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指期貨貼水有什麼影響
股指期貨的升貼水是正常現象哦。而且股指對應的是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這三個指數。不過在一定的時間內,股指的升貼水幅度放大的話,是會影響到股市的投資氣氛的。
B. 股指期貨量化對沖深度貼水是什麼原因
目前國內對沖手段有限,採用股指期貨對沖,屬於股指期貨的賣方,也就是遠期空頭。無論在交易所集中競價還是做市,正常的供需打破,供給大於需求,造成了貼水。另外還有一點,因為國內的對沖手段有限,容易造成搶跑,進一步造成了貼水。據相關研究顯示,在股指期貨未受限制的幾年,靠股指期貨貼水能拿到12%年化的收益。進一步的研究,你可以在Ricequant平台來實現,尋找其中的套利機會。
C. 請問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對沖套利怎麼理解
套利基本形式及案例分析
(一)跨期套利:跨期套利是指同一會員或投資者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在同一期貨品種的不同合約月份建立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交易部位,並以對沖或交割方式結束交易的一種操作方式。跨期套利屬於套期圖利交易中最常用的一種,實際操作中又分為牛市套利、熊市套利和蝶式套利;
(二)跨市套利:包括同一商品國內外不同市場的套利、期現市場套利等;
(三)跨商品套利:主要是利用走勢具有較高相關性的商品之間(如替代品之間、原料和下游產品之間)強弱對比關系差異所進行的套利活動.
2定義
對沖分很多種,本意是一種雙向操作。經濟上的對沖都是為了達到保值的目的。進出口貿易中的對沖是指進出口商為避免外幣升值所造成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在匯市上購買外幣,購買數量與其進口 商品需要支付的外幣等值;期貨上的對沖是指客戶買進(賣出)期貨合約以後,在賣出(買進)一個與原來品種數額交割月份都相同的期貨合約來抵消交收現貨的行為,它的要點是月份相同,方向相反,數量相同。
3區別
在現代的《金融學》或《投資學》教科書中套利是個常識概念。從交易者目的角度去解釋,套利指套取同質或強相關交易品種不同定價的價差;從交易者行為方式角度去解釋,套利指同時買入及賣出同質或強相關交易品種,意圖規避系統風險,而這就是對沖。
對沖套利成立的事實基礎與價值投資依託的「價值回歸」路徑其實在理念上沒有區別,只是風險迴避的方式存在本質區別。
4實例
例如,現在大連商品交易所在2010年12月17日,豆油1109合約價格報價10052元每噸,棕櫚油1109合約報價9412元每噸,如果採取對沖套利交易,有兩種策略:買入套利,賣出套利。
買入套利,就是買入豆油1109合約,賣出棕櫚油1109合約,價差走強,取得盈利,反之虧損;賣出套利,就是賣出豆油1109合約,買入棕櫚油1109合約,價差走弱,取得盈利,反之虧損。
我們通過買一個合約,賣出另一個合約的交易策略,規避單向交易,賺錢價差利潤,這種交易方式,就是對沖套利交易。
5機構
對沖套利交易,是期貨交易的高級形式,需要綜合分析,全面把握,交易難度比單向交易更難,但是風險低,利潤穩健,為廣大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所喜愛,目前國內權威套利對沖套利分析很有實力是分析師有:期貨牧師,futureswitch,期貨套利網,qhtaoli ,縱橫市場等,投資者可以尋求他們的技術支持和信息參考。
6非抵補
非抵補套利是指套利者僅僅利用兩種不同貨幣所帶有的不同利息的差價,而將利息率較低的貨幣轉換成利息率較高的貨幣以賺取利潤,在買或賣某種即期通貨時,沒有同時賣或買該種遠期通貨,承擔了匯率變動的風險。
