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開設新期貨品種基本程序
在我國,從目前期貨新品種上市應提供的大量材料以及程序來看,採用的是非市場化的兩級審批制——交易所要上市新品種,首先要中國證監會申請,中國證監會再報國務院批准,只有連過兩大關後才能上市交易。具體而言,一個期貨新品種上市,首先要經過期貨交易所的反復研究審核,之後上報中國證監會;證監會作出相應審核後,再向國務院上報;國務院則需要征詢國家相關部委、現貨管理部門以及有關省區市意見;綜合各方面反饋後,國務院再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批示。最復雜的時候,上市品種的推出要18個部委批准(而且實行一票否決制,最近有所松動)。按照此路徑,中間只要是有任何一個部門或環節出於種種原因提出異議,這個品種的降生就要卡殼,面臨暫時擱淺甚至夭折的命運。此外,交易所期貨品種資源選擇或期貨品種上市地點的選擇基本上由證監會來協調,品種的上市時間也由證監會一手安排。
B. 證監會如何確定期貨上市品種 大概考慮因素是那些
1. 商品化率高。就是說生產出來很少是用來自用,而是大部分是在市場上交易流通的。
2. 耐儲運。不會因為長途運輸而變質損壞等,要能長期儲存。
3. 易於標准化。產品質量標准比較統一,或者是質量相差不大。
綠豆再上基本是不可能的,產量太小了。你看看小麥,早秈稻這樣的,你哪天不吃米面??
另外證監會要通過,還有一個條件就是現貨價格波動大,給現貨貿易造成風險。今後的期貨市場會越來越發展成為一個保值的市場。就像新上的鋼材,有時候價格一天幾變,給現貨參與者帶來的風險太大,期貨自然就應運而生。
C. 期貨商品上市條件
一是價格波動大。只有商品的價格波動較大,有意迴避價格風險的交易者才需要利用期貨價格預先把價格確定下來。比如,有些商品實行的是壟斷價格或計劃價格,價格基本不變,商品經營者就沒有必要利用期貨交易,來迴避價格風險或鎖定成本。
二是供需量大。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是以商品供需雙方廣泛參加交易為前提的,只有現貨供需量大的商品才能在大范圍進行充分競爭,形成權威價格。
三是易於分級和標准化,期貨合約事先規定了交割商品的質量標准,因此,期貨品種必須是質量穩定的商品,否則,就難以進行標准化。
四是易於儲存、運輸。商品期貨一般都是遠期交割的商品,這就要求這些商品易於儲存、不易變質、便於運輸,保證期貨實物交割的順利進行。
D. 剛上市的期貨品種適合做套保嗎
這個肯定會的,老品種也會在一些極端行情認為炒作影響,偏離現貨價格
E. 商品期貨品種上市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1.
商品化率高。就是說生產出來很少是用來自用,而是大部分是在市場上交易流通的。
2.
耐儲運。不會因為長途運輸而變質損壞等,要能長期儲存。
3.
易於標准化。
產品質量標准
比較統一,或者是質量相差不大。
F. 期貨最近有什麼新品種上市
白銀期貨最近剛推出,國債期貨和玻璃期貨據說快要上市了
G. 想問一下目前各期貨品種的具體上市時間
豆一(大連商品交易所黃大豆1號期貨合約) 1995 01 04
豆二(大連商品交易所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 2004 12 22
玉米(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合約) 2004 09 22
豆粕(大連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貨合約) 2000 07 18
豆油(大連商品交易豆油期貨合約) 2006 01 09
棕櫚(大連商品交易所棕櫚油期貨合約) 2007 10 29
塑料(大連商品交易所線型低密度聚乙烯期貨合約)2007 07 31
H. 什麼樣的商品具有期貨合約上市的資格
一是價格波動大。只有商品價格波動較大,有意迴避價格風險的投資者才可以利用遠期價格先將價格定下來。例如有的商品實行壟斷價格或計劃價格,價格基本上不會變,商品經營者就無需利用期貨交易,來迴避價格風險或鎖定成本。這是投資者需要首先了解的期貨知識。
二是供需量大。期貨市場的功能發揮是以商品供需雙方積極參與交易為前提的,只有現貨供需量大的商品才能夠在大范圍內進行競爭,形成權威價格。三是容易分級和標准化,期貨合約先規定了交割商品的質量標准,所以,期貨品種一定要是質量穩定的商品,不然,就很難進行標准化。
四是易於儲存、運輸。商品期貨通常是遠期交割的商品,如此便要求這些商品易於儲存、不易於變質、便於運輸,來保證期貨實物交割的順利進行。
I. 期貨新品種什麼時候上市
上市前交易所會提前公告的
J. 哪些期貨品種即將上市
4.15日焦炭在大商所上市
年內甲醇也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