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交易 » 淺析期貨會計中存在的問題政策建議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淺析期貨會計中存在的問題政策建議

發布時間: 2021-05-14 10:15:48

1. 會計基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有哪些

1、賬目處理不規范。

會計核算的主要環節就是賬目處理。我們知道,在發生一項經濟業務時,我們要先將這項經濟業務分類填入指定的會計科目,保證會計等式的平衡。而現在一些出納、會計人員賬務處理不規范,會有用錯科目或者填錯金額現象的出現。

這可能就會導致試算不平衡,或者記賬憑證錯誤的情況的發生。還有就是一些會計人員對於原始憑證中金額大小寫問題不夠重視,這很有可能造成人為的篡改原始憑證的現象。所以,在進行會計賬務處理的時候,要注意規范性填寫,保證金額和科目的正確性,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2、會計憑證填制不規范。

我們看到,原始憑證會出現不規范的現象,而現今有的事業單位,同樣存在著記賬憑證不規范的現象。

我們在對原始記賬憑證進行處理後,將其分類匯總在一張記賬憑證上,而現在很多記賬憑證的摘要審核欄的負責人填制不夠准確,對於出現錯誤的賬務修改也不準確,出現問題時找不到直系的負責人,這可能在將來匯總賬簿時出現一些核對的麻煩。

3、賬簿登記不規范。

現在有一些事業單位在編制賬簿時,沒有設置相應的賬簿,或者賬簿設置不符合要求。再者,還有一些單位沒有設置特定的主管人員負責賬簿登記審核,導致很多會計人員圖方便而忽視了賬簿登記的規范性。

4、會計報表編制不規范。

在每年年末,事業單位要匯總賬簿信息,將各個科目的信息繪製成一張會計報表,目的是反映單位這一年的情況。而現在一些事業單位不重視報表的編制,報表填制不夠完整,或者出現為了更好反映單位業績,在會計報表中虛高資產,降低負債,惡意篡改報表中的數據,這些都是不符合會計管理規范的行為[1]。

5、分析能力薄弱。

在年末分析報表時,按規定,事業單位應該向業主管人員提供相關數據,及時准確地反映單位情況。而現在很多事業單位領導忽視了分析能力的培養,面對年度財務報表,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准確地得出結論。這對於單位將來發展十分不利,甚至阻礙了單位未來發展方向。

(1)淺析期貨會計中存在的問題政策建議擴展閱讀

會計基礎工作如何避免問題的出現:

1、問題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按照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保證會計指標的口徑一致、相互可比和會計處理方法的前後各期相一致。

2、設置和使用的會計科目,其核算的內容應當符合包括會計准則在內的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二是所使用的會計科目應當能夠滿足編制統一會計報表的要求,保證會計報表各項目的數據來源合法、真實、准確、完整。

3、同時,對事業行政單位作為例外,即要求事業行政單位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應當符合國家統一事業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以適應國家預算管理的要求。

4、如果發現原始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由開出單位重開或者更正,更正處應當加蓋開出單位的公章。根據《規范》規定,原始憑證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是:憑證的名稱;填制憑證的日期;填制憑證單位名稱或者填制人姓名;經辦人員的簽名或者蓋章;接受憑證單位名稱;經濟業務內容、數量、單價和金額。

