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債分為哪幾種
國債的種類繁多,按國債的券面形式可分為三大品種,即:無記名式(實物)國債、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其中無記名式國債已不多見,而後兩者則為目前的主要形式。
(一)無記名式(實物)國債
無記名式國債是一種票面上不記載債權人姓名或單位名稱的債券,通常以實物券形式出現,又稱實物券或國庫券。
無記名式國債是我國發行歷史最長的一種國債。我國從建國起,50年代發行的國債和從1981年起發行的國債主要是無記名式國庫券。
發行時通過各銀行儲蓄網點、財政部門國債服務部以及國債經營機構的營業網點面向社會公開銷售,投資者也可以利用證券帳戶委託證券經營機構在證券交易所場內購買。
無記名國債的現券兌付,由銀行、郵政系統儲蓄網點和財政國債中介機構辦理;或實行交易場所場內兌付。
無記名式國庫券的一般特點是:不記名、不掛失,可以上市流通。由於不記名、不掛失,其持有的安全性不如憑證式和記賬式國庫券,但購買手續簡便。由於可上市轉讓,流通性較強。上市轉讓價格隨二級市場的供求狀況而定,當市場因素發生變動時,其價格會產生較大波動,因此具有獲取較大利潤的機會,同時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一般來說,無記名式國庫券更適合金融機構和投資意識較強的購買者。
(二)憑證式國債
憑證式國債是指國家採取不印刷實物券,而用填制「國庫券收款憑證」的方式發行的國債。我國從 1994年開始發行憑證式國債。憑證式國債其票面形式類似於銀行定期存單,利率通常比同期銀行存款利率高,具有類似儲蓄、又優於儲蓄的特點,通常被稱為「儲蓄式國債」,是以儲蓄為目的的個人投資者理想的投資方式。
憑證式國債通過各銀行儲蓄網點和財政部門國債服務部面向社會發行,主要面向老百姓,從投資者購買之日起開始計息,可以記名、可以掛失,但不能上市流通。
投資者購買憑證式國債後如需變現,可以到原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除償還本金外,利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付,經辦機構按兌取本金的千分之二收取手續費。對於提前兌取的憑證式國債,經辦網點還可以二次賣出。
與儲蓄相比,憑證式國債的主要特點是安全、方便、收益適中。具體說來是: 1.憑證式國債發售網點多,購買和兌取方便、手續簡便; 2.可以記名掛失,持有的安全性較好; 3.利率比銀行同期存款利率高l一2個百分點(但低於無記名式和記賬式國債),提前兌取時按持有時間採取累進利率計息; 4.憑證式國債雖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提前兌取,變現靈活,地點就近,投資者如遇特殊需要,可以隨時到原購買點兌取現金; 5.利息風險小,提前兌取按持有期限長短、取相應檔次利率計息,各檔次利率均高於或等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沒有定期儲蓄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活期計息的風險; 6.沒有市場風險,憑證式國債不能上市,提前兌取時的價格(本金和利息)不隨市場利率的變動而變動,可以避免市場價格風險。
(三)記賬式國債
記賬式國債又稱無紙化國債,它是指將投資者持有的國債登記於證券帳戶中,投資者僅取得收據或對帳單以證實其所有權的一種國債。
我國從1994年推出記賬式國債這一品種。記賬式國債的券面特點是國債無紙化、投資者購買時並沒有得到紙券或憑證,而是在其債券帳戶上記上一筆。其一般特點是: 1.記賬式國債可以記名、掛失,以無券形式發行可以防止證券的遺失、被竊與偽造,安全性好; 2.可上市轉讓,流通性好; 3.期限有長有短,但更適合短期國債的發行; 4.記賬式國債通過交易所電腦網路發行,從而可降低證券的發行成本; 5.上市後價格隨行就市,有獲取較大收益的可能,但同時也伴隨有一定的風險。
可見,記賬式國債具有成本低、收益好、安全性好、流通性強的特點。
由於記賬式國債的發行、交易特點,它主要是針對金融意識較強的個人投資者以及有現金管理需求的機構投資者進行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而設計的國債品種,投資者將其託管在指定券商的席位上,便於流通交易,變現能力強,不易丟失,還可以通過低買高賣獲得高額利潤。
無記名式、憑證式和記賬式三種國債相比,各有其特點。在收益性上,無記名式和記賬式國債要略好於憑證式國債,通常無記名式和記賬式國債的票面利率要略高於相同期限的憑證式國債。在安全性上,憑證式國債略好於無記名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後兩者中記賬式又略好些。在流動性上,記賬式國債略好於無記名式國債,無記名式國債又略好於憑證式國債。
B. 什麼是電子式國債
電子式國債是不是我國財政部面向境內中國公民儲蓄類資金發行的,以電子方式記錄債權的確不可流通人民幣債券.
