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日本貨幣政策美國國債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日本貨幣政策美國國債

發布時間: 2021-05-28 03:31:59

A. 在國際資本自由流動的大背景下,日本的國債收益率和美國國債收益率有200個bp的差別,為什麼沒有趨同

雖然你說的前提在窪地效應上是正確的,但債券投資也不能忽視風險問題。沒有趨同關鍵在於國債不等於債券不違約,也就是信用風險問題上,美國國債近幾年都偶然會聽到提高債務上限的問題,不提高就會面臨債券違約。另外還有就是資金成本問題,隨著美聯儲對QE的漸進式的退出,美元的資金借貸成本在上升,而日本仍然維持貨幣寬松政策,也就是說日元的資金借貸成本還在低位,在某一種程度上也說明兩者貨幣也存在資金借貸成本差異,資金借貸成本會影響債券收益率。

B. 中國和日本歷年持有的美國國債分別是多少

中國:
2008.2 持有 0.478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8.9 持有 0.585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8.11 持有 0.714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8.12 持有 0.728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9.1 持有 0.740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日本:
2008.12 持有 0.5783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9.1 持有 0.5871 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美國在 2009.1 國債總額大約 12.333 萬億美元,目前中國持有大約 6% 的美國國債。

C. 日本也開始減持美國國債了,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2019年11月15日美國的財政部在國際上公布了資本流動的月度報告,日本對於美國的債券的持倉巨額減少。這會引起其他國家接二連三的對美國國債進行拋售。日本相對八月份,11月份的債券持倉減少了289億到11458億美元。這次的減持規模是2000年以來最高的一次減持。也是八月到11月份的第一次減持。一次減持就減持了這么多資金。

而且美國的債券利率下降,債券價格上升。這是最好的銷售債券的時機。這個時候把在線賣出去也是最好的。就像股票一樣。都是低買高拋。所以日本是很狡猾的。日本是美國債券的最大持有國。這個時候把債券賣出去。日本撞翻了。

中國是美國債券的第二持有國,應該學學日本,把美國債券拋售出去,也可以賺到一大筆資金,聰明的中國股民應該會這么做吧!

D. 日本增持美國國債,能夠起到穩定日元的作用嗎

在一定是程度上可以,近年來日本政府不斷增持美國國債,日本政府之所以不斷增持美國國債,是因為日本政府希望通過這種手段來實現日元的升值,也就是提高匯率,沒有一個人是傻子,哪怕日本人是美國的小弟,他也不甘心白白的送錢給美國。

其實你說有沒有比美債收益更高的投資?肯定有。收益高意味著風險也高呀。還是老老實實買美債,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腐敗、過失等問題,人家是真查呀

E. 日本購買美國國債,後美元貶值,日本蒸發了多少資產

通俗易懂的說!日本是美國的小弟,美國國內現金周轉不暢,只好拜託世界第二金融大國日本,購買其國債。日本向來唯美國馬首是瞻,美國說讓它往東,它不會往西。至於美元貶值,日本損失多少這個問題。世界匯率基本處於一個平穩階段,不會因為臨時的貨幣貶值造成明顯的資本蒸發的。畢竟美元還是這個世界的主流貨幣。大可不必為日本操心。