2. 傳統成本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研究淺談我國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淺析全面預算管理會計謹慎性原則在資產計量中的應用現金流量表的分析與運用的研究淺談公司股利政策問題淺談投資活動的納稅籌劃現金流量表的分析研究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淺析企業籌資方式完善中小高科技企業融資機制對策分析存貨管理方法研究財務預測問題的淺談對新會計准則的重大變化--公允價值的思考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探析變動成本法的應用研究可持續增長率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關於預算管理企業業績評價研究股東與債權人的利益沖突及協調我國證券市場效率分析企業融資結構的合理性分析管理者激勵制度研究上市公司資金運用的合理性分析企業價值驅動的因素分析企業資本結構與財務業績的相關性分析上市公司籌資方式創新研究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選擇企業治理結構與財務管理目標企業財務戰略分析企業財務風險防範企業現金流量管理利潤最大化目標的質疑與完善財務預警的應用問題研究評判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財務指標體系資本結構與公司治理關系評析透析上市公司的盈餘管理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初探公司治理結構下的財務導向問題研究論審計方法的發展進程國家審計、民間審計、內部審計的比較由銀廣夏、藍田股份、黎明股份財務舞弊案探討分析性審計方法的運用由***案看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的原因分析論風險導向審計國外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手段研究公司治理結構探討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發展進程探討商業賄賂的識別與審計從現金流量表看企業價值如何加強企業成本控制論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目標注冊會計師審計目標的發展進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分析與審計對策如何避免審計失敗論制度基礎審計論經濟效益審計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從世界通信公司事件看內部審計的作用論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論注冊會計師審計意見類型論關聯交易及審計論風險導向審計淺談目標成本管理現金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淺談每股盈餘對公司價值的影響企業融資[資本]結構的合理性分析 跨國公司內部轉移價格與稅收籌劃的關系研究 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關系研究 基於公司治理的財務目標的選擇 獨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機制中的效應分析 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財務治理結構與利益相關者制衡機制 基於財務治理的新型銀企關系研究 基於公司治理的股利政策的選擇 基於公司治理的財務監控模式的選擇研究 融資模式與公司治理結構的國際比較分析 完善中小高科技企業融資機制對策分析 財務學科課程體系探討 企業財務預算管理初探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論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監管 從新會計准則的應用看中國會計國際化 新會計准則與舊會計准則的比較--公允價值在新會計准則中的應用 新會計准則公允價值的運用 對新會計基本准則若乾重要問題的思考談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監管體系的構建新舊會計准則中無形資產核算的異同分析及其思考 新企業會計准則與上市公司利潤的調節注冊會計師審計收費與審計報告質量的探討論審計失敗及其對策 審計風險及其防範 重要性、職業判斷與審計風險 影響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因素分析 公允價值在非貨幣****易中的運用及引發的問題 變動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的分析 企業對財務報表信息的可能操縱及報表使用者對有關操縱的防範 論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監管問題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對會計准則制定的關注問題研究 我國企業會計監管問題的研究 淺議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試論現階段我國會計目標的定位 網路會計若干問題探討 試論會計政策的選擇 淺談商譽的確認和計量 淺談全面收益現代企業制度與會計管理模式會計信息失真探討管理會計的危機與出路論戰略成本高新技術企業成本管理特點分析穩健性原則與其他會計原則的沖突與對策企業基於分權管理下的績效評估管理會計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關於我國管理會計應用若干問題思淺議盈虧管理論利潤操縱現象的成因及對策股票股利會計政策研究淺議會計目標會計准則國家化與國際化的沖突與協調現代成本管理的新理念論預算管理業績管理小議作業成本管理與標准成本管理的比較分析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現狀新經濟環境的成本管理論成本管理創新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轉化作業成本管理方法研究小議資本成本管理小議質量成本小議環境成本基於現金流量的公司價值分析 基於自由現金流量的企業價值分析企業價值評估的現金流量比率分析及其應用研究基於動態現金流量的企業價值評估

