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林園投資私募基金怎麼樣
和私募差不多
Ⅱ 林園是散戶還是私募基金
散戶。
以下是一些關於他的報道:
號稱以8000元起家,用了18年時間,身家達到20億元
自「帶頭大哥777」7月10日被警方帶走調查後,散戶開始質疑疑似「帶頭大哥777」第二的林園。林園號稱8000元起家,從1989年入市到2007年,18年過去了,身家達到20億元。這位中國「股神」是如何操作的?他投資的究竟是哪些股票?這些股票果真有如此高的收益嗎?
質疑一:價值投資是幌子
為何高調面對媒體?林園先後接受國內外各大媒體,包括央視、FT等媒體的采訪,不斷宣揚他的價值投資理念。根據這些報道,可以看出林園把投資和投機、抄底和逃頂、放棄和擁有結合得相當完美,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資本積累、保值增值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太過完美了,完美得令人起疑。
甚至有人認為,通過對大家灌輸正確的投資理念,散戶接受後就會購買績優股、藍籌股,那麼公募和私募基金的績優股、藍籌股就更漲了,他們掙得更多了。這就是林園作為私募基金一員的「陽謀」。
質疑二:散戶可操作性不大
林園的股票年增值最高達到140%,這可能嗎?他掙到上億元的方法是否有操作性?根據聽過林園講座的股民的看法,林園的有些操作技巧,比如買入賣出的時機把握,止損還是持有的形勢判斷等,都沒講過,讓人感覺「不夠解渴」。
股民甲:「林園說他的投資從來沒有失敗過,我不相信。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世界上哪裡有隻賺不賠的買賣,我也持懷疑態度。如果真的像他說的那麼好,他怎麼會輕易告訴我們這些散戶呢。」
股民乙:「林園強調要到公司搞調研,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可行性並不強,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精力和金錢,對自己所購買的每一隻股票的公司都去作實地調研。」
質疑三:利用投資策略的差異
已有4個億的身家,為什麼還要借錢,還說有多少借多少?如果僅僅是為了投資股市,似乎犯不上;如果是代人理財掙取傭金,好像也不值得。以上兩種設想都不合理,就使人難免生疑,難道他是想成立具有其投資風格的私募基金?
有人認為,林園年收益高達98%,這太不可思議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投資方案和策略,林園宣揚自己大而不當的價值投資策略,正是利用與散戶投資策略的差異性來吸納信徒。價值投資理念是人們所追求的,也是人們所不能達到的,用這樣一個大多數散戶都接受卻又做不到的理念四處宣揚,恐怕難以讓人信服。股市沒有神,巴菲特不是,林園也不是。
Ⅲ 林園價值投資團是真的嗎
是的,但是你估計進入不了!
Ⅳ 林園 是真的嗎
林園神話」是泡沫嗎 ,是的。
對於廣大的股市投資者來說,林園可謂是大名鼎鼎。自去年林園在某電視台財經節目中透露說,自己炒股16年來賺了12萬多倍,資金從8000元翻到了4億多元,林園就成為了媒體追逐的焦點人物,由於林園一直對外堅稱自己的投資理念是「價值投資」、「長線投資」,因此媒體還送給他一個雅號——「中國的巴菲特」,林園也因此儼然成了中國股民心目中的「股神」,經常參加各種投資論壇,在各大財經網站開博客,向廣大的投資者推薦股票。不過,在林園逐漸被「神化」的過程中,外界對其所講述的炒股暴富神話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尤其是近兩天網上流傳的一篇博客文章——《林園神話被終結》,說上海某電視媒體為求證「林園神話」的真實性,帶領了上海的10多位股市投資高手與林園「過招」,結果發現林園提供的炒股資金單據有假。為慎重起見,記者昨日連線了這家媒體,獲悉文章中所披露的完全屬實,也就是說,被廣大中小投資者奉為經典的「林園神話」已被戳穿,破滅了。
博客文章披露林園資金交割單造假