電子式國債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針對個人投資者。認購對象僅限境內的確中國公民,不向機構投資者發行,同時設立了單個帳戶單期購買上限,充分考慮並保護了個人投資者特別是不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二是不可流通性。採用實名制,不可流通轉讓;三是採用電子方式記錄債權。有專門的確計算機系統用於記錄和管理投資者的確債權,免去了投資者保管紙制債權憑證的麻煩,債權查詢方便;四是收益安全穩定。由財政部發行並負責還本付息。票面利率在發行時就已確定(不隨市場利率或者儲蓄利率的確變化而變化),免交利息稅,適合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五是鼓勵持有到期。電子式國債設有最低持有期限,在持滿最低期限後方可辦理提前對比兌取,並被扣除部分利息,同時要支付相應的手續費;六是手續簡單化。省去了不得兌付手續,本金或者利息到期直接轉入投資者資金帳戶;七是付息方式比較為多樣。設計了按年支付利息的確品種,適合個人投資者存本取息的投資習慣。
電子式國債採用現代信息技術成果,充分體現了以個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和與時具進的時代特徵。
C. 電子式國債是什麼時候去都有得買嗎還是有什麼發行時間我接下來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買得到
儲蓄國債(電子式)是我國財政部面向境內中國公民儲蓄類資金發行的,以電子方式記錄債權的不可流通人民幣債券。由此,我國儲蓄國債將包括原有的憑證式國債和即將推出的儲蓄國債(電子式),這兩個品種將在我國長期並存。儲蓄國債(電子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針對個人投資者,不向機構投資者發行;二、是採用實名制,不可流通轉讓;三、是採用電子方式記錄債權;四、是收益安全穩定,由財政部負責還本付息,免繳利息稅;五、是鼓勵持有到期;六、是手續簡化;七、是付息方式較為多樣。
D. 電子式國債是什麼意思
http://news.sohu.com/20060621/n243846983.shtml
儲蓄國債(電子式)是財政部面向境內中國公民儲蓄類資金發行的,以電子方式記錄債權的不可流通人民幣債券。由此,我國儲蓄國債將包括原有的憑證式國債和即將推出的儲蓄國債(電子式),這兩個品種將在我國長期並存。
財政部、人民銀行有關方面負責人介紹說,新發行的儲蓄國債(電子式)認購對象僅限境內中國公民,不向機構投資者發行,同時設立了單個賬戶單期購買上限,充分考慮並保護了個人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有關方面負責人20日就儲蓄國債(電子式)發行的相關事宜回答了新華社記者的提問。
問:什麼是儲蓄國債(電子式)?
答:儲蓄國債(電子式)是我國財政部面向境內中國公民儲蓄類資金發行的,以電子方式記錄債權的不可流通人民幣債券。
儲蓄國債(電子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針對個人投資者,不向機構投資者發行;二是採用實名制,不可流通轉讓;三是採用電子方式記錄債權;四是收益安全穩定,由財政部負責還本付息,免繳利息稅;五是鼓勵持有到期;六是手續簡化;七是付息方式較為多樣。
問:為什麼要發行儲蓄國債(電子式)?
答:本次財政部會同中國人民銀行選擇部分商業銀行為試點,面向境內中國公民發行的儲蓄國債(電子式),是豐富國債品種、改進國債管理模式、提高國債發行效率的一種有益創新,不僅有利於最大限度地服務和方便人民群眾,而且也符合國際通行做法。
問:儲蓄國債(電子式)將通過什麼樣的渠道發行?是否在全國范圍內發行?