F. 近十年美國、日本和英國、還有中國貨幣政策

日本:
面對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日本政府在2008年8月、10月和12月先後採取了「緊急綜合對策」、「生活對策」和「緊急經濟對策」措施,被稱為「三級火箭助推」。三次政策措施共投入財政資金12.4萬億日元,相當GDP的1.9%,預計將帶動75萬億規模的事業投資。
三次經濟對策主要包括支付定額消費補貼金(2萬億日元)、下調高速公路收費、改善就業政策、住宅減稅、實施醫療、看護、社會福利政策等措施。同時,為了加強金融系統的穩定,出台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對策(擔保規模擴大到30萬億日元)、增加政府對金融機構的公共注資(12萬億日元)、成立銀行等金融機構持有股票回購機構等。
在貨幣政策方面,日本銀行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向短期金融市場大量供給資金,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金融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兩次下調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的誘導目標,2008年10月從0.5%下調至0.3%,12月從0.3%下調至0.1%。2008年12月,又實施購入長期國債、購買一般企業商業票據(CP)等特別措施。直到2009年6月,日本銀行一直維持0.1%的低利率不變,繼續增加貨幣的流動性。
鑒於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經濟惡化速度加快,日本政府又於2009年4月決定出台新的「追加經濟對策」,追加額高達15.4萬億日元,相當於GDP的3%,這是近年來最大規模的財政投資,預計帶動56萬億日元的事業規模。據預測,此舉將推升2009財年GDP增長率2個百分點。
上述一系列擴張性財政金融政策已初見成效。2009年5月份以來,日本一些主要經濟指標開始出現若干回暖跡象,節能汽車減稅及綠色補貼、定額消費補貼金等對策已產生效果。據預測,如果不實施經濟對策,2009年度實際GDP將為超過-5%的負增長,而實施經濟對策後,將維持在-3%左右
美國:

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美國第一季度經濟面臨負增長0.6%,利率降到歷史最低水平0-0.25%,創25年新高的9.6%的失業率和僅0.4%的通脹率,美聯儲第一次啟動了「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
19個月後,美國經濟復甦不容樂觀, GDP、利率、通脹和失業率幾乎又達到臨界點。第二季度GDP增長僅1.6%,利率依舊保持在1-1.25%,失業率高達9.6%,通脹率1.1%。為促進經濟更強勁復甦和避免通縮的出現,美聯儲於2010年11月3日宣布了新一輪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表示將在2011年年中前購買總額為6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以提振經濟,並對資產負債表中的債券資產到期回籠資金進行再投資。這是繼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間購買價值1.725萬億美元的資產後,美聯儲第二次採用量化寬松政策。
二. 美元超發的連鎖反應
通過分析,美國第二輪寬松貨幣政策具體連鎖反應如下:
1. 大量美元貨幣注入美國市場。美國第二輪寬松貨幣政策中,購買6000億長期國債,
由於乘數效應的存在,將對市場中注入數倍於6000億美元的貨幣。 2. 新注入的貨幣於全球市場中尋找投資機會。新貨幣通過以下四種方式進入市場:流
向實體經濟、流向虛擬經濟、金融體系內部循環、流向國際市場。大量資本流入國際市場,從而催生資產泡沫,推高物價,掣肘各國貨幣政策。
3. 推動美元貶值,其他貨幣相對增值。由於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及其供應的大量增
加,勢將導致美元在世界市場上的貶值,其他國家貨幣相對增值。美元走弱,有利於刺激美國商品出口,促進美國經濟,但不利於其他國家商品出口,阻礙其經濟復甦。
4. 沖擊國際金融市場。美元貶值,勢必帶來國家匯率波動,資產泡沫及國際金融震盪,
致使國際金融市場不穩定。 5. 各國增發貨幣,競相貶值,引發全球貨幣混戰。美國超發美元貨幣,實際上是以鄰
為壑,有利於本國經濟出口,卻不利於其他國家經濟發展,各國為保護本國利益,
勢必競相貶值,以保護本國經濟。2010年10月5日,日本央行在利率會議中決定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並承諾將維持零利率,直至物價穩定。2010年10月20日,英國央行會議以8:1通過購買2000億英鎊國債,增發貨幣,以刺激國家經濟。 6. 進而導致全球黃金、石油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揚。2010年3月8日,黃金價格每盎司
一下子從883美元沖上了948美元,美國自身持有黃金加上控制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黃金,約有1/3,無疑成為最大受益者。美國控制著中東大量石油,石油暴漲,美國也將成為最大受益國。大量壟斷的大宗商品行業,也將為美國帶來巨大利益。 7. 新的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抬頭。考慮到美國大貨幣政策對自身的利益,及對他國貿易
的不利影響,各國為保護自身利益,也必將採取更多措施,以保護本國貿易。
英國:
英國目前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是定量寬松貨幣政策。
金融危機後英國的貨幣政策及其效果
2008年下半年以來,英國的經濟日趨惡化。
2009年3月5日,英格蘭銀行宣布價值750億英鎊的資產購買計劃,該計劃於4月9日開始執行。英國貨幣當局試圖通過降低利率和資產購買計劃增加貨幣供給量,減少個人和企業投資成本,從而達到拉動需求、提高就業率,並控制通貨膨脹率的目標。 通過英國貨幣當局的一系列貨幣政策,英國的貨幣供給量(M4)由2008年初的16 912.54億英鎊增加到2009年底的20 327.65億英鎊,2010年M4繼續保持金融危機後的穩步增長趨勢,截至2010年4月,M4已達到22 105.82億英鎊。91天短期國庫券平均貼現利率、銀行間隔月拆入息率、銀行間3個月拆出息率以及英國政府20年債券收益率都不同程度地下降。
總體來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英國貨幣當局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並沒有達到貨幣當局的預期目標,越發顯示出貨幣政策的局限性。
中國:

