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期貨豆油什麼時候會上漲啊
在11月底左右,因為美國大豆減倉是事實,年度庫存肯定低而引發價格上漲,次年的3月南美大豆上市會繼續下跌,主要豆油屬於套利品種,所以表現不強。而且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下跌過大,替代性會導致豆油下跌。如果多單已經被套就減倉等周線確認上漲在加倉買回。沒有多單就暫時等待。
❷ 影響豆油價格和豆油期貨價格變動因素那些
1、期貨方面:CBOT大豆期貨價格走勢影響,比較直接大連盤豆粕期貨走勢影響
2、基本面:成本因素供應方面需求方面
3、外圍及宏觀經濟的影響
❸ 為什麼期貨評論上說原油價格與豆油價格有聯動關系
柴油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原油,生物柴油作為重要的中間轉換環節,將原油價格的波動最終傳導至豆油,近年來豆油期價被動跟隨原油的跡象較為明顯。所以CBOT豆油期貨連續合約與NYMEX原油期貨連續合約的每日收盤價格數據多數時間具有較強的聯動性。
美國對生物柴油產業的扶持政策
美國政府對於生物能源的扶持政策,最早可追溯到1980年開始的限制進口乙醇的關稅政策。2005年以來,美國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相應政策措施,以加快生物能源產業的發展步伐。而這些政策的根源即為「可再生能源標准」(RFS)。
《2005年能源稅收政策法案》授權美國環保署全面實施RFS,要求每個汽油及柴油生產商和進口商向運輸燃料中添加可再生燃料,並規定了可再生燃料的最低用量標准。目的在於減少美國對原油的進口依賴,同時提高能源供給能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空氣質量,以實現能源多樣化。2007年美國國會通過《能源獨立與安全法》,RFS得到進一步擴展和補充。2010年調整後的RFS(下稱RFS2)對於每年生物質柴油最低使用量的規定為:2011年應達到8億加侖,2012年最低總使用量標准增加到10億加侖,此後直至2022年總使用量標准將以10億加侖為基準並不低於10億加侖。
為實現生物柴油使用量的連續增長,美國聯邦以及各級地方政府在RFS的指引下推出多項補貼政策,主要包括:對於生物柴油的生產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每生產1加侖農業生物柴油補貼1美元;使用非農業原料生產的生物柴油,如黃油脂等回收油脂,每加侖補貼50美分等。該項政策於2011年年底到期,2010年曾暫停一年。此外,聯邦政府要求各部門采購燃料時優先選擇生物柴油,並對可再生燃料研發提供資助。而且各地方政府對可再生燃料的研發、生產和消費額外製定了不同程度的激勵措施、法規和應用計劃。
美國生物柴油產業發展現狀
此前在原油價格不斷攀升的大背景下,美國政府的上述努力成效顯著,其國內生物柴油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的數據,在RFS啟動的2005年當年,美國生物柴油產量由2004年的不足100萬加侖躍升至250萬加侖,成為生物柴油產業快速擴張的起點。2009年年末補貼政策到期,生物柴油的加工利潤隨之出現嚴重縮水,產量也因此下降近四成。
2011年美國重新啟動稅收優惠政策,生物柴油產量出現爆發性恢復增長,總產量達到8.6億加侖,超過8億加侖的RFS2最低使用量標准。2013年1美元的稅收減免政策再次恢復,並在同年年底到期。2014年美國參議院財政部多次提及恢復每加侖1美元的稅收抵免,但最終並未通過。美國國內生物柴油的消費情況與產量的演變過程相似,生物柴油使用量過去幾年飛速增加。而在生物柴油的國際貿易結構中,美國已經由2007年之前的凈進口國轉變為凈出口國。
生物柴油與豆油的聯動關系
制備生物柴油的原料包括多種動植物油脂,其中豆油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生產的生物柴油絕大部分來自豆油。2007年RFS2的出台激發了美國生產生物柴油的熱情,原料來源范圍越發廣泛,進口加拿大菜籽油、玉米油以及多種動物油脂更多地應用於生物柴油的生產,豆油所佔比重由2007年的80%下降到2009年的49.2%,此後保持在50%左右。生產成本在原材料選擇中起到決定性作用,豆油與其他油脂的替代聯動作用不僅表現在食用油脂領域,還反映在工業應用方面。
美國是傳統的世界大豆主要生產國,年產量在8000萬—9000萬噸,其中半數左右用於壓榨,其國內豆油年產量在770萬—950萬噸之間。RFS實施後,用於生產生物柴油的豆油數量開始快速攀升,工業用量占總產量的比重連創新高,2007/2008年度工業用量達到147萬噸的階段性高點,此後經過兩年的休整,2010/2011年度豆油工業用量重回升勢,近三年每年在210萬噸左右。雖然用於生產生物柴油的豆油數量不到總產量的三成,但其對豆油總需求的影響較為明顯。以2010/2011年度以來豆油工業用量與美國國內豆油總需求量的時間序列數據計算,兩者的相關性系數為0.465,可見豆油制生物柴油對於豆油的需求以及價格的影響不可小覷。