在非抵補套利交易中,資本流動的方向主要是由非抵補利差決定的。設英國利息率為Iuk,美國的利息率為Ius,非抵補利差UD,則有:
UD = Iuk − Ius
如果Iuk>Ius,UD>0,資本由美國流向英國,美國人要把美元兌換成英鎊存在英國或購買英國債券以獲得更多利息。非抵補套利的利潤的大小,是由兩種利息率之差的大小和即期匯率波動情況共同決定的。在即期匯率不變的情況下,兩國利息率之差越大套利者的利潤越大。在兩國利息率之差不變的情況下,利息率高的通貨升值,套利者的利潤越大;利息率高的通貨貶值,套利者的利潤減少,甚至為零或者為負。
設英國的年利息率Iuk = 10%,美國的年利息率Ius = 4%,英鎊年初的即期匯率與年末的即期匯率相等,在1 年當中英鎊匯率沒有發生任何變化£1=$2.80,美國套利者的本金為$1000。這個套利者在年初把美元兌換成英鎊存在英國銀行:
$1000÷$2.80/£=£357
1 年後所得利息為:
£357×10%=£35.7
相當$100(£35.7×$2.80/£=$100),這是套利者所得到的毛利潤。如果該套利者不搞套利而把1000 美元存在美國銀行,他得到的利息為:
$1000×4%=$40這40 美元是套利的機會成本。所以,套利者的凈利潤為60 美元($100—$40)。
實際上,在1 年當中,英鎊的即期匯率不會停留在$2.8/£的水平上不變。如果年末時英鎊的即期匯率為$2.4/£,由於英鎊貶值,35.7 英鎊只能兌換成85 美元,凈利潤60 美元減到45 美元,這說明套利者在年初做套利交易時,買即期英鎊的時候沒有同時按一定匯率賣1 年期的遠期英鎊,甘冒匯率變動的風險,結果使其損失了15 美元的凈利息。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英鎊貶值越大,套利者的損失越大。當然,如果在年末英鎊的即期匯率$3/£,這個套利者就太幸運了,化險為夷,他的凈利潤會達到67 美元[($35.7×3)—40]。
7抵補套利
匯率變動也會給套利者帶來風險。為了避免這種風險,套利者按即期匯率把利息率較低通貨兌換成利息率較高的通貨存在利息率較高國家的銀行或購買該國債券的同時,還要按遠期匯率把利息率高的通貨兌換成利息率較低的通貨,這就是抵補套利。還以英、美兩國為例,如果美國的利息率低於英國的利息率,美國人就願意按即期匯率把美元兌換成英鎊存在英國銀行。這樣,美國人對英鎊的需求增加。英鎊的需求增加,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英鎊的即期匯率要提高。另一方面,套利者為了避免匯率變動的風險,又都按遠期匯率簽定賣遠期英鎊的合同,使遠期英鎊的供給增加。遠期英鎊的供給增加,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遠期英鎊的匯率就要下跌。西方人根據外匯市場上的經驗得出這樣一條結論:利息率較高國家通貨的即期匯率呈上升趨勢,遠期匯率呈下降趨勢。根據這一規律,資本流動的方向不僅僅是由兩國利息率差價決定的,而且是由兩國利息率的差價和利息率高的國家通貨的遠期升水率或貼水率共同決定的。抵補利差(Covering Difference)為CD,英鎊的貼水率或升水率為F£,則有:
CD = Iuk − Ius + F£
如果英國利息率Iuk = 10%,美國利息率Ius = 4%,遠期英鎊的貼水率F£=—3%,CD=10%—4%—3%=3%>0,這時資本會由美國流到英國。因為套利者認為,盡管遠期英鎊貼水使他們利潤減少,但仍然有利潤可賺。如果遠期英鎊的貼水率F£=—8%,其他情況不變,CD=10%—4%—8%=—2%<0,這時,資本會由英國流向美國。因為套利者認為,遠期英鎊貼水率太高,不但使他們的利潤減少,而且使他們的利潤為負。而英國人則願意把英鎊以即期匯率兌換成美元,以遠期匯率把美元兌換成英鎊,使資本由英國流到美國。
