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交易 » 中糧期貨英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中糧期貨英文

發布時間: 2021-06-11 20:38:34

A. 怎麼樣才能進行或模擬法蘭克福的衍生品交易

「中國價格」能否真正體現國際定價話語權?
--------------------------------------------------------------------------------

上海價格、大連價格、鄭州價格--"中國價格"被熱炒

業內人士表示:實現國際定價話語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鍵詞:期貨市場、中國價格、定價權

一提到"中國價格",人們最
先聯想到就是遍布世界的零售市場里"MADE IN CHINA"的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實際上,"中國價格"還被業內人士用來專指在大連、上海、鄭州三地期貨交易所上市的商品期貨合約價格。近來,這個詞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媒體的報道當中。

"中國價格"意在爭奪國際市場"定價權"

中國近年來成為舉世聞名的"世界工廠",加工製造業的飛速發展帶動了國內產業部門對各種工業原材料需求的強勁增長。這被世界各地的貿易商們冠以"中國因素"的名義: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僅在2003/04作物年度的進口量就達1650萬噸,每年壓榨用大豆需求量高達2200萬噸左右,幾乎全部進口大豆都用於榨油,國內2/3的壓榨公司以外國供應作為原料來源。

▲中國的銅的消費量佔世界的20%,居於世界第二,國內的銅的生產量只能滿足35%的國內需求,而65%的銅需要進口,每月銅的消耗量在25萬噸左右。

▲中國是美國之後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石油需求增長佔世界總量的41%,而石油進口增長超過1/3,預計今年全年中國原油進口將達1.1億噸,進口依存度在40%左右。

原材料進口對中國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與一般商品貿易不同,國際貿易中,作為加工製造業原材料的大豆、金屬銅、石油產品等大宗商品的定價,是按照基差定價--以該商品"基準期貨合約價格+各類升貼水"這樣的慣例來計算。在發達國家,期貨市場由商品現貨市場演變而來,經過長期的發展,期市與現貨貿易緊密結合起來。在美國,現貨貿易就是基差交易。

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的功能。在現實中,世界上主要的期貨交易所因現貨貿易而緊密聯動,由於上述商品定價模式的存在,中國的期貨市場負有參與原材料商品定價權國際競爭的重任。爭奪"定價權"--這正是"中國價格"之意義所在。

"中國價格"能否真正體現中國的"定價權"?

在沉寂多年之後,今年中國的期貨市場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隨著棉花、玉米、燃料油3個新品種的上市,期貨市場接連不斷演繹出一波波火爆行情,成交量比前幾年有了大幅增長。"定價權"成為熱門話題,不少媒體樂觀地宣稱:"中國價格"的時代已經到來。

然而,也就是在今年,國內的現貨企業並沒有獲得多少好處,反而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沖頂過程中一再被迫高位接下單子,蒙受的巨大損失令人記憶猶新:

▲從2002年開始,CBOT大豆價格就不斷上漲,03年底至今年初,國內企業同國外大豆出口商在高價位簽訂大量采購合同。今年4月5日,CBOT的7月份大豆合約最高達到了每蒲式耳(1噸等於36.7 蒲式耳)1064美分,創15年半新高,而5月份價格開始下跌。在十多天內,進口大豆價格狂跌1000多元,當時狀況被人們稱為"大豆地震"。加上宏觀調控造成的信貸緊縮,許多壓榨企業不得不"洗船"(違約退貨)。相當多企業處於停產狀態,幾乎全行業虧損。

▲從今年5月起,國際國內銅市掀起了一輪大漲勢頭,尤其是9月以來,銅價經歷了處於3000美元歷史高位的大起伏,與此相應的則是國內30000元以上的現貨價格。這令不少銅材加工商望而卻步,以停產來減少損失。同時,過低的國內外比價使得跨市場套利盤規模空前,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不但使國內的投機者損失慘重,也造成庫存和進口的異常緊張局面。

▲2003年以來,世界原油價格經歷了一個大幅上漲的過程,至2004年10月中旬,美國原油期貨價格飆升超過每桶55美元,之後有所回落,但目前仍在40美元上方。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表明,今年1月到9月,由於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中國已為此多支付130億美元。亞洲開發銀行認為,油價如果從2004年第二季度保持40美元一直到2005年底,將使中國2005年GDP下降0.8%。上期所研發中心楊繼認為,近期油價波動中人為因素起了決定作用。國際石油巨商和投機基金利用石油定價權,聯袂炒作油價。

實際上,中國在這些商品的定價上一直是沒有話語權的!