在昨天的某財經網站上,記者看到了一篇《林園神話被終結》的文章,文章作者是被上海第一財經頻道邀請來與林園過招的10餘位投資高手之一,從行文口氣看,文章是寫於10月20日。文中寫道,那天下午4時,在第一財經頻道的拍攝篷里,中國股市的神話人物——林園,正面對著由上海第一財經主持人葉蓉所率領的十餘名上海股市精英的挑戰。第一財經的目的是求證林園從8000元炒股炒到4億元的真實性,主持人葉蓉和10多位投資高手輪番詢問、質問、盤問,甚至「誘供」林園,但林園一一以「你不懂」、「我忘了」和「我沒必要告訴你,是你們請我來的」等作答,顯得「很傲、很牛、也很酷」。好在林園還帶來了記錄自己炒股的資金市值明細表,於是大家又從分析明細表的真偽開始著手,在將近一個半小時之後,文章作者終於發現了問題。
作者向林園提了一個關鍵問題,他問:「林園先生,我是證券公司負責交易清算的,我注意到您提供的交割單和明細表中的不確定因素除了你以個人原因作為托詞所掩蓋以外,我還注意到一個不可遮蓋的缺陷,這十九份明細表共來自全國各地的八家證券公司,總計資產六千餘萬,其中我注意到已有兩家在一年前宣布破產,另有一家在一年前也被託管,而在您的資產明細表中他們的大名卻赫然在目,我不能想像這三家公司在宣布破產和已被託管一年多以後,居然還在今年的10月9日和10日給你打出這份資產明細表,並蓋上他們鮮紅的公章。因此你還能讓媒體公開這些所謂的真實資料嗎?盡管你稱這只是你財產中的一小半。」對此,林園在沉思了幾秒之後,用很低的音調但很堅定很清晰回答說:「不行」,頓時全場嘩然,至此,林園神話的真實性就被否定了,主持人葉蓉在與編導商量了幾句後,宣布拍攝結束,節目通不過審查。
連線當事雙方
一財稱將公布對話細節
為了求證博客文章中所描寫的事件的真實性,記者輾轉與上海電視台第一財經頻道《財富人生》節目主編王旭東取得聯系。記者了解到,當天錄制節目時王主編一直都在拍攝篷里,對這件事情應該很清楚,於是記者問他:「博客文章中所寫的是否確有其事?」王主編回答說:「是有這么回事」,他告訴記者,自己有所有當天與林園的對話實錄,由於昨日在北京出差,因此一時還無法將對話的細節公諸於眾,但很快就會公布。他表示,在第一財經之前,不少媒體都曾報道過林園,包括中央電視台、廣東電視台等,但都沒有深入下去,而是聽信了林園的一面之詞,一旦一財將這些對話公開,將是轟動性、爆炸性的新聞。
據此前的相關報道顯示,林園是深圳股民,記者試圖通過深圳證券界的朋友與林園取得聯系,未果。於是記者又通過網路搜索,結果發現林園目前又增加了一個身份——無錫錫東汽車廣場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通過無錫114查詢,記者與這家公司取得了聯系,公司辦公室的人士告訴記者,林園確實是公司董事,但他「神龍見首不見尾」,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找他。他還告訴記者,這家公司的投資規模只有1000萬元,林園只是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南京華泰證券某營業部經理告訴記者,投資者在營業部的資金交割單和成交明細表是炒股的證據,只要是真實交易,這個記錄就會保留下來,因此,如果林園不能提供真實記錄,那就說明有問題,有編造故事的嫌疑。
評說「造神現象」
「吹牛」效應負大於正
「林股神」雖然「吹牛吹大」了,但是,對於他這種很特別的「吹牛」行為,記者在采訪中聽到的聲音卻並非一邊倒,而是各種聲音都有。
南京某投資公司老總表示,除了國家政策、公司好壞等之外,支撐股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市場人氣,盡管林園自吹自擂顯得有點不那麼誠實,但是對眾多的中小投資者而言,林園的炒股神話以及他所宣揚的「價值投資」、「長線投資」的理念,確實給投資者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讓眾多的投資者重新樹立了炒股的信心,尤其是當「林園神話」剛剛傳出時,滬深股市還處在上升行情的起點,很多受其鼓舞的投資者此時入市,正好趕上了今年的牛市行情,到現在應該說賺了不少吧。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林園的神話故事示範下獲益。網民「路見不平」說:「坦率地講,我沒想到竟有不少人不知不覺地上了當!我有一鄰居(一位退休老師)就是受了『林園』的鼓噪,在G招行H股上市那天上午以9.89元天價買入2700股G招行,僅短短幾天股價竟跌為9.12元。現在這位退休老教師只能是欲哭無淚!」
