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減持國債的減持美國國債影響
中國四月份減持四十四億美元美國國債,這是近一年來中國首度對美國國債興趣減弱,引起頗多關注。
美國媒體認為,這再次提醒美國政府,依靠外國購買國債彌補財政赤字的辦法「存在風險」。但大多數分析師都客觀表示,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影響不必誇大。
JP摩根投資銀行分析師詹姆斯·格萊斯曼說,一個月的數據沒有代表性,各國持有的外國國債、外匯頭寸都不是固定的,小幅變動在情理之中。
東京銀行位於紐約的三菱UFJ首席金融學家克里斯也認為,各國央行一直表示將多元化所持國債,但迄今為止仍只是「說說而已」:目前世界范圍的金融危機仍在持續,各國央行仍然有將美元作為避風港的需求。
除了中國,日本、俄羅斯、巴西等美國「大債權國」四月份均有減持美國國債的舉動 。
Ⅱ 我國減持美國國債能說明什麼嗎
———答鳳凰衛視記者問;兼談近日的通脹預期與股市形勢 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 謝百三教授 記者:謝教授,中國在長時間增持美國債後,突然於4月份主動減持了44億美國國債,此事引起各國的廣泛關注,請您談談對此事之看法。 謝:確有此事,中國在4月份主動減持44億美國國債,從7679億下降到7635億美元。但仍是世界第一,比世界第二大持有國日本,多了760億。 中國此舉引起國內外經濟學家、政治家、社會學家的廣泛關注,非常敏感。因為中國從1994年以來,外匯日積月累地增長,而且長年來也一直是美國國債的忠實增持者。這一次,在美元匯率下跌之時,突然主動、有意(不是經常項目、貿易等偶發事件所致)減持美國國債,自然引起各國人士的廣泛關注。人們非常擔心,中國這種主動減持美國國債行為會是一種長期減持的轉折信號,並擔心美國國債及美元匯率從此一蹶不振。因而,石油、黃金都出現了暴漲。 其實別的國家也在減持,日本減持了8億美國國債(還有6859億美國國債);俄羅斯減持14億美元;加勒比海沿岸各國減持了89億美元;石油出口國減持了25億美元國債。但人們只關注中國。 記者:您覺得中國今後還會減持它嗎? 謝:這很難說,第一,中國減持美國國債量太小,僅佔千分之5.7(5.7‰),百分之一都不到。第二,中國此前一直在增持美國國債,如2008年10月增持659億美元;11月增持291億美元;12月增持142億美元;2009年1月增持122億美元2月增持46億美元;3月還增持了237億美元。而2009年4月這次減持究竟是對長期增持美國國債的政策作戰略性調整;還是另有他意,還要看幾個月,比如2009年5—6月。 記者:中國減持美國國債影響如何? 謝:第一,中國增持或減持美國國債,完全是一國主權范圍內的正常的商業行為,是正大光明,理直氣壯的。我們什麼時候承諾過只買不賣啊? 第二,這是一次非常明顯、清楚的政府警告行為,中國通過這一行為嚴正警告美國奧巴馬政府:一定要千方百計穩定美元幣值,穩定美元匯率,不要濫印濫發貨幣,也不要多發濫發美國國債。否則,中國完全可能改變長期戰略,變增持為減持,這對美國的財政與貨幣政策會造成重大沖擊。特別是作為第一持有國的「老大」地位可能引發世界各國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這種局面如發生,對美國經濟的沖擊就是巨大的。 第三,中國人民非常懷疑美國總統及財長蓋特納一再關於美元不會貶值,美國國債是可信賴的「承諾」。這里有數據證明,美國近年來國債越發越多,人們擔心美國政府實際上在向美元與美國國債注水。 從2006年9月30日到2007年9月30日,美國只增發了5000億美元國債,即國債余額從8.5萬億美元上升到9萬億美元;從2007年9月30日到2008年9月30日,美國增發了一萬億美元國債,余額上升到10.02萬億美元;但從2008年9月30日到2009年5月,美國在短短幾個月中,增發了1.35萬億美元國債,余額達到11.37萬億美元。據悉,美國財政部有計劃於今年發行2.56萬億美元國債,明年再發1.14萬億美元國債。2年中,將使其國債余額達到13.72萬億美元,如消息確實,則美國的國債余額與其GDP14.26萬億美元的比例將達到(假定美國經濟這兩年0增長的話)96%;現實生活中,這個比例已高達79.7%,大大高於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的:歐元區各國發債率不能高於GDP60%的安全警戒線。更大大高於中國這一比例(16.3%)。也就是說,美國應該約束財政部不要再狂發、濫發國債了。 記者:中國民間及學者也很關心1.95萬億的外匯安全及7000多億美國國債安全嗎? 謝:當然,國家有事,匹夫有責。從網上看,全國人民都非常關心此事,中國1.9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1994年以來,中國城鄉百姓一元一元省下來的血汗錢,是以中國13.3億人民的很低的工資為代價,向美、歐、日等提供價極廉物極美的生活必需品。才有了這1.9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買了7000多億美國國債,豈能讓它貶值掉?