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有買中國的國債嗎 ,好像中國買了美國很多
據我所知沒有,中國對外發行的國債還是很少的,貌似09年以來也就在香港市場上發行過三次,金額340億,外匯儲備中持有人民幣的國家包括東盟十國、蒙古、朝鮮等主要與中國進行貿易的亞洲國家,發達國家中日本和挪威持有,韓國好像也買了些。
人民幣國債額度很小原因主要有:人民幣尚不能完全自由兌換,國外投資者難以直接通過中國央行用外匯兌換人民幣;海外缺乏人民幣國債的流通市場,投資者購買後二級市場的買賣交易極少。
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其國債流動性很好,中國長期貿易順差,不得不通過債權來平衡匯率的,美債的替代品現在還是很難找到,不過中國現在已經是日本、韓國、歐洲很多國家的債主了,當然美債也是持有最大的國家,扯遠了。。。
Ⅱ 中國怎麼還買美國國債這是為什麼呢
即使美國經濟再衰退,全世界的國家還是會買美國國債,因為他們只能買美國國債。
日本?韓國?還是歐洲諸小國?一個個國家沒有廣東大,買他們的國債哪一天還不起怎麼辦?比如希臘。歐盟不幫他的話,買國債的錢不是都打水漂了。美國經濟再不好也會比別的國家強。不要只看美國信用評級,那隻是一個參考。再調低,美國有著蘋果,微軟這些優良企業,美國經濟都不會倒下。
Ⅲ 中國買的美國的國債,美國什麼時候還
美國國債是一種全球性的國債,中國買入的美國國債世界第一,這是一種投資,也可以說是一種理財,美國國債因為經濟、軍事、國際關系等,護士可以說不用還,下面的資料您參考一下吧:
中國人的思想總是「欠債還錢」,一聽說美國借了中國很多錢,有1.3萬億之多,現在又有債務危機,這筆錢看來不保,很多人都義憤填膺起來,急著要美國還錢。
美國本質上不需要還它的國債,這不是軍力和航母的原因,而事實上是個經濟問題。先用一個公司的例子來解釋一下。
假設有一家運轉非常良好的公司,每年的業務相當好,凈利潤率每年是10%。初始資產有100萬,那麼第二年可以變成110萬,第三年121萬,按指數級數遞增。相當良好的經濟狀況。再假設他們用初始資產向銀行貸款了,也貸了100萬,年息8%。按年付息。一年之後資產變成220萬,還8萬利息,還有212萬,第三年資產變成233萬,還8萬利息,還有225萬。本金要不要還呢?理論上要還,但還了之後因為資信良好,還可以貸出來,所以這100萬其實一直沒還過,只要公司經營狀況良好,本質是沒還的。
這還不是最絕的,因為每年的利息都還了。另一種方式,貸款100萬,第二年變成220萬,還還8萬利息,還有212萬,這時扣除貸款,還有凈資產112萬,而貸款額是100萬,可以再貸10萬出來。這樣變成總資產222萬,貸款110萬。第三年總資產244.2萬,付利息8.8萬,還有235.4萬,再加貸10萬出來。只要經營狀況好,利息的部分本質上也是沒有還的,相當於沒有還過銀行一分錢。
這個經營例子,能一直不還貸款,而經營良好的關鍵,在於每年的收益率要大於貸款利率,在這個基礎上,貸的越多,你的收益越大,同時銀行收益也越大。因為銀行貸出來的錢多,他掙的也越多。
回到美國國債。美國國債現在是16.8萬億,看起來一個非常驚人數字,也的確存在風險。但風險的本質不在這個數字,而在於每年美國的財政赤字都不小,這幾年平均達到1萬億。如果美國能達到財政平衡,各國都不會有什麼擔心了。但以美國的現狀,財政平衡也是達不到的。目標美國每年的赤字能達到小於GDP的3%,大約4500億美元,就可以滿足了。因為美國每年的GDP增長大約3%(不扣通脹數字),赤字小於4500億,相當於國債和GDP之比基本能不變。
美國國債,中國真正擔心的是一旦違約,全球經濟將大動盪。按經濟界的說法,美國國債違約,威力至少相當於四五倍的雷曼破產,2008雷曼破產後的世界金融危機讓當時的中國夠頭痛的了,四五倍的威力更不得了。
Ⅳ 為什麼中國要買美國的國債
其著眼點並不放在投資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藉此保護國家的出口業.要令人民幣不升值有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場上大舉拋售人民幣,或是大舉購入美元.這個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購入美國,
Ⅳ 中國買美國的國債有什麼好處
過去的數年來,中國政府持續購買美國國債,但美國本土的投資者卻不停減持。例如,10年前美國國債的總額約為3萬億元,當中逾七成、即2萬億元以上為美國本土的投資者擁有;但時至今天,美國國債的總額增至4萬億元,卻只有三成為本土投資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斷下降。美國人不買美國國債的原因十分簡單,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於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的主因,就是因為其著眼點並不放在投資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藉此保護國家的出口業。要令人民幣不升值有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場上大舉拋售人民幣,或是大舉購入美元。這個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購入美國債,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境況
