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市是直接投資嗎求准確答案
首先要先看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定義。
直接融資主要指資本市場融資,主要是發行股票,還有就是通過產權市場出讓股權融資。
間接融資主要指通過銀行融資,包括民間借貸,本質上是通過銀行這一中介將儲蓄的錢借過來,由於多了銀行這一環節,所以稱為間接。
從定義可以很容易得出結論,上市發行股票為直接融資。
2. 一般上市公司有幾種方法可以投資他們公司
只有一種方法,能對上市公司投資,那就是買他們的股票,或收購原股東手裡的股份,成為股東,就完成投資過成了,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
3. 一個企業准備上市,發展前景還算不錯。想請問下應該在上市前入股還是上市後入股,區別在哪
這個得看你是從什麼角度去看,如果你看中這個企業的發展前景並且想長期投資的話,那麼建議還是上市前入股比較好(上市前入股是原始股股東,所購的的股票成本是遠遠低於你在二級市場上所入得股票);如果你從一個投機者的角度去考慮的話那麼可以嘗試下打新股吧,賺個差價,就目前這個市場來說,還是會有所獲的。 如果上市後入股的話,你所面臨的風險一般有如下兩大類:系統性風險(整個經濟體下滑,股市不景氣股價下跌);非系統性風險(公司內部經營所面臨的風險,如退市風險等);
4. 什麼是上市公司的戰略投資
上市公司的戰略投資為:
1、與發行人業務聯系緊密,擁有促進發行人業務發展的實力;
2、長期穩定持股。戰略投資者持股年限一般都在5-7年以上,追求長期投資利益,這是區別於一般法人投資者的首要特徵;
3、持股量大。戰略投資者一般要求持有可以對公司經營管理形成影響的一定比例的股份,進而確保其對公司具有足夠的影響力;
4、追求長期戰略利益。戰略投資者對於企業的投資側重於行業的戰略利益,其通常希望通過戰略投資實現其行業的戰略地位;
5、有動力也有能力參與公司治理。戰略投資者一般都希望能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通過自身豐富先進的管理經驗改善公司的治理結構。
5. 為什麼公司一旦上市,投資公司紛紛退出撤資
投資者有很多種,不同的類型投資時點不一樣。
最早的叫做天使投資,早期的叫做VC,中後期的是PE,上市之前有Pre-IPO,上市以後還有更大的PE、並購基金、夾層、Buyout等等。這些投資機構不僅是進入時間點不同,而且做的事情也有差異。
如果把做企業看成種樹,那麼天使肯定是選種子和播種的,VC大概是培育幼苗,PE會幫助企業快速成材,上市以後的並購、夾層、Buyout之類的,就類似於加工木材、木藝設計、做傢具以至於木材回收。
投資公司都有各自擅長的階段,選種子的不會傢具設計,培育樹苗的也搞不了木材回收。
一般來說投資公司不會去超出自己擅長的階段去做事。如果硬要做,可能把珍稀木材做成普通品,普通木材做成廢品,誰也撈不著好處。
還是適時進入、適時退出對投資人最有利,把後續的事情交給其他機構,自己就掙自己最擅長的錢。
實際上投資人的退出並不僅僅是在上市以後。
天使投資可能會在上市之前就退出一些(甚至全部),早期的VC也不一定會全額拿到上市。
投資人進進出出一直都在發生,上市前、上市後都不會停。
作者:Luo Patrick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3791801/answer/2569552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6. 現在有一家公司准備上市,然後我是投資入股好,還是買原始股好這兩個有什麼區別,謝謝。
如果你有較大的把握確保你發現的這家公司准備上市,且通過上市的概率很大的話。
你完全可以選擇買原始股,投資入股和原始股差不多意思,都是以協商價持有該公司的股份,但是投資入股比例不會小,因為畢竟一家准備上市的公司,不可能只需要很小的融資,而買原始股就沒有這個「量」的限制。
7. 准備上市的公司引進PE投資有什麼好處呢
PE投資是投資於非上市公司股權的基金,或者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的一種投資方式。PE投資機構多採取有限合夥制,這種企業組織形式有很好的投資管理效率,並避免了雙重征稅的弊端。
在資金募集上,PE投資主要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投資者募集,而非公開方式,其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主體通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的。PE投資機構也因此對被投資企業的決策管理享有一定的表決權。
投資人的出資實行「承諾出資」。投資人的出資實行「承諾出資」,注冊時無需驗資,有投資需要時普通合夥人根據《有限合夥協議》約定的比例通知所有合夥人分批註資。沒有好的投資項目時,認繳的資本可以暫時不到位,而在有了好的投資項目時,可集中投入資金,從而避免資金積壓,提高使用效益。
充分授權普通合夥人管理運作基金,簡潔高效。 私募基金運作專業性強,時機稍縱即逝,有限合夥制私募基金有限合夥人不參與基金管理,普通合夥人負責基金的運作管理,可以不受有限合夥人的影響,僅憑自身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及時做出判斷。有限合夥制尊重了普通合夥人的知識和智慧,普通合夥人有最高決策權,運作高效簡潔。
約束機制加強風險管理。 有限合夥制中有限合夥人承擔有限責任但不參與管理,不得對外代表有限合夥企業,普通合夥人承擔無限責任但有最高決策權,既尊重了普通合夥人的知識與智慧、又保護了有限合夥人的權利,同時也顯示了風險與責任對等原則。
8. 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
「股權投資( Equity Investment),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是指企業(或者個人)購買的其他企業(准備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貨幣資金、無形資產和其他實物資產直接投資於其他單位,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這種經濟利益可以通過分得利潤或股利獲取,也可以通過...」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指投資按成本計價的方法 ,在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以初始投資成本計價,一般不調整其賬面價值。只有在收到清算性股利和追加或收回投資時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在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量。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不管有關利潤分配是屬於對取得投資前還是取得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的分配。所謂成本法,就是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入賬,不隨被投資單位權益的增減而調整投資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