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節前國債逆回購怎麼買,收益怎麼算
國債逆回購收益=(資金×利率×實際占款天數/365)-(本金×傭金費率)。
而國債逆回購的收益率是看時間的,不同的時間收益率是不同的,通常在成交的時候會約定好時間和收益率。
舉例來說,你借出10萬元進行七天國債逆回購,利率是5.5%,傭金費率為0.005%。那麼收益就是:(100000×5.5%×7/365)-(100000×0.005%)=100.47945205元。收益在到期後就會自動到賬,並且在第8天的時候可使用這筆資金,第9天的時候可對這筆資金進行轉賬。
但是大家需要注意,收益計算時採用的是實際占款天數,它不一定跟逆回購期限相同。
比如說4月24日購買7天期國債逆回購,因為遇上五一勞動節假期,所以實際占款天數為11天,也就是5月6日資金到賬,5月7日才可取。
如果是4月30日購買1天期逆回購 ,那麼實際占款天數只有1天,但是同樣需要5月6日才能到賬。
2. 國債逆回購 春節期間如何計算收益的
回購到期日為非工作日的,回購清算日順延到第一個開市日,但客戶利息按回購品種規定的天數計算。
3. 長期國債逆回購收益如何計算
自2017年5月22日起,國債逆回購計息規則為:
債券逆回購收益=成交額×每百元資金到期年收益率×實際占款天數/365天。
註:實際占款天數是指當次回購交易的首次交收日(含)至到期交收日(不含)的實際天數,按自然日計算,以天為單位。
4. 國債逆回購春節期間收益什麼算
國債逆回購只有在交易日內才有收益,節假日是沒有的,周六日和法定假日算作實際占款天數,不算息。
計算公式:
實際年收益率=(成交年收益率X理論占款天數)/實際占款天數
5. 如何計算債券逆回購收益
你好,國債逆回購 收益 計算公式為:收益=交易金額×成交利率價 格×計息天數÷365。舉例 說明,如果投資者購買了年化收益率最高可達10%以上的GC001,即一天期的國債逆回購,那麼對應的資金實際佔用天數就是1天,這就是說今天買10萬元,明早資金回到賬上。按10%的年化收益來計算,投資者可以賺取的收益為:100,000(本金)*10%(成交利率)*1(實際占款天數)/365=27.4元,再扣除1元手續費,實際收入為26.4元。
逆回購為資金融出方將資金融給資金融入方,收取有價證券作為抵押,並在未來收回本息,並解除有價證券抵押的交易行為。
有點繞,說白了就是我有錢,你沒錢,你拿著「有價證券」做抵押找我借錢,而我要在未來收回本息,並把有價證券還給你解除抵押的交易行為,這其實是一種交易行為。
央行逆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而對應的正回購則為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操作。簡單解釋就是主動借出資金,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就稱為逆回購交易,此時央行扮演投資者,是接受債券質押、借出資金的融出方。
而這項交易行為的操作者(主體)是「央媽」-------中國人民銀行,目的就是影響貨幣在市場中的流動。
逆回購伴隨著逆回購到期,逆回購是央行放水向市場投放貨幣;逆回購到期就是向市場收攏貨幣,舉個例子:
逆回購:春節後,中國人民銀行11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0億元的7天期限逆回購操作。意味著央行購買銀行債券(主要是穩定的國債),然後銀行獲取資金,提高流動性,央行則在資產負債表增加這一塊。這部分資產,央行和商業銀行約定,在7天內不進行操作,算是保管債務。
逆回購到期贖回:當日有38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凈回籠2800億元。央行發布公告稱,為對沖公開市場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開展1000億元7天期限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4%。
商業銀行需要到期贖回這筆債務,並且給利息,2.4%為年利率,按照天數計算商業銀行應該給央行的利息,此處為1000*2.4%*7/365 。一般情況下,央行為了增加市場流動性,要求商業將國債進行抵押,換取現金流,並且到期繳納利息。
作為大眾的我們如何參與逆回購操作呢?
其實可在交易時間通過證券網上交易、電話委託、手機委託等各種委託。我們經常操作的品種為:1天 2天 3天 4天 7天不等 。
根據專業人士透露,在季末或年末的時候,利率更有機會達到高點。
如果此時,央行再進行一些正回購的市場操作,就會導致市場上的錢越發緊張,逆回購市場的利率就更高。這就是我們身邊的「逆回購」。
而逆回購產品的真實用途,是金融機構為短期融資所衍生出的產品。因此,選擇逆回購的原因有以下3點。
1、賺取高收益:在月末、季末、年末,資金緊張的時候,逆回購收益率也會比較高,值得參與。
2、獲取臨時收益:平時股票賬戶有資金,可以在收盤前買個1天的逆回購產品,賺一點利息,第二天自動到賬,不影響股票交易。
3、操作便捷:可以直接使用股票賬戶交易,無需另外開通。
所以當央行再發布有關「逆回購」消息也就明白其真正隱含的目的啦,對我們了解市場動態也是一個可以參考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