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低成本高回報的電影有哪些而高成本卻賠的很慘電影又有哪些
小成本卻優秀的電影有以下幾部:
《失戀33天》:一部典型的以小博大,11年白百何以及文章都是電影新人,該電影的製作成本不高,3000千萬~5000千萬之間,卻能夠收獲3億多票房,在11年,票房過億的電影可不多。當之無愧的黑馬,也讓白百何從此走向票房靈葯之路。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距離財富自由,我們只差留言區一個機遇!!
B. 14年前,一群不知名的演員,靠著劉德華的300萬,一夜翻身,如今怎樣
14年前,也就2006年,一部名不見經傳的黑色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以「黑馬」姿態出現在電影院,以不到350萬的成本獲得票房2350萬,勇奪當年國產片票房完軍,也成為華語喜劇影片的經典。由劉德華主唱的電影主題歌曲《累斗累》,跟電影一樣,立即成為全國逾千電台熱播歌曲。這部電影的誕生離不開「四大天王」之一劉德華的幫助,當時由劉德華支持進行的「亞洲新星導」電影計劃,導演寧浩就是靠劉德華資助的300萬拍攝《瘋狂的石頭》。與此同時,影片中原本默默無聞的黃渤、徐崢等演員也憑此片一夜翻身,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當初《瘋狂的石頭》是一部典型的三無影片:無名導、無明星、無流量。可是,如果一部電影能讓你笑到把手拍疼、笑到流出眼淚,有沒有明星還真的那麼重要?如果一部電影能實實在在地講好一個故事,有沒有眼花繚亂的特技還真的那麼重要?我們相信,只要國產片導演都能夠腳踏實地認真講好一個故事,我們相信,不用燒錢,不靠流量,是「石頭」都能發光。
C. 求專業人員指導 想拍一部 類似於 《失戀33天》 那樣的 小成本電影需要投資多少錢
《失戀33天》雖說是小成本電影,但是投資並不算那麼小,以《瘋狂的石頭》舉例:劉德華公司總投資300萬,票房回報2350萬,主要演員:
▪ 馮董(徐崢 飾) ▪ 黑皮(黃渤 飾) ▪ 包世宏(郭濤 飾) ▪ 道哥(劉樺 飾) ▪ 小軍(岳小軍 飾) ▪ 麥克(連晉 飾) 那時候這些演員,都不是大盤兒演員,有的甚至是導演寧浩的朋友,所以也沒怎麼提費用的事兒,籌備一年多,拍攝40多天的小成本製作電影《瘋狂的石頭》,是劉德華所推出的「亞洲新星導」電影計劃的贊助影片之一,也是寧浩第一次有作品進入院線發行。現在普通拍一個MV或是微電影,怎麼也得10萬開外,要是拍類似《失戀33天》,這個不是一般的人可以承受的,至少要找贊助商、還有就是租場地,租拍攝的機器、後期製作的問題,這些都要想好才能開始,但也只是前期籌備,最最關鍵得還是劇本,你想想你拍這些肯定是要給人看的,但是你的定位面向的群體是什麼人群,你的劇本只要能吸引那些投資人,你才有拍攝的可能性。
D. 怎麼理財買基金
大跌上熱搜,春春、坤坤頂流基金經理也中招,為什麼我還是建議你買基金?