3. 現行財務報告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謝陽春
隨著行業競爭風險的加劇以及高科技的發展,人們對會計信息的期望與要求不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問題正日益為社會所關注。根據決策有用理論,會計系統的基本目的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質量特徵要求的會計信息,而「財務報告的目的是提供經濟決策中有助於一系列使用者的關於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財務變動的資料」。應當認為,在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關於編制和提供財務報表的框架》中,財務報表的目的與會計的基本目標是一致的。這樣,會計信息的質量通常也就是指財務報告的質量。鑒於此,本文擬從現行財務報告存在的問題入手,討論改進的對策,以適應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
一、現行財務報告存在的問題
會計一般原則中的第一條就是會計的客觀性,也就是要求「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如實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現代財務三表體系確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滿足了社會要求企業真實公允地披露會計信息的需要,但在市場需求日新月異的情況下,企業財務報告未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會計信息正在失去相關性,所以當務之急是找出問題所在,以採取相應的改進措施。
1.財務報告信息含量不夠完備
傳統的財務報告主要是以歷史成本為基礎反映過去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強調的是對已經發生的生產經營活動結果的總結,這種總結是決策活動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決策活動的最顯著特徵是對未來投資活動的籌劃或規劃,是一種包含有預期的經濟行為。這就是說,如果會計數據僅僅局限於對以往經營過程的簡單描述,便會形成會計數據信息的歷史性與決策活動的未來性之間的不對稱性。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成分的多元化、投資形式的不斷多樣化(如證券投資、期貨交易等形式),這種不完備的會計信息就會成為培育市場主體、支撐市場體系發育的不可忽視的障礙,因而作為會計信息系統終端產品的財務報告的「增容」,是我國經濟對外開放逐步提高的客觀要求。
其次,現行財務報告模式把重點放在硬性資產上,對知識資本、知識產權、人才資源等軟性資產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識經濟時代,這些軟性資產才是企業未來現金流量和市場價值的動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現。據統計,1995年美國很多企業的無形資產在總資產中所佔比例高達50%~60%,而根據1997年中國品牌價值報告,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樂的品牌價值高達479.78億美元,中國第一品牌紅塔山其品牌價值也已達353億元人民幣。由此可見,在一些高技術企業和大型企業中,無形資產在總資產中所佔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視。然而傳統的財務報告對此卻無法充分反映,以至於導致當今類似英特爾、微軟之類的股票上市後,其市場價值通常比賬面價值要高出3~8倍,從而不能有效滿足信息使用者基於無形資產的決策需求。
2.財務報告信息披露不夠及時
為了向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企業的經營情況,傳統財務報告採取了定期報告的制度。而如今,隨著競爭的加劇、科技的進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異,經濟情況發生了急劇變動,企業的經營類型和經營風險、財務風險會適時轉換,會計信息使用者要求會計能夠隨著業務變化而變化,提供「實時」信息。過時的信息已無助於決策甚至有害於決策。在英國巴林銀行事件中,巴林銀行直至1995年2月末倒閉時,其1994年的年度報告仍未實際完成,導致了外部信息使用者決策失誤。由此可見,信息披露不及時會加大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風險。因此,為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對外提供更短期間的財務報告就成為當務之急。
3.財務信息披露方式不夠完善
歷來,藉助標准、通用的財務報告模式是企業把財務信息傳遞給使用者的一種有效手段,然而這種通用式的報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各種不同使用者之間信息需求的差別和使用上的差別。因為就使用者而言,有的習慣於利用綜合信息,有的習慣於利用明細信息,有的喜用文字信息,有的喜用圖表等直觀信息,因此如何妥善解決這類信息使用上的差異問題,便給未來信息披露方式提出了挑戰。
二、改進現行財務報告的措施
