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若中國停止購買甚至拋售美國國債。會在政治,經濟和國際輿論上產生什麼影響及後果
中國不得不購買,中國的貿易順差很大,每年都有巨額的外匯收入
外匯太多 人民幣必然要升值 對出口將會產生影響和沖擊
會影響經濟增長 。
拋售太多太快 外匯又回縮水 貶值 會造成財產大量流失
政治上倒沒什麼,經濟上 中美經濟互補很強 美國恢復過來
對我國經濟來說是比較好的。畢竟美圓的地位還沒有終結
2. 中國是該停止購買美國的國債了中國老百姓比美國佬生活差遠了
這個估計很難,1:在中國1洋2官3少4漢沒改變以前估計沒戲,
2:關鍵是出口那麼多東西換的外匯不買用不掉,因為那玩意沒地方用,除了到南美買點地以外,現在估計連地都不讓買了
3:不買國債老美沒事就整兩下台灣,買點破銅爛鐵給台灣,沒事開著航母到沿海轉轉,沒事就叫小弟在邊上整點事就是惡心你、煩死你;
4:最關鍵的是領導膝蓋軟,愛聽別人說好話,人一發火立馬給人跪下了,不管自己對與錯都這樣
3. 中國停止買美國國債的後果
我國的外匯儲備——美元並不全部是我們自己的,除了國內的企業自己賺取的美元外匯,還有國外企業到中國的投資,或者他們出口賺取的外匯,以及發達國家對我們的援助,世界主要金融機構對我們的貸款,如世界銀行;還有一些只是想短期在國內賺取收益的「熱錢」。他們進入國內後,就會把美元拿到銀行換成人民幣在國內使用,同時隨時有可能又換回美元提出來轉移到國外,還有就是國內的企業去到國外買技術、設備、原材料如石油、礦石等,都隨時需要使用美元,因為美元是世界的支付貨幣。這些外匯必須保值增值,同時隨時應付支付,投資美國國債是最好的渠道,美國國債流動性最好,金融市場最發達,世界上的國家和金融機構都投資美國國債,說白了就是可以隨時在市場上把自己的美國國債變現應付自己使用,同時還有利息收益。
買股票風險太大,大力去買大宗商品,中國是買什麼就漲什麼,買完其價格就狂跌,買其他國家的國債,一是沒有美國國債流動性好以及低風險,二是可能買了過後出現賣不出去的情況。
減少美國國債投資,會造成我們外匯儲備投資的渠道變窄,形成手握大量的現金,不能保值增值,同時握有這些現金是有成本,因為要支付利息。同時減少美國國債,勢必告訴世界我們看淡美國經濟和政府,拋售美國國債,造成國債價格下跌,使得我們手裡沒有賣出的國債也縮水;並且打擊美國經濟,減少從我們的進口,我們大量的外貿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工廠倒閉也會減少上游的煤、電、石油、金屬、水泥等原材料的使用,引發我國經濟連鎖反應。
4. 中國停止購買美國國債會有什麼後果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國靠出口貿易順差掙外匯,這么多外匯不可能都用在國內經濟建設與消費,這樣會造成人民幣貶值,通貨膨脹。只能用來投資或作國際援助等其他方式,購買美國國債就是一種投資。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國國債也是世界最穩定和具有信譽的國債。有哪個國家會去買伊拉克的國債?而且我國是美國國債的持有大國,從國際關繫上講,兩國互相牽制關系微妙。
5. 外匯管理局拿外匯投資或者購買外國國債得到收益後,得到的是美元,還要兌換成人民幣在國內流通嗎
中國政府手中的美元儲備是世界上最大的,資產以美元記價為32000億美元,其中以美元記價的美國國債為15000億美元,以美元記價的貿易順差為10000多億美元.
外匯管理局拿外匯投資或者購買外國國債得到收益後,得到的是美元,採用的理財方式跟美國央行(美聯儲)一樣,是到期的國債本金和利息再投資買入新的美國國債.
中國發行貨幣的抵押是外匯儲備美元,有多少外匯儲備美元就發行多少人民幣.而外匯儲備美元是國際貿易的基石,人民幣是不能自由兌換並流通的廢紙,中國的對外經濟,進口,沒有美元(儲備/結算/定價 三位一體)是不行的,人民幣只能在國內用.