買基金都是奔著賺錢去的,但是在市場行情極端下跌時,基金也會出現虧損。在今年的2月22日,是基金重倉股遭遇連續第三日殺跌,休閑服務、食品飲料、醫葯生物板塊大幅下挫,山西汾酒跌停,通策醫療跌停,葯明康德跌超8%、貴州茅台大跌7%。
大市值白馬股有紛紛殺跌,當日公募基金凈值也是遭遇大幅下挫。頂流基金經理張坤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大跌5.05%、劉彥春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大跌6.18%,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大跌5.43%,更有投資者在評論區表示「春春、坤坤、蘭蘭們掉落神壇了嗎?」也有資深的基民表示,「這樣簡單粗暴的結論並中肯,基金經理掙300%虧30%,掙了兩年虧兩天。」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買基金,而不是自己用真金白銀在股市「覓食」,也是因為作為目前主流的理財方式,基金有其獨到的優勢所在。
投資看似很簡單,實則很難
目前A股已有4193家上市公司,這也意味著,即使是僅投資A股,也面臨在4193隻A股中做選擇的難題。
除了A股,港股、美股也有不少優質標的,對於非專業的投資者來說,應對成千萬只個股已經是頭大,更不用說現金流折現DCF模型、財務報表、對產業鏈的深入研究、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選股、以及交易所不同導致的交易規則變化等知識的了解。在多種問題應接不暇的情況下,要想在股市獲利更是難上加難。
無論是對於公司的研究深度和跟蹤,還是對投資理念的執行,散戶,也就是我們說的個人投資者遠遠沒有機構投資者的資源與優勢,而這正是買基金的優勢所在。
狹路相逢「智」者勝,讓最聰明的人為自己「打工」
買股票需要自己入場操作,但是在交易市場中要想獲取超額收益,就需要比別人更加強大。我們的投資者雖然是各個行業的佼佼者,但是各行各業都講究「術業有專攻」,在投資領域,基金經理是最靠譜的選擇。
與私募相比,公募對對學歷、專業都有著更高的門檻,並且成為基金經理的周期也是特別長,選撥優秀的人才+較長培養周期,也是保證了基金經理的質量。
一般來說,公募基金經理基本要求是金融系的碩士、博士以上學歷,並且還是是財經類或者綜合類的TOP10以內的大學。即便這類頂尖人才進入了基金公司,一開始也是從研究員開始做起,然後再做基金助理,在能力、業績都得到了認可知乎,才有可能升職為基金經理。私募排排網有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由於這個周期大多在5-10年左右,所以與私募基金經理的年輕化相比,公募基金經理的年齡下限基本上都是在30多歲及以上。
從這個角度來說,選擇基金就是選擇基金經理,也就是「僱傭」了市場一群最聰明的人為自己「打工」,還能避免自己盲目投資帶來的失敗。
分散投資風險,還能快速變現
俗話說,有多少錢,辦多少事,但是遇到自己心儀的股票卻湊不齊買一手的錢怎麼辦?買基金就是不錯的選擇。
以貴州茅台為例,截至2月23日收盤,該股報收2307元/股,也就是說,買一手需要至少23.07萬元。如果看好茅台,又買不起茅台,還能上車嗎,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可以選擇追蹤白酒的指數基金,比如招商中證白酒,另一方面,也可以選擇重倉白酒的主動管理基金,比如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中小盤、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匯添富消費行業等基金在披露的2020年年報中,均持有相當比例的貴州茅台。在貴州茅台股價上漲時,上述基金也可以分享其上漲紅利。
不僅如此,買基金還能分散投資風險。基金經理的持倉一般都較為分散,即便是行業主題基金,也會配置一部分債券等低風險產品。在板塊輪動過程中,即使不同行業間此消彼長,也能獲取收益。
買基金還有快速變現的優勢,與房地產、收藏品、定期理財等投資方式相比,基金的申贖是十分便利,在急需資金周轉時,基金的變現最為快捷、便利。
低門檻理財是投資的另一優勢,最低僅需10元,就能購買基金,這是投資房地產、股票、銀行理財、保險理財、衍生品等難以媲美的。
相關文章:
公募基金經理本科比博士還少?高學歷基金經理業績同樣優秀嗎?
