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青海為什麼鹽儲量大地處內陸,為什麼產鹽呢 謝了
青海原來就是海了,因為印度板塊和亞洲板塊倆人頂牛把青海和西藏給頂起來了形成青藏高原。你想啊,海水本身就含鹽分啊!一下子水沒跑掉剩下的形成鹽湖了。高原上人又少。怎麼能不產鹽那。
⑵ 青海鹽業是不是國企
是國企
青海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省鹽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青海省鹽業主體企業,國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被列為全國百強采鹽制鹽企業,組建於2000年4月。2003年3月,通過對外商增資擴股,經國家外經貿部批准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現為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⑶ 青海省鹽業公司下屬企業的行為是否違法
我認為你們公司不給假期,工次低得連生活都無法保證,每月只能休息一天,還辱罵職工的行為是嚴重違反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你們可以向勞動部門投訴。其離崗規定要向企業繳納14000元的巨額社保費用,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⑷ 青海的鹽湖怎麼制鹽晾曬嗎
海水制鹽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即太陽能蒸發法(亦稱鹽田法)、電滲析法和冷凍法。太陽能蒸發法是很古老的制鹽方法,也是目前仍沿用的普遍方法。這種方法是在岸邊修建很多像稻田一樣的池子,用來曬鹽。制鹽的過程包括納潮,制鹵、結晶、采鹽、貯運等步驟。納潮,就是把含鹽量高的海水積存於修好的鹽田中。制鹵就是讓海水的濃度逐漸加大,當水分蒸發到鹽田中時,這時的鹽水就是鹵水,俗稱「泡淹」母液。這種鹽水要及時轉移到下一個池子--結晶池中。鹵水在結晶池中繼續蒸,食鹽就會漸漸地沉積在池底,形成結晶,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採集了。鹽田制鹽受環境影響很大,海水的鹽度、地理位置、降雨量、蒸發量等等因素,都會直接影響鹽的產量。這種方法佔用的土地和人力資源也比較大,需要加以改進。冷凍法制鹽,是地處高緯度國家採用的一種生產海鹽的技術,像俄羅斯、瑞典等國家,多用此法制鹽。這種方法的原理是,當海水冷卻到海水冰點(-1.8℃)時海水就結冰。海水結成的冰里很少有鹽,基本上是純水。去掉水分,就等於曬鹽法中的水分蒸發,剩下濃縮了的鹵水就可以制鹽了。電滲析法是隨著海水淡化工業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制鹽方法。它是充分利用海水淡化所產生的大量含鹽量高的「母液」為原料來生產食鹽的。與鹽田法相比,電滲析法節省了大量的土地,而且不受季節影響,投資少,節省人力。例如,生產15萬噸食鹽,鹽田法佔地近500公頃,電滲析法僅需20公頃。電滲析法所需人員只有鹽田法的1/10~1/20,生產每噸鹽的基本投資,電滲析法僅為鹽田法的1/5,鹵水的純度和濃度均比鹽田法高。日本目前是世界上惟一用電滲析法完全取代鹽田法制鹽的國家。電滲析法制鹽的工藝流程是:海水→過濾→電滲析制濃縮鹹水→鹹水蒸發結晶→乾燥→包裝成品。其中蒸發後的鹵可以生產其他產品。
⑸ 今天笑死我了,一袋1.2元一袋的青鹽在青海西寧市竟然給人家賣到了10元,還斷貨買不到,請有關部門查一下。
這只是一些商家的炒作,請不要相信。加碘鹽對輻射沒有防範作用,不要隨波逐流,我國察爾汗鹽湖夠我國國家使用200年,你慌啥啊
⑹ 青海湖有多少鹽
1、中國食鹽儲備充足,各省都有國家級食鹽儲備,足夠應付全國食鹽供應。全國每年產鹽能力約為4000噸左右,而中國年消耗約為700噸左右,全國市場供大於求。
2、中國食鹽資源豐富,海鹽只是其中一部分,再說目前還沒有受到核污染。食鹽資源有:海鹽、湖鹽、岩鹽(鹽礦);中國是世界上湖鹽礦產資源極其豐富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岩鹽礦床資源方面已查明儲量大於100億噸的岩鹽礦床就有10餘個。中國產鹽地並非僅僅東部等沿海地區,連內蒙古、青海都是產鹽大戶。
3、鹽價不正常的猛漲,政府必將採取措施,打擊不法商家,同時將更多的食鹽儲備推向市場抑制價格上漲。
其實在非典時期就有類似的鹽價飛漲,也是由於謠言和商家屯積、市民搶購引起的,維持不了幾天,買得越多,吃虧越大。謠傳說碘物質可以抗輻射,那麼依此理論,海帶含碘豐富,我們會不會也掀起搶購海帶的狂潮呢???
⑺ 剛才看到新聞 說青海囤積的鹽足夠全中國人70年吃的。挨。。造謠太可怕了。
鹽湖簡介
青海省有大大小小的鹽湖100多個,其中一個大一點兒的鹽湖的鹽就夠全世界使用數十年、上百年,因而鹽湖資源是青海第一大資源,位居全國第一。在青海的鹽湖中,最大也最出名的是茶卡鹽湖、察爾汗鹽湖和柯柯鹽湖,它們都分布在柴達木盆地。目前青藏鐵路也通過鹽湖。
⑻ 青海哪裡鹽多了
西寧市食鹽儲量有接近2萬噸,是全省人民年消費量的一多半,食鹽供應絲毫不存在問題。之所以出現斷貨,是因為各超市頭一天是按照平常的進貨量供貨的,面對突如其來的搶購措手不及。由於食鹽配送車都是大型車輛,白天不允許進城,所以出現了配送車跟不上的問題。對此,鹽務局方面已經通知了各超市,前往配送中心取貨。
另據青海省商務廳市場運行調節處工作人員馮海玲介紹,已聯系工商、物價等部門聯合開展市場檢查,對伺機哄抬物價的將嚴厲查處。同時,通過廣播電視、手機簡訊等多種手段,向廣大群眾宣傳,引導群眾理性消費。
青海省鹽務管理局局長朱建忠介紹,青海省是產鹽大省,境內有多個鹽湖,年產食用鹽50萬噸以上。
⑼ 青海鹽湖鹽能不能枯竭
從物理量來說,再大的量也總有一天會用完枯竭的。
青海有大大小小的鹽湖100多個,僅僅其中一個大一點兒的鹽湖的鹽就夠全世界使用數十年、上百年,根據計算按人均每日攝鹽量5至6克計算,察爾汗鹽湖中的鹽可供全世界人食用4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