下面,再用一個例子說明抵補套利的實際情況。設套利者的本金為$1000,Iuk = 10%,Ius = 4%,英鎊即期匯率為$2.8/£,英鎊遠期匯率為$2.73/£。套利者年初把美元換成英鎊存在英國銀行:
$1000÷$2.8/£=£357
1 年後所得利息為:
$357×10%=$35.7
根據當時簽定合同的遠期匯率,相當於$97.5($35.7×$2.73/£),這是套利者的毛利潤,從中減去套利的機會成本40 美元($1000×4%),套利者所得的凈利潤為57.5 美元($97.5—$40)。這個例子說明,套利者在買即期英鎊的同時,以較高遠期英鎊匯率賣出英鎊,避免英鎊匯率大幅度下降產生的損失,在1 年之後,即期英鎊匯率$2.4/£,套利者仍按$2.73/£賣出英鎊。
套利活動不僅使套利者賺到利潤,在客觀上起到了自發地調節資本流動的作用。一個國家利息率高,意味著那裡的資本稀缺,急需要資本。一個國家利息率較低。意味著那裡資本充足。套利活動以追求利潤為動機,使資本由較充足的地方流到缺乏的地方,使資本更有效地發揮了作用。通過套利活動,資本不斷地流到利息率較高的國家,那裡的資本不斷增加,利息率會自發地下降;資本不斷從利息率較低國家流出,那裡的資本減少,利息率會自發地提高。套利活動最終使不同國家的利息率水平趨於相等。
世界上幾個重要的金融市場的外匯供求關系的失衡為保值、投機、掉期、套匯和套利等外匯交易提供了機會,反過來這些交易活動又能自發地使世界上各金融市場的外匯供求關系趨於均衡。均衡總是相對的,失衡才是絕對的、長期的。所以,保值、投機、掉期、套匯和套利等活動是外匯市場上必不可少的交易。離開了這些交易,外匯市場就要萎縮,也起不到調節資金或購買力的作用。
8如何做
[1]一、股指期貨與融資融券
股指期貨與融資融券兩種全新的交易模式是對沖交易的前提,在了解對沖交易以前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兩個基本概念。
股指期貨
目前推出的股指期貨主要跟蹤滬深300指數,有點類似於大家比較熟悉的ETF指數基金,如50ETF主要跟蹤上證50指數,但是又有兩個不同的特點。
①買入價值100萬的ETF指數基金投資者必須要有100萬元的資金,而買入價值100萬的股指期貨投資者只需要付出18%的保證金,也就是18萬元。
②ETF指數基金只能單邊買入,漲了才能賺錢,而股指期貨既可以買漲也可以買跌,可以雙向交易。
融資融券
所謂融資就是投資者手上有一定的股票,判斷未來還會漲,抵押給券商獲得現金繼續買進,未來等股價漲了再賣出股票歸還現金,獲得本金以外的超額收益。所謂融券就是投資者手上沒有股票,但是判斷未來會跌,向券商提供一定的保證金獲得股票賣出,未來等股價跌了再把股票買回還給券商,獲得差價收益。期指賣空與融券賣空共同的特點就是市場下跌才能賺錢,也是構成對沖交易的前提。
二、對沖交易
對沖交易簡單說就是做一個投資組合,同時買漲和買跌,結果就是無論市場是上漲還是下跌總有一邊在賺錢一邊在虧錢,只要賺錢的幅度大於虧錢的幅度,整體就能獲利。以下重點介紹幾種對沖交易的盈利模式。
1.股票配對交易
選擇同行業的兩只股票,買進一隻優質股同時融券賣空一隻績差股,未來市場如果出現上漲,優質股比績差股漲得快,優質股的收益中扣除績差股的損失整體仍能獲利;未來市場如果出現下跌,優質股比績差股跌得慢,績差股的收益中扣除績優股的損失整體仍能獲利。實際操作中通過數量化的數學模型可以更准確地把握進出的時間,從而節省時間成本和利息成本。
案例:江西銅業與雲南銅業屬於同一行業,具備同漲共跌的特性。符合配對交易的基本條件。2011年11月16日,交易系統提示短期江西銅業有弱於雲南銅業的趨勢,此時可進行套利,按收盤價買進雲南銅業融券賣空江西銅業,截至11月29日,雲南銅業下跌了1.5%,江西銅業下跌了4%,證券買入虧損1.5%,融券賣出獲利4%,扣除0.5%的利息支出,整體獲得低風險收益2%
2.期現套利
