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金屬回調到40日均線或者60日均線、再次探底後,可以不考慮基本面因素,堅決做多嗎
做期貨首先要搞明白了自己是想賺錢還是想當一個期評家,如果想賺錢就堅信自己的系統,多次觀察嘗試修正,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系統。操作讓自己的系統最簡單就行,不用考慮那麼多,如果你的40,60日均線以前管用那你就探底的時候買入,可以不考慮基本面,如果你以前沒用過,就不要輕易做。對基本面了解那麼多對操作用處不大,你要永遠記住自己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懂的多。
② 期貨均線用幾日好
針對不同的品種、不同的周期而言,均線的周期肯定有差別。
通常而言,10日均線、20日均線,可以作為參考,特別是針對日K線而言。
期貨交易,均線只是趨勢性指標的一種,除此之外,建議考慮一下震盪指標,推薦一個KDJ,非常好用。當然要注意周期和品種。不要生搬硬套。建議學一下程序化交易,可以回測一下,至少做到心裡有數。
均線的特點:
追蹤趨勢
追蹤趨勢。注意價格的趨勢,並追隨這個趨勢,不輕易放棄。如果從股價的圖表中能夠找出上升或下降趨勢線,那麼,MA的曲線將保持與趨勢線方向一致,能消除中間股價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起伏。原始數據的股價圖表不具備這個保持追蹤趨勢的特性。
滯後性
移動平均線
滯後性。在股價原有趨勢發生反轉時,由於MA的追蹤趨勢的特性,MA的行動往往過於遲緩,調頭速度落後於大趨勢。這是MA的一個極大的弱點。等MA發出反轉信號時,股價調頭的深度已經很大了。
穩定性
穩定性。通常愈長期的移動平均線,愈能表現安定的特性,即移動平均線不輕易往上往下,必須股價漲勢真正明朗了,移動平均線才會往上延伸,而且經常股價開始回落之初,移動平均線卻是向上的,等到股價下滑顯著時,才見移動平均線走下坡,這是移動平均線最大的特色。愈短期的移動平均線,安定性愈差,愈長期移動平均線,安定性愈強,但也因此使得移動平均線有延遲反應的特性。
助漲助跌
助漲助跌性。當股價突破了MA時,無論是向上突破還是向下突破,股價有繼續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願望,這就是MA的助漲助跌性。
③ 期貨一天跌破40日均線
大跌了,可能趨勢已經形成
不然不會這樣,後市還會繼續下探的可能性大
④ 期貨炒中線用什麼均線好(30日還是40日或者其他的)啊還有看什麼書
這個沒有什麼具體的規定,還是要根據你自己實戰的情況來調整比較靠譜。基本上沒什麼特別好的書可以推薦,很多都是馬後炮式的講解,沒什麼用,還是自己多多研究,多多實戰來得好些。
⑤ 期貨價格跌破40日均線 但未破20日和60日線 MACD周線綠色量柱加長 怎麼看這個盤
如果是上漲中,跌破40線而20線不破,你覺得有這個可能嗎?下跌中更不可能,說的是橫盤嗎?60線不破是可能的。周MACD綠柱變長,說明下跌加速而已,你要怎麼看?
⑥ 期貨長線系統10日和40日均線
這你就錯了,你要觀察它是在哪條均線上穩定運行的,如果一直運行在10天均線上,40又有什麼價值?回踩又踩不回40天均線讓你開倉,持有又持不住。
⑦ 期貨日線雙均線設置多少合適
期貨交易,如果利用雙均線進行交易系統構建的話,主要看中的,就是快均線和慢均線的演算法關系。
下跌趨勢中,短均線總是在長均線的下面,而上漲趨勢中,短均線又總是在長均線的下面。
這樣,可以利用雙均線的位置關系,來進行趨勢跟蹤。
那麼,雙均線系統慢線參數是快線的幾倍才合理?
這一點,你需要明白一個道理。不同參數的均線代表了什麼。
你5日均線和20日均線做一個組合,跟你5日均線和40日均線組合,有什麼區別?
很簡單,比如,你持有多單。這個時候,行情一個回調。那麼,第一個組合出場的概率是大於第二個組合的,出場的位置是高於第二個組合的。
也就是說,如果行情就此改變了趨勢的話,那麼你第一種組合的回撤會更小一些。但是如果行情回調之後繼續走好的話,那麼第二種組合是更能夠承擔回撤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設置的小,那麼你單次交易的回撤就會小,但是你單次交易的盈虧比可能就不如後者高。它們的區別在此,你需要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一種。
這兩種有沒有更好一說?沒有,因為未來的走勢是不確定的,長期來看,你經歷的行情足夠多的話,兩者的結果應該是趨同的。
所以,根本就沒有合理一說,你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或者在交易中不停的微調,直到找到自己自適合的那兩條均線。
⑧ 投資期貨60日均線真的很重要嗎,每個品種都要設置嗎
你好!
說說我個人的體會吧。60日線表示的是過去60日新加入投資者的平均成本。價格跌破60日線,表示過去60日新加入投資者平均都出現了虧損,後市趨勢看跌;價格突破60日線,表示過去60日新加入投資者平均都獲得了盈利,後市趨勢看漲。所以,它是衡量投資品種趨勢的一個重要指標。當然,實踐中,選擇60日線,或者59日、61日線等,可結合個人風格,靈活轉變,不必拘泥於60這個數字。
⑨ 期貨跟著四十日均線做可以賺多少
中長期均線與行情價格的震盪,比之短期均線,要小很多,輕松得多,簡單得多。舍與得的哲理,需要慢慢的體會仔細的體會。很多時侯,對於賺取利潤,要看淡看開。你想著完美,必然大副增加操作難度。大道至簡,決非戲言。越復雜的指標,操作難度就越大,失敗的概率就越高。
⑩ 商品期貨均線用法,我的個人總結經驗。看看如何
用這樣做的人不少
具體還得有嚴格的交易紀律
你可以先在模擬軟體上鍛煉一個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