通常生物柴油的價格波動會對其產量產生重要影響,進而刺激或者抑制其原材料油脂的需求。依據以上論述,豆油工業消費量與其最終總需求量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相關關系。豆油制生物柴油產量的增減,引發豆油總需求量的變化,最終體現在豆油甚至上游大豆的價格上。近年來豆油與大豆的價格波動率增大即是對柴油價格變動的反應。為了探究生物柴油與豆油的聯動效應,將美國低硫柴油與豆油的價格數據進行比較,觀察兩者的變化方向以及變動頻率,發現兩者的變化特徵較為一致,證明原油與豆油價格具有較強的聯動性。
為了更好地比較豆油和原油的變化方向和速度,將原油和豆油進行比值處理,可以發現比值與豆油價格走勢基本一致,並且吻合度要高於原油。一般當比值從高位回落時,CBOT豆油價格處於下跌趨勢中;而當比值擴大,CBOT豆油價格往往隨之上漲。2008年至今兩者只出現三次背離,第一次發生在2010年9月至12月。當時俄羅斯小麥遭遇乾旱,在拉尼娜現象出現並且發展速度快於市場預期等利多因素提振下,美豆油漲勢遠超原油,造成比值下降,豆油和原油共同上漲。第二次發生在2013年3月至5月,當時南美物流出現嚴重延遲,美豆出口旺盛,對美豆陳豆供給擔憂情緒加重,成本推動美豆油獨自上漲。第三次發生在2014年3月至7月,當時南美和北美大豆接連豐產,再加上全球棕櫚油產量增加,全球油脂供應異常充裕。受此拖累,美豆油期價大幅下挫,與此同時,原油價格高位振盪,最終原油與美豆油比值擴大。
豆油價格與原油/豆油的比值具有較明顯的同向運動特徵。其背後傳導邏輯是柴油受制於上游原油價格,同時和豆油製取的生物柴油互為替代物。在生物柴油中間作用下,原油價格的波動最終傳導至豆油。受到頁岩氣革命影響,當前國際原油期價跌至60美元/桶以下,美豆油期價受到巨大壓力,預計後期將繼續振盪回落。
❹ 期貨:如果豆油目前價格是11000,某個人有30萬,等到豆油漲到14500.利滾利下最少可以達到800萬那麼簡單
如果這么說的話,如果投資現貨黃金或者白銀,杠桿比1:100 樓主30W 豈不是可以到3000W?但是實際來說短期都不可能達成,行情的把控,以及各種數據影響,但是把控的好短期翻倍還是有可能的。
❺ 豆油期貨的國內供求
根據USDA發布的各個國家和地區豆油供求報告(見下面圖表,單位:百萬噸),2006到2010年之間中國豆油產量和消費量都在增長,豆油產量一直低於消費量。USDA最新估計,中國12/13年度豆油產量將達到1175萬噸,與上月估計持平。消費量將達到1294萬噸,較上月估計上調3萬噸。預計產量比消費量少119萬噸。12/13年度期初庫存為62萬噸,預計豆油純進口151萬噸,期末庫存為94萬噸,為近5年最高水平。豆油進口超過豆油產量與消費量的缺口,豆油庫存繼續增加,不支持豆油價格大漲。
❻ 大豆油的單價每天一個價,例如今天可能7000元每噸明天坑7060每噸,這個價格波動和期貨有關系嗎
沒辦法分析。是否有關系。現貨價格波動更多的是供需曲線關系。期貨價格波動則是未來價格發現,如果投資者認為未來豆油會大幅上漲那麼買進豆油導致價格上升,那麼現貨的交易者也會發現未來上漲的原因(例如境外大豆產量因為季節天氣原因可能大幅下降)那麼現貨交易者就可能不願意當前這樣低價的出售豆油。導致供需不平衡而價格上漲。
我個人認為期現波動,期貨追隨現貨波動的原因可能較多,但是現貨不大可能追尋期貨波動而波動,更多的應該是期貨現貨同時找到了某個方向價格波動的因素,不會單純的因為期貨波動而發生現貨波動的因素。
❼ 近期期貨市場大豆處於歷史高位,豆油狂跌是為什麼,這個原料價格沒支持豆油嗎
大豆和豆油的價格關聯並不像書本說的那麼緊密。其中豆油的價格受消費需求的影響更大一些,現在消費市場上豆油的替代品非常多,直接影響豆油價格。而期貨市場上價格上揚其中投機因素絕對不能忽視,特別是中國市場,投機因素有時候甚至超過市場因素。所以上下游產品的價格關聯就不像課本強調的那麼重要了。
❽ 豆油期貨價格行情受什麼影響最大
(一)豆油的供應情況
1、大豆供應量:豆油作為大豆加工的下游產品,大豆供應量的多寡直接決定著豆油的供應量,正常的情況下,大豆供應量的增加必然導致豆油供應量的增加。大豆的來源主要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國產大豆,另一部分是進口大豆。
(1)國產大豆供應情況。我國的東北及黃淮地區是大豆的主產區,收獲季節一般在每年9-10月份,收獲後的幾個月是大豆供應的集中期。近年來我國大豆產量維持在1600萬噸左右,其中有接近半數的大豆用於壓榨。
(2)國際市場供應情況。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近年來我國每年從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進口的大豆都超過2,000萬噸。
2、豆油產量:豆油當期產量是一個變數,它受制於大豆供應量、大豆壓榨收益、生產成本等因素。一般來講,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豆油的產量與價格之間存在明顯的反向關系,豆油產量增加,價格相對較低;豆油產量減少,價格相對較高。