由於每個月的交割日股指期貨與滬深300指數最後完全一致,當股指期貨和滬深300指數一旦出現不合理的差價時,就可以通過復制滬深300指數買進指數基金組合或是股票組合,同時賣空股指期貨來獲得無風險收益。2010年年化收益可以達到20%,但是由於參與的機構越來越多,2011年年化收益已經被壓縮到10%以下。
案例:2011年10月25日,股市行情非常火暴,期指合約出現非理性拉升,當日滬深300指數收盤與期指合約收盤相差125點,此時進場套利,買入滬深300指數基金(實際操作是買入上證180ETF和深圳100ETF組合),同時按一定比例賣空股指期貨。隨後幾天價差迅速縮小,獲取整體無風險收益3%
3.阿爾法套利
區別於期現套利,阿爾法套利不完全復制滬深300指數,使用強於滬深300指數的指數基金組合或是股票組合進行套利。
案例:2011年8月下旬,交易系統提示,金融股整體開始強於滬深300指數,選擇買入金融股比重最大的50ETF指數基金或者一籃子券商股組合,同時賣空股指期貨進行套利,隨後一個月獲取2%~10%的與指數漲跌無關的低風險收益。
4.利用期指對股票資產套保
股票收益來源於兩塊,與公司內在價值相關的阿爾法收益及與指數相關的貝塔收益,在指數出現不確定性風險時利用賣空期指進行過濾,實現長期穩健的價值投資。
案例:11月15日上證指數收於2530點附近,根據我們光大證券的研究,大盤此時存在不確定的系統性風險,客戶賬戶上持有的股票由於未來還有上漲的潛力不願意賣出,建議客戶按一定比例賣空期指套保,隨後系統性風險果真出現,上證指數一路下跌到2370點附近,下跌幅度達到6%,股票賬戶總市值雖然抗跌但仍舊下跌了3.9%,此時套保的效果就體現出來,股指期貨賬戶獲利扣除股票賬戶損失整體仍有盈利,取得較好的效果,此後在指數企穩後平倉期指空單,等待股票賬戶升值。
D. 對沖詳解
網路名片 金融學上,對沖指特意減低另一項投資的風險的投資。它是一種在減低商業風險的同時仍然能在投資中獲利的手法。一般對沖是同時進行兩筆行情相關、方向相反、數量相當、盈虧相抵的交易。行情相關是指影響兩種商品價格行情的市場供求關系存在同一性,供求關系若發生變化,同時會影響兩種商品的價格,且價格變化的方向大體一致。方向相反指兩筆交易的買賣方向相反,這樣無論價格向什麼方向變化,總是一盈一虧。當然要做到盈虧相抵,兩筆交易的數量大小須根據各自價格變動的幅度來確定,大體做到數量相當。目錄對沖(hedge) 對沖的例子 九零年代 亞洲金融風暴 其他市場的對沖購入對沖 沽出對沖 風險對沖 期貨市場的對沖交易 相關圖書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對沖(hedge) 對沖的例子 九零年代 亞洲金融風暴 其他市場的對沖購入對沖 沽出對沖 風險對沖 期貨市場的對沖交易 相關圖書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展開編輯本段對沖(hedge)對沖在外匯市場中最為常見,重在避開單線買賣的風險 對沖。所謂單線買賣,就是看好某一種貨幣就做買空(或稱揸倉),看淡某一種貨幣,就做沽空(空倉)。如果判斷正確,所獲利潤自然多;但如果判斷錯誤,損失亦會較進行對沖大。 所謂對沖,就是同一時間買入一外幣,做買空。另外亦要沽出另外一種貨幣,即沽空。理論上,買空一種貨幣和沽空一種貨幣,要銀碼一樣,才算是真正的對沖盤,否則兩邊大小不一樣就做不到對沖的功能。 這樣做的原因,是世界外匯市場都以美元做計算單位。所有外幣的升跌都以美元作為相對的匯價。美元強,即外幣弱;外幣強,則美元弱。美元的升跌影響所有外幣的升跌。所以,若看好一種貨幣,但要減低風險,就需要同時沽出一種看淡的貨幣。買入強勢貨幣,沽出弱勢貨幣,如果估計正確,美元弱,所買入的強勢貨幣就會上升;即使估計錯誤,美元強,買入的貨幣也不會跌太多。沽空了的弱勢貨幣卻跌得重,做成蝕少賺多,整體來說仍可獲利。 