1998年以來實行穩健貨幣政策,
預計中國國內的通脹率將出現明顯反彈,央行貨幣政策應該是平穩偏緊的取向,而且很可能在第四季度採取加息措施。而對於刺激國內經濟增長的需求,則可以用財政政策加以彌補,目前中國在財政政策領域大有可以作為的空間。

G. 日本給中國的無息貸款有美國國債嗎

日本給中國的無息或者低息貸款中沒有任何美國國債,中國出於投資需要,購買了很多美國國債,這跟日本給中國的無息貸款是兩碼事!

H. 日本政府聲明不會通過購買外國國債來擴張本國貨幣。我的疑問是這樣的:

如果可以的話,肯定沒有。這是浪費資源,在礦物的變化相等。
強度不夠大,甚至還沒有接近這個權力。
足夠強大,大多數國家的債務,國內消費,外資買盤是沒有太多
這種關系的許多方面
小,而不會告訴

I. 日本在金融危機後的貨幣政策

面對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日本政府在2008年8月、10月和12月先後採取了「緊急綜合對策」、「生活對策」和「緊急經濟對策」措施,被稱為「三級火箭助推」。三次政策措施共投入財政資金12.4萬億日元,相當GDP的1.9%,預計將帶動75萬億規模的事業投資。

三次經濟對策主要包括支付定額消費補貼金(2萬億日元)、下調高速公路收費、改善就業政策、住宅減稅、實施醫療、看護、社會福利政策等措施。同時,為了加強金融系統的穩定,出台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對策(擔保規模擴大到30萬億日元)、增加政府對金融機構的公共注資(12萬億日元)、成立銀行等金融機構持有股票回購機構等。

在貨幣政策方面,日本銀行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向短期金融市場大量供給資金,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金融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兩次下調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的誘導目標,2008年10月從0.5%下調至0.3%,12月從0.3%下調至0.1%。2008年12月,又實施購入長期國債、購買一般企業商業票據(CP)等特別措施。直到2009年6月,日本銀行一直維持0.1%的低利率不變,繼續增加貨幣的流動性。

鑒於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經濟惡化速度加快,日本政府又於2009年4月決定出台新的「追加經濟對策」,追加額高達15.4萬億日元,相當於GDP的3%,這是近年來最大規模的財政投資,預計帶動56萬億日元的事業規模。據預測,此舉將推升2009財年GDP增長率2個百分點。

上述一系列擴張性財政金融政策已初見成效。2009年5月份以來,日本一些主要經濟指標開始出現若干回暖跡象,節能汽車減稅及綠色補貼、定額消費補貼金等對策已產生效果。據預測,如果不實施經濟對策,2009年度實際GDP將為超過-5%的負增長,而實施經濟對策後,將維持在-3%左右