答:儲蓄國債(電子式)通過經財政部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確認代銷試點資格的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和北京銀行(以下簡稱承辦銀行)已經開通相應系統的營業網點櫃台銷售(除中國農業銀行和交通銀行只開通了部分分行,其餘5家銀行絕大部分分行都可辦理該項國債業務),總共預計有近6萬多個營業網點參與此次發行,覆蓋了全國絕大部分省份和地區。
問:投資者怎樣購買儲蓄國債(電子式)?
答:投資者購買儲蓄國債(電子式)首先需要在一家承辦銀行開立或擁有個人國債託管賬戶,已經在商業銀行櫃台開立記賬式國債託管賬戶的投資者不必重復開戶。投資者可以從2006年6月20日起,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開始在上述七家承辦銀行櫃台辦理開戶。開立只用於儲蓄國債的個人國債託管賬戶不收取賬戶開戶費和維護費用。開立個人國債託管賬戶的同時,還應在同一承辦銀行開立(或者指定)一個人民幣結算賬戶(借記卡賬戶或者活期存摺)作為國債賬戶的資金賬戶,用以結算兌付本金和利息。
擁有個人國債託管賬戶的投資者可於發行期攜帶相關證件到賬戶所在的承辦銀行聯網網點購買儲蓄國債(電子式)。
問:未到期的儲蓄國債(電子式)如何變現?
答:由於儲蓄國債(電子式)屬於不可流通國債,未到期的儲蓄國債可以通過提前兌取的方式變現,即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到承辦銀行櫃台申請提前兌取未到期儲蓄國債(電子式)本金和利息。提前兌取要做一定的利益扣除並交納相應的手續費,各期儲蓄國債(電子式)提前兌取的具體條件將在各期發行公告中予以公布。投資人如需提前兌取,應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個人國債託管賬戶和資金賬戶到原承辦銀行的聯網網點辦理相關手續。付息日和到期日前15個工作日起開始停止辦理提前兌取業務,付息日後恢復辦理。
如果投資人的流動性需求只是短期的,並且不願意接受提前兌取帶來的利益扣除,也可以用儲蓄國債(電子式)的債權為質品,到承辦銀行辦理短期質貸款。
問:儲蓄國債(電子式)如何辦理付息和到期兌付業務?
答:由於使用了計算機系統管理債權,投資者無須專門到銀行櫃台辦理付息和到期兌付業務,財政部委託承辦銀行於付息日和到期日將儲蓄國債的利息或本金直接存入投資者指定的資金賬戶。
問:與其他非國債投資品種相比,即將發行的儲蓄國債(電子式)有什麼主要優點?
答:1、信用等級最高,安全性最好。由於儲蓄國債(電子式)是財政部代表我國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是以國家信用為保證的,到期由財政部還本付息,其信用等級最高。
2、利息免稅,收益穩定。儲蓄國債(電子式)利率固定,利息收入免徵個人所得稅,發行利率高於相同期限銀行儲蓄存款稅後收益;在儲蓄國債(電子式)到期前的整個存續期內,面值穩定並隨著時間增加而自然獲取利息,沒有價格漲跌波動風險。
3、購買方便,管理科學。本次發售的儲蓄國債(電子式)在全國絕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近6萬多個營業網點銷售,城鄉居民可就近購買;儲蓄國債(電子式)通過計算機系統記錄債權,並可以通過電話進行債權查詢和復核查詢,管理更加科學、債權更加安全。
4、變現靈活。儲蓄國債(電子式)雖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按規定提前兌取;投資者在購買儲蓄國債(電子式)的同時,即獲得了一個優良的融資工具,當需要小額貸款時,可用儲蓄國債(電子式)作為質物,到原購買銀行質貸款。
問:儲蓄國債(電子式)與相同期限儲蓄存款在收益上有什麼差異?