3、豆油進出口量: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豆油的消費量逐年增加,其進口數量也逐年抬高,豆油進口量的變化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強。2006年以後,隨著進口豆油配額的取消,國內外豆油市場將融為一體。這樣,豆油進口數量的多少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將進一步增強。
4、豆油庫存:豆油庫存是構成供給量的重要部分,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在多數情況下,庫存短缺則價格上漲,庫存充裕則價格下降。由於豆油具有不易長期保存的特點,一旦豆油庫存增加,豆油價格往往會走低。
(二)豆油的消費情況
1、國內需求狀況:我國是一個豆油消費大國。近年來,國內豆油消費高速增長,保持了12%以上的年增長速度。
2、餐飲行業景氣狀況:目前,我國植物油生產和消費位居全球前列。近年來,隨著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的人數不斷增加,餐飲行業的景氣狀況對豆油需求的影響非常明顯。
(三)相關商品、替代商品的價格
1、大豆價格:大豆價格的高低直接影響豆油的生產成本。近年來,我國許多大型壓榨企業選擇進口大豆作為加工原料,使得進口大豆的壓榨數量遠遠超過國產大豆的壓榨數量。從而使豆油價格越來越多地受到進口大豆價格的影響。大豆壓榨效益是決定豆油供應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大豆加工廠的壓榨效益一直低迷,那麼,一些廠家將會停產,從而減少豆油的市場供應量。
2、豆油與豆粕的比價關系:豆油是大豆的下游產品,每噸大豆可以壓榨出大約0.18噸的豆油和0.8噸的豆粕。豆油與豆粕的價格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根據多年的經驗,多數情況下豆粕價格高漲的時候,豆油價格會出現下跌;豆粕出現滯銷的時候,大豆加工廠會降低開工率,豆油產量就會減少,豆油價格往往會上漲。
3、豆油替代品的價格:豆油價格除了與大豆和豆粕價格具有高度相關性之外,菜籽油、棕櫚油、花生油、棉籽油等豆油替代品對豆油價格也有一定的影響,如果豆油價格過高,精煉油廠或者用油企業往往會使用其他植物油替代,從而導致豆油需求量降低,促使豆油價格回落。
(四)農業、貿易和食品政策的影響
1、農業政策:國家的農業政策往往會影響到農民對種植品種的選擇。如近年來國家通過調整相關產業政策引導農民增加大豆播種面積,從而直接增加了國產大豆產量。2004年5月1日以後,我國實行了新的植物油標准,提高了對植物油的產品質量和衛生安全要求,新增了過氧化值和溶劑殘留指標檢驗。這些政策對豆油價格都構成了一定的影響。
2、進出口貿易政策:從歷年的情況看,國家進出口貿易政策的改變對於我國豆油進出口總量有著較大的影響。例如:1994年國家稅務總局對進口豆油關稅稅率進行調整,關稅稅率從20%調減至13%,同時花生油、棕櫚油等其他植物油的關稅稅率也出現不同程度下調,導致了豆油等植物油進口量大增,豆油的供應量快速增加。
3、食品政策:近幾年,隨著禽流感、瘋牛病及口蹄疫的相繼發生以及考慮到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了新的食品政策。這些新的食品政策通過對食品、餐飲行業的影響進而影響了豆油的消費需求。
❾ 預測2018年國際油價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減產協議執行以來,成效顯著,2017年國際油價已經明顯抬升,世界石油市場供需形式好轉。在此背景下,OPEC和以俄羅斯為首的10個非OPEC產油國近日再度決定:延長減產協議至2018年底。消息一出,石油市場再度受到提振,截至12月11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逼近65美元/桶。
有專家表示,石油市場再平衡已經到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家 Jim O』neill 甚至認為,2018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可能達到80美元/桶。美林證券近日也發布報告預測稱,2018年中期,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可能觸及70美元/桶。盧克石油CEO則表示,油價一旦觸及60美元/桶,就不應該再度延長減產協議,油價過高將導致美國頁岩油產量激升,對油價形成再次打壓。
面對眾說紛紜的油價預測和各方擔憂,記者借「2018國際能源發展高峰論壇」召開之際采訪了國際能源界巨擘、IHS Markit咨詢公司副董事長以及現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顧問:丹尼爾·耶金(Daniel Yergin)博士,以及IHS Markit石油市場部副總裁吉姆·布克哈德(Jim Burkhard)。讓我們聽聽這兩位世界級能源界大咖如何看2018年的石油市場和油價走向。
2018油價判斷——55-70美元/桶
記者: 鑒於近來的國際油價走勢,以及減產協議再延期的決定,您對未來國際油價的走勢以及石油市場再平衡狀況如何判斷?
