款陷阱。
3.企業應加強自我防範意識
(1)對投資公司或融資服務機構進行調查確認
(2)謹慎接受朋友的建議不論是企業團隊的關系人,還是其他人介紹資金方或融資機構,這都不是企業進入融資騙局的根本。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融資企業應該從工作流程和選擇標准上進行嚴格把關,提高防範意識和防範技術。
(3)不要有投機取巧的心理
(4)提高判斷力企業對資金方及融資服務機構缺少判斷力,是陷入融資騙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企業在融資實踐過程中不斷地積累經驗,主動地學習有關知識。
(5)請專業融資顧問全程跟蹤服務企業可以選擇具有職業操守、經驗豐富、能夠站在企業角度的融資服務機構作融資顧問,或者請律師參與,事先對機構的性質和真實性進行判斷,在簽署協議前謹慎抉擇,防患未然。
❷ 你經歷過哪些投資騙局
隨著各種投資項目的增多,許多騙子也開始玩起了各種各樣的投資騙局,對於我這個年齡還尚未開始經歷過創業,所以騙局也就無從說起,但是我身邊的朋友有經歷這種的。
我一個朋友屬於人比較老實的,雖然是個男生,但是脾氣方面很好而且收拾家務什麼樣樣在行,用他的話說就是除了生孩子不會其他什麼都會,但是他就是有個特點很容易輕信別人,容易受騙,可以說從小被騙到大的。
他是屬於做廚房配菜的,因為是個會所,所以相對來說也不是很忙,於是有時候會接到一些推銷電話,後來接到一個電話說是免費送他紀念品,可以到哪哪去拿,一般正常人都是會選擇拿走紀念品,然後走人對不對,他剛去的時候真的領到了紀念品,也就是跟錢幣差不多的紀念品,可是一來二去,裡面一個小姑娘就覺得這個人估計可以再去挖掘下,於是告訴他:「有個老畫家,很有名,可以投資他的畫。」剛開始他沒同意,後來人家小姑娘說是先給他墊著2000塊錢,剩餘他掏2000就成了,可是他居然信了,於是果斷就投資了,再後來小姑娘又給他推薦人民幣投資,前後陸陸續續投資了小一萬塊。
過年的時候,還一直給我說等著升值呢?可是這年也過了,也見他提了,而且據說回家後他媳婦特別生氣,直接沒收他全部的錢,因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被騙了唄。
所以要想不被騙,首先要想清楚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話啊!
❸ 投資騙局投資問題
不好說,先了解下資質和背景吧,
投資裡面也有好的項目,但是任何投資哪怕是有行業發展前景的都是具有風險的,需謹慎,一定不要貸款做投資,有閑錢還可以嘗試一下。
❹ 怎樣識破投融資騙局
目前,中國的民營企業正在面臨著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但由於很多民營企業內部資金積累有限,所以其對外部資金的需求很大。而一些金融騙子正是利用了企業的急切心理,用一些鬼魅伎倆詐騙錢財。道人就經歷過一次以海外融資為名的騙局。
道人在此告誡各位融資心切的創業者、企業家,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要學會識破金融騙子的融資騙局,免得上當,輕者錢財損失,重者耽誤企業發展甚至導致企業破產。
融資
我們來看當時事情的經過:
某天,某公司的CEO給道人發微信,說他到了北京,准備與一家外國投資機構簽署融資意向性協議。他表示對方已經原則上同意提供1000萬人民幣的貸款,利率參照銀行人民幣貸款利率差不多在6%。道人之前為這家公司在上一年一筆300萬元的股權融資提供過意見,知道公司發展得很快,但資金始終是瓶頸。收到這條信息後,我感到非常疑惑,這家公司還處於剛起步階段,而且這家公司的規模偏小,缺乏對這種大額債務的抵押保障,外國投資者憑什麼貸款給他呢?