J. 美國的財政政策和日本的貨幣政策是什麼

卡卡3.20.收有劉軍洛的最近演講稿 有部分涉及國外的經濟史。 [淘股吧] 劉軍洛:我認為做投資是可以開拓思維,需要對投資進行各種判斷。我認為大家可能不能系統地理解市場中的文化。我說的有時候也會錯,我認為這一點是肯定的;我認為理解全球的文化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在做投資預見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主要是受制於我們以往接受的教育的影響。像日本、中國、俄羅斯、美國,大部分是同樣性的文化交流,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問題。這個問題可能不會被關注放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漸漸地控制了市場,慢慢地我們發覺金融體系是特別容易崩盤的,他們也很容易產生同向性的問題。這是我們沒有辦法預見的,同時也是他們沒有辦法預見的問題。因為現在的投資者被一些優秀精英的思想控制了。 一、走進全球市場 我們在全球市場中要了解一個結構:很多市場的變化是註定要發生的,主要是時間的問題,是我們無法改變的。現在我不是非常看好房市上漲,因為它已經完成了這個過程。中國的儲蓄資金對沖通脹的時候是不可抗拒的。 2007年初的時候中國央行反通貨膨脹,但是你要看清全球的市場,2001至2006年全球經濟是依靠金融創新產品被推動的,尤其是美國。2007年上半年兩家資產公司倒閉了。2006年貿易赤字創了新高,可以說達到了最後的一個階段:意味著我們可能在2007、2008年全球的經濟會遭遇一定的困難。2007年我們反通貨膨脹,當時的點位在4000、5000點,那時我肯定的說中國的股市肯定崩掉了。我們要了解中國央行的體系(包括日本的央行),他們就像「消防隊員」,出了問題、電話來了,就去救火了。現在就是這樣的角色。現在中央銀行又在防通貨膨脹,我感覺這就像是「好了傷疤忘了痛」。 整個市場要靠美國的市場來拉動,2001—2006年的時候,買車都是零首付。買一輛二手車,可能幾十美元就足夠了。我們不要否定這是由於技術創新所造成的。我們要理解一點,美國是一個高度創新的文化社會,可以說賺錢的體系是翻天覆地的,這就是美國的社會。它的演變是由少數人控制的結果,1%的人控制70%的財富。美國的基尼系數和中國是一樣的,但比中國還要強一些。大家不要誤解,我是贊同美國的財富分化,它是由於技術進步所造成的結果,我們要看到它的本質,它的富翁不斷的被淘汰和更新。微軟是從幾千美元開始起家的,這是我們看到的美國市場的本質。 *養老基金 中國股市被砸下來之後,全球有一個推動的過程,我們實行的是凱恩斯和貨幣主義。在2007年9月份的時候我談了大蕭條,我們知道大蕭條之後中國央行會救助經濟。中國儲蓄必然會進行對抗通貨膨脹的配置,幾十萬億的儲蓄到什麼地方了,這是我們最壯觀的想法。我十幾年前就感受到這種宿命的存在,卻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我們看到09年房價增長50%以上,現在它的這個使命已經完成了。 *我們再看一下美元 從2001年美元進入大周期的貶值過程,這個貶值過程有一個戰略要求。中國從2001年開始入市,幾億勞動力進入全球市場,對於美國中央銀行來講是什麼概念?只有大量的輸出貨幣。小布希上台的口號是「大規模減稅拉動全球經濟」,原因是什麼?幾億勞動力是什麼概念?資本主義市場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美國老百姓賺錢了,跨國公司也賺錢了,這是美元大貶值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全球都在配置,我們看到中國資本市場的火熱程度。我們要了解這種結構,這樣的話才可以確定是必然發生的事件。 *日本 日本有10萬億美元存款,現在日本的國債是890萬億日元,這是沒有辦法順利運行的。日本存在兩個重要錯誤,我們看到日本犯了錯誤,當這個錯誤發生的時候我們要想辦法生存下來。犯什麼錯誤?日本在高端產品方面競爭不過美國,而低端方面的產品搞不過中國。現在日本製造業挖礦、天然氣、船等很多都是日本的。創新是永遠需要調和的,日本的失業率與發達國家相比是低的,海外投資有3萬億美元,這不是好的現象。它的整個經濟體系維系在裡面,,龐大的錯誤觀念維持20年,它還沒有發現錯誤,這就是我們一個賺錢的機會。 *我們為什麼要研究中央銀行 格林斯潘的要求是什麼,就是要大量的收集數據,哪怕洗衣店的數據也要收集。現在中央銀行只是一種概念,也就是說遵循一種理論,這種理論是我們可循的。現在社會在進步,已經脫離了這種理論了,像我們的交易體系CDS,60萬億的CDS,在以後的兩年中很多人可能會為CDS跳樓,但是有很多國家不理解這個產品。 這是美國人的財富,我們要了解美國財富的根源在什麼地方?我們要比中央銀行了解CDS、日本以及印度的情況,然後從他們的思想當中找到他們犯錯誤的可能性。如果人雲亦雲的話,可能賺錢嗎?這是違背資本原則的,資本原則是創造。政府只是在維持最低生活,適者生存是資本的原則,這個原則是不可能改變的。 我們再回到日本的問題,日本是兩線作戰。兩線作戰是很痛苦的,高端看美國人,低端被韓國和中國人消滅,整個體系維持在大企業包容小企業,外資很難進入日本市場,日本可以開發很多漂亮的玩具以及卡通,這有什麼意思呢?它需要一種最高效率的情景。日本的那些勞動生產率遠低於美國,它的財政赤字沒有翻身的餘地。而現在日本的稅收開始接近歐盟了,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未來2年日元呈現什麼樣的走勢?我為什麼說中國的房價在未來2年內必定崩盤?日本這個國家的情況是非常可怕的:這個製造業國家臨近破產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一點:中國的問題。日元貶值過程是怎麼發生的呢?日本的債券市場只有7%是由外國人持有的,70%是日本的銀行保險公司、養老基金持有,將近25%是私人持有。這個債券市場全部是日本人維持的。像美國債券市場暴跌,大家可能考慮到中國人賠錢、或者日本人賠錢了。美國發這么多國債,把自己的經濟風險給全球化了。人家不是笨蛋,經濟增長必然有一個自我調整的過程。作為一個帝國來講要新陳代謝——要把風險全球化,這是他們的一個目標。 我相信日元匯率在未來3年可以走到1:200,而且這是美國的一個宏觀目標。美國為了大規模縮減赤字,遇到一個重要問題通貨膨脹。現在全球市場是由美國推動的。這樣做的結果是美國沒有通貨膨脹了。 在二戰的時候,美國的經濟騰飛;越南戰爭爆發,美國深陷通貨膨脹。那時候需要變革了,然後進行大規模的變革、減稅。他們最初的時候是通貨膨脹,現在美國已經告別通貨膨脹了,已經進入全球化了。對於美國的底層來講,需要產品價格不斷地下降。現在可以1萬美元買到日本的汽車,1:200的匯率意味著5000美元就可以買到一輛日本的汽車,美國的窮光蛋都可以買到日本的汽車,這也說明了中國的產品該被消滅掉了。 因此來講我們要記住一點,10萬億美元在配置的過程中,他們會配置黃金、人民幣、歐元還是其他的貨幣?所有的日本人必須要面臨的一個問題。日本的文化是集體化的。在戰爭過程中,沒有人投降的話,他肯定不會投降,會死命地抵抗。美國人在二戰時一路順利地打下來,發現日本是最難打的,因為日本人抵抗起來非常的頑強,頑強到你看不懂。美國打日本時非常難,後來發現統治日本卻非常容易。因為日本人投降的話會集體投降,這就是日本人的性格。因此來講,他們容易重復地犯時間上的錯誤。 我絕對反對去熊市尋找投資機會。我認為只要在你的人生當中可以抓住5、6次大升浪就足夠了,這樣的話就可以改變你一輩子的人生。 你想一下,美國1%的人控制70%的財富,在中國也是這樣的現象,甚至更加嚴重。這是什麼概念?我們不談中國的財富,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不是勞動創新的。