E. 期貨大師張紅亮操盤怎麼樣
哥們幸好你遇到我,今天在現貨詐騙315維權群里看到很多期貨現貨被騙的投資者,現在國內現貨市場太亂了,現貨怎麼賺錢呢?是靠賺客戶的80%交易手續費和20%無風險頭寸,你虧錢開戶公司業務員拿到手的提成才越多,你賺錢人家頂多就拿個小頭手續費罷了,你說是你虧錢有利於開戶公司還是你賺錢有利於開戶公司呢?顯而易見了,給分吧
F. 期貨界有什麼傳奇人物
期貨市場有漲有跌,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價格波動推動市場前行。在價格波動過程中肯定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一些日間「雜波」影響了我們的交易心態和趨勢性判斷,以致最終導致交易失敗。其實期貨的漲跌就可以看作是人生的起伏,我們生存的這個社會充滿了矛盾,人們就是在解決矛盾中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正因如此,能在期貨行業里叱吒風雲,嶄露頭角的人總是讓人們連聲叫好。
如果說中國股市存在大鱷的話,那麼當年萬國證券的總經理管金生無疑要算現在這些大鱷的鼻祖。管金生生在紅旗下,喝過洋墨水,擁有比利時的兩個碩士學位,當年在上海灘叱吒風雲,被譽為「證券教父」。1995年2月2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生了震驚中外的「327」國債事件,當事人之一的管金生由此身陷牢獄。
陳久霖闖盪海外市場7年整,冰火兩重天。一個因成功進行海外收購曾被神話般稱為「買來個石油帝國」的石油大亨,卻因從事投機行為造成5億多美元巨額虧損而轟然倒塌;一個引領亞洲經濟潮流、年薪490萬新元的「打工皇帝」,因在期貨市場的違規操作,行將站到新加坡的法庭上接受審判,譜寫了人生的悲歌。
蔣仕波,浙江諸暨人,曾任大地期貨副總經理。1962年出生,股市牛人。喜好做ST摘帽股,主做年底到第一季度的摘帽行情,做過蘇寧環球,萬向德農,煙台冰輪,無一失手。2004-2005年因違規交易被市場禁入,此後該人從浙江大地離職。蔣熱衷於期貨橡膠投資,在國內期貨市場名氣非常大。
葛衛東,江湖尊號「葛老大」,2000年開始做期貨,兩次爆倉,2004年迅速崛起,成為期湖中一代梟雄。血風腥雨十幾載,自稱「沒有對手」,渴望挑戰葉大戶。六年來年均收益率120%,華爾街稱之「東條英機」,不講規則,被罰1000萬。目前資產已達120億。
葉慶均,現任浙江敦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畢業於鞍山鋼鐵學院。03年以10萬起家,08年身價已過50億,創造了幾萬倍的投資收益,在期貨市場樹立起第一大佬的江湖地位,已創造順其者未必能贏、逆其者必虧的神話。目前身價百億,是中國的索羅斯,國內期貨界已無能超越他之人。
林廣袤,江湖稱號「濃湯野人」,專職做棉花,被稱為棉花奇人。2010年做多棉花,11年反空棉花,從600萬做到20億;2012年做多棉花,遭受重大虧損,在上海青澤投資公司成立之際,承認虧約7億。此後,野人暫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近期總結失敗原因:大賺之後信心過度膨脹,自以為已無所不不能,想承擔國家才能承擔的重任。
黃偉,資本大鱷,尊號「黃大哥」。91年拿2萬從股市中賺了第一桶金,後轉戰期貨,「3.27」國債期貨事件中賺了2億,令當時常務副總理朱鎔基大為震驚。後在商品期貨中又賺了10億。94年開始投入房地產行業,目前控股3家上市公司,身價達220億。為人低調,目前仍玩期貨,2012年從螺紋、銅上賺了5億左右。