丹尼爾·耶金
耶金:我認為,全球石油市場仍處於恢復平衡的過程當中,我不會說全球原油市場現已恢復平衡,但我預測,2018年將是石油市場真正恢復平衡的一年。
吉姆·布克哈德
布克哈德:可以確定的是,隨著油價的上漲,2018美國原油生產將更加強勁,並很有可能創造產量新高,加拿大、巴西等國的原油產量也在增加。此外,地緣政治風險將重新作用於油價,將可能會再未來一段時間抬升國際油價。綜上考慮合,我們預測2018年國際油價在55-70美元/桶之間。
記者:您曾表示,國際油價維持在55美元/桶附近較為理想,如今油價逼近65美元/桶,您怎麼看待這樣的變化?如果油價持續攀升,可能帶來哪些風險?
耶金:對於全球石油市場來說,55美元/桶的國際油價當然比65美元/桶更好。我認為,55—65美元/桶是最為理想的油價區間。高於這個區間就有可能導致油價再次跳水,形成惡性循環。我想沒有任何一個石油生產商希望再看到油價飆升至100美元/桶。
2018美國頁岩油產量會大幅提升
記者:說到美國頁岩油,您是否認為減產協議的延期將刺激美國頁岩油產出?如果美國頁岩油產量大幅提升,是否可能導致新一輪的油價斷崖式下跌?
耶金:我認為,談「退出」為時尚早,OPEC是否提前退出減產協議需要等到明年6月才能見分曉。屆時OPEC全體會議將根據市場的恢復情況修正減產期限,原油庫存是其中一個關鍵的指標,OPEC時刻關注原油庫存的變化情況。
布克哈德:就降低原油庫存這個目標來說,OPEC現在還沒有達到他們想要的結果,仍需要大量的工作。
記者:如果不久的將來石油市場再度緊縮,油氣企業該如何未雨綢繆?
耶金:石油公司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思考如何做「大型項目」。以前的大型項目可能更多的是單獨開發,但現在我們更需要將大型項目包裝在模塊中,考慮其整體的經濟性,整體推進。我們仍然需要推進大型項目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石油需求。
記者:您認為2018年有沒有可能再發生某些「黑天鵝」事件,影響全球石油市場?
耶金:2018年,我們需要特別關注中東地區、委內瑞拉以及朝鮮,雖然這幾個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不會直接的影響油價,但會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巨大的影響,繼而影響油價。
布克哈德:我認為未來我們需要格外關注一項技術,那就是「無人駕駛技術」。這項技術目前的發展速度比我們想像的快,有可能未來某天會突然帶給我們一個「驚喜」,從而對全球汽車行業以及石油需求面產生巨大的影響。
記者:您每年都會提出年度行業關注熱點。2018年,我們應該關注些什麼?
耶金:首先,2018年,我們應該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汽車行業及其相關政策上。汽車行業未來可能發生顛覆性的改變,比如無人駕駛技術。
其次,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地緣政治。過去幾個月,我們可以看到,地緣政治變動又重新反應在了油價中。
最後,要關注全球經濟的復甦力度有多大。經濟狀況會直接影響全球能源需求,繼而影響油價。IHS預測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強勁,經濟復甦的速度會接近2008年前的水平。
❿ 期貨:在未來一年內期貨菜油價、期貨豆油價和棕櫚油期貨價的下跌才剛剛開始嗎
現在油脂價格已經跌到低位了,下跌空間不大,油脂價格受季節因素影響,一年中有張有跌。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