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每年GDP以9.5%的速度增長,GDP達到30萬億人民幣(4萬多億美元),但中國仍是世界上最窮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國人均GDP太低了。從人均GDP看,2008年美國為4.68萬美元/人,法國為4.6萬美元/人,德國為4.46萬美元/人,英國為4.38萬美元/人,日本為3.86萬美元/人,而中國僅3315美元/人,排在世界上第70多位。 中國人民關心外匯儲備之安全,關心持有外國國債的安全是天經地義,人人理解的。 記者:您估計事態會怎樣發展? 謝:這要看美國政府是否重視中國政府的警告,如果懸崖勒馬,立即著手穩定美元匯率及美國國債的信譽,停止放水行為,則美國長期國債會止跌回穩(現在為3.9%收益率),我個人認為中國也不會在這種時候大量減持美國國債。如果美國不顧世界各國利益,亂放水,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美國現在GDP為14.2萬億美元,仍是世界經濟的第一引擎,應該能承擔起穩定美元與美國國債的責任的。 明年上半年前不太可能發生通脹 6月19日,IPO新股「三金葯業」開閘,中證報還配以說明,說它排名第七,盤子不大,而且醫葯板塊,定價易合理。這對等在市場外圍的「打新大軍」不啻是一種打擊,盤子這么小,只能買4.6萬股,用去50—60萬,剩下的錢怎麼辦?同時也看出,管理層對二級市場呵護再呵護的良苦用心。 世界市場大跌4天而A股單獨上漲,說明流動性過剩還很嚴重,大資金炒了小盤炒大盤,炒了煤炭炒金融。(銀行股與其他比,確實是窪地,十多倍市盈率。)面對著IPO,資金充沛的A股牛市至今不肯低下高昂的頭。 關於通脹預期,京城一些經濟學家經常自作聰明,輕率地發出警告,認為通脹和滯脹快要來了,這對股市、債市都是種很大的壓力。我們有不同看法。我們認為中國今年至明年上半年不太可能發生通脹。主要理由是:1、日本過去也實行過長達19年近乎零利率的寬松貨幣政策,日本19年來一直通貨緊縮,而不是通脹。2、越發嚴重的產能過剩。3、95%產品供過於求,而工人工資始終上不去,升薪預期也很差,不敢消費。4、中國資產類(股市、房市)市場吸引了大量民間資金。5、2000萬農民工返鄉,在今年很多地方出現嚴重春旱的情況下,仍然取得了連續第六年的特大豐收。如果天氣不發生意外,繼續風調雨順的話,那今年的秋糧有可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種情況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發生過,當時幾百萬農民工回農村,導致1998年糧食大豐收)。 孰是孰非讓實踐來檢驗吧!
Ⅲ 中國是如何減持美國國債的具體通過什麼
1L所言差矣,據華爾街日報,去年12月,中國減持美國國債340億美元,總持有額降至7,554億美元。日本一躍成為美國頭號國債持有國。
Ⅳ 中國減持美國國債到底是怎麼回事
由於我們和美國貿易關系特別緊密,所以我國的外匯儲備美元最多,為了美元外匯的安全,我們就會適時的用美元外匯購買美國國債。因為美國國債是用美國政府的信譽作擔保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已認購了8900億元的美國國債。這也是我們無奈的選擇。
如果我們拋售拋售美國國債,對中國顯然是雙刃劍,既傷人,也傷己。中國大量拋售美元資產和美國國債會加劇美元疲軟,最終會迫使美聯儲局加息,使美國經濟復甦化為泡影。但美國很可能大幅度提高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導致中國商品無法進入美國,這將對中國經濟造成很大傷害,因為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目前中國還找不到一個可以替代美國的市場。一旦出口受阻,中國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經濟問題便會演變成為政治問題。
所以,拋售美國國債這個金融核
彈,相當於同歸於盡,非到萬不得已,不能出手。不過,作為一項政策選項,也無可厚非,軍方學者這時提出來,也是策略需要。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春節後就要召開,美方企圖利用今次對話逼人民幣升值,中國提出拋售美國國債,無非是想先聲奪人,封堵美國的嘴。
對於中國來說,拋售美國國債風險很大,須周密策劃,不可意氣用事,但拒買美國國債則是毫無難度。奧巴馬政府的財政赤字驚人,不斷推出經濟刺激計劃,勢必繼續發行國債,中國沒必要再充當救火隊長,替美國埋單。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拒買美債,就是進攻。
Ⅳ 中國減持約44億美元美國國債代表什麼
就代表中國政府手裡的美國債券變少了be!!還能有什麼意思?!我想不出!!你多慮了
Ⅵ 中國減持美國國債的利弊