92年開始投資銀行債券,初涉金融市場。93年4月,應聘到大連首家國際期貨公司,成為大連期貨業首批經紀人之一。後擔任過多家公司的業務經理、投資顧問、操盤手。96年開始個人期貨投資,10萬元,到收益超過千萬元,僅用了短短的5年時間(1997-2001)。從1999年開始,其個人賬戶成交量連年位居大商所第一(2001年達300多萬手),受到大商所的嘉獎。
徐王冠,被稱作為「東方猶太人」的浙商,20年前放棄教師行業下海經商,憑借期貨起家,20年後的今天,已經擁有了9家控股子公司,涉及房地產、能源、實業投資等多個領域。7年前,他的團隊正式進駐蘇州房地產市場,以國香園項目正式亮相,取得首戰「大捷」。
傅海棠,農民出身,曾養過六年豬,種過棉花、大蒜等。2000年開始做期貨,前兩年從5萬起步到1.2億,是國內期貨界的傳奇人物,不看任何技術圖表、不做任何技術分析,用「天道」思想理解分析市場、指導操作方向和節奏,擁有最純粹最樸素的投資思想,有「農民哲學家」的稱謂。
期貨生涯始於1993年,20年只專注做銅一個品種,內盤外盤均有涉足。以精準的隔夜單和極高的日內交易功底操作銅,雖有能力操控龐大資金,但一直注重資金規模的管理,不追求短期暴利,用「積小勝為大勝」的理念參與市場。在2012年《期貨日報》第六屆全國期貨實盤大賽中,以1003.42%的收益率獲得重量組冠軍。
孫道臣,期貨公司普通業務員,工薪階層。2012年正式加入杭州期貨交易私募圈。兩年多的時間從20000塊賺到2000萬,很快身價上億,還是一個十足的85後新生代私募頂級操盤手, 此人涉獵廣泛:股市、期市、匯市、現貨以及東西方多個二級市場均有涉足 此人為技術派交易員,通過總結自己的交易心得,創立了「期貨太極區間交易」圈子裡都稱其「道哥」,後以老師自居,後背喜歡尊稱其「孫老師」。
G. 飯局也瘋狂投資多少
今年電影春節檔共有十八九部影片上映,不乏好萊塢大片,也有賣力炒作的國產電影。先前並沒有太多宣傳的國產中等成本影片《飯局也瘋狂》,卻一枝獨秀,不但在觀眾中贏得較好口碑,而且目前已取得了將近4000萬元的票房。
像一把刀子直指現實中的丑惡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劉藩認為,《飯局也瘋狂》延續了導演尚敬自電視劇《武林外傳》及去年春節檔公映的同名電影以來的優良傳統,難得的諷刺精神一脈相承,並且很好地發揮了電影宣洩大眾情緒的功能;春節檔的其他影片,《逆戰》、《大魔術師》與本土現實生活無關,《諜中諜4》、《福爾摩斯探案2》是外國片,港台喜劇是無厘頭、嘻嘻哈哈,難以引發深層共鳴,相比之下,《飯局也瘋狂》對現實的嘲諷就更為難能可貴,令人關注。
該片導演尚敬告訴記者,雖然拍攝這部諷刺喜劇令他感到困難重重,但「我不想隔靴搔癢,也不想停留在神頭鬼臉的人物出場鬧一鬧」,「我希望它是直指現實的,無情地嘲諷人性的弱點和社會上的丑惡現象,保持原創的激情、批判的鋒芒,」他說,「喜劇必須是一把刀子」。
飯局文化是中國所獨有的,抓住這個人人眼中總有、筆下卻無的現象進行傳神的展現和精妙的揭露,編劇俞白眉功不可沒。「飯局的本質不是飯,而是『局』。『局』是圍棋術語,圈套的意思,中國之所以有飯局,是因為潛規則的存在。」編劇俞白眉說,他特別不喜歡飯局,偶爾參加,作為一個置身事外者,他看到投身其中者臉上寫滿了慾望。他從創作之初就不想搞「借古諷今」,而想做一部不迴避現實的、微型的「當下中國之怪現狀」。「那些滿嘴『心靈雞湯』的、庸俗的國學大師,影片中的台詞『幸福與金錢無關,與內心相連』就是他們的原話,他們讓我充滿『諷刺欲』。」為了能夠「把更多人物放進一個鍋里煮」,他選擇了「多線索喜劇」這種結構方式,這樣才能「擠兌的人多一些」。
俞白眉表示,他本來認為這部電影的主觀眾群應該是年輕人,但意外的是,如今他多次遇到中老年觀眾尤其是中老年知識分子表示對這部電影的贊賞,稱這是「一部言之有物的喜劇」。