而林園為何又敢而且能把「牛吹大」,其實這中間有一個「吹牛市場」,一是迎合了需求,股民們在平淡與焦躁中看到這么一個人物,確實能夠刺激信心;二是傳媒吸引了眼球,這么一個傳奇人物,是媒體的極好素材;三是抬升了林園本人的身價,至少,他從無名到有名,也有了因名而生的「利」,因他而生的書籍、演講、講座等各類市場,就足以說明「名利」效應。
記者又想到股市上的一連串神話故事,比如「億安科技的老太太」、「長虹的囚犯」、「深發展的推車老農民」等等。這些股市神話故事,雖然時代不同,故事主人公不同,但都有一個足以讓你動心的慾望沖動,在銷售學上,叫做事件營銷,就像某保健品編造的美國將軍吃了以後如何如何的故事一樣,他們最終的目的就是讓看故事的人產生購買慾望和沖動。事實上,沒有人知道美國歷史上有這么一個所謂如雷貫耳的將軍,但故事是動人的,他能夠打動你,並讓你往外掏錢,就足夠了。在林園的神話的鼓動下,沖進市場,他們關注林園的一言一行,林園說到的股票,都有可能成為他們關注的目標。但是,任何事都有個度,成功的「事件營銷」也應該有它的底線,那就是「誠信」,如果「牛皮吹到破」,它的正效應就要走到向反的方向了。「吹牛市場」的所有獲益者,也都可能獲得懲罰性回報。
這個騙子只是個托~~
Ⅳ 林園投資持股是-30.9啥意思
他的持股成本是負值,表示都是盈利,持有股票即使跌到0元,他的本金也不會虧。
Ⅵ 股神林園 怎麼做價值投資的詳細細說
這個得考察公司現在的經營狀況,將來的發展空間,以及在他行業所處的位置。
另外就對比現在公司的股價和它的價值是否符合,如果公司質地很好,但是股價也非常高,也不可做,如果質地很好但是股票價格很低那就算是價值投資吧。
人們都說價值投資,但是有多少能真的堅持價值投資的,其實絕大部分都在做投機。
Ⅶ 林園重倉的醫葯股有哪些
1、片仔癀
白葯、片仔癀、阿膠都是我國的核心資產,他們都是經過很長的時間考驗仍在的東西。這幾家公司中,目前白葯的布局是最好的,片仔癀,就是在學白葯。白葯的股權結構也是最好的,因此,長期來看,拿白葯,安全性很高。
2、中新葯業
中新葯業是一家百年老店,如果追溯歷史,其旗下的達仁堂、樂仁堂正是北京同仁堂的源頭。從品牌來說,中新葯業的速效救心丸是國家保密配方。
不過,中新葯業的業績成長不夠平順,在2015年凈利潤大增26.17%後,2016年凈利潤同比下滑6.17%,去年凈利同比增長恢復到12.39%,今年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29.62%。
(7)林園最新投資擴展閱讀:
投資醫葯的批准
經濟特許權思想
林園秉承價值投資理念,追求長期穩健增值,投資標的都是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壟斷企業。他曾表示片仔癀的優勢在於天然麝香是被國家批准使用的,這不僅是壟斷,更是絕無僅有的定價權!這與巴菲特最經典的投資理念——經濟特許權思想不謀而合。
被人需要——治療肝病、療效獨特
片仔癀系列產品包括片仔癀、片仔癀膠囊等肝病用葯,適用於熱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癰疽疔瘡等,醫用和保健功能都具備。目前我國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達12.5%-35.4%,成為我國第一大肝臟類疾病,而片仔癀在治療肝病方面有著自己的獨特療效。
Ⅷ 林園:現在干什麼都沒有炒股好
被譽為「中國巴菲特」的林園,將於本周六在成都舉辦價值投資報告會。很少有投資者知道,早在2006年,尚不為股民熟悉的林園,曾赴蓉城,與股民朋友分享其價值投資理念。
6年間,A股市場迎來滄桑巨變,雖然經歷了一輪超級牛市,但在金融危機過後,A股進入漫漫熊途,如今再度回到2200點附近。然而,當年林園提出的價值投資理念,幫助他成功穿越了這次牛熊輪回。他重倉介入的貴州茅台、雲南白葯等公司,在這6年間大幅上漲,其個人資產也呈幾何級數式增長。
2006年4月,林園在長江證券公開推出了50萬實盤,到本周,該賬戶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了240萬元,6年時間增長近4倍!遠遠超過同期大盤指數57%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