編輯本段對沖的例子九零年代1990年初,中東伊拉克戰爭完結,美國成為戰勝國,美元價格亦穩步上升,走勢強勁,兌所有外匯都上升,當時只有日元仍是強勢貨幣。當時柏林牆倒下不久,德國剛統一,東德經濟差令德國受拖累,經濟有隱憂。蘇聯政局不穩,戈爾巴喬夫地位受到動搖。英國當時經濟亦差,不斷減息,而保守黨又受到工黨的挑戰,所以英磅亦偏弱。瑞士法郎在戰後作為戰爭避難所的吸引力大減,亦成為弱勢貨幣。 假如在當時買外匯,長沽英磅、馬克、瑞士法郎,同時買空日元,就會賺大錢。當美元升時,所有外幣都跌,只有日元跌得最少,其他外幣都大跌;當美元回軟,其他升幣升幅少,日元卻會大升。無論如何,只要在當時的市場這樣做對沖,都會獲利。 亞洲金融風暴1997年,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大量拋售泰銖,買入其他貨幣,泰國股市下跌,泰國政府無法再維持聯系匯率,經濟損失慘重。而該基金卻大大獲利。除了泰國,香港等以聯系匯率為維持貨幣價格的國家與地區都遭受對沖基金的挑戰。港府把息率大幅調高,隔夜拆息達300%,更動用外匯儲備1200億港元大量購入港股。最後擊退炒家。 其他市場的對沖對沖的原理並不限於外匯市場,不過在投資方面,較常用於外匯市場。這個原理亦適用於金市、期貨和期指市場。 編輯本段購入對沖購入對沖又稱「揸入對沖」是用來保障未來購買股票組合 對沖價格的變動。在這類對沖下,對沖者購入期貨合約。 例如,基金經理預測市場將會上升,於是他希望購入股票;但若用作購入股票的基金未能即時有所供應,他便可以購入期貨指數,當有足夠基金時便出售該期貨並購入股票,期貨所得便會抵銷以較高價錢購入股票的成本。 基金經理會定期收到投資基金。在他收到新添的投資基金前,他預料未來數周將出現「牛市」,在這情況下他是可以利用購入對沖來固定股票現價的。若將於四星期後到期的現月份恆生指數期貨為4000點,而基金經理預期將於三星期後收到$100萬的投資基金,他便可以於現時購入$1000000÷(4000×$50)=5張合約。 若他預料正確,市場上升5%至4200點,他於此時平倉的收益為(4200-4000)×$50×5張合約=$50000。利用該五張期貨合約的收益可作抵償股價上升的損失,換句話說,他可以以三星期前的股價來購入股票。 編輯本段沽出對沖沽出對沖又稱「賣出對沖」,是用來保障未來股票組合價格的下跌。在這類對沖下,對沖者出售期貨合約,這便可固定未來現金售價及把價格風險從持有股票組合者轉移到期貨合約買家身上。進行沽出對沖的情況之一是投資者預期股票市場將會下跌,但投資者卻不顧出售手上持有的股票;他們便可沽空股市指數期貨來補償持有股票的預期損失。 假定投資者持有一股票組合,其風險系數(beta)為1.5,而現值1000萬。而該投資者憂慮將於下星期舉行的貿易談判的結果,若談判達不成協議則將會對市場不利。因此,他便希望固定該股票組合的現值。他利用沽出恆生指數期貨來保障其投資。需要的合約數量應等於該股票組合的現值乘以其風險系數並除以每張期貨合約的價值。 舉例來說,若期貨合約價格為4000點,每張期貨合約價值為4000×$50=$200,000,而該股票組合的系數乘以市場價值為1.5×$1000萬=$1500萬。因此,$1500萬÷$200000,或75張合約便是用作對沖所需。若談判破裂使市場下跌2%,投資者的股票市值便應下跌1.5×2%=3%,或$300000。恆生指數期貨亦會跟隨股票市值波動而下跌2%×4000=80點,或80×$50=每張合約$4000。當投資者於此時平倉購回75張合約,便可取得75×$4000=$300000,剛好抵銷股票組合的損失。留意本例子中假設該股票組合完全如預料中般隨著恆生指數下跌,亦即是說該風險系數准確無誤,此外,亦假定期貨合約及指數間的基點或差額保持不變。 分類指數期貨的出現可能使沽出對沖較過去易於管理,因為投資者可控制指定部分市場風險。這對於投資於某項分類指數有著很大相關的股票起著重要的幫助。 