風格時尚、表演傳神
恐怕無人否認:《飯局也瘋狂》是一部太時尚的電影。花哨的鏡頭和剪輯,頻繁使用的動畫效果,灌得滿滿的流行音樂和歌曲;故事也時尚,位於郊區的高檔會所里,大師、暴發戶、動作電影明星、性感女郎你方唱罷我登場。還有風頭正健的主創:因執導《武林外傳》電視劇和電影以及協助張藝謀執導《三槍拍案驚奇》,尚敬在觀眾中擁有大批粉絲;俞白眉當初通過網路寫作爆得大名,後來與英達、尚敬等合作過不少情景喜劇,現在也致力於創作年輕人喜愛的小劇場話劇。
從片名上看,《飯局也瘋狂》很容易被歸入「瘋狂」系列,而寧浩的《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一度被視為國產中小成本電影的樣板。但尚敬說,這「純屬巧合」,「我們也沒有要搭『順風車』的意思。」劇本起初就叫《飯局》,可是在電影局立項時發現別人已經先叫了,改來改去都不理想,最後時間所限,投資人定了現在的名字。
俞白眉認為,最好的喜劇都是因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人物而不是因為講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才被記住。比如吝嗇鬼、偽君子、裝在套子里的人、守財奴等,俞白眉筆下形形色色的人物,藉助眾多觀眾喜愛的喜劇明星活了起來,如劉樺、范偉、黃渤、韓童生、巴多、莫小棋、代樂樂等。劉藩尤其稱贊范偉、劉樺和巴多的出色演技,「范偉塑造的偽國學大師形象相信會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劉樺從《瘋狂的石頭》以『道哥』的角色為觀眾所熟知以後,又接拍過不少不叫好的喜劇,這一次的表演還是不錯的。巴多在《瘋狂的賽車》里可謂配角中的配角,但這一次的表現應該說非常精彩」。
人人可以對號入座?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汪方華認為,該片線索過多,小片段繁瑣零碎,讓觀眾眼花繚亂;由於主創想借影片表達的東西「一不小心塞多了」,又讓觀眾感到心累。此外,人物性格過於簡單。劉藩認為,影片故事因果鏈不緊密,而且為了迎合節慶氣氛,增加了「打醬油」明星和嬉鬧場景,犧牲了影片的藝術水準。
尚敬承認,「《飯局也瘋狂》從故事的通透、人物的相互勾連以及自己作為導演的控制上都有待學習」。俞白眉也透露了諸多遺憾,比如劇本由於各種原因被刪掉超過1/4,很多人物被簡化,顯得只有功能性沒有豐富性。
尚敬說,接下來他准備改編拍攝古龍的《歡樂英雄》,因為他想嘗試拍動作、功夫而且勵志、文藝的片子。他聲明:不看影片的投資大小,只看影片的故事、品質以及價值觀。「我愛鬧劇,因為能變形、有笑感。百姓需要娛樂,鬧劇是把喜劇弄得更狠,因為嬉笑怒罵里可以有文章。」他相信,未來喜劇電影也應該更有光芒,類型豐富,審美多樣,表達更加自由。自稱「十幾年堅持在喜劇創作的最前沿一刀一槍地打、認認真真寫了十幾部戲」的俞白眉表示,盡管目前「電視情景喜劇已死」,慶幸的是電影市場很好,可以讓自己把智慧和情懷放入喜劇電影。
在《飯局也瘋狂》結尾,伴隨著字幕,有4組寫實般的飯局長鏡頭,很能體現尚敬的功力。這些轉瞬即逝的畫面全部由專業演員出演。第一組是完全正面表現、毫無諷刺意味的合家歡;第二組是兩對情侶聚會,桌上談笑如常,桌下此一對的女子卻與彼一對的男子以腿腳偷情;第三組是官場應酬,有的巴結,有的被巴結;第四組是同學聚會,歲月流逝,一群人各有情態,拼酒、吹牛、痛哭、憤恨……也許我們人人可以對號入座
H. 寧浩執導,郭濤,劉燁,黃渤主演的黑色喜劇
瘋狂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