答:按規定,銀行存款利息收入需按20%的比例繳納個人所得稅。目前銀行3年期儲蓄存款利率為3.24%,繳稅後的實際收益為2.59%。
以1萬元為例,在銀行存入3年期定期存款,到期後扣除20%利息稅,存款人實得利息777.6元;如果購買票面利率為3.14%(低於儲蓄存款名義利率0.1%)的3年期的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儲蓄國債(電子式),每年可獲得利息314元,三年總和為942元,高於存款利息164.4元。如果計算國債利息重復投資收益,儲蓄國債(電子式)的累計收益還會更高。
E. 國債分類
從債券形式來看,我國發行的國債可分為憑證式國債、無記名(實物)國債和記賬式國債三種。
1、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國家儲蓄債,可記名、掛失,以「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記錄債權,不能上市流通,從購買之日起計息。
在持有期內,持券人如遇特殊 情況需要提取現金,可以到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除償還本金外,利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算,經辦機構按兌付本金的2‰收取手續費。
2、無記名(實物)國債是一種實物債券,以事物券的形式記錄債權,面值不等,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發行期內,投資者可直接在銷售國債機構的 櫃台購買。
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賬戶的投資者,可委託證券公司通過交易系統申購。發行期結束後,實物券持有者可在櫃台賣出,也可將實物券交證券交易所託管,再 通過交易系統賣出。
3、記賬式國債以記賬形式記錄債權,通過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投資者進行記賬式證券買賣,必須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賬戶。由於記賬式國債的發行和交易均無紙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5)我國哪一年開始有電子國債擴展閱讀:
公債與國債的區別
公債:公債是政府依據認用原則獲取財政收入的一種特定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政活動。在同代各國大都在法律中規定:當政府在確有必要時,有權以債務人的身份向個人、企業、社會團體、金融機構以及他國政府借款。
借款形式的收入是政府的債務收入,同時也是政府的一種負債,政府必須按借款時的約定方式向債權人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因此,在整個公債活動中,形成了政府與公債持有者之間穩定的債權債務關系。
一般而言,這種關系是一種雙方自願的交易關系,這完全不同於稅收所反映的政府向納稅人單方面進行的強制性與無償性的徵收所形成的征納關系。
國債:公債有時也稱為國債,在法律不允許地方政府借債的國家,這兩個概念是一致的,即都是指中央政府的借債。但在允許地方政府借債的國家,一般只把中央政府的借債稱為國債,而地方政府的借債只能稱為公債或地方債。
F. 新中國成立最早發行的是哪種國債
新中國成立後至今,我國國債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階段:
第一個階段(1950-1958年):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0年發行了"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種國債。在此後的"一五"計劃期間,又於1954-1958年間每年發行了一期"國家經濟建設公債",發行總額為35.44億元,相當於同期國家預算經濟建設支出總額862.24億元的4.11%。
1958年後,由於歷史原因,國債的發行被終止。
第二個階段(1981年至今):
我國於1981年恢復了國債發行,時至今日國債市場的發展又可細分為幾個具體的階段。
1981-1987年間,國債年均發行規模僅為59.5億元,且發行日也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這一期間尚不存在國債的一、二級市場,國債發行採取行政攤派形式,面向國營單位和個人,且存在利率差別,個人認購的國債年利率比單位認購的國債年利率高四個百分點。券種比較單一,除1987年發行了54億元3年期重點建設債券外,均為5~9年的中長期國債。
1988-1993年間國債年發行規模擴大到284億元,增設了國家建設債券、財政債券、特種國債、保值公債等新品種。1988年國家分兩批在61個城市進行國債流通轉讓試點,初步形成了國債的場外交易市場。1990年後國債開始在交易所交易,形成國債的場內交易市場,當年國債交易額占證券交易總額120億元的80%以上。1991年我國開始試行國債發行的承購包銷;1993年10月和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了國債期貨和回購兩個創新品種。
1994年財政部首次發行了半年和一年的短期國債;1995年國債二級市場交易活躍,特別是期貨交易量屢創紀錄,但包括"3.27"事件和回購債務鏈問題等違規事件頻頻出現,致使國債期貨交易於5月被迫暫停。
1996年國債市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首先是財政部改革以往國債集中發行為按月滾動發行,增加了國債發行的頻度;其次是國債品種多樣化,對短期國債首次實行了貼現發行,並新增了最短期限為3個月的國債,還首次發行了按年付息的十年期和七年期附息國債;第三是在承購包銷的基礎上,對可上市的8期國債採取了以價格(收益率)或劃款期為標的的招標發行方式;第四是當年發行的國債以記帳式國庫券為主,逐步使國債走向無紙化。
1996年以後,國債市場交易量有所下降。同時,國債市場出現了託管走向集中和銀行間債券市場與非銀行間債券市場相分離的變化,呈現出"三足鼎立"之勢,即全國銀行間債券交易市場、深滬證交所國債市場和場外國債市場.
