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搭建量化投資研究系統
一、量化投資,數據是基礎
量化投資的理念現在越來越被人熟知,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職場,對量化投資感興趣,想要一試身手,甚至是將Quant定為職業目標的人也越來越多。不過許多朋友現在還只是臨時搜羅有限的數據,做一些零星的研究、測試和計算。與其這樣沒有明確目標地小打小鬧,不如著手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量化投資研究系統」,下面我將和朋友們分享一下我在這方面嘗試的心得。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於量化投資研究而言應該改為「模型未動,數據先行」,高質量的數據是出色研究的基礎。需求決定功能,我們要做哪方面的量化投資研究,決定了我們需要哪些數據。
我所理解的量化投資研究大致包括3塊內容:
學術化的研究工作,例如金融時間序列分析,這一塊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種金融產品的交易數據上,例如股票、期貨、期權的價格,基金凈值等等;
構建交易策略或投資組合,這一塊研究需要交易數據、宏觀經濟指標和公司財務數據等等;
策略回測,這一塊研究需要大量歷史交易數據,用來測試評估交易策略和投資組合。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為了獲得數據,要麼付出金錢成本,購買數據終端(例如Wind終端);要麼付出時間成本,自己動手搭建維護一個金融資料庫。如果沒有機會擺弄萬得、彭博,還是毛主席那句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信息時代,最大的數據源就是互聯網,而且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互聯網可以提供公開免費的數據。所以我們要搭建的資料庫實際上是依賴「網路爬蟲」獲取互聯網上的數據。不過在討論如何獲取數據之前,為了確保將來的工作簡單高效,先要「約法三章」:
盡量以下載文件,而不是抓取網頁內容的方式獲得數據;
盡量減少抓取網頁的次數,換言之,一張網頁上的數據要盡可能的多;
盡量抓取靜態網頁內容,而不是動態網頁。(有一個簡單的規則區別靜態和動態網頁,如果網頁內容變化之後,地址欄里的URL鏈接跟著變化,就是靜態網頁,反之則是動態的。)
B. 開發PC操作系統,大致要投入多少資金。我想投入這方面的
你的想法很符合你的昵稱啊!
開發系統可不單單是投入資金的事情,還要有大量的頂尖人才夠你開發出系統,以及和競爭對手搞對抗,先說說你最大能承受多少資金吧,夠不夠啟動的?
C. 基金公司投資研發是指什麼
但隨著圍繞她身邊的男修士漸漸多起來,董萱兒竟漸漸養成了一見較符合其心意的青年男子,就會立即升起想讓對方拜在其裙下的奇怪念頭,甚至還時不時的以挑撥這些男子,讓他們為其爭風吃醋為樂!
D. 中國真的是沒有能力研發自己的操作系統嗎
研發操作系統是一個長期投入,綜合性的開發。成本確實很高,而且現在安卓,IOS都大行其道,你開發出來一個也未必會獲得巨大的利益,目前國內大環境急功近利,很少有人願意潛心去花個五六年的時間去開發一個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和核彈的重要性一目瞭然,像樣的汽車發動機還沒有造出來,怎麼會去優先投資系統開發?慢慢來吧,水到渠成。
E. 為什麼中國不研發操作系統
你當是白菜嗎?說種下去,明年還產仔?肯定已經正在研究或者已經出來了,畢竟受制於人真的很難受,但是肯定還是不夠完善,所以不能給公眾看到。
F. 國內做股權投資系統定製開發
從字面意義理解,股權眾籌就是以股權的形式對某一個優質項目進行投資,而投資人可以向多個滿足一定條件的人籌集,就是股權眾籌,現在很多形式已經不是實體的了,都是通過互聯網平台來進行,而股權眾籌系統開發平台就是為這些服務的。迪蒙做股權眾籌系統開發,有一些開發流程圖可以拿來看看,會有益於理解。系統安全穩定。操作簡單流暢、可定製功能與界面。 希望可以幫助你!