擁有如此之多美債的中國,進退兩難。拋售美債損失,購買也是損失。在這里,貨幣本身就是個等價物了,所以我們把一定單位的錢都當成一定單位的貨物或者資源來看待。 中國買美國國債換句話來說,是美國用印出來的錢來買中國的資源(這里特別強調下「是印出來的錢」,是沒有經過人民勞動,或者這些錢根本不等同一定量的資源。比如,美國佬無端端地印出的錢,拿來買中國的電器。)最後,這些印出來的錢都跑到中國的口袋裡,而代價是中國人民以低價售出資源和勞動(服務),這是壞帳少說7000億美元把,放在那明顯是中國人省個半死,借錢給美國人再來買我們的東西,認真想想其中的利益損失,我國還是賠死! 另一方面,7000億美元可以去美國買到什麼資源呢?畢竟這些7000億是憑空印出來的,如果可以買到東西,拿也是賠死,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廉價售出資源換來賺的美元,再去買美國昂貴的資源,利益幾何?再說白點,就是中國用5個雞蛋換1塊美元,而1塊美元在美國只能買1個雞蛋。(最好的證據就是外商在中國投資有優惠政策,勞動力廉價。) 在此基礎,如果中國全用國債買了美國的貨物,勢必幫組了美國經濟的復甦,因為買美國的東西,美國就有就業機會,商業發展。
反觀,之所以中國靠出口貿易為生,換句話來說,是內需不夠大,而美國佬的購買慾望強於中國人。另一方面購買國產的人數也少,國產在國內沒有受優惠政策的優待,就好像跳出中國做生意的都是龍,在家被壓得像條蟲,怎麼談提高國產產品質量?不是中國人沒創新,其中利益關系重大,以及外企勢力的滲透。 計劃生育使男女比例失調,為了娶個媳婦,銀行儲蓄高漲,節約是好事,不過資金過於凍結就意味著國內無消費力,國內無消費力,內需就不會大,就要依賴於出口,而國際的結算都是靠美元(美元就好似黃金一般的等價物),所以我提倡政府允許生一男一女來緩解男女比例問題。 最後,人民幣要爭取主流貨幣的地位就必須要人民幣的匯率求穩,急不得。拋售美債又會促使RMB升值,一升值,出口的貨物成本就高了,就不好賣了,這里就損失了;一升值,美國國債是以美元計算的,比如原來欠100美元=800RMB 現在還是欠100美元,不過只要還700RMB,中間損失100RMB,就等於往水裡丟錢了。
Ⅶ 為什麼中國和俄羅斯減持美國國債
1、與購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行的新債券有關。金磚四國峰會前夕,中國已經承諾認購不超過500億美元的IMF債券。中國並不是4月份唯一減持美國國債的,包括俄羅斯、巴西等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均減持了一定的美國國債。俄羅斯央行6月10日表示,計劃拋售一部分的美國國債,並利用所得外匯收入來購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發行的債券。巴西官員同一天也宣稱,因為購買IMF債券的緣故,該國計劃賣出美國國債。
2、與中國邁出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有關。從中國人民銀行與一些國家簽訂貨幣互換協議,到政府提出人民幣國際結算,以及在最近支持上海「兩個中心」建設中「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的提法,不難看出,政策層面人民幣國際化的藍圖已逐步清晰。而「次按」誘發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令美元信任危機大幅上升,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打開了歷史空間。
3、美國的經融危機導致美元大跌,美國採用量化寬松政策扶持經濟,導致美元下跌, 國債價值縮水。
Ⅷ 6月份中國減持美債多少億美元
當地時間8月15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中國所持美國國債規模環比減少44億美元,降至1.18萬億美元,仍穩坐美國第一債權國之位。今年5月中國所持美國國債規模環比增加12億美元至1.1831萬億美元。
土耳其是自俄羅斯之後第二個退出主要持有國名單的國家,而這兩國都在遭受美國制裁,進入8月後,土耳其宣告與美國開啟了「經濟戰」。俄羅斯於5月退出了該名單,而巴西超越愛爾蘭成為第三大美債持有國,總額為創紀錄新高的3000億美元。
Ⅸ 2019年5月6日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是多少
近一年來,中國增減持美國國債時間表,見下:
2008年11月 中國成美國國債最大持有國
2008年12月 中國08年底增持142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9年1月 中國增持美國債122億美元 總量達7396億
2009年3月 中國3月再次增持237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9年4月 美財政部:中國4月減持44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9年7月 中國增持美國國債 總量首超8000億美元
2009年11月 中國再度減持93億美元美國國債,共持有美國國債7896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1月19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性報告顯示,2009年11月,中國減持美國國債93億美元,持有總量降到7896億美元,但仍居各國之首。 只知道2009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