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近都有說「新基建」,網上說包括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那對中小企業有什麼益處
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高精尖技術支持。這些既是基礎設施又是新興產業,一方面鏈接巨大投資與需求,另一方面牽著不斷升級的強大消費市場,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石。事實上,西部資信長期以來致力於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手段構建數字經濟的新型基礎設施,為了能提供更精準的客戶畫像,西部資信持續地升級及改造其核心技術,在得到企業授權後,利用數據分析出企業數據維度,再通過數據模型對企業客戶的各項數據指標分析、審核,為客戶量身定製「信用通行證」。
Ⅱ 新基建七大領域分別指的是什麼
新基建七大領域分別指的是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
早在2018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把5G、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列為2019年經濟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
新型基建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內涵更加豐富,涵蓋范圍更廣,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徵,能夠更好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在2019年,在中國宏觀經濟發展「六穩」的總基調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必將為新一輪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
Ⅲ 什麼是新基建、新功能,它們之間的關系
「新基建」涉及七大產業領域
「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新基建」涉及的產業領域主要包括七個板塊,分別是5G基站、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特高壓、新能源充電樁、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以及工業互聯網。
2020年以來,受疫情的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央層面多次強調將推進「新基建」建設。經測算,2020-2025年間,「新基建」領域中的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投資規模最大,其次是5G基站建設。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Ⅳ 新基建這么火,有沒有一本系統介紹新基建的書
《新基建:數字經濟重構經濟增長新格局》
作者是NewMedia新媒體聯盟創始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趨勢觀察家袁國寶
新基建
本書以新基建為研究主題,從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七大部分對推進新基建的戰略規劃、工作重點、實施等進行詳細分析,冀望能給傳統企業、互聯網企業、電信運營商等提供有效參考與幫助,也能給廣大讀者帶去啟發與思考。
Ⅳ 中國用50萬億投資新基建,它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在我國的快速發展下,我國技術是越來越成熟的,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基建等方面的技術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技術也是越來越成熟的,如今在中國可以看到很多了不起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基礎設施建設也拿下了多個世界之最,就連外國人看到後都對我國稱贊不已,西方媒體還因此稱呼我國為“基建狂魔”,而我國的基建技術在世界上也是遙遙領先的。
我國的發展依然在不斷向前進步,但是由於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打破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人們的生活不得不按下暫停鍵,疫情期間人們都待在家裡,不外出,很多行業都處於停工狀態,國家的經濟也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為了加速經濟的發展,我國決定加快新基建的進展步伐,新基建的建設一定會在很大程度上帶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其實在2018年我國就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重新定義了基礎設施建設,把5G、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定義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新基建與先前我們理解的基建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新基建的內容有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
新基建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路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在2020年我國對新基建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要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另外在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除了5G基站建設、人工智慧以外,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這五大領域也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帶動國家的經濟,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被極大地提高,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都會提高人們生活的效率,相信在新基建的推動下,我國的經濟發展一定會越來越繁榮。
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里留言。
Ⅵ 新基建的推進,會給現有的行業和產研方向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會給鋼鐵,鐵路,材料,有色金屬,交通,新能源等行業和產研帶來機遇5挑戰。
Ⅶ 結合材料和所學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新基建」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義和作用
一、作用: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經過連續多年大規模投資,我國傳統基建領域的存量基數已經很高。以數字型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卻處在起步階段,擁有廣闊發展空間。
二、意義:
無論是在線辦公助力復工復產、雲商業雲服務便利社會生活,還是智能製造加速發展,這些都離不開「新基建」的有力支撐。有機構測算,到2025年,我國5G網路建設投資累計將達1.2萬億元。2020年至2025年,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將達10.6萬億元。
一端連著巨大的投資與需求,另一端連著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可以預見,「新基建」將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新動能,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而且是企業應對挑戰、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能很好地助力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7)新基建投資研究擴展閱讀
一、基礎保障:
數字經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基礎保障。「新基建」對國民經濟發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不僅能在短期內助力穩投資、擴內需和增就業,從長遠發展來看,更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二、推動作用:
加速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成為中國實現多種戰略目標的關鍵之舉。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再次強調「加快5G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