隨著貿易、投資和金融資本國際流動的增加,國民經濟無疑正走向一體化。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會計的性質也進入了一個變革的時代。現行的財務報告模式正在被打破,對財務報告加以改進勢在必行。我國現行財務報告的改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拓展信息披露內容,適當增加報表附註,揭示非財務信息
隨著金融創新的深化發展,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蘊含的無窮機會與風險及以未來期間合約履行情況為立足點的特性,使傳統會計束手無策。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和網路的誕生,把全球聯成一個「地球村」。如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能運用各種檢查制度成功地封鎖信息的傳播。這種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內容,改進信息模式。
第一,拓展信息披露的內容。按照財務報告的充分揭示原則,凡是為達到公正表達企業經濟事項所必要的信息,均應完整提供,並使用戶易於理解,亦即財務報告應揭示所有對用戶的理解及決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而應在現行財務報告的基礎上,首先增加對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納入表內,充分披露它的價值變動、報酬與風險的轉移、潛在風險以及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其次,增加財務報表附註。在會計發達國家,會計報表附註長度幾乎是報表本身的5倍,從中可以看到附註的地位。相比之下,我國現行財務報表仍停留在以報表為主要內容的階段。因而適當增加報表附註,增加對表外項目如長期購買協議以及不符合傳統會計要素定義與確認標準的知識資本、人力資源等的披露也是「符合國際會計慣例」的,更是「著眼於用戶」的具體表現之一。
第二,改進信息模式。按照寬型會計信息結構的思路,財務報告應當傳導的信息指標體系至少應當包括企業財務信息和非企業財務信息(如經營業績信息)兩大基本組成部分。企業非財務信息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社會、自然以及相關環境所產生的效應,以便為投資和購買活動提供更完整的會計信息。這就要求企業財務報告不僅要及時提供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還應及時提供反映企業經營社會邊際成本及其變動狀況的信息。應當明確的是,財務報告制度的改進,目的在於為建立一個有效的擴大就業范圍、維護雇員利益和環境資源管理體系創造必要的微觀基礎。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完整的會計信息必須全面地、系統地反映企業經營過程所形成的一切財務性和非財務性信息。
2.編制實時報告,縮短報告的時間間隔,提高財務報告及時性
廣大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企業未來的前途是否樂觀,而預測未來的變化,單憑過去按月、按年編制的會計報告在時效上不能很好地滿足報表使用者的需要。因為當前企業面臨的現實是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衍生工具不斷涌現,經營活動的不確定性日益顯著,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期大大縮短。因此,必須建立一套能提供適時信息的財務報告制度。一方面,定期報告仍將存在,作為財務成果分配的依據;另一方面,編制實進報告作為決策的依據。這並不難作到,因為由賬戶數據轉化為財務報告數據的復雜運算過程,已被編人計算機作為演算法程序,會計人員賬務處理一完成,計算機就可以自動生成報表。所以,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財務報告的及時性與充分性,不再有技術上的問題。
3.改進信息披露方式,增加財務數據分析
會計信息質量特徵是以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有所理解或十分熟悉」作為假定前提的。而這一假定前提在市場經濟發達國傢具有較為普遍適用的基礎,因為它們的會計信息使用者群體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財務管理素質。而對我國的許多會計信息使用者尤其是企業家群體來說,會計信息可能只是一堆讀不懂的數字。因而,改進信息披露方式,比如可以將企業與諸如網際網路之類的計算機網路聯網,通過網路採取靈活的方式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各類綜合及明細的會計信息,以充分滿足不同類型信息使用者在信息需求與使用上的差別與偏好。此外,我國現行財務報告仍未脫離傳統財務報表的形式,向使用者提供的依然主要是需由他們分析後才真正變成有用信息的數據,缺少來自企業的財務分析數據。企業財務報告中,增加財務數據分析的內容,會提高現有財務信息的有用性,使會計信息使用者更易讀懂。至於分析的具體內容,應視企業的組織形式、規模和行業特點而定,但總離不開收入、費用和成本、利潤及現金流量變動等主要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會計作為一門規范性很強的學科,拓展財務報告的模式,特別是披露大量表外信息,必須在政府出台會計准則加以規范的前提下進行,同時獨立審計工作也要隨之改進,拓展審計范圍,增加對前瞻性信息的審計,以防企業因提供不確定的信息而陷入訴訟危機中,也防止企業管理當局操縱會計信息。

