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國家投資上億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國家投資上億

發布時間: 2021-05-29 23:35:36

⑴ 誰能說出國家4萬億投資構成清單與去向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6日詳解了中國四萬億投資的去向,並表示初步方案已經有所調整,因為形勢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實施的過程中,有一些方面可能還需要做一些調整。

張平說,擴大投資是刺激經濟增長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為了有效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們國家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的沖擊,所以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特別是四季度以後,中央採取了一系列擴大內需,包括擴大消費、擴大投資的政策措施。當然在這同時,也在積極地穩定出口。

張平表示,在擴大投資方面,中央政府一開始提出的投資方向和重點就是非常明確的,這一次擴大投資一定不去搞一般的加工工業,不去搞重復建設,把重點鎖定在關注民生、關注「三農」,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同時,要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非常明確的。

張平稱,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國家發改委和有關部門認真地進行了研究。按照關注民生、關注「三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節能環保,調整經濟結構的要求,我們對「十一五」規劃和其它一些中長期專項規劃進行了分析匯總,從去年的四季度開始到2010年底,這兩年多的時間裡面有4萬億的投資規模。

張平說,這4萬億的資金構成,是按照現行的投資補助標准和補助政策來計算的。這些錢不都是中央政府出,有一些還需要地方來承擔,有一些還可以吸收社會投資,包括企業的投資和民間的投資。中央政府的投資是11800億。我舉一個例子,比如對教育,對學校的投資,中央政府對規劃內項目承擔三分之二的投資,地方需要承擔三分之一。比如說對民生工程的廉租房建設,我們對中部地區每一個平方米是補助300元,對西部地區每個平方米補助400元,對東部地區中央政府不給予補助。

張平稱,農村的民生工程包括水、電、路、氣、房,就是農村安全飲水、農村電網改造、農村道路建設、農村沼氣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大體上是3700億。

張平介紹說,基礎設施的建設,鐵路、公路、機場、水利等等,大體上是15000億左右。教育、衛生、文化、計劃生育等社會事業方面,大體上是1500億。節能減排、生態工程大體上是2100億。調整結構和技術改造,大體上是3700億左右。這樣加在一塊,是30000億。再加上汶川大地震重點災區的災後恢復重建10000億,總的構成就是這樣4萬億。

張平說,這里我想作這樣幾點說明:第一,我們這一些項目的確定,都是按照「十一五」規劃,以及其它中長期規劃來選定的;第二,需要中央承擔的投資11800億,在具體年度的安排中,要經過全國人大的審議批准;第三,這些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因為形勢是在不斷變化的,在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某一些方面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投入,有一些方面可能還需要做一些調整。

張平說,最近國務院批准了十個重點產業的調整和振興規劃,這十個產業的調整振興規劃有一些項目就要納入到中央給予支持的范疇,要安排一定數量的技術改造貼息資金。所以,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我想這也是符合實際的。

張平指出,我們現在已經形成的這樣一個構成,實際上也是在去年四季度初步方案,又聽取了社會方方面面的意見,包括專家的意見、地方和部門的意見,也包括社會輿論的意見,所以,已經有所調整。

⑵ 國家的四萬億投資具體投到了哪些項目上

中央政府的投資是11800億。其餘由地方政府出。

這4萬億的構成,大體是這樣的:民生工程,主要是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林區、墾區、煤礦棚戶區改造,大體總的規模是4000億左右。

農村的民生工程包括水、電、路、氣、房,就是農村安全飲水、農村電網改造、農村道路建設、農村沼氣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大體上是3700億。

基礎設施的建設,鐵路、公路、機場、水利等等,大體上是15000億左右。教育、衛生、文化、計劃生育等社會事業方面,大體上是1500億。節能減排、生態工程大體上是2100億。調整結構和技術改造,大體上是3700億左右。這樣加在一塊,是30000億。再加上汶川大地震重點災區的災後恢復重建10000億,總的構成就是這樣4萬億。

⑶ 中國國家投入34萬億是不是真的

你的問題有主語謂語和賓語嗎!神仙才能看懂你「意欲何問!」你好好捋一捋

你的問題再發問吧!