我們不要抱怨這個體系,我們在這個體系中要發現其中的錯誤,因為你抱怨沒有任何的意義。你發現美元的大升浪會非常可怕。 我認為在今年年底,美元指數估計保守會站在85。如果我判斷正確的話,你會在未來兩年發現一個美元大升浪並且美元指數會超過130,創歷史新高。這是美國人智慧的產物,也不能說市場。你要知道這個社會是少部分人控制大部分人,大部分人是在被洗腦,他們永遠同步的做一次交易。 2008年有很多人看空房子,2009年的時候房子漲起來的時候買的人非常多。他們只是市場的一個彷徨者,資本主義原則是少部分人賺錢,大部分人不賺錢。歐洲沒有股市、沒有泡沫,大部分人是不能發財的,這是社會很平均的福利。日本選擇了日本的文化,歐洲選擇了歐洲的文化,他們要為這種文化付出代價。這是必然的。 我去年年初的時候,寫得非常清楚:歐洲是二等貨幣,當時市場還沒有看空歐元。 歐洲必然是二等貨幣,沒有全球競爭力,10年之後還會發展的不錯。在日元大配置的過程當中,我認為社會所帶來的影響非常大。總的來講大部分人認為美國非常糟糕,而我不這樣認為。美國有12%的人不幹活,這些人搞搞金融產品、軍事、農業等等,什麼都不做照樣可以控制世界。 現在中國的超主權貨幣可能實現嗎?超主權貨幣是什麼概念?必須要有一個概念,有一個國家願意冒險支持這個貨幣。中國願意冒險支持這個貨幣嗎?由於你的工資成本沒有辦法支持這一點,只有出口換取貨幣。由於你的教育、產業情況是不能改變這種現象的,超主權貨幣是一種理論的貨幣,不可能成為一種真正的貨幣。只有人家願意去買這個貨幣才可以,否則不可能產生這種貨幣。 *美國為什麼要用貿易赤字推動全球化,他明白一點:我的貨幣權就是這樣的,美國認為把貨幣權控制好之後,可以讓英國人、法國人、中國人做一些事情,因為世界是它的。如果談全球化,發展的比較好的話,過十年,美國的服務業可以控制全球服務業。美國整體是在「去工業化」,它要用大量的資源玩腦力。在美國人眼裡,汽車行業是一個落後的行業,慢慢在美國被淘汰了,3萬個零件才可以裝成一個汽車,現在汽車的標准還沒有出來,到底是電動還是混合動力沒有確定。科技並沒有突破。汽車產業佔到美國4千億美元,有100萬的勞動人口,大概有400萬是銷售汽車的,這對美國來講沒有什麼影響。 美國要救汽車是非常簡單的,把關稅擠一下就可以拯救。2008年日本人犯了一個錯誤,又開始搶美國的資產。1997年東盟破產的時候,日本人在東盟破得是最厲害的。現在日本佔到海外的3萬億的投資,對日本來講是災難,對於世界來講也是災難,這是必然的過程。 我們如何這個必然的過程使趨勢產生,時間段可能有問題。但是是必然要發生的。日本搶購資產的時候,日本的每個人會保住自己的養老錢。我們看2008年的美國表現的非常糟糕,現在我們看歐洲比美國還要糟糕,中國的樓市泡沫比美國還要有問題。原因是什麼,雷曼才200億美元,4%都不到,為什麼不救雷曼?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人民幣升值 大家也注意到了奧巴馬要人民幣升值,為什麼要人民幣升值。他先和達賴見面然後和台灣搞軍售,最後談人民幣升值。如果真要升值的話,他在利用文化控制我們。現在所有的中國人認為人民幣會升值,你要知道一點,如果日元1:150或者1:200的情況出現的時候,說明人民幣升了50—100%。現在價位不動,我們的人民幣就自動升值這么多,這是美國在控制我們。現在的中國市場以人民幣預期玩這個體系,等人民幣升值預期消逝的時候,我認為消逝速度在3個月到半年。看人民幣,再看房價,答案是非常清楚的。 *歐洲貨幣 我認為在3年歐元到0.8,英鎊跌到1。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整個貨幣體系兌美元出現50%以上的暴跌,這意味著在2年之內人民幣對整個市場升值50%,不是我們主動升值。我們在這個點位升了50%,像美元暴漲是很簡單的道理。在大蕭條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1929年的大蕭條,所有的貨幣兌黃金都是跌了50、60%,甚至2、3倍。