編輯本段風險對沖風險對沖是指通過投資或購買與標的資產(UnderlyingAs 對沖基金第一人約翰set)收益波動負相關的某種資產或衍生產品,來沖銷標的資產潛在的風險損失的一種風險管理策略。如:資產組合、多種外幣結算、戰略上的分散經營、套期保值等。 風險對沖是管理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風險和商品風險非常有效的辦法,由於近年來信用衍生產品的不斷創新和發展,風險對沖也被廣泛用來管理信用風險。與風險分散策略不同,風險對沖可以管理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還可以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偏好,通過對沖比率的調節將風險降低到預期水平。利用風險對沖策略管理風險的關鍵問題在於對沖比率的確定,這一比率直接關繫到風險管理的效果和成本。 商業銀行的風險對沖可以分為自我對沖和市場對沖兩種情況: 1、所謂自我對沖是指商業銀行利用資產負債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負相關性質的業務組合本身所具有的對沖特性進行風險對沖。 2、市場對沖是指對於無法通過資產負債表和相關業務調整進行自我對沖的風險(又稱殘余風險),通過衍生產品市場進行對沖。 假如你在10元價位買了一支股票,這個股票未來有可能漲到15元,也有可能跌到7元。你對於收益的期望倒不是太高,更主要的是希望如果股票下跌也不要虧掉30%那麼多。你要怎麼做才可以降低股票下跌時的風險? 一種可能的方案是:你在買入股票的同時買入這支股票的認沽期權——期權是一種在未來可以實施的權利(而非義務),例如這里的認沽期權可能是「在一個月後以9元價格出售該股票」的權利;如果到一個月以後股價低於9元,你仍然可以用9元的價格出售,期權的發行者必須照單全收;當然如果股價高於9元,你就不會行使這個權利(到市場上賣個更高的價格豈不更好)。由於給了你這種可選擇的權利,期權的發行者會向你收取一定的費用,這就是期權費。 原本你的股票可能給你帶來50%的收益或者30%的損失。當你同時買入執行價為9元的認沽期權以後,損益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可能的收益變成了。 (15元-期權費)/10元 而可能的損失則變成了: (10元-9元+期權費)/10元 潛在的收益和損失都變小了。通過買入認沽期權,你付出了一部分潛在收益,換來了對風險的規避。 編輯本段期貨市場的對沖交易期貨市場的對沖交易大致有四種。 其一是期貨和現貨的對沖交易,即同時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上進行數量相當、方向相反的交易,這是期貨對沖交易的最基本的形式,與其他幾種對沖交易有明顯的區別。首先,這種對沖交易不僅是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同時還要在現貨市場上進行交易,而其他對沖交易都是期貨交易。其次,這種對沖交易主要是為了迴避現貨市場上因價格變化帶來的風險,而放棄價格變化可能產生的收益,一般被稱為套期保值。而其他幾種對沖交易則是為了從價格的變化中投機套利,一般被稱為套期圖利。當然,期貨與現貨的對沖也不僅限於套期保值,當期貨與現貨的價格相差太大或太小時也存在套期圖利的可能。只是由於這種對沖交易中要進行現貨交易,成本較單純做期貨高,且要求具備做現貨的一些條件,因此一般多用於套期保值。 其二是不同交割月份的同一期貨品種的對沖交易。因為價格是隨著時間而變化的,同一種期貨品種在不同的交割月份價格的不同形成價差,這種價差也是變化的。除去相對固定的商品儲存費用,這種價差決定於供求關系的變化。通過買入某一月份交割的期貨品種,賣出另一月份交割的期貨品種,到一定的時點再分別平倉或交割。因價差的變化,兩筆方向相反的交易盈虧相抵後可能產生收益。