G. 有沒有軟體開發的開發一款軟體系統大概需要多少投資
看你需要什麼類型的 復雜的貴點 簡單要求的價格便宜點
H. 微軟研發一款操作系統投入的經費有多少
MSDOS系列
WINDOWS 3.*系列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2000
WINDOWS ME
WINDOWS 2003
WINDOWS XP
還有支持64位的WINDOWS系統WINDOWS VISTA
Windows Vista(以下稱Vista)的兼容性一直被人詬病,因此,盡管微軟在Vista的研發上投入了驚人的時間、人力和金錢,但Vista目前在全球的裝機率卻始終在20%左右徘徊……更多的用戶在等待Service Pack 1(補丁集,以下稱SP1)的發布,希望解決了兼容性問題後再安裝Vista。
當SP1發布在即時,微軟拋出了又一個重磅的消息:Vista全面降價,降價幅度最高達到50%。這對用戶來說是雙重「利好」,這樣的雙重「利好」反映了微軟什麼樣的策略?它將給Vista未來的命運帶來什麼影響?帶著這些有意思的問題,我們來嘗試尋找一些答案。
銷售、技術雙管齊下,為Vista普及加速
客觀地說,SP1確實不是一個簡單地把補丁捆紮起來忽悠用戶的應景之作,它實實在在地下了很多功夫,收集了來自測試實驗室和終端用戶的數量巨大的反饋,並與合作夥伴一同工作,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集成了SP1的Vista提供了從非常老舊到極為發燒的硬體的良好支持,尤其是在品牌電腦上安裝時,首次安裝完畢就很少再需要其它的驅動了。另一個值得稱道的改進是對應用程序兼容性的支持,以往在Windows XP上能夠運行的大多數程序也可以直接在SP1上運行,而更老舊的程序也基本上都可以以向下兼容模式運行。對現有軟硬體支持的實質性改進,是Vista能夠被接受的關鍵。
當然,SP1在技術方面還有另一些比較大的改進,比如文件拷貝速度變快,這樣的改進還有20多項,寫在微軟的技術白皮書中。
按理說,有了SP1的保障,微軟大可以將銷售策略向上游提升,建立更多的分銷渠道並穩定售價。然而,此時微軟卻啟動了更加吸引用戶的降價策略:首先是針對系統集成商版本的降價,這個降價幅度比較低,約10%。而對於零售用戶,Vista的折扣以20%起,最高可達50%。微軟對於打算購買Vista旗艦版的用戶還有特殊的優惠,提出了「想好了隨時升級」的步進策略,也就是用戶可以隨時把自己當前的Vista版本向更高一級的版本升級,而只需要支付差價。
這種價格和技術雙管齊下的局面,可能會讓更多的消費用戶做出短期的升級購買決定。這樣看來,微軟是希望通過這樣的策略,在短時間里造就大量的Vista用戶,讓Vista能快速成為主流操作系統,但這是微軟的全部意圖嗎?
Vista只是一個過渡的產品?
往前想一想,無論是從Vista的研發和銷售局面,還是此次的全面降價策略,我們其實都感覺到了一種似曾相識。不言而喻,Vista和它的上一代產品Windows XP相比,可以說在諸多方面都有著極大的差異。無論是從表面上的用戶界面、操作習慣還是底層的驅動模型和安全層設計,Vista都和Windows XP大不一樣了。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Vista可以視作一個Windows新設計理念的開端產品。歷史上也曾有過類似的產品——Windows Me,它是Windows 9X內核的末代產品,但引入了很多後來Windows 2000中沿用的概念和風格。
微軟在Windows Me上市不久就啟動了Windows 2000的研發,隨即啟動了針對Windows Me的降價計劃,從99美元降到了59美元。這一舉措引發了裝機的熱潮,微軟因此營收大增,保證了Windows 2000的研發經費,同時有效地降低了Windows Me的上一代產品——Windows 98第二版的競爭優勢。最終在Windows 2000發布後不久,Windows Me也就進入了隱退時期,但Windows 2000的高認同率無疑和Windows Me的成功有著明顯的聯系。
而對Vista來說,它的上一代產品Windows XP的最新補丁集Service Pack 3尚未發布,下一代產品Windows7卻已經立項啟動,它和Windows Me的情況在幾個細節上不謀而合:前後都有產品在熱火朝天地研發,和上一代產品有較大差異但並非具有徹底的革命性,下一代產品的研發和現役產品的銷售關系較大。