4. 急求一篇資產減值問題研究的論文 參考文獻

1、郭艷萍,王天文. 新會計准則對資產減值影響的實證分析[J]財會通訊(學術版), 2008, (05) .
2、孫秀麗. 新資產減值會計准則對企業的影響[J]中國石化, 2008, (10) .
3、庄峻暉. 試析資產減值准備與公允價值的聯系[J]財會通訊, 2005, (07) .
4、陳燕. 長期資產減值會計准則的國際比較[J]台聲.新視角, 2006, (01)
5、李芳. 我國資產減值會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京林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6, (03)
6、劉繼紅. 資產減值會計計量屬性的比較與選擇[J]財會月刊, 2005, (28) .
7、沈菊. 資產減值會計信息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 2006, (10) .
8、王建新,王璐,郭占春. 資產減值:國際比較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 2005, (09) .
9、謝志華,曾心. 論資產負債觀在新會計准則中的運用與思考——歷史演進、表徵與思考[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 (01) .
10、李峽. 資產減值會計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J]企業家天地, 2005, (10) .
11、王輝. 我國上市公司執行《資產減值》准則動機的實證研究[J]大眾商務, 2010, (08) .
12、丁佟倩. 上市公司資產減值會計政策選擇探討[J]財會通訊(學術版), 2008, (12) .
13、徐凈. 淺析資產減值准備的會計處理[J]當代經濟, 2009, (10) .
14、許瓊. 對新准則下資產減值的思考[J]消費導刊, 2009, (18) .
15、 邵瑞慶,巫珊玲. 我國資產減值會計規范的變化與實施中的問題[J]財經論叢, 2008, (01) .
16、戴德明,毛新述,鄧璠. 中國虧損上市公司資產減值准備計提行為研究[J]財經研究, 2005, (07) .
17、安梅. 淺析現行會計准則下的資產減值准備的會計處理[J]中國證券期貨, 2010, (04) .

5. 對財務工作的建議和意見

  1. 現代會計工作的現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對會計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更高要求。特別是新出台的《會計法》,加大了對會計工作中弄虛作假的懲治力度,對提高會計工作質量、推動會計工作規范化的有力保障。加強現代會計工作的幾點建議現代會計是以憑證為依據、以貨幣為主要量度,連續、系統、全面、綜合地反映、控制在生產過程的資金運動,旨在提高經濟效益,以提供會計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和價值管理活動。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近年來,會計工作發展變化很迅速,在會計內涵、核算方法、會計工作組織、現代新技術的運用等方面,呈現了一些新的特徵及新變化。網頁鏈接

  2. 但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在新舊制度交替並存情況下,因法制的不尚完善,監督機制的不完善,會計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一是條線管理之弱化。法律和制度出於條而行於塊,內部的監督部門受制於企業領導,外部監督部門聽命於地方政府,塊強線弱;二是執法檢查之彈性化。執法程度因人而異、因環境、關系等各種因素而不同;三是執業保護不善。會計專業實行持證上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無證、無學歷人員占著崗位,影響會計工作的知識性、嚴肅性和會計工作質量;四是會計工作業績宣傳上有偏差。輿論宣傳導向重效益輕執法。

  3. 在介紹企業財務人員先進事跡時,有關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報道比比皆是,而在維護法紀、頂住壓力、如實反映事實的報道卻少得可憐,財會人員若主動暴露了存在的問題,不但會在內部受到非議和排擠,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應有的支持、保護。

  4. 加強現代會計工作的幾點建議加強經濟管理,嚴格規范會計工作,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是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更有效地發揮會計在經濟工作的作用,加強工作,建議如下: 一是進一步深化會計改革。要繼續貫徹好各項財務制度和「會計法」,保證制度和法的真正落實。各級財政部門、主管會計工作人員,要深入一線,研究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情況,指導和幫助企業執行好新制度;企業財務人員要充分運用新的核算方法,為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發揮應有的作用,進一步深化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改革。