⑷ 哪個國家對中國投資最多

中國商務部6日公布,最大的對華投資國——日本的製造業直接投資額從2005年的65.2977億美元減少到去年的45.9806億美元,幾乎減少了30%。這是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的減少。投資項目數量也從3269個減少到2590個。 去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為630.2053億美元,略高於2005年。但增加部分大都是香港投資。日本、韓國、美國等對華投資「三大國」的投資規模則日益縮小。<br> <br>截至2004年8月底,日本累計對華投資協議金額為630.77億美元,實際投入451.69億美元,項目數為30748項,僅次於香港和維爾京群島,在對華投資前十位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三。<br> <br>在2003年,美國對華投資排在香港、維爾京群島、日本、韓國之後,居第五位。截至2003年底,美國對華投資項目累計達4萬多個,合同投資860多億美元,實際投資440多億美元。<br> <br>截至2003年底,歐盟成員國累計對華投資16131項,協議投資659.35億美元,實際投資378.72億美元。<br> <br>2006全年,對中國大陸實際投資金額前十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為:中國香港(202.33億美元)、英屬維爾京群島(112.48億美元)、日本(45.98億美元)、韓國(38.95億美元)、美國(28.65億美元)、新加坡(22.6億美元)、中國台灣(21.36億美元)、開曼群島(20.95億美元)、德國(19.79億美元)、薩摩亞(15.38億美元),其投資金額合計佔中國非金融領域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的83.86%。<br> <br> 中國企業對英屬維爾京群島可謂情有獨鍾。據統計,中國香港、英屬維爾京群島和美國是外資直接進入中國內地最多的國家和地區。其中,英屬維爾京群島位列第二。某些國人耳熟能詳的品牌,實際上並非純粹的「中國牌」,因為其整體或某部分的注冊地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百慕大地<br> 區、開曼群島等地。也就是說,就其屬性而言,它們算是「混血兒」。<br> <br> <br> <br> 有一家在浙江寧波保稅區設有合資生產企業的台資企業就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了一家貿易公司。由於台資企業無法直接在中國內地進行投資,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一家空殼公司,把資本先轉移到那裡,然後以這家公司的名義在國內進行投資,這樣就可以繞開政策的障礙。該台資企業是一家從事鋼鐵產品加工的企業,但是在維爾京卻是注冊的一家貿易公司。<br> <br> <br>原因是,如果不這樣做,直接把在中國內地加工完成後的鋼材(作為兩頭在外的來料來樣加工)返回到海外的母公司還要交納高額的關稅,而如果以該貿易公司為中轉,以銷售的方式把鋼材賣給該貿易公司,然後再以該貿易公司名義去銷售到國際市場,反而可以避免交納大筆關稅。據了解,很多從事實業生產的企業都通過注冊一家這樣的空殼貿易公司的方式來逃避關稅。<br> <br> <br> <br> 通過這種方式,很多內地企業搖身一變而成為外資企業,特別是很多從事信息技術產品開發和生產的企業,由於我國對該行業的優惠政策更為傾斜,他們更願意通過這種方式來享受我國的優惠政策。由於在當地注冊公司的股本構成、董事名單甚至公司營業情況,都可以保密,這使得公司狀況得到高度保密,如果公司在經營期間出現與投資者的法律糾紛,往往可以逃避某些責任。而有些民營企業主由於在內地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只好特意到海外注冊,變身「外商」再回國投資的時候,卻會受到當地政府的禮遇,並得到各種優惠政策,這也是民營企業主對海外注冊趨之若鶩的一個重要原因。<br> <br> <br> <br> 2003年下半年廣州市外經貿部門的一份調查顯示,在廣州番禺區約有50%的民營企業、荔灣區約有60%的民營企業,都採用到香港或者英屬維爾京群島(BVI)注冊,再返回內地與自己的工廠合資辦企業的方式(離岸注冊),變身成為「三資企業」,享受「三減一免」的優惠政策,並取得進出口權。據初步測算,這些「三資企業」,每年的出口值約佔全市的二至三成。據統計,目前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的內地公司,其中大部分的注冊地都是這些大洋島國,在創業板代碼在8003至8028之間的10家上市公司,只有1家在香港本地注冊,其他9家公司(4家主要經營地在內地)的注冊地全部是開曼群島或百慕大。而新浪、網易、金蝶、聯通等公司無一不是在這些地方注冊。<br> <br> <br> <br> 對於發達國家來說,由於不缺少外來投資,同時作為主要的資本輸出國,企業繳納的稅收是國家財政最重要的來源之一。如果國內資金紛紛外逃,稅收必然無法保證,因此,美國、英國都紛紛制定政策來限制本國企業在這些避稅港注冊公司。而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現階段引進外資是比防止漏稅更重要的事。另外,要把這些企業納入稅收的范圍,對專業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要了解各國稅收法律體系,要參加有關的國際組織,國內要有完備的監管機構和法律法規,並且還要有充足的稽查和徵收力量。這些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是不可能的。出於上述兩個主要原因,目前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基本上都默許離岸注冊這種逃稅行為,即使是馬來西亞、新加坡這樣完全對外資敞開門戶的國家,也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監管體系。<br> <br> <br> 目前在全世界所有能夠自由進行公司注冊的避稅港中,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注冊要求最低,監管力度最小。<br> <br> <br> <br>為發展當地經濟,該島政府1984年通過了《國際商業公司法》,允許外國企業在本地設立「離岸公司」並提供極為優惠的政策:在當地設立的公司除每年交納營業執照續牌費外,免交所有當地稅項;公司無注冊資本最低限制,任何貨幣都可作為資本注冊;注冊公司只需一位股東和董事,公司人員中也不必有當地居民;無需申報管理者資料,賬目和年報也不必公開。在這里設立公司的費用也很便宜。據紐約一家專門提供避稅地公司注冊業務的中介公司「OFFSHOREINC」介紹,在英屬維爾京 群島設立注冊資本在5萬美元以下的公司,最低注冊費為300美元,加上牌照費、手續費,當地政府總共收取980美元,此後每年只要交600美元的營業執照續牌費就可以了。<br> <br> <br> 靠「離岸注冊」避稅是很多企業通常的做法,對中國而言,一面要繼續鼓勵境外投資,一面又要打擊逃稅行為,在這個兩難命題中如何博弈抉擇,將是未來必須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⑸ 投資上億的中國香港、開曼群島、澳大利亞、盧森堡、新加坡、美國、英屬維爾京群島

