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積極財政政策與國債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積極財政政策與國債

發布時間: 2021-05-27 10:26:43

『壹』 增加發行國債為什麼是積極的財政政策 求學霸幫忙

增加發行國債為什麼是積極的財政政策?發行國債可以快速的聚集民間的資金,用於國家的各種建設,加快經濟的發展,所以發行國債是積極的財政政策。

國家要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為此需要大量的中長期資金,通過發行中長期國債,可以將一部分短期資金轉化為中長期資金,用於建設國家的大型項目,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貳』 發行國債為什麼是積極的財政政策

發行國債 可以使政府迅速融資的手段 當政府遇到財政危機時 如果你發行貨幣 那麼你的通貨膨脹會增加 不利於國家的發展 發現國債是最穩定 也是最可以控制的方式
買國債之後誰來消費
中國因為教育問題 喜歡存錢到銀行 因為股市有風險呀 保險是騙人的呀 基金很可怕 這就是中國人的觀點 至少是絕大部分人的觀點
而購買國債老百姓是存銀行之後的最大的選擇 因為是國家 所以很穩定 又有利息 並且利息要比銀行多 他沒有理由不買呀 而買國債 並不影響老百姓的日常平均消費呀 及時你急需用錢 你可以質押嘛 國債是在每個銀行都認可大的財產 就相當於你有長期本票一樣 這樣的話 就讓整個資產得到充足的流通

『叄』 什麼叫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1、積極的財政政策是經濟穩定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的必要前提,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徵。
2、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財政投融資來實現產業政策的國家經濟政策與宏觀調控手段。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財政投融資進行國家基本建設與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經濟結構,引導、推動、扶持產業升級,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投資,增加就業,擴大內需,使本國經濟平衡可持續發展。
3、穩健的貨幣政策是使本國幣值穩定的國家經濟政策與宏觀調控手段。使本國幣值穩定的根本是貨幣發行量與國家有效經濟總量等比增長。利率穩定、匯率穩定、進出口持平、以直接投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制,也是使本國幣值穩定的必要手段。
4、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是穩步通脹政策,不承認任何合理的通脹率。因此所謂環比同比物價上漲、物價上漲不太快等,都不符合穩健的貨幣政策。
(3)積極財政政策與國債擴展閱讀:
執行穩健貨幣政策的手段:
1、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傳統的貨幣政策三大工具都得到了較好應用。首先,2003—2004年,央行兩次調高存款准備金率,雖然分別只上調了1和0.5個百分點,卻產生了很大的市場效果。
上世紀90年代央行也曾多次調整准備金率,且調整幅度大大高於這兩次,但市場幾乎沒有反應。這說明我國經濟市場化的程度已經很高。其次,公開市場操作日臻成熟。
2、央行在市場上通過公開買賣國債,向商業銀行體系放鬆或收縮銀根,從而起到調控貨幣供應量的作用,使穩健貨幣政策的執行得以保證。
3、隨著積極財政政策的淡出以及外匯儲備大幅增加形成的貨幣供給的快速增長,央行在國債買賣之外加大了央行票據的發行,以沖銷人民幣的過快增長。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量2003年達到14萬億元左右,2004年也有近12萬億元,大大超過其他證券市場的交易量。
4、利率手段的運用日益重要。2004年初,商業銀行和信用社貸款利率的浮動上限被放寬至央行基準利率的1.7倍和2倍。到當年10月,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同時放開了商業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限和貸款利率的上限。
特別是後一次利率調整,雖然幅度很小,但對市場的影響很大,甚至國際金融市場和一些國際原材料市場的價格都因之下跌。這說明我國市場經濟進程和經濟國際化程度的加深。利率的提高,使市場得到非常明確的信號,央行對經濟過熱的調控作用進一步加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穩健的貨幣政策

『肆』 發行國債是不是積極的財政政策

財政收入由多個部分組成,國債收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國家發行國債能有效利用社會閑散資金,來進行建設。能增強經濟活力,是積極的財政政策。

『伍』 發行國債對我國實行積極財政政策有哪些影響

由於通貨緊縮形成的原因比較復雜,並非由單一的某個方面的原因引起,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混合性通貨緊縮,因此治理的難度甚至比通貨膨脹還要大,必須根據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進行認真研究,才能找到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下面以我國存在的通貨緊縮為例,提出治理通貨緊縮的一般措施,包括兩個方面:(一)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擴大財政赤字)和貨幣政策要治理通貨緊縮,必須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政府公共支出,調整政府收支結構。對具有極大增長潛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實行稅收優惠,盡可能地減少對企業的虧損補貼以及各種形式的價格補貼,利用財政貼息的方式啟動民間投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引導其資金投向社會急需發展的基礎設施領域,在繼續增加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以及退休人員工資的基礎上,更要把增加農民和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當作一件大事來抓。總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要在加大支出力度的基礎上,優化財政收支結構,既要刺激消費和投資需求,又要增加有效供給。通貨緊縮既然是一種貨幣現象,那麼治理通貨緊縮,也就必須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以滿足社會對貨幣的需求。增加貨幣供給的方式不外乎從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兩個方面著手。作為中央銀行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貨幣政策工具,影響和引導商業銀行及社會公眾的預期和行為。在通貨緊縮時期,一般要降低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和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從社會主體手中買進政府債券,同時採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鼓勵商業銀行擴張信用,從而增加貨幣供給。具體操作要根據造成貨幣供給不足的原因,靈活掌握。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運用,是治理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的主要政策措施,但由於貨幣政策具有滯後性的特點,而且在通貨緊縮時期,利率彈性較小,因此財政政策的效果一般比貨幣政策更直接有效。(二)加大改革,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市場經濟是在全社會范圍內由市場配置資源的經濟,市場經濟不是萬能的,但實踐證明它是最優的,政府對「市場缺陷」的矯正,必須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受到約束,否則,對經濟的破壞作用是巨大的。反思我國通貨緊縮局面的形成,無不跟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有關,像國有企業大量虧損,失業現象嚴重,重復建設造成經濟結構的扭曲,短缺與無效供給的並存以及政府部門的腐敗,效率低下等都與政府對市場的不信任,對市場的過度干預緊密相連。因此,要想盡快走出通貨緊縮的困境,必須加大改革力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積極推進國有企業的轉制工作,甩掉國有企業的沉重包袱,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使其真正發揮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完善市場經濟所需要的科技、教育、住房、衛生、醫療、社會保障制度。