G. 儲蓄國債(電子式)的發行種類有哪些
無記名式國債
無記名式國債是一種票面上不記載債權人姓名或單位名稱的債券,通常以實物券形式出現,又稱實物券或國庫券。實物債券是一種具有標准格式實物券面的債券。在我國現階段的國債種類中,無記名國債就屬於這種實物債券,它以實物券的形式記錄債權、面值等,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我國從建國時起,且在20世紀50年代發行的國債和從1981年起發行的國債主要是無記名式國庫券。無記名式國庫券的一般特點是:不記名、不掛失,可以上市流通。由於不記名、不掛失,其持有的安全性不如憑證式和記賬式國庫券,但購買手續簡便。同時,由於可上市轉讓,流通性較強。上市轉讓價格隨二級市場的供求狀況而定,當市場因素發生變動時,其價格會產生較大波動,因此具有獲取較大利潤的機會,同時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一般來說,無記名式國庫券更適合金融機構和投資意識較強的購買者。
憑證式國債
憑證式國債是指國家採取不印刷實物券,而用填制「國庫券收款憑證」的方式發行的國債。我國從1994年開始發行憑證式國債。憑證式國債具有類似儲蓄、又優於儲蓄的特點,通常被稱為「儲蓄式國債」,是以儲蓄為目的的個人投資者理想的投資方式。與儲蓄相比,憑證式國債的主要特點是安全、方便、收益適中。具體說來是:
H. 我國國債多久發放一次怎麼買國債
國債發行是國家按照所需發行的。所以每年發行的次數是不固定的。
今年3月發行了憑證式國債。4--6月發行電子儲蓄式國債。
目前還有6月10日左右的電子儲蓄國債沒有發行,可以關注。
提前到銀行預約或者提前准備。
I. 憑證式國債和電子式國債哪種好
憑證式國債和電子式國債都是以國家名義發行的國債。
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國家儲蓄債,可記名、掛失,以「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記錄債權,可提前兌付,不能上市流通,從購買之日起記息。 是指國家採取不印刷實物券,而用填制國庫券收款憑證的方式發行的國債。它是以國債收款憑單的形式來作為債權證明,不可上市流通轉讓,但可以提前兌付。提前兌付時按實際持有時間分檔計付利息。我國從 1994年開始發行憑證式國債。憑證式國債具有類似儲蓄、又優於儲蓄的特點,通常被稱為儲蓄式國債,是以儲蓄為目的的個人投資者理想的投資方式。
憑證式國債的特點:一是國債發售網點多,購買和兌取方便、手續簡便;二是可以記名掛失,持有的安全性較好;三是利率比銀行同期存款利率高l—2個百分點,提前兌取時按持有時間採取累進利率計息;四是憑證式國債雖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提前兌取,變現靈活;五是利息風險小,提前兌取按持有期限長短、取相應檔次利率計息,各檔次利率均高於或等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六是沒有市場風險,憑證式國債不能上市,提前兌取時的價格(本金和利息)不隨市場利率的變動而變動,可以避免市場價格風險。
電子式國債即記帳式國債,又稱無紙化國債。以電腦記帳形式記錄債權,通過無紙化方式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是指將投資者持有的國債登記於證券賬戶中,投資者僅取得收據或對賬單以證實其所有權的一種國債。它是指國庫券的發行不採用實物券面,而是通過記帳的方式進行交割結算,兌付時憑能證明持有國庫券的憑證辦理還本付息。我國從1994年推出記賬式國債這一品種。記賬式國債的券面特點是國債無紙化、投資者購買時並沒有得到紙券或憑證,而是在其債券賬戶上記上一筆。
電子式國債的特點:一是以無券形式發行可以防止證券的遺失、被竊與偽造,安全性好;二是可上市轉讓,流通性好;三是期限有長有短,但更適合短期國債的發行;四是記賬式國債通過交易所電腦網路發行,從而可降低證券的發行成本;五是上市後價格隨行就市,有獲取較大收益的可能,但同時也伴隨有一定的風險。
綜上所述,憑證式國債和電子式國債都是以國家名義發行的國債,兩者互為補充、互有利弊。對債權人來說,可根據自身對國債的認知度、個人財務管理能力、資金市場變化的承受能力以及國債偏好來判定和選擇不同的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