這種對沖交易簡稱跨期套利。 其三是不同期貨市場的同一期貨品種的對沖交易。因為地域和制度環境不同,同一種期貨品種在不同市場的同一時間的價格很可能是不一樣的,並且也是在不斷變化的。這樣在一個市場做多頭買進,同時在另一個市場做空頭賣出,經過一段時間再同時平倉或交割,就完成了在不同市場的對沖交易。這樣的對沖交易簡稱跨市套利。 其四是不同的期貨品種的對沖交易。這種對沖交易的前提是不同的期貨品種之間存在某種關聯性,如兩種商品是上下游產品,或可以相互替代等。品種雖然不同但反映的市場供求關系具有同一性。在此前提下,買進某一期貨品種,賣出另一期貨品種,在同一時間再分別平倉或交割完成對沖交易,簡稱跨品種套利。
E. 股指期貨可以做股票風險對沖工具嗎
股指期貨(Share Price Index Futures),英文簡稱SPIF,全稱是股票價格指數期貨,也可稱為股價指數期貨、期指,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准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到期後通過現金結算差價來進行交割。作為期貨交易的一種類型,股指期貨交易與普通商品期貨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徵和流程。 股指期貨是期貨的一種,期貨可以大致分為兩大類,商品期貨與金融期貨。
規避投資風險
當投資者不看好股市,可以通過股指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在期貨上做空,鎖定股票的賬面盈利,從而不必將所持股票拋出,造成股市恐慌性下跌,也就是股票風險對沖工具。
套利
所謂套利,就是利用股指期貨和現貨指數基差在交割日必然收斂歸零的原理,當期貨升水超過一定幅度時通過做空股指期貨並同時買入股指期貨標的指數成分股,或者當期貨貼水超過一定幅度時通過做多股指期貨並同時進行融券賣空股票指數ETF,來獲得無風險收益。
降低股市波動率
股指期貨可以降低股市的日均振幅和月線平均振幅,抑制股市非理性波動,比如股指期貨推出之前的五年裡滬深300指數日均振幅為2.51%月線平均振幅為14.9%,推出之後的五年裡日均振幅為1.95%月線平均振幅為10.7%,雙雙出現顯著下降
豐富投資策略
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為投資者提供了風險對沖工具,可以豐富不同的投資策略,改變目前股市交易策略一致性的現狀,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財富管理工具,以實現長期穩定的收益目標。
F. 遠期對沖和期貨對沖的區別,還有分別有什麼優點與缺點
遠期 的目的 基本上是 存在實物交易基礎上的,僅僅只是預先採購或者銷售,而不是 期貨的 對沖 為主。
典型的 請 參照 LME交易所,這個就是典型的遠期合約交易所
而 CBOT 是 期貨交易所
LME 的 合約 是遠期合約, 滾動交割
比如: 11月6日的 你買入 CU 1手 25噸, 交割日期為 3月後 的 6日,即2月6日,若 11月8日,你賣掉該頭寸。 你的盈虧 中間 要 扣掉 這兩日 的 升貼水。
G. 為什麼說期貨深度貼水顯示空頭成本高
股指期貨與現貨指數價格的差被稱為基差,當股指期貨價格高於現貨指數價格時,股指期貨處於升水,基差為正;反之,股指期貨處於貼水,基差為負。股指期貨上市以來,社會普遍關注其升貼水情況。有觀點認為,升水就是做多看多、貼水就是做空看空股市的標志,甚至將股市下跌歸罪於股指期貨貼水。這是對境外市場個別觀點的不當概括,很值得商榷。綜合境內外研究及實踐情況來看,股指期貨升貼水主要受金融市場利率、股市分紅、微觀資金成本、套利力量、市場情緒等影響,升貼水不代表定價有偏差,也不是看多或看空的有效標志,更不是股市走勢的指南針。
