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股票>儲蓄>國債(因為國家信用比銀行信用好,這是2012年廣東高考考到的)
收益:股票>國債>儲蓄
國債的風險要比儲蓄的風險低。因為國債風險大小反映了國家的信用狀況,儲蓄風險則反映了銀行的信用狀況,一般而言國家信用要高於銀行信用(經濟危機時,容易發生擠兌,銀行容易破產),故國債風險小於儲蓄風險。
Ⅱ 股市 國債 如何計算收益
如何計算國債投資收益率是投資者較為關心的問題。其基本計算公式很簡單,可統一表達為:
國債收益率=(賣出價-買進價)/期限*100%
為滿足不同情況下的具體計算要求,國債收益率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國債的年利息計算方式為:(國債面值-發行價格)/期限*100%。例961國債的認購者年收益率為:(100-89. 2)/1/89.2*100%=12.107%
持有期間年收益率
這是指投資者在國債發行時購買,中途賣出時的收益率,其計算公式為:
持有期間年收益率=(中途出售價格-發行價格)/(持有天數)/發行價格*100%
例如某投資者89.2元認購961國債,若在2個月後以92元的價格出售,其持有收益率應為:(92-89.2)/(61/365)/89.2*100%=18.78%,非貼現國債計算方式與此相同。
到期年收益率
這是指投資者二級市場購買舊券後,一直持到期滿時的收益率,其計算公式為:
到期年收益率=(到期本息和-購買價格)/待償年限/購買價格*100%
例:某投資者若在1996年1月15日以當日收盤價108.65元購買953國庫券, 其到期年收益率應為:
(143.5-108.65)/(25.5/12)/108.65*100%=15.09%
投資者需注意的是,在計算933、935兩種保值貼補國債時,要考慮保值貼補因素。按規定,保值貼補額應從1993年7月1日算起,如昨日國債專欄中《 1996年1月15日滬市佳牌國庫券到期年收益率一覽表》中933國債在假設保值貼補率為12%時,其到期年收益率的計算過程為:保值貼補額=2.75(年)*12% *100=33(元)
到期年收益率=(141.88+33-165.60)/(1.5/12)/165.60*100%= 44.83%
通過這個公式投資者便可以在選擇購買新券還是舊券時作出比較明智的選擇了。
買賣年收益率
指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買進國債並在末到期前又賣出的收益率,其計算公式:
買賣年收益率=(賣出價-買進價)/(從買進至賣出的天數/365)/買進價*100%
例如某投資者在1995年11月1日以當日收盤價106.95購進953國債並於1996 年1月15日以108.63元的價槍賣出,則: 買賣年收益率=(108.63.106.95)/(76/365)/106.95*100%=7.54 %
Ⅲ 股票收益低於債券收益意味著什麼
債券收益率上升對市場意味著什麼? 隨著美國經濟持續向好、增長動能強勁,而美聯儲也決定自 2014 年 1 月開始削減 QE 至 750 億美元,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近期再度上行, 並突破 3%的關口。那麼,國債收益率上行對股票市場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在本篇報告中通過 7 個問題將收益率上行的原因、未來走勢,對市 場和行業表現、估值水平的影響,以及可能受影響標的逐一做了分析。 Q1:目前所處的位臵?——仍處在歷史低位,未來或將繼續溫和上升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國債收益率一直處於長期下行通道,雖然近期明 顯反彈,但仍在歷史低位,低於 1962 年以來歷史均值以下一個標准差。 往前看,我們認為國債收益率將從目前低位上維持溫和上行的趨勢,但 不會迅速而顯著的上升,主要考慮到美聯儲仍將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 而極低的基準利率水平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Q2:上漲原因?——通脹預期下行,主要反映對經濟更為樂觀的預期 從 2013 年 5 月初的低點以來,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大幅攀升了 超過 130 個基點,不過市場隱含的通脹預期卻出現明顯下行。這表明國 債收益率的上升更多是反映了投資者對於經濟前景向好的樂觀預期。 Q3:那麼影響如何?——債券收益率變化與股票市場表現呈正相關性 整體來看,股票市場在過去幾十年間歷次國債收益率上升周期中大多均 有不錯的正收益;而兩者在 2000 年後轉為明顯的正相關,其相關性在 2008 年後進一步大幅提升。此外,在最近幾輪國債收益率觸底反彈後不 同的時間周期內,標普 500 指數均有較好的表現。 Q4:但越高越好嗎?——高於 5%時,收益率上升往往不利於市場表現 當然不是。我們發現,股票市場表現與債券收益率之間的正相關性往往 集中在國債收益率小於 5%的區間內,而當高於 5%時,債券收益率的上 升反而將不利於股票市場的表現。此外,債券收益率快速攀升也將會對 經濟復甦帶來一定不利影響,特別是對房地產市場造成打壓。過高的資 金成本也將會對企業帶來更大的財務支出負擔。最後,如果債券收益率 明顯上升並大幅超出股息收益率時,債券市場的吸引力將會增大。 Q5: 對估值的影響?——正相關; 風險溢價降低抵消無風險利率的上升 從歷史數據來看,10 年期國債收益率與標普 500 指數 12 個月動態市盈 率也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雖然國債收益率上行將推升無風險利率水 平,但是隨著經濟持續溫和復甦,政策不確定降低有望促使股權風險溢 價下降,進而抵消由於無風險利率上升對股本成本帶來的負面拖累。 Q6:板塊方面呢?——周期性行業相對跑贏 周期股在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時明顯跑贏防禦性板塊,而反之亦然。 其中信息科技(如軟體、硬體設備和半導體) 、資本品、汽車和零售等 板塊往往有不錯的超額收益。 Q7:受影響標的?——根據財務杠桿水平和現金流狀況的篩選 板塊層面,我們發現公用事業和電信服務的償債能力較差,杠桿水平也 高於其他行業,因此未來隨著債券收益率的攀升,可能會受到更大的沖 擊;而相反信息科技板塊的財務狀況和償債能力都明顯好於其他行業, 因此受到的負面影響也將較小。此外我們還根據財務杠桿水平和現金流 狀況篩選了標普 500 指數成分股中可能受到影響最大/最小的標的。
Ⅳ 股票賬戶100萬國債收益多少錢
這個利息一般是在年華三個點左右,可以交易目前交易所比較活躍的品種,如果你能掌握好波動的話,可以做,如果不能的話建議你購買企業債,利率會比國債高很多。或者購買貨幣基金或者做國債逆回購也可以。直接在交易軟體中輸入代碼操作買賣就好的,祝投資愉快。
Ⅳ 股票和國債哪個賺
股票可以T+1天模式 風險大 收益也大
國債是穩定收入的
比如你錢有100W這么的放銀行不好
買國債過3年就可以給你120-130W這樣的收益
就相當放利息一樣啦.放給國家的.
