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寧夏石嘴山市國有企業有哪些
1、石嘴山電廠
企業原屬寧夏電力公司,曾經作為西北電網在寧夏地區的主力電廠,擔負著供應寧夏北部電力生產的任務。2003年電力體制改革,石嘴山發電廠劃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成為該公司的內部核算電廠。
2、國電寧夏太陽能有限公司
國電寧夏太陽能有限公司多晶硅項目是由中國國電集團控股的國電科技環保集團公司全資投資的新建項目。中國國電集團公司是電力體制改革後國家批准成立的五大全國性發電企業集團之一,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試點企業。
3、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寧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惠農河濱工業區,東臨黃河,西倚賀蘭山,北與內蒙古接壤,南接銀川平原。
4、寧夏昊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由寧夏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新加坡凱發集團公司、寧夏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資組建的中外合資公司,佔地535畝,毗鄰包蘭鐵路和京藏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各項配套服務設施完備。
5、大武口電廠
大武口發電廠始建於1982年9月,1985年11月7日第一台機組投產發電,1987年11月26日全部建成投產,屬坑口電站,總裝機容量為4×100mw高溫高壓凝汽式機組。大武口發電廠現有職工2033人,建立了生產分場制、科室部室制、多經公司制的管理機構框架。
2. 石嘴山市萬德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石嘴山市萬德隆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5月2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房地產開發(憑資質等級許可范圍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王獻樂
成立時間:2014-05-23
注冊資本:256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4020020002211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石嘴山市惠農區北大街東、東大街北
3. 石嘴山的現狀如和,確且的說經濟發展怎樣
石嘴山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工而興的城市,是資源依託型城市,但現在煤炭資源日益枯竭,政府著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環保工作力度,治理採煤沉陷區
,深入實施「產業對接、藍天碧水和民心」三大工程。曾經被列為全國113個空氣污染重點城市第4名,讓石嘴山「出了名」。幾年間,石嘴山投入污染治理資金7.35億元,實施「藍天碧水」工程。如今,不僅30平方公里的星海湖令人心曠神怡,顯山、露水的新工業城市形象更令人心動不已。
世界500強企業中糧集團1萬噸番茄製品及20萬畝基地建設項目落戶、中國500強企業中鋼集團年產4萬噸碳化硅項目拉開序幕……翻開石嘴山市今年1至5月的招商
「成績單」,大項目的引進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加速器」。截至5月底,該市工業增加值增幅實現了5.5%的增長,居五市之首,高於全區平均水平2.4個百分點。
面對金融危機的挑戰,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堅持招商「選」資,嚴把項目入駐門檻,
提高項目「含金量」。在淘汰落後產業的基礎上,該市先後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力強的產業龍頭棲身投資創業,並先後兩次組團到北京、上海等地招商,與吉利集團、正泰集團等13家大型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同時,在上海、福建廈門成功舉辦兩場「寧夏石嘴山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項目推介會」,達成簽約項目6個。
此外,石嘴山市依託不斷完善的招商軟硬體環境,擴規模、創名牌、增效益,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通過引進國電集團年產5000噸多晶硅項目及江蘇陽光集團年產4500噸多晶硅項目,吸引全國各地新能源企業紛至沓來,力爭將該地建成全國新能源光伏材料基地。
據悉,今年1至5月,石嘴山市引進實施的項目中新建項目就有60個,總投資91.84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4.97億元。
4. 石嘴山市兆好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石嘴山市兆好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4月0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投資咨詢、貿易咨詢、房地產信息咨詢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段雅豪
成立時間:2014-04-01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4020220000930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大武口區長勝路市場55號
5. 寧夏石嘴山市鼎軒投資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寧夏石嘴山市鼎軒投資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3月10日。
法定代表人:吳建新
成立時間:2014-03-10
注冊資本:3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4020520000677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惠農區惠安大街26號
6. 寧夏石嘴山 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
石嘴山現在的經濟可以說跌入低谷中的低谷,人口大幅度流失,經濟毫無活力可言,房東、二房東不是急於脫手就是毫無誠信可言,能坑一個是一個,倒逼個體經濟和實體經濟無法維系!一個沒有文化底蘊和道德底線的城市,談何發展?參考甘肅的玉門市,很難說石嘴山未來不會走向那一步!
截止2018年石嘴山的現狀相比較2015年更差一些,人口流失,經濟活力不足,投資不力。而石嘴山基礎建設相對完善,無法在繼續基建。可喜的是歷屆政府一直在抓經濟產業轉型,高新企業、網路企業等新興經濟體正在不斷進入,成效嘛,只能看看報紙笑一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