『陸』 購買債券是緊縮的財政政策,發行國債是積極的財政政策

反了,央行向市場發行(銷售)債券時回收貨幣,市場流動性減小,因此是緊縮的;而回收(購買)債券時則發出貨幣,增加流動性,因此是寬松的財政政策。

『柒』 國債積極財政政策具體措施

A 解析:

『捌』 什麼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1、積極的財政政策是經濟穩定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的必要前提,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特徵。

2、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財政投融資來實現產業政策的國家經濟政策與宏觀調控手段。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財政投融資進行國家基本建設與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經濟結構,引導、推動、扶持產業升級,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投資,增加就業,擴大內需,使本國經濟平衡可持續發展。

3、穩健的貨幣政策是使本國幣值穩定的國家經濟政策與宏觀調控手段。使本國幣值穩定的根本是貨幣發行量與國家有效經濟總量等比增長。利率穩定、匯率穩定、進出口持平、以直接投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制,也是使本國幣值穩定的必要手段。

4、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是穩步通脹政策,不承認任何合理的通脹率。因此所謂環比同比物價上漲、物價上漲不太快等,都不符合穩健的貨幣政策。

(8)積極財政政策與國債擴展閱讀:

執行穩健貨幣政策的手段:

1、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傳統的貨幣政策三大工具都得到了較好應用。首先,2003—2004年,央行兩次調高存款准備金率,雖然分別只上調了1和0.5個百分點,卻產生了很大的市場效果。

上世紀90年代央行也曾多次調整准備金率,且調整幅度大大高於這兩次,但市場幾乎沒有反應。這說明我國經濟市場化的程度已經很高。其次,公開市場操作日臻成熟。

2、央行在市場上通過公開買賣國債,向商業銀行體系放鬆或收縮銀根,從而起到調控貨幣供應量的作用,使穩健貨幣政策的執行得以保證。

3、隨著積極財政政策的淡出以及外匯儲備大幅增加形成的貨幣供給的快速增長,央行在國債買賣之外加大了央行票據的發行,以沖銷人民幣的過快增長。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量2003年達到14萬億元左右,2004年也有近12萬億元,大大超過其他證券市場的交易量。

4、利率手段的運用日益重要。2004年初,商業銀行和信用社貸款利率的浮動上限被放寬至央行基準利率的1.7倍和2倍。到當年10月,存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同時放開了商業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限和貸款利率的上限。

特別是後一次利率調整,雖然幅度很小,但對市場的影響很大,甚至國際金融市場和一些國際原材料市場的價格都因之下跌。這說明我國市場經濟進程和經濟國際化程度的加深。利率的提高,使市場得到非常明確的信號,央行對經濟過熱的調控作用進一步加強。

『玖』 為什麼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增發國債

用來達到擴展需求、刺激經濟的目的。

盡管國家財政收支形勢較為嚴峻,但在銀行有較多「存差」,有富裕資金,企業因約束機制強化等原因而貸款謹慎等情況下,財政可以通過實施以適度擴張的國債政策為重點的積極財政政策,來達到擴展需求、刺激經濟的目的。

1998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財政部關於增發國債用於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今年中央財政預算調整方案(草案)的議案》,決定由財政部向國有商業銀行增發1000億元國債,專項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決不搞一般性工業項目。

(9)積極財政政策與國債擴展閱讀

中國國債工作中曾經存在的國債行為短期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籌資行為短期化,具體表現為國債期限短、利率高,國債的金邊債券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二是國債發行機制的設計不合理。目前國債發行機制是:當前發債規模=當年赤字+當前國債還本+當年國債付息。

這種機制不是從國債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宏觀調控重要手段的角度進行設計的,只是從解決當前財政的暫時困難出發,因而不利於對財政支出的控制和管理,對財政赤字控制無自律作用,對國債規模的膨脹失去約束,容易導致國債規模的盲目擴大。

三是國債資金分配使用投向上消費化的問題。在分配上,重消費(只管彌補赤字)、輕發展,重眼前利益、輕長遠利益。在使用上,重直接效益、輕社會效益,重短、平、快項目建設,輕公共事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導致基礎設施發展欠賬太多,影響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拾』 為什麼財政赤字與國債規模屬於積極的財政政策

簡單地說就是將已經存在的鈔票流動起來,而不是不斷灌水(新印鈔票)後產生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