(1)首先,市場基礎上看:盡管上述事例具體的情況各不相同,迫使中國買家"高位下買單"的原因也大相徑庭,但在本質上有著共同點:盡管一些商品在國內的期貨交易所有對應的合約,但我們從國外市場進口的這些商品,國內市場並沒有參與到其整個價格形成過程中去。價格形成機制才是定價權的核心,國內外期市因制度和法規處於人為的分割狀態,國內的投資者無法從正常渠道直接參與對方市場的價格形成過程,幾乎是游離於其外的。目前為止,經證監會批准,可以從事境外期貨交易的國內公司,一共26家,大都是一些"國"字型大小集團公司或行業大佬。一般企業則很難通過正常途徑參與境外期貨市場套期保值業務。商務部研究院梅新育認為:要形成有世界影響力的市場,才能形成國際定價權。之所以沒有形成有世界影響力的市場,首先我們的政策條件不具備。

另一方面,盡管與前些年相比有了不少的發展,但中國的期貨市場還處於"初級階段",發育很不充分。與國外上百年歷史的期貨交易所相比,國內交易所推出的合約品種無論數量、規模、還是覆蓋范圍都難以望其項背。大商所研究部總監王偉筠介紹:"中國黃大豆期貨的交易量只佔CBOT的1/4,還是一個規模有待拓展的市場,黃大豆的定價權大部分還掌握在美國的交易所手裡。"

品種方面,專業人員介紹,目前全球商品期貨交易所有100多家,共有93類品種。而國內加上新上市的3個品種,一共才9個,與中國的產業地位及不相稱。對於眾多現貨企業,國內市場缺乏合適的品種。比如對於壓榨商來說,豆粕和豆油的價格關聯更為緊密,而國內期市還沒有後者;在2號大豆合約推出之前;大商所1號大豆合約僅限於非轉基因大豆品種,這也與廣大油廠的實際不符。相關品種的缺失,無法形成完善的價格體系,這也是業內人士不斷呼籲中國應該盡快推出更多的商品期貨合約品種的現實原因。

此外,國內期貨市場還沒有期權這樣的衍生品上市,市場體系尚不完善。實際上,國內三家期貨交易所均表示,早在數年前就分別開始了銅、大豆、小麥等期貨期權的研究、開發和准備工作,遲遲得不到推出,原因恐怕在於市場容量還不夠大,還有便是監管部門出於風險管理的考慮。

(2)從風險管理上看:國內外期貨交易制度諸多不同之處,國外市場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這方面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10月13日國際銅市出現了歷史罕見的大跌,LME銅價當日跌幅超過10%,而國內滬銅最大單日跌幅4%,3日累計跌幅8%,有媒體就據此下結論認為,這說明滬銅相對比倫銅抗跌,"上海價格"在這里充分發揮了作用。而事實上,這樣的差別緣於國外無停板制度而國內有,使得大跌後內外盤的比價關系需要幾個交易日來恢復,倒是如銅行業分析師畢勝所言,恰恰說明了"上海價格"很大程度上還是"倫敦價格"的"影子價格"。出於對風險控制的考慮,在幾次三番的發出風險警示和提高交易保證金比例後,上月底上期所又向會員單位征詢意見,打算擴大銅鋁期貨合約出現單邊市時的漲跌停板幅度。