道人在仔細了解此事來龍去脈後,基本可以確定,這家公司很可能是被以幫助企業融資為名的騙子盯上了。所以,道人告誡這位老闆,在簽訂意向書的時候不要同意支付任何以「誠意金」等為名目的款項。
原來,在這家要融資的公司老闆到處找資金的時候,有一個所謂北京國際某某投資集團的廣州業務代表找到了他,聲稱可以通過國外資金幫助解決貸款。自己在要融資的時候聽到這樣的消息自然喜不自勝,這家要融資的公司給對方提供了一些基本資料。對方很快答復,表示經過初審,公司的項目符合投資方的要求,需要提供中英文的「商業計劃書」。對方又聲稱,為了符合國際標准,容易被美國投資方接受,他們可以收取費用幫助企業主編寫並翻譯「商業計劃書」。
這位老闆覺得花這點錢寫個計劃書相對於融到的資金來說不算什麼,就同意了。這家公司在提交了「商業計劃書」之後不久,所謂的投資公司就通知這位老闆來北京洽談並簽訂協議,並且表示投資方已經同意按照人民幣貸款利率,向這位老闆的公司投資2000萬元,一經實地考察後就可以發放貸款。不過,在准備簽協議的時候,投資公司提出要這位老闆支付10萬元「誠意金」及實地考察差旅費用。因為在他們見面前這位老闆找過我,聽過我的建議,這位老闆拒絕了這個條件,但答應以實報實銷負擔對方的實地考察的各項費用。最終協議沒有簽成,但雙方答應保持聯系。之後又過了不久,有新聞報道同類投資公司通過幫助企業融資的名義騙取錢財的內幕,這家公司的人就都一夜之間消失了。幸好,在這場融資騙局中,這位老闆沒有上當受騙。
怎麼識破融資騙局?
正規的融資機構都是專業化運作,非常理性。在沒有親自對融資方進行盡職調查的情況下,不可能作出決定。另外,正式的投資機構不可能收取什麼「誠意金」,在簽協議之前,雙方都是平等的。哪一方都沒有理由預收費用。
目前,有很多的融資機構巧立名義收取各種費用,希望各位企業主擦亮眼睛,不要因為著急融資就輕信這些人。最後,鴻蒙創業圈祝願各位企業主都能夠得到很好地發展,企業業績蒸蒸日上!
❺ 有哪位朋友知道投資公司一般會有什麼騙局
高利貸 一定注意 天上不會掉餡餅 沒有免費的午餐
❻ 300億集資大騙局崩了為什麼投資人卻要把騙子"保出來"
持續7年的300億集資大騙局崩了,可為何投資人要去警局把騙子「保出來」?
最近,資管圈又有大新聞。
繼e租寶之後,號稱600萬元本金7年滾到1.4億元,看廣告填問卷玩游戲每月可賺過萬的錢寶網崩了。
2017年12月26日,錢寶網實際控制人張小雷來到南京公安局寫下一紙聲明,向警方投案自首,稱自己「向投資人吸納資金,如今無法兌付本金利息」;前兩天,警方公布了初步調查結果:錢寶網以高額收益為誘餌,持續「借新還舊」向社會公眾大量非法吸收資金,截至案發,未兌付集資參與人的本金數額達300億元。
七年的大騙局終於得以暴露。如今,張小雷在公安局得以保全生命安全,但是他的「寶粉」們(錢寶網投資者)卻惶恐萬分。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南京當地政府此前已對錢寶網產生警覺,但面對如此眾多的企業和屢屢變動的辦公地點,政府相關部門確實有點防不勝防。
而對於那些無視風險,一意孤行將資本投入相關平台的人,我們或許也只能提醒一句:罌粟很美麗,但也很危險。
❼ 騙子投資公司都有些什麼詐騙方式
1、注冊。美國、西班牙、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實行的是經濟自由化,公司注冊一般不要求注冊資金和名稱,而且,翻開報紙滿都是代理辦理海外公司的廣告。因此注冊一個"美國世界銀行投資公司"太方便了,其實只需人民幣1萬元上下。這個在工商查不到公司的情況.真假不好分辨.
2、落地。由代理公司一手辦理,通過國家工商總局批准設立代表處,代表處的設立不實質審查,按法律來說代表處只能開展一些聯絡工作,不能經營收費。這個不管真的假的假的真的全一樣.基金是不允許在大陸直接注冊的,只有以代表處的形式出現.所以也分辨不出來.
3、租樓。找一些繁華地界兒,租辦公室,裝扮得咋一看就是外國公司,豪華有氣勢。當然,也有些沒錢的找一些公寓租賃。真假也不好分辨.
4、發函。尋找有引資需求的群體,發函件,稱欲投資。也有的騙子不直接發函,而是委託一些中介代為聯系,這樣可信程度更高,更隱蔽。這些中介也有利可圖,不單單賺取中介費而且會參與分贓.當然真假公司都有.