法郎跌的更厲害,跌了10倍左右。原因是什麼?整個市場發生債務危機之後,私人資本會進攻這個體系。2009年沒有進攻的原因是什麼,所有的人都在搞赤字,等赤字結束之後,你會發現私人資本要更高的債券收益率。像在希臘那裡,包括英鎊都會擴散出去。像現在的一些東西會相對某種資產貶50-200%以上的,這種資產是黃金還是美元,只有美元,現在黃金已經不是結算貨幣了。 現在所有的資本攻擊貨幣的話,只能持有美元,黃金沒有辦法結算。沒有人在大蕭條的時候或者歐洲爆倉的時候買黃金,這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最直接的方法是:買短期的美國國債,建議大家不要去買長期國債。 這些大配置發生之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要去理解這個過程。未來全球的幾萬億美元的流向是什麼?我剛才說了文化可以改變一切,所有的操盤手、對沖基金可以發現錯誤,等他們發現錯誤的時候會改變配置,我們需要在他們之前做這個配置。 銅在2000多美金的時候我認為可以漲到5000多美金。當時中國工業化的時候基金都配置石油,這個時候你要超前配置。如果美元指數站在85以上,大家應該首先考慮美國軍工股。如果今年下半年到90的話,就可以重倉軍工股了。所有的人沒有想到會是一場災難,災難之後是社會體系的冷戰。 我們講一個笑話,美國在中東陷得非常深。沙特、卡達、阿聯酋等都是由美國控制的,他們占歐佩克的產量是80%。你說沙特反美國,我們假設一個問題:美國從沙特撤出來的時候,沙特是哈瓦比教,伊拉克是遜尼教,他們是世仇。美國撤退之後他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唯一的事情是大量采購軍備。現在我們要注意到美國的整體戰略配置,我的跨度非常遠,我們的數據非常缺乏,在這種情況下我可能就會犯錯誤了。如果犯錯誤的話那是由於我的數據出現了錯誤。 我們注意到,小布希戰略意圖表現得非常明確,要同時在兩個地區打贏兩場常規戰爭。我們可以看到伊拉克地區,阿富汗地區。美國保證控制兩個地區的軍事投放,這是美國人在2001年提出來的。我認為美國的國防提出的觀點和我的觀點相似,他們在大規模減少主戰坦克的投入,增加無人飛機的投放。 美國希望自己的軍備有所收縮,並不希望自己陷入冷戰或者大規模的沖突,他不想以世界警察的角色在市場中立足了。當它想退出的時候,會使世界產生一個非常大的沖動。像中國這樣的國家明年搞軍備,可能會讓大家看不懂。這是所有國家步入民主國家的過程,這是美國人給你的布局,美國的生產率中軍工產品的最高。我個人認為軍工股在美國是一個大升浪,美國在有意識的放大動盪,或者潛意識的加強美元升值。整個的君主國家包括集權國家都會考慮到這些問題,這是沒有辦法的。美國不做這個警察,誰去做警察? 做投資一定要做主升浪、大升浪,我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現在投資者犯一個錯誤。像中國的股市有人賺錢也有人不賺錢。2007年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賺錢,2009年所有買房子的人都賺錢,甚至買到內蒙古的房子也賺錢,這就是配置的過程。我買的品種要是全球最火的品種,所有的對沖基金會配置進去,像銅世界石油、網路科技的配置,他們要把所有的錢買這些好東西,他們發現這些是好的東西。比如說我買了你的基金產品,如果你不買,我就可能認為你的基金有問題,他們可能會被動加碼在10%左右的比例。 我認為大家只要看美元指數,我認為在5、6月份有一個大突破,今年年底守住85,美國軍火有2年的行情,而且這個價格讓大家看不懂,像中國房價現在的價格,不是簡單的上漲。所有人都低估了美國人不願意做警察的情況,到時候社會非常動亂。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