因為香港,盧森堡,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等都是小地方,但是都是自由港,換句話說是避稅天堂。中國投資這些國家或地區,不是真正的去投資,而是去注冊個公司,很多都是包皮公司。在這些地方注冊後再到各個國家去投資,那麼他就可以繞開高稅率。

⑹ 2020年國家投入700萬個億干什麼

您好,您可能理解有錯誤吧,哪個國家投入700萬億呢,一般這樣的規模得把全世界所有財富加起來啊。
我國去年國民生產總值才不到一百萬億,怎麼可能一下子700萬億,所以說這個消息是不準確的,沒有這樣的事。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建議,希望對您的問題有所幫助。

⑺ 中國政府4000萬億元投資是哪些項目.

為應對全球經濟危機,中國政府投資40 000億元人民幣以拉動內需,5月21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40 000億元投資構成.具體內容如下:請你根據統計圖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問題:

重點投向 資金測算(億元)

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 4000

農村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 3700

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電網改造

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發展 1500

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 2100

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 3700

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

(1)在統計表中,投向「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電網改造」的資金測算是15000億元,投向「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資金測算是10000億元;

(2)在扇形統計圖中,「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發展」部分所佔的百分數是3.75%,「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部分所佔的百分數是5.25%;

(3)統計表「資金測算」欄目下的七個數據中,中位數是3700億元,眾數是3700億元;

(4)在扇形統計圖中,「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部分所佔的圓心角為36度.

⑻ 2020年國‌家投入8萬‌億打‌造健康中國是真的嗎

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了我國不容忽視的問題,國家投入巨資來提升國民的健康是理所當然的,快速發展的代價是換取普通人的健康的!

⑼ 世界上上億的國家有那些

其中人口1億以上者有10個國家,它們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俄羅斯聯邦、巴西、日本、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中國13.08億,印度11.14億,美國2.78億,印度尼西亞2.12億,巴西1.70億,巴基斯坦1.56億,俄羅斯1.47億,孟加拉國1.29億,日本1.27億,奈及利亞1.1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