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短線期貨用哪種均線組合好
你如果只做短線的話 我建議你用KDJ 組合 MACD 來做 看 3分鍾 或者5分鍾的K線, 均線的話 你用10日 均線 和20日 組合來看就可以
還有最重要的 你只做短線 最好就等9點半之後在操作 日內支撐位和壓力位大約在9點半之後 會明顯一些 這樣風險就變小了 開盤不好追
我的一些心得 這樣做能夠穩定盈利 我做了3年 每年盈利 50% 沒問題
⑵ 如何建立穩定期貨均線交易系統
期貨交易的前兩三年是最好學的時候,可能公交車上也看書,走路也看書。覺得自己道理都懂了,也交易了一些品種,但總感覺還是混混沌沌,交易無門。下面就分享一下我個人簡歷交易系統的過程。系統,開始很長時間都不知道什麼意思,後來總結,就是有進場出場信號,資金管理。第一要了解各個周期之間的關系。比如日線十日線,小時就是40,30分鍾就是80 線 15分鍾就是160線,5分鍾就是480線。
第二步要放棄一根均線闖天下的念頭,之前10-60日線都用了,但是往往這個品種好用,那個就不好用了。這是心裡追求完美的心思在作怪。所以同時也要放棄追求完美。單個周期去測試不同均線參數,在單個周期里,歷史統計中,肯定有一根均線是最優參數,即使我們找不到,相近也可以。
第三步,經過了解周期,應該知道了一大波行情下來,可能5分鍾用根大均線就相當於框住了一大段行情,雖然五分鍾小,但是走起大行情來,時間也是很長的。這個可以自己去測試,下面圖是五分鍾和15分鍾不同均線舉例。用博弈大師,5分鍾基本上可以看到一兩個月的行情
第四 就要去做細活了,期貨也是細致活,不是上去就能賺錢,所以要統計,有些統計看看就能知道大概是盈利還是虧損。比如60分鍾設個120,這絕對是大概率賺錢的。但是有的品種在五分鍾里一根大均線就很好用。
選定品種,開始交易。資金管理以統一倉位,不加倉,不減倉,因為行情既然不可預測,那麼加減倉應該都以新開倉來對待。進出場信號為大小均線金叉死叉。比如螺紋30分鍾144日線(這里只是舉例,具體用哪根均線是自己經過統計得來的。)
⑶ 如何搭配國內商品期貨品種,有比較適合趨勢交易系統的
有外盤的品種一般趨勢性比較強。
⑷ 期貨均線怎麼設置最好
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答案。
根據自己的喜好創建一套系統,如果系統中包含均線,那麼自己創建的系統一定有自己的邏輯,用哪些參數來設置均線也是包含在系統中的,就根據這個來設置就是最好。
如果系統並不包含均線,那何來設置呢?當然是不用也不設置最好。
⑸ 我感覺自己做不好期貨,K線,均線,MACD配合使用依然不能使我穩定的盈利,找人交流
期貨做趨勢的。
macd和各類指標一樣,使用它們要分時間段的。
等它金叉,你追高了。
或用背離,抱歉,你逆向交易了。
關鍵看均線。
⑹ 期貨均線用幾日好
針對不同的品種、不同的周期而言,均線的周期肯定有差別。
通常而言,10日均線、20日均線,可以作為參考,特別是針對日K線而言。
期貨交易,均線只是趨勢性指標的一種,除此之外,建議考慮一下震盪指標,推薦一個KDJ,非常好用。當然要注意周期和品種。不要生搬硬套。建議學一下程序化交易,可以回測一下,至少做到心裡有數。
均線的特點:
追蹤趨勢
追蹤趨勢。注意價格的趨勢,並追隨這個趨勢,不輕易放棄。如果從股價的圖表中能夠找出上升或下降趨勢線,那麼,MA的曲線將保持與趨勢線方向一致,能消除中間股價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起伏。原始數據的股價圖表不具備這個保持追蹤趨勢的特性。
滯後性
移動平均線