需要幫助的話可以M我
Ⅵ 股票和國債有什麼區別
股票和國債的區別:
1、籌資的性質不同
債券的發行主體可以是政府、金融機構或企業(公司);
股票發行主體只能是股份有限公司。
2、存續時限不同
債券作為一種投資是有時間性的,從債券的要素看,它是事先確定期限的有價證券,到一定期限後就要償還。
股票是沒有期限的有價證券,企業無需償還,投資者只能轉讓不能退股。
3、收益來源不同
債券投資者從發行者手中得到的收益是利息收入,債券利息固定,屬於公司的成本費用支出,計入公司運作中的財務成本。在進行債券買賣時,投資者還可能得到資本收益。
股票投資者作為公司股東,有權參與公司利潤分配,得到股息、紅利,股息和紅利是公司利潤的一部分。在股票市場上買賣股票時,投資者還可能得到資本收益。
4、價值的回歸性不同
債券投資的價值回歸性,是指債券在到期時,其價值往往是相對固定的,不會隨市場的變化而波動。
股票的投資價值依賴於市場對相關股份公司前景的預期或判斷,其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公司的成長性,而不是其股息分配情況。
5、風險性不同
國債和投資風險相當低的金融債券,即使是公司(企業)債券,其投資風險也要比股票投資風險小得多。
Ⅶ 國債在股票中買的是不是即時收益
我給這個問題斷個句,提問者應該是想問:
國債,跟股票一樣進行交易的國債,行情中所顯示的交易價格的差是不是就是投資者的收益 ?
如果問題真的是跟我想的一個意思,我能給出如下回答:
交易價差僅是投資者收益的一部分。第一,國債可以區分為記賬式和憑證式,其中憑證式國債在銀行發行,記賬式國債通過交易所發行,投資者可到證券公司購買。記賬式國債就是跟股票一樣進行交易的,也就是提問者所說的「在股票中買的國債「。第二,目前國內交易所的債券交易僅是市場對債券的一個定價,其價格波動與債券本身的面值無關。因此,交易者買或賣的價格可能是不同的。價差,就構成了投資者收益的一部分。第三,債券本身是有票面利率的;國內交易所債券採用」凈價報價,全價交易「的方式,因而交易報價中並未體現出債券的利息收益。在交割時,每天的利息都會隨著債券的轉讓而轉讓。這樣,每天持有債券的利息就構成了投資者收益的另一部分。
Ⅷ 股票和債券收益率
股票的投資風險大於債券,這是眾所周知,不再多說。「如果市場是有效的,則債券的平均收益率與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會大體保持相對穩定」這句話理解的時候,必須從長期的角度來考慮,不能以某一較短的時間段來看,因為在短時間內,股票很有可能虧損,而債券必定有收益,就不能認定債券收益率大於股票。實質上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風險大收益也大。無論哪個國家從長期來看股票的平均收益率都要大於債券。債券和股票收益率確實是相互影響的,並且是「同向」變動的,即一種收益率提高(或降低)了,另一種收益率也會提高(或降低)。這個問題應該從資金流向上考慮。公司發行股票或債券的目的,都是為了融資,一種融資手段收益率提高了,必定吸引社會流動資金向該融資手段上轉移,使該融資手段上的資金過剩,剩餘資金轉而投向另一種融資手段上,又推動另一種融資手段收益率的提高。
Ⅸ 國債收益率與股市有什麼關系
國債指數和股指有很直接的關系,可判斷短線資金的流向。給投資人以指導.在整個社會資金供給量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如果股市行情看漲,股票市場收益率提高,資金在利潤的引導下必定從債券市場轉向股票市場。反之亦然。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之間這種此消彼長的關系就是所謂的「翹翹板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