拓展資料:會計人員管理、會計電算化等方面的改革還尚未全面展開,政府部門對會計管理的職能、方式仍需進一步轉變。因此,必須積極創造條件,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的會計管理體制。 二是繼續加強會計法制建設。加強會計法制建設,不僅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規則的重要方面,也是轉變會計管理職能,保證會計規則秩序正常運轉的客觀要求。要不斷宣傳、學習、貫徹會計有關法規,採取切實措施,認真查處會計規則中的違法違紀行為,保證會計工作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

6. 求一篇會計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論文

會計核算問題解決途徑探討一、傳統會計理論面對金融創新活動的困境 1.運用金融創新工具從事金融業務確定的困難。金融工具是指任何形成一個企業的(已經確認或未經確認的)金融負債或權益性工具的契約。這個定義的核心內容是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它既涵蓋了傳統的金融工具又包括了遠期合約、期權合約、期貨合約這些衍生金融工具,在傳統的會計理論中,財務分析的焦點或(難點)都是在兩個維度——項目和時間上展開的,弄清楚這兩個問題,我們不僅能明確會計期間也能准確地劃出哪些經濟活動必須在當期核算,而金融創新產品從事的金融交易活動卻很難符合這些會計准則。首先,金融創新工具的交易都是跨期的;其次,金融創新工具從事金融交易活動收益具有或然性,即不確定性,不確定與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也是不相容的。 2.金融創新工具交易計量的困難。金融衍生交易和傳統金融交易的區別在於成本和收益的可變性,正因為成本和收益的不確定,人們在討論這些資產可能形成的成本和可能帶來的收益時大量使用折現現金流量法、凈現值法、內含收益法、敏感性分析法、回收期法與現代技術方法去規劃預計可能的成本、贏利空間,這些特點也使會計計量工作不僅在時間上不確定,而且在數量上也難確定。 3.金融創新工具交易給報表編制帶來困難。會計報表作為財務分析、管理活動分析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給使用者帶來相關的有用信息。產生的信息真實可靠是信息使用最基本的要求,已有的會計規范基於這一要求,確定了信息採集編制的客觀、公正、完整、及時的基本准則。而金融創新交易活動的成本和損益狀態很難在會計期間准確反映,因此從資產負債平衡的角度,不管是採用收付實現制還是權責發生制,都很難將其納入當期會計報表,反映該類業務的基本信息。因此當前在存在新金融工具的情況下,會計報表帶給報表使用者的不便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現行會計報表已經無法適應金融工具不斷創新的情況下,報表使用者對信息的要求;第二,採用表外核算此類業務存在口徑不統一,使用不規范的問題,影響了會計報表的准確性。 參考文獻: [1] 谷洪才:論金融工程在企業理財創新中的應用.價值工程.2005(8). [4] 劉傑 倪雲珍: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對現行會計的影響及對策.北京:黑龍江八一農墾校報.2006(4). [5] 常勛.財務會計四大難題.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1). [2] 吳征:論金融工程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經濟師.2006(11). [3] 劉麗:從金融工程的視角看我國的金融深化.商業研究.2005(15). 論文詳細部分請參考下面的網址: http://www.qikancn.com

7. 針對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潛在的風險,提出解決的措施和建設性的建議

您的問題過於籠統,究竟是遇到什麼樣的管理問題
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應該建立一整套的應對問題和風險的方案,能夠做到在出現問題之前或者問題剛剛出現的同時就能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原因無外乎:
1、組織結構問題;比如結構混亂,人員重疊
2、人員配置問題;人浮於事,分工不明
3、管理人員素質;對產生的問題難以駕控,反應遲鈍
4、企業文化;工作態度散漫,人心不齊
5、制度問題;沒有一整套激勵懲罰規章制度
6、企業目標不明確;企業首先得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才能使工作穩步前進,很多開頭很好的企業最後之所以失敗完全因為沒有制定一種穩定的經營計劃

對企業的領導而言,首先必須分清楚面臨的問題是什麼,再去找到解決的方法。企業管理的影響因素很多,籠統地找到個萬能的解決方法是不大可能的。

不知道我的解釋能否滿足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