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期貨成交價格怎樣確定
期貨價格是未來交易中商品的成交價格。其實質是對未來現貨市場價格的預估值。
決定期貨價格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供求關系。
市場供求關系一般包括商品近期、遠期的供給和市場需求情況,替代商品的供求和價格情況。 具體包括:上年可結算的庫存量、當年產量的預測值、替代產品供求、國外的產量與需求等。
(2)市場間的運輸成本,亦稱空間成本。
現貨商品要交運到期貨市場指定的交割倉庫需要運輸支出,運輸成本越大對期貨價格影響也就越大。
(3)持有成本,亦稱時間成本。它反映持有或儲存某一商品由某一時間到另一時間的成本,包括貯藏費用、利息費用、保險費和損耗費。
其中利息費用是資金佔用的成本,受利率變動的影響很大。
(4)季節性價格波動以及國家政策變化等因素。
上述幾個方面是構成期貨價格變化的基本因素。實際上,期貨市場上期貨價格的具體形成是由許許多多的買方與賣方根據當前現有的各種信息,公開競價決定買進或賣出所產生的結果。
從理論上說,由於期貨市場具有公開性、透明性、信息深入性與廣泛性,期貨價格一般可以反映未來現貨市場的供求關系。但也不排除期貨市場中價格受到操縱市場行為的影響,出現期貨價格帶動現貨價格暴漲暴跌,沖擊現貨市場正常價格水平的情況。
Ⅱ 期貨里對成交價格是怎麼算的啊
以先掛進去的價位成交。
所以,如果15500的賣單先於15501的買單掛進去的,那麼就以15500的價格成交;如果15501的買單先於15500的賣單掛進去的,那麼以15501的價格成交。
如果買、賣的價格是同時掛進去的(計算機所記錄的掛單時間,有一個最小的時間間隔,比如0.1秒),那麼以最接近前一成交價的價位成交,此處就是以15500成交了。
Ⅲ 期貨成交價是怎麼形成的,請高手指教。
交易價格
交易撮合原則:交易所計算機自動撮合系統將買賣申報指令以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進行排序, 當買入價大於、等於賣出價則自動撮合成交。 撮合成交價等於買入價(bp)、賣出價(sp)和前一成交價(cp)三者中居中的一個價格。即:
當 bp≥sp≥cp,則:最新成交價=sp
bp≥cp≥sp, 最新成交價=cp
cp≥bp≥sp, 最新成交價=bp
開盤價:是指某一期貨合約開市前五分鍾內經集合競價產生的成交價格。集合競價未產生成交價格的, 以集合競價後第一筆成交價為開盤價。
收盤價:是指某一期貨合約當日交易的最後一筆成交價格。
當日結算價:是指某一期貨合約當日成交價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當日無成交價格的,以上一交易日的結算價作為當日結算價。
新上市合約的掛牌基準價:由交易所確定。新上市合約掛盤當日漲跌停板為正常漲跌停板的二倍(交易保證金維持合約規定比例),如有成交,於下一交易日恢復到合約規定的漲跌停板;如當日無成交,下一交易日繼續執行前一交易日漲跌停板和保證金。如三個交易日無成交,交易所可對掛盤基準價作適當調整。對曾經有成交而目前無持倉的合約,交易所可以公布新的基準價。
集合竟價:開盤集合競價在某品種某月份合約每一交易日開市前5分鍾內進行,其中前4分鍾為期貨合約買、賣指令申報時間,後1分鍾為集合競價撮合時間,開市時產生開盤價。
集合競價未產生成交價格的, 以集合競價後第一筆成交價為開盤價。第一筆成交價按照《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規則》第六十條的規定確定,此時前一成交價為上一交易日收盤價。
集合競價採用最大成交量原則,即以此價格成交能夠得到最大成交量。高於集合競價產生的價格的買入申報全部成交;低於集合競價產生的價格的賣出申報全部成交;等於集合競價產生的價格的買入或賣出申報,根據買入申報量和賣出申報量的多少,按少的一方的申報量成交。
集合競價產生價格的方法是:
(一)交易系統分別對所有有效的買入申報按申報價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申報價相同的按照進入系統的時間先後排列;所有有效的賣出申報按申報價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申報價相同的按照進入系統的時間先後排列。
(二)交易系統依此逐步將排在前面的買入申報和賣出申報配對成交,直到不能成交為止。如最後一筆成交是全部成交的,取最後一筆成交的買入申報價和賣出申報價的算術平均價為集合競價產生的價格,該價格按各期貨合約的最小變動價位取模;如最後一筆成交是部分成交的,則以部分成交的申報價為集合競價產生的價格。