現在,中國已經陷入了「兩難境地」:假如繼續買入美元國債,從經濟角度上看,將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為美國國債回報低,只較日債稍好;但如果停止購買美國國債,甚至沽出的話,美元就會再進一步貶值,中國同樣損失慘重,即所謂「買又慘,不買又慘」。 由於中國購入了大量美債,假如美元貶值的話,持有國債在賬面上已輸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債匯價格定會再進一步下跌。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估計,假如人民幣升值10%,中國政府就會承受500億美元的賬面資本損失,如果美國利率再上升2%,中國就再損失三百億到五百億美元,結果總共損失八百億到1000億美元,當然以上還沒有計算美元匯價下跌而帶來的出口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可做出的選擇非常少。
專家見解
在中國現有的金融環境下,購買美國國債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外匯儲備來自外商直接投資、對外貿易順差及進入中國的國際游資。截至2005年底,中國外匯儲備超過8000億美元,我國已連續10年資金凈外流,10年來國外凈運用我國資金累計達到1.72萬億元。中國如同國際資金流動的「中轉站」:一邊是外資持續湧入賺取高額回報,推高外匯儲備余額;一邊是中國的資金持續多年凈外流,而投資回報率偏低。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把這種現象稱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銀行首席外匯分析員劉維明指出,中國資金凈外流是巨額外匯儲備對外投資引起的,並不是說國內企業的資金多得用不了。這並不是一個悖論。劉維明解釋說,在現行外匯制度下,境外資金進入中國時必須兌換為人民幣,由央行把外匯買下,形成外匯儲備。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用來購買美國國債,而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不到5%。
中國主要是不讓人民幣升值,以此來保護出口業
Ⅵ 中國這么有錢買美國的萬億國債,為什麼還要發行國債
那個外匯儲備是放在央行的,不一定全是我們自己的,因為除了國內的企業自己賺取的美元外匯,還有國外企業到中國的投資,或者他們出口賺取的外匯,以及發達國家對我們的援助,世界主要金融機構對我們的貸款,如世界銀行;還有一些只是想短期在國內賺取收益的「熱錢」。他們進入國內後,就會把美元拿到銀行換成人民幣在國內使用,那麼我們的銀行收到美元就會放出等額的人民幣;所以這些美元不全是我們自己的。如果把這些錢發出來,就會引發通貨膨脹;因為這些美元對等的人民幣已經放出去了,如果再把美元放出來,就會造成貨幣越來越多,引發物價上漲,資產泡沫,那麼普通老百姓的儲蓄存款就會縮水。這是損人不利己的招,到時就會出現解放前那樣抱一捆鈔票只是去買一盒火柴的情況
我們發行國債,是財政部發行的,財政部是管理一個國家的收入和支出,收入是稅收;而支出,就很多了,例如公務員、教師的工資、國防開支、社會福利和醫療等;當收入不能滿足支出了,就需要發行國債,向社會企業、個人借錢了。
補充:
我們不差錢,但是那個錢是在中央銀行手裡,中央銀行是負責發行貨幣和管理外匯的。而我們國家自己發行國債,是財政部在發行;財政部和央行是兩個單位。法律規定央行是不能買財政部發行的國債,那樣的話,意味著是印刷鈔票,會引發通貨膨脹!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Ⅶ 為什麼中國要買美國的國債,有什麼好處嗎
你好
因為美國現在經濟正處於恢復時期
需要資金
所以出售國債
所付的利息高
中國買美國國債既轉取了利益又做了人情
所以中國要買美國國債
Ⅷ 中國此時為什麼還在買美國的國債
首先是因為美元穩定。雖然短期的波動不可避免,但是從過往的長期歷史看,美元是最穩定的貨幣。如果一種貨幣價值變動不居,哪個國家也不敢把它作為儲備貨幣。美元最初與黃金掛鉤,幣值穩定有堅實基礎,後來美元與黃金脫鉤,成為理論上可以隨便印刷的紙片,但是,美國不敢濫印美元,那樣,美元將被拋棄,不能再作為國際貨幣。
金融危機之後,美元被普通看跌,可是,情況並非如此。事實證明,美元仍是世界最穩定的貨幣,世界仍對美國經濟和美元有信心,也沒辦完沒信心。
其次,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支付手段。現在國際貿易的2/3是用美元計價和結算的,石油、黃金等最重要的商品,糧食等大宗產品的期貨交易,都是用美元計價和交易的。
最後,美元是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幣種。美國是世界上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力量最強大的國家,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人們對美國有信心,才儲備美元和美元資產。短期內,這個格局不會改變。
所以,中國買美國國債,是理性的選擇。
Ⅸ 中國最近有買美國的國債嗎,直白一點是什麼意思
中國持有很多國家的國債債券。以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不受沖擊
Ⅹ 中國為什麼要買美國的國債不買不行嗎
這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問題,美元作為世界上的主要儲備貨幣,對全球經濟影響甚大。如果不買美國國債,美國就會進一步實施貨幣量化寬松政策,即用印鈔機印更多的美元,它就可以到世界各地買東西,而無需成本。因此,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只有通過購買美國國債,防止美國印更多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