5、廣告。在中國經營報、環球時報、參考消息等上打廣告,自稱說自有資金10個億,急找項目投資,你一不小心就上套了;其時,我們仔細看看,有幾個真正的投資公司會在上面打廣高的呀?而且,你看每個月,日日夜夜打廣告的,那一定是個騙子。
6、設套。騙子為了吸引引資人,往往會稱項目不錯,甚至簽訂投資意向書,投資動輒"幾千萬美元"條件十分誘人。就是真的公司也是這個模式走的,這就是所謂的投融資行業的"潛規則"。
7、評估。看到你確實上套了,騙子這時候就露出本來面目了,要求引資人提供評估報告。如果你沒有評估報告,騙子就會要求你去做,但為了進一步取得信任,一般第一次不指定什麼單位來做。你如果不知道去什麼地方做,他就會告訴你應該去"北京或上海某家正規單位去做",其實這家評估單位跟他們是一夥的,甚至是一個人操控的;更有甚者,這些評估機構還是扛著國家財政部、商務部牌子的正規單位,和騙子投資公司勾結在一起。如果你有評估報告,提供給騙子,騙子會裝模做樣冷你幾天,然後告訴你這個報告作的不行,還是需要"北京或上海某家正規單位去做"才可信。你如果動心了,你就快上當了。
8、花樣翻新。現在在媒體和政府的提醒下,投資公司評估騙局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為了生存,現在有很多騙子開始花樣翻新:
(1)考察費:謊稱要考察項目,要求引資人提供考察費、差旅費,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會真去,但不是為了考察,是為了應付(收了錢,不能一點表示也沒有)。著重說一點就是有些真的直投機構是實報實銷的方式。
(2)考察費、評估一塊兒騙:"考察"回來,還是要評估,不評算了,反正考察費已經到手了;各行都有竟爭啊,有的騙子公司就把"寶"壓在後面,甚至於自己還貼一點考察差旅費,以示自己是真正有實力的投資商啊。項目方有點開始信任了,然後就找個國家專門的評估機購對其下手了,後面的評估至少要幾萬,高的達幾十萬,這時,你還得和所謂的打著財政部的旗子的國家評估機構討價還價啊。收到錢後他門是四六開,還是五五開,那要看情況了,反正他們是一夥的啦!
(3)見證費:簽訂投資意向書後要求律師見證,見證費一人一半,見證費10萬。你掏一半也就是五萬。其實騙子和"律師所"也是一夥的。
(4)翻譯費:說要往總部報,總部不懂得中文,要求翻譯成XXX文,指定一家翻譯單位翻譯。其實騙子和"翻譯單位"也是一夥的。
(5)老外參入騙局:是個新花樣,騙子投資公司隨便找個老毛子,參入項目接待、項目考察,自然提高了項目方對騙子投資公司的信任,為接著騙錢打下了基礎。
(6)資金移動費:先辦理首筆資金,取得項目融資方的信任,其中①首筆資金不是騙子投資公司自己的,②在辦理時項目融資方要承擔資金移動費,一般是1—2%,③最後這筆資金不能真正落到項目融資方的企業賬戶上。
(7)保證金:如果你前面的幾項都完成了,還有最後一筆錢騙你。通知你美國那邊總部要給你撥款了,先撥30%,半年後再撥70%。可是既不參與你的管理,也不派人入駐,你拿完錢關門跑了怎辦?所以需要你打保證金。馬上來錢了,人家說的也對。20萬又出去了。
❽ 「投資」騙局手段並不高明,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上當呢
因為投資的騙局就是利用了人們貪圖便宜,妄想不勞而獲的思想,讓人們放鬆心裡,才行騙成功的。
一個人不可能生活在沒有七情六慾的世界裡,所以每個人都會貪得無厭,這是人類的原罪,騙子就是利用這樣的心理。在3M互助金融欺詐案中,漢格曾經有一個好朋友。他不僅是一位學會投資理財的專業人士,也是金融公司著名的專業分析師。但他也被招募了。
❾ 投資公司怎麼騙人
這就是傳銷,金字塔型層層盤剝,最後加入的永遠賺不到一分錢。違法的,趕快退出來吧,不然給你洗腦了之後你也會成為神經病的,整天想著發財,最後連親戚、朋友都被你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