開盤集合競價中的未成交申報單自動參與開市後競價交易。
Ⅳ 期貨每筆交易都是按均價算嗎
一般交易者:投機者與投資者的區別在於時間的長短,一般來說投資期在1年以下的稱為投機者,也就是所謂的一般的交易者。他們大多以波段為交易目標,根據一波行情的持續期而持倉。
當天交易者:由於期貨市場採取每日結算制度,且第二天的開盤和收盤面臨著當夜外盤走勢的影響,因此其風險也較大,當天交易者不論收盤的盈虧如何,都不願留倉。以規避當天夜裡的風險。
搶帽子者:意味著頻繁交易,賺取蠅頭小利,看準行情,撈一把就走,以期利潤積少成多。
三種交易者各有利弊。一般交易者由於相比較來說持倉時間較長,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如果行情判斷失誤,損失的彌補也較慢。當天交易者為了規避當夜外盤波動風險的同時,也放棄了可能獲得的超額收益。而搶帽子者最大的損失在於手續費。
Ⅳ 期貨成交價怎麼算的
如果沒有杠桿 你就是2000元 如果加10倍杠桿 一手就是200元
Ⅵ 商品期貨的結算價怎麼計算 請舉例說明
商品期貨的結算價是當天所有成交的的均價,簡單計算:當日成交金額 /(成交手數*合約乘數)
Ⅶ 期貨的均價是怎麼算的
倉位金:總資金*(X%-Y%);單筆最大允許虧損額<=總資產*Z%;
單手開倉價:(現價*交易單位*保證金)+手續費;默認手數(最大開倉):倉位金/單手開倉價;
每筆最大止損點數:最大允許虧損額/開倉手數/交易單位/最小變動價位;期貨品種波動一個價位的值:最小變動價*交易單位*開倉手數;
商品期貨是全天成交價格的加權平均,即每次成交的價格乘以手數,全天的這個值相加。期貨合約的商品品種、交易單位、合約月份、保證金、數量、質量、等級、交貨時間、交貨地點等條款都是既定的,是標准化的,唯一的變數是價格。期貨合約的標准通常由期貨交易所設計,經國家監管機構審批上市。
(7)期貨成交均價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交易分類
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商品期貨又分工業品(可細分為金屬商品(貴金屬與非貴金屬商品)、能源商品)、農產品、其他商品等。金融期貨主要是傳統的金融商品(工具)如股指、利率、匯率等,各類期貨交易包括期權交易等。
商品期貨
農產品期貨:如大豆、豆油、豆粕、秈稻、小麥、玉米、棉花、白糖、咖啡、豬腩、菜籽油、棕櫚油。
金屬期貨:如銅、鋁、錫、鉛、鋅、鎳、黃金、白銀、螺紋鋼、線材。
能源期貨:如原油(塑料、PTA、PVC)、汽油(甲醇)、燃料油。新興品種包括氣溫、二氧化碳排放配額、天然橡膠。
金融期貨
股指期貨:如英國FTSE指數、德國DAX指數、東京日經平均指數、香港恆生指數、滬深300指數。
Ⅷ 期貨當天結算價與均價一樣嗎有什麼區別
不一樣。
一、報價不同:
如果當日收盤時交易所計算機系統中該合約有買、賣雙方報價的,按照最優的買方報價、賣方報價和該合約上一交易日的結算價格三者中居中的一個價格為該無成交合約的當日結算價。
二、結算價不同:
如果當日該合約收盤前連續五分鍾報價保持停板價格,且交易所計算機系統中只有單方報價時,則以該停板價格為該無成交合約的當日結算價。
三、成交價不同:
均價是當天所有成交價和在成交價位上的成交量的加權平均,結算價有的是收盤價,有的是在將要收盤的一段時間時間的均價。
四、交易所不同:
對收盤價的計算方法也不同,均價即收盤價或者將要收盤的一段時間時間的均價。
(8)期貨成交均價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如果是正值,則表明為多頭浮動盈利或空頭浮動虧損,即多頭建倉後價格上漲表明多頭浮動盈利,或者空頭建倉後價格上漲表明空頭浮動虧損。
2、如果是負值,則表明多頭浮動虧損或空頭浮動盈利,即多頭建倉後價格下跌,表明多頭浮動虧損,或者空頭建倉後價格下跌表明空頭浮動盈利。
3、如果保證金數額不足維持未平倉合約,結算機構便通知會員在第二大開市之前補足差額,即追加保證金,否則將予以強制平倉。如果浮動盈利,會員不能提出該盈利部分,除非將未平倉合約予以平倉,變浮動盈利為實際盈利。
4、如果全部平倉後該會員保證金余額不足以彌補虧損,則動用該會員在交易所的結算準備金。
5、投資者要善於利用到止損保險方式進行交易,用停止損失的指令來限制可能虧損的額度,漲幅要根據期貨市場的前一段情況而定。
Ⅸ 期貨開倉均價和結算價要怎麼計算
期貨開倉均價是您持有的倉單的加權平均價;
結算價是當天該期貨合約的所有成交倉單的加權平均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