滯後性。在股價原有趨勢發生反轉時,由於MA的追蹤趨勢的特性,MA的行動往往過於遲緩,調頭速度落後於大趨勢。這是MA的一個極大的弱點。等MA發出反轉信號時,股價調頭的深度已經很大了。
穩定性
穩定性。通常愈長期的移動平均線,愈能表現安定的特性,即移動平均線不輕易往上往下,必須股價漲勢真正明朗了,移動平均線才會往上延伸,而且經常股價開始回落之初,移動平均線卻是向上的,等到股價下滑顯著時,才見移動平均線走下坡,這是移動平均線最大的特色。愈短期的移動平均線,安定性愈差,愈長期移動平均線,安定性愈強,但也因此使得移動平均線有延遲反應的特性。
助漲助跌
助漲助跌性。當股價突破了MA時,無論是向上突破還是向下突破,股價有繼續向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願望,這就是MA的助漲助跌性。
⑺ 商品期貨均線用法,我的個人總結經驗。看看如何
用這樣做的人不少
具體還得有嚴格的交易紀律
你可以先在模擬軟體上鍛煉一個月以上
⑻ 期貨周均線加周k線要怎樣配合使用
這個跟日線看盤是一樣的,。
⑼ 請問期貨一分鍾K線要配合什麼快速技術指標來操作!
(1)這是一種常見的技術指標。應為MA或MACD.中文譯為「移動平均線」或「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
(2)不同顏色的線條代表著不同的計算周期。一般為(5;10;20;30;60.)為了使投資者易於分辨;每個計算周期代表著一種顏色。
(3)使用方法:以MA為例;
1. MA 從下降逐漸走平,而價格從 MA 的下方突破 MA 時,是買進信號。
2. 價格雖然跌至 MA 下方,但 MA 在上揚,不久價格又回到 MA 上的時候為買進信號。
3. 價格走在 MA 之上並且下跌,但未跌破 MA,價格又上升時可以加碼買進。
4. 價格低於 MA 並突然暴跌,遠離 MA 之時,極可能再度趨向 MA,是買進時機。
K線,又稱陰陽燭,起源於300多年前的日本,當時日本糧食市場上有一位叫本間宗久的商人為了能夠預測米價的漲跌,他每天仔細地觀察市場米價的變化情況,以此來分析預測市場米價的漲跌規律,並將米價波動用圖形記錄下來,這種圖形就是K線最初的雛形,故K線又稱日本線或酒田線(也有稱酒井線的),本間宗久的著作《風、林、火、山》(典出《孫子兵法》),後來被迅速推廣到股市並向世界流傳,其K線組合有若干種形態統計,由於本間宗久的家鄉在日本的酒田,故其罫線之法被稱為「酒田戰法」。
1990年,美國人史蒂夫·尼森以《陰線陽線》一書向西方金融界引進「日本K線圖」,立即引起轟動,史蒂夫·尼森在《股票K線戰法》一書中第一次向西方金融界展示了日本長期以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4種技術分析手段,破解了日本金融界投資人的秘密,展示了蠟燭圖、三線反轉圖、磚塊圖、折線圖的魅力。史蒂夫·尼森因此而被西方金融界譽為「K線之父」「K線」是陰陽線的統稱,那麼,為什麼叫「K線」呢?實際上,在日本的「K」並不是寫成「K」字,而是寫做「罫」(日本音讀kei),K線是「罫線」的讀音,K線圖稱為「罫線」,西方以英文第一個字母「K」直譯為「K」線,由此發展而來。
怎麼看我在這里簡單說一下:
開盤價格高於收盤價格的時候,被稱做陰線(藍色拄狀)
開盤價格底於收盤價格的時候,被稱做陽線(紅色拄狀)
單根k線主要的有50多種。一般可以簡單的分為6種。
陰線;陽線;T線;-線;+線(又叫十字星);以及塔線(即到T線)。
K線分為很多種比如,光頭陽線,光頭陰線等等.
不過k線的所處位置不同;代表著不同的含義。
推薦投資者閱讀:
《K線圖基礎》
《K線圖經典圖解》
【K線兵法106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