這樣看來,Vista的產品生命周期可能會非常短,而它的下一代產品或再下一代產品,卻極有可能長期佔領市場,定義下一代消費操作系統的主流。而Windows7的研發無論從技術還是經費方面都對Vista有依賴,我們應該可以期望Windows7會是一個取Vista之長、避Vista之短的成功產品,而Vista本身,則有可能成為一個過渡的產品。
此次這種明顯以短線收益為目的的降價銷售策略,可以理解為微軟公司正在為新一代的操作系統研發籌集必備的資金;而即將發布的SP1則可以視為一種性能增值,是新一代操作系統的探路者和鋪路石。微軟利用Vista對新系統的技術做好反饋群體的培養和新用戶接受時間的緩沖,可謂一舉兩得。
近期格局和遠景預測
可以預見,Vista的降價計劃將在SP1的公眾下載發布在即、集成光碟封裝待市的時候,為它佔領市場起到一個功力強大的助推器作用。雖然Windows XP的Service Pack 3多少會讓用戶黏性效應再多挺一段時間,但Windows XP遲早會和Windows 2000和Windows 98一樣進入消費操作系統市場的「名人博物館」,而讓位於主流。在Vista發布一周年之際,它售出了第1億份拷貝,如果和Windows XP按同樣的PC數量的比例來看,它本應售出1.5億份或更多才正常。但降價計劃公布後的一個月之內,它就拿下了在消費市場上售出2000萬份的喜人銷售戰果,如果不出意外,Vista的主流局面將在本年年中確立。
但是Vista註定不是一個有著長期活力的產品,而是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角色為一個時代肇始,這也是微軟為何把它稱為「十年內最重要的系統」之一的原因。SP1和降價策略的同步啟動,暗示著Vista的過渡期實際上已經開始。微軟必須在短期內通過這個過渡產品取得營收,來支付未來數字戰爭的軍需。
Windows7正在快步向我們走來,甚至現在已經有一些人得到了它的最初建構。一兩年內,我們會愉快地使用Vista,但是我們更期待的則是它觸發的新一場用戶體驗革命,樂觀地估計,在2011年我們就能夠看到Windows7的公測甚至社區發布。希望到那個時候,Windows能夠做得更好,同時也會更便宜。
I. 交易系統是怎麼研發的
長沙華唐電子的UTS現貨交易系統是結合了GTS,MT4.MT5的優點的智能交易系統, 三 UTS平台優點: 1、強大的風險控制能力 系統提供多種風險控制措施,如:實時監查總倉信息、盈虧匯總、頭寸數量、行情錯價保護和延時保護等。 2、有效的安全機制 智能化通訊連接機制,有效地防止惡意攻擊和病毒攻擊。在關鍵業務數據上有相應的數字簽名標識,防止內部人員篡改數據。 3、靈活多樣的交易參數設置 提供多種參數化的設置,可以針對行業內各種交易規則進行定義和設置,以滿足交易商和投資者的個性化需求。 4、卓越的系統性能 能夠輕松支持數萬人同時在線。 5、多資金賬戶的理財投資 6、輕量級的硬體需求 公】司【電①八⑥。。⑦O七七,,,②四四伍】
J. 怎樣架構企業研發管理體系
1、研發管理核心思想:
新產品開發是一項投資決策。研發管理強調對新產品開發進行有效的投資組合分析,並在開發過程中設置關鍵的檢查點,通過階段性評審來決定項目是繼續、暫停、中止還是改變方向;
基於市場的開發。研發管理強調產品創新一定是基於市場需求和競爭分析的創新;
跨部門、跨系統的協同。採用跨部門的產品開發團隊(PDT:Prot Development Team),通過有效的溝通、協調以及決策,達到盡快將產品推向市場的目的;
非同步開發模式,也稱並行工程。就是通過嚴密的計劃,准確的介面設計,把原來許多後續活動提前進行,從而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採用公用構建模塊(CBB:Common Building Block)提高產品開發效率;
結構化的流程。產品開發項目的相對不確定性,要求開發流程在非結構化與結構化之間找到平衡。
2、研發管理框架
研發管理框架是IPD(Integrated Proct Development, 簡稱IPD)的精髓,它代表業界最佳實踐的諸多要素。具體包括非同步開發與共用基礎模塊、跨部門團隊、項目和管道管理、結構化流程、客戶需求分析、優化投資組合和衡量標准共七個方面,其框架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