而且,30000億的美元的儲備,在世界上只有世界老大--美國--政府公債能夠容納.中國從穩定性,流通性,和容量大,只有美國有這個勢力.
如果都換成中國錢,第一會導致中國惡性通貨膨脹(20多萬億中國錢同時流入市場那),人民幣會崩潰貶的一文不值.第二,人民幣在國際上不能使用,沒有美元中國的對外貿易就無法進行,經濟就陷入停止.
6. 中國或停購美國債,這對美國市場將造成哪些影響
有負責評估中國外匯儲備管理的官員建議放緩或者停止購買美國國債。這則消息快速在金融市場發酵升溫,導致美元美債美股幾乎全線走弱,黃金價格大幅攀升,美元的紐約時段開盤前遭遇一波迅速拋售,一度跌破92關口,最低觸及91.92。
在隔夜有關中國可能放緩或停止購買美國國債的消息傳出後,主要政府國債收益率延續稍早的升勢。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歐洲交易時段觸及10個月高位2.59%。美元則遭遇拋售,美元兌日元跌至六周低位。此外,美股主要股指也在第一時間縮減稍早跌幅,因美債收益率走揚推升銀行股等其他金融股。
7. 中央銀行不願意持有國債,而是希望銀行以外匯換取流動性
呵呵,意思就是中央因為外國國債收益的降低而將外匯儲備轉為現金,增加了資金的流動性,刺激資本市場增長。
8. 中國是否應該停止或減少購買美國國債
一、不應該減少購買美國國債。
二、中國高額持有美債成因
1、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出口的商品都是統一以美元來計價的,這樣導致了中國外匯儲備中有大量的美元,中國購買美國國債,是一種投資動機,畢竟國債是風險比較小,,而且以國家的信譽做保證的,美國是超級大國,經濟發達,購買其國債風險小,回報率也穩定。
2、美國是經濟增長比較穩定的國家,美元是世界通行的貨幣,中國購買其國債,股票等,是為了使中國外匯增值,也為了使外匯避免縮水。
3、出於國家戰略利益考慮,中國有大量的美元和美元資產,美國不會輕視中國的"默默無聞",中國這樣和美國扯上"關系",捆綁在一起,在經濟往來中,美國就不會那麼傲慢。這也是改革開放的兩個目的之一:把自己富起來;不要被人小看,實際上就是追求一種平等或者平等對話權利。
4、美元和美元資產,絕不能全部拋售出去的,這樣會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傷了別人,更傷自己。原因如下:
(1)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最需要不是樹敵,而是更需要的世界的穩定,尤其是周邊國家的穩定,中國視美國是外交攻勢中的頭號對象,目的也就是穩住美國,不要再來一次冷戰,更不希望它干涉台灣問題,更希望的是雙贏,因為站在國家的立場上,任何國家都不想做虧本生意,尤其是美國。
(2)中國如果大量拋售美元以及美元資產,根據價值規律,供求關系一定失衡,供過於求,我國擁有的美元也會貶值,辛辛苦苦賺來的人民的血汗錢,也會流失。
(3)中國外匯的初衷是償還中國借貸國際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的短期及長期外債的,尤其是短期外債。為的是維護國家經濟安全,防範金融風險。
5、中國的外匯充足之後,由於面臨人民幣升值壓力,不再與美元掛鉤,也就是外貿不一定以美元支付,因為一國貨幣的升值會導致另一國貨幣的貶值,所以中國人民銀行改用一籃子的貨幣支付,也就是允許外匯中不只有美元,還有英鎊、歐元、日元,甚至是韓元,這樣做也是為人民幣升值做准備和規避外匯儲備中美元和美元資產貶值。
6、中國會出售美元以及美元資產的,但外匯中美元以及美元資產規模龐大,目標太大,容易引起美國的注意,為了緩和矛盾,中國會分規模,分步驟的出售美元以及美元資產,或者成立專門機構在國際市場上專門對美元和美元資產進行保值,增值交易。這樣做也是為了防範美元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