除了交易所對交易中的風險控制外,前不久曝光的中航油石油期權投機巨虧事件,更是對國內企業敲響了一次大大的警鍾。虧損的原因:逆勢而為、重倉投機,這樣做的風險有多大,任何剛入期市的初學者也不會不清楚。那為什麼直到把老本都虧光,以至於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虧損才被發現?有點諷刺意味的是,在中航油事件曝出後兩天,歐洲期貨交易所亞太地區負責人毋劍虹還對中國期貨市場建言:"盡早推出期權交易,更好規避市場風險。"北京德潤林期貨專家李磊認為,中航油的風波說明了監管體系的失效,"我們的期貨監管體繫到底能有多大實效,才真正應該好好反思。"

事實證明,就算有了相應的渠道讓國內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缺少了風險管理,也必然會遭到國際機構狙擊,落個慘淡收場。放縱的投機,在國際大市場游戲規則中,不但不能爭得討價還價的權利,反而會將本應有的話語權葬送。

(3)參與者上看:國內與國外同樣存在著巨大的差距。西南期貨分析師汪飛介紹,國內期貨市場在市場准入制度、市場培育和投資者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大型機構投資者(如基金、投資銀行等)尚沒有得到進入期貨市場的制度上許可,導致了國內期貨市場投資結構以中小投資者為主的局面。據統計,在國內期貨市場上,資金量在100萬以下的投資者比重為84.77%,而超過300萬元的投資者僅佔4.75%。而在多數成熟的期貨市場上,除了一些具有現貨背景的企業以外,大部分是以投資基金的形式介入的,期貨投資基金的市場參與份額佔到整個市場交易額的60%以上。

在美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參與主體中有60%是從事生產、流通、貿易、加工的現貨商,農產品現貨市場中各個環節的定價也都離不開期貨市場,可以說,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真正融為一體,期貨市場的經濟功能得到了充分發揮和利用。而在國內關系國計民生的產品的生產和流通上,期貨市場的滲透力還遠遠沒有達到這個程度。這使得國內市場的期現貨價格常常大幅背離,期貨價格起不到應有的指導作用。

適應游戲規則,參與全球定價權競爭,還缺很多

將於本月22日上市的大商所2號黃大豆合約是中國朝著國際定價體系邁進的一個長足進步。但是歸根結底,合約品種交割范圍的擴大僅僅是"定價權"整個體系中的一個環節。中糧期貨專家韓奇志談到這個問題時就表示:要讓"中國價格"真正發揮作用,缺的東西還很多,如市場開放程度、生產商的經濟意識、市場參與者的結構、規則的問題、防範風險的機制……,很多。

相關:

現貨市場中的基差定價:

現貨市場中的基差定價是指經現貨買賣雙方同意,以一方當事人選定的某月份期貨價格作為計價基礎,以高於或低於該期貨價格若干金額來買賣現貨,買賣雙方不理會現貨價格的漲跌變化,而直接以雙方商定的基差來進行交易。

目前,美國貿易商向國外油廠出口大豆時,大多採用基差定價方式,即大豆進口價格=CNF升貼水價格+交貨期內某一天的CBOT大豆期貨價格。CNF(運費在內價)升貼水由美國貿易商報出,是國外到貨港價格與CBOT期貨價格之間的基差,該基差取決於美國現貨收購市場的緊張程度、海運費、貿易商的經營利潤等因素。

國內大豆進口成本=(CBOT大豆價格+綜合基差)*匯率*(1+增值稅稅率)*(1+關稅稅率)+雜費

國內精銅進口成本=(LME三月期價格+/-現貨升貼水+到岸升貼水)*匯率*(1+增值稅稅率)*(1+關稅稅率)+雜費

CBOT、LME、NYMEX簡介:

CBOT: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 Chicago Board of Trade)是當前世界上交易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農產品交易所。19世紀初期,芝加哥是美國最大的穀物集散地,隨著穀物交易的不斷集中和遠期交易方式的發展,1848年,由82位穀物交易商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該交易所成立後,對交易規則不斷加以完善,於1865年用標準的期貨合約取代了遠期合同,並實行了保證金制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除廠提供玉米,大豆、小麥等農產品期貨交易外,還為中、長期美國政府債券股票指數、市政債券指數、黃金和白銀等商品提供期貨交易市場,並提供農產品、金融及金屬的期權交易。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玉米、大豆、小麥等品種的期貨價格,不僅成為美國農業生產、加上的重要參考價格,而且成為國際農產品貿易中的權威價格。

LME:倫敦金屬交易所(LME, London Metal Exchange)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價格和庫存對世界范圍的有色金屬生產和銷售有著重要的影響。在19世紀中期,英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錫和銅的生產國/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工業需求不斷增長,英國又迫切地需要從國外的礦山大量進口工業原料。在當時的條件下,由於穿越大洋運送礦砂的貨輪抵達時間沒有規律,所以金屬的價格起伏波動很大,金屬商人和消費者要面對巨大的風險,1877年、一些金屬交易商人成立了倫敦金屬交易所並建立了規范化的交易方式。從本世紀初起,倫敦金屬交易所開始公開發布其成交價格並被廣泛作為世界金屬貿易的某准價格。目前世界上全部銅生產量的70%是按照LME公布的正式牌價為基準進行貿易的。其年交易量達兩萬多億美元,年資金周轉多於兩百萬兆美元。

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 New York Mercandile Exchange)是世界上最大的實物商品期貨交易所,提供能源與金屬期貨期權合約的交易,並為場外能源產品交易提供清算服務。通過公開人工竟價交易與電子撮合交易系統的結合,在全天24小時內交易原油、石油產品、天然氣、煤、電力、金、銀、銅、鋁、鉑系金屬等一系列合約。NYMEX上市交易的WTI(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合約價格是全球石油的基準價格。

B. 翻譯 長城證券大連水仙街證券營業部 安信證券大連三八廣場營業部 中糧期貨大連營業部

長城證券大連水仙街證券營業部 Dalian Shuixian Street bussiness center of Great Wall Securities
安信證券大連三八廣場營業部 Dalian Sanba Square business center of Anxin Securities
中糧期貨大連營業部 Dalian business center of COFCO Futures

C. 請問期貨的英語怎麼翻譯中國主要有哪些期貨公司

期貨的翻譯: futures ,future goods

中國大型期貨有:國際期貨、萬達期貨、浙江永安、金瑞期貨、上海中期、中輝期貨、廣發期貨、南華期貨、魯證期貨、長城偉業、中糧期貨、中谷期貨、浙江天馬、長城偉業、浙江中大等。

主要是通過在期貨公司申請開戶,通過期貨公司等中介機構來參與期貨交易。

D. 期貨交易需要關注那些信息和數據,有沒有提供這些信息和數據的網站

相關的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
01. 世界農產品供求預測報告
02. 周出口檢測預測
03. 周出口銷售報告
04. 種植展望
05. 作物進展
06. 季度穀物庫存
07. 油料作物展望
08. 作物產量報告
09. 美國油籽加工協會報告
10. 美國統計局大豆壓榨報告
11. 國際農產品期貨市場價格
12. 每日現貨市場
1)每日運費跟蹤報道
2)每日國際市場農產品升貼水報價及成本估算
3)美國國內現貨市場每日跟蹤報道
機構報告
01. 交易商分類報告
02. 美國天氣預報及氣象雲圖
03. 美國大豆協會周報
04. 德國《油世界》月度分析報告
05. 牲畜存欄和家禽屠宰報告
國內部分
01. 中國海關統計數據
02. 農產品市場月度、周度分析報告
03. 中國國內天氣狀況及旱情評估

國際部分
■美國農業部(USDA)相關報告
1、世界農產品供求預測報告
美國農業部 英文查詢網址:http://usda.mannlib.cornell.e
大連商品交易所 中文查詢網址:http://www.dce.com.cn 市場信息/海外市場信息

說 明:預測全球大豆的供應量與需求量,公布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要生產國的庫存情況。此報告可反映全球供需狀況,由此可研判CBOT大豆中長期走勢。
發布時間:每月9-12日期間芝加哥時間上午7:30。
註:本發布時間為夏令時段,如實行冬令時,報告將拖後一小時。以下同。

2、周出口檢測報告
美國農業部 英文查詢網址:http://www.ams.usda.gov/mnreports/WA_GR101.txt
大連商品交易所 中文查詢網址:http://www.dce.com.cn 市場信息/海外市場信息

說 明:由美國農業部發布,關於每周美國穀物銷售情況的報告。
發布時間:每周一芝加哥時間上午10:00。

3、周出口銷售報告
美國農業部 英文查詢網址:http://www.fas.usda.gov/export-sales
大連商品交易所 中文查詢網址:http://www.dce.com.cn 市場信息/海外市場信息

說 明:美國農業部公布的關於美國大豆、玉米等農作物的銷售、出口裝運數據。經過數據累積,可反映美國農產品對外出口狀況。
發布時間:每周四芝加哥時間上午7:30。

4、種植展望
美國農業部 英文查詢網址:http://www.nass.usda.gov

說 明:預測本年度美國大豆、玉米等農作物的種植面積。
發布時間:每年3月底和6月底芝加哥時間上午7:30。

5、作物進展
美國農業部 英文查詢網址:http://www.nass.usda.gov

說 明:美國農業部發布的關於作物進展的報告:4-6月報告美國大豆的播種進度,6-8月報告美國大豆開花、結莢情況及生長狀況,8-12月報告美國大豆的收獲進度。
發布時間:每年4月中旬至12月周一芝加哥時間下午15:00。

6、季度穀物庫存
美國農業部 英文查詢網址:http://www.nass.usda.gov
大連商品交易所 中文查詢網址:http://www.dce.com.cn 市場信息/海外市場信息

說 明:美國農業部關於每一季度美國大豆、玉米等農作物庫存數據的報告。
發布時間:每年1、3、6、9月底芝加哥時間上午7:30。

7、油料作物展望
美國農業部 英文查詢網址:http://www.usda.gov

說 明:美國農業部發布的關於預測世界油料作物供需情況的報告。
發布時間:每月中旬。

8、美國油籽加工協會報告
美國油籽加工協會 英文查詢網址:http://www.nopa.org
大連商品交易所 中文查詢網址:http://www.dce.com.cn 市場信息/海外市場信息

說 明:介紹美國國內大豆及油籽加工情況。
發布時間:每月中旬。

9、美國統計局大豆壓榨報告
美國統計局 英文查詢網址:http://www.census.gov

說明:美國統計局發布的關於大豆壓榨數量的報告。
發布時間:每月月底。

10、國際農產品期貨市場價格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英文查詢網址:http://www.cbot.com

說明: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發布的主要農產品期貨價格。(備註:延時行情)
發布時間:每日。

11、每日現貨市場
1)每日運費跟蹤報道
大連商品交易所 查詢網址:http://www.dce.com.cn 市場信息/海外市場信息
中糧期貨 查詢網址:http://www.zlqh.com.cn
中華航運網 查詢網址:http://www.chineseshipping.com.cn(收費)
航運在線 查詢網址:http://www.sol.com.cn(收費)
2)每日國際市場農產品升貼水報價及成本估算
期貨咨訊 查詢網址:http://www.futuresource.com(收費)
大連商品交易所 查詢網址:http://www.dce.com.cn 市場信息/海外市場信息
中糧期貨 查詢網址:http://www.zlqh.com.cn
3)美國國內現貨市場每日跟蹤報道
期貨咨訊 查詢網址:http://www.futuresource.com(收費)
大連商品交易所 查詢網址:http://www.dce.com.cn 市場信息/海外市場信息
天琪期貨 查詢網址:http://www.tqfutures.com

■ 機構報告
1、交易商分類報告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英文查詢網址:http://www.cftc.gov

說 明: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公布基金、指數基金、商業機構以及中小散戶在CBOT等交易所持倉分布的報告。
發布時間:每周周五。

2、美國天氣狀況
美國國家氣象服務中心 英文查詢網址:http://www.nws.noaa.gov

美國6-10天天氣展望 1-3個月的天氣展望 各地旱情評估
http://www.cpc.noaa.gov/procts/predictions/610day
說明:美國國家氣象服務中心預測機構提供的美國長期、中期、短期天氣預報及氣象雲圖。

3、美國大豆協會周報
美國大豆協會 英文查詢網址:http://www.soygrowers.com

說 明:美國及全球大豆產業相關重大動態信息。
發布時間:每周周一。

4、德國《油世界》月度分析報告
《油世界》 英文查詢網址:http://www.oilworld.biz

說 明:美國及全球大豆產業相關重大動態信息。
發布時間:每月中旬。

5、牲畜存欄和家禽屠宰報告
美國農業部農業數據統計中心 英文查詢網址:http:// www.nass.usda.gov

說 明:美國農業部農業數據統計中心公布的美國家禽、家畜生產消費狀況。
發布時間:每月月底。

國內部分
1、中國海關統計數據
中國海關 查詢網址:http://www.customs.gov.cn(收費)

說 明:中國農產品進出口情況。
發布時間:每月下旬。

其他免費提供信息:
大連商品交易所 查詢網址:http://www.dce.com.cn

2、農產品市場月度、周度分析報告
中國大豆網 查詢網址:http://www.dadou.cn(收費)
中國玉米網 查詢網址:http://www.maize.com.cn(收費)
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查詢網址:http://www.grain.org.cn(收費)
中國匯易咨詢 查詢網址:http://www.chinajci.com(收費)
中國飼料在線 查詢網址:http://www.chinafeedonline.com(收費)
中國農業部 查詢網址:http://www.agri.gov.cn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 查詢網址:http://www.chinafeed.org.cn
中國食用油信息網 查詢網址:http://www.oilcn.com

說 明:以上網站提供大豆、玉米、飼料市場月度、周度、每日分析,包括供需平衡、市場走向以及專題分析、每日現貨價格報道及動態等信息。

3、中國國內天氣狀況及旱情評估
中國氣象局 查詢網址:http://www.cma.gov.cn/cma_new

說 明:提供國內短、中、長期天氣預報及氣象雲圖,其中包括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產區情況預報,並定期發布旱情預報,同時對作物的影響進行評估。

大連商品交易所網站市場信息介紹
大連商品交易所網站首頁 查詢網址:http://www.dce.com.cn

其它實用網站:
A 期貨網站:
文華財經 查詢網址:http://www.wenhua.com.cn
黑龍江天琪 查詢網址:http://www.tqfutures.com
遼寧中期 查詢網址:http://www.lncifco.com
浙江永安 查詢網址:http://www.yafco.com
中糧期貨 查詢網址:http://www.zlqh.com.cn

B 國際糧油實用網站:
聯合國糧農組織 查詢網址:http://www.fao.org
美國穀物協會 查詢網址:http://www.grains.org
美國大豆協會 查詢網址:http://www.soygrowers.com
美國大豆基金會 查詢網址:http://www.unitedsoybean.org
美國國家玉米種植商協會 查詢網址:http://www.ncga.com

C 國內糧油實用網站:
中國農業信息網 查詢網址:http://www.agri.gov.cn
世紀農網 查詢網址:http://www.21agri.com
億谷社區 查詢網址:http://www.cof.net.cn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 查詢網址:http://www.chinafeed.org.cn
中國飼料在線 查詢網址:http://www.chinafeedonline.com
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 查詢網址:http://www.feedtrade.com.cn
中國匯易咨詢 查詢網址:http://www.chinajci.com
中華糧網 查詢網址:http://www.cngrain.com
中國糧油食品信息網 查詢網址:http://www.cof.cn
中國大豆網 查詢網址:http://www.dadou.cn
中國玉米網 查詢網址:http://www.maize.com.cn
糧油市場報 查詢網址:http://www.grainnews.com.cn

E. 中糧期貨的介紹

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糧」、「中糧集團」,英文簡稱COFCO)於1952年在北京成立,是一家集貿易、實業、金融、信息、服務和科研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橫跨農產品、食品、酒店、地產等眾多領域。1994年以來,一直名列美國《財富》雜志全球企業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