定價有效性是市場最基礎、最核心的問題。貼水並非看空股市、不影響股市大漲,升貼水不是股市預測神器。期貨升貼水有其內在原因,不排除市場情緒、預期等影響,但主要是分紅與資金成本的影響。因此,升貼水自有規律,與股市走勢關系不大,並不像一般的分析師或媒體所說的「升水」或「正基差」就是看多後市、「貼水」或「負基差」就是看空後市。
H. 期貨中基差是什麼意思
想了解有關基差的詳細信息,可以下載同花順期貨通。裡面含有各個期貨品種的實時基差數據,能讓你對基差有更為直觀的認識。
基差是期貨交易裡面的一個常用概念,一般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現貨價格與該商品在期貨市場的期貨價格之差,即:基差=現貨價格一期貨價格。
由於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都是波動的,在期貨合同的有效期內,基差也是波動的。基差的不確定性被稱為基差風險,降低基差風險實現套期保值關鍵是選擇匹配度高的對沖期貨合約。基差風險與對沖平倉時的基差直接相關,當投資者持有現貨,持有期貨短頭寸對沖,對沖平倉日基差擴大,投資者將盈利;相反,當投資者未來將買入某項資產,持有期貨長頭寸對沖,對沖平倉日基差擴大,投資者將虧損。
舉個例子:
3月26日,豆粕的現貨價格為每噸1980元。某飼料企業為了避免將來現貨價格可能上升,從而提高原材料的成本,決定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豆粕套期保值交易。而此時豆粕8月份期貨合約的價格為每噸1920元,基差為60元/噸,該企業於是在期貨市場上買入10手8月份豆粕合約。6月2日,他在現貨市場上以每噸2110元的價格買入豆粕100噸,同時在期貨市場上以每噸2040元賣出10手8月份豆粕合約對沖多頭頭寸。從基差的角度看,基差從3月26日的60元/噸擴大到6月2日的70元/噸。
交易情況:3月26日,現貨市場:豆粕現貨價格1980元/噸;期貨市場:買入10手8月份豆粕合約,價格1920元/噸。基差60元/噸。6月2日,現貨市場:買入100噸豆粕價格2110元/噸;期貨市場:賣出10手8月份豆粕合約:價格2040元/噸。基差70元/噸。
套利結果:現貨市場虧損130元/噸,期貨市場盈利120元/噸,共計虧損10元/噸。
凈損失:100×130-100×120=1000元。
對賣出套期保值有利的基差變化:
1、期貨價格下跌,現貨價格不變,基差變強,結束套期保值就能在保值的同時獲取額外的利潤。
2、期貨價格不變,現貨價格上漲,基差變強,結束套期保值就能在保值的同時獲取額外的利潤。
3、期貨價格下跌,現貨價格上漲,基差變極強,結束套期保值就能在保值的同時在兩個市場獲取額外的利潤。
4、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都上漲,但現貨價格上漲幅度比期貨大,基差變強,結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時獲取額外的利潤。
5、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都下跌,但期貨價格下跌幅度比現貨大,基差變強,結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時獲取額外的利潤。
6、現貨價格從期貨價格以下突然上漲,基差變強,結束套期保值交易就能在保值的同時獲取額外的利潤
想了解更多有關基差的信息,可以下載同花順期貨通。裡面含有各個期貨品種的實時基差數據,能讓你對基差有更為直觀的認識。
I. 近期股指期貨大幅貼水,為什麼不適合套期保值
股指期貨:是以股市指數為標的物的期貨。雙方交易的是一定期限後的股市指數價格水平,通過現金結算差價來進行交割。
股指期貨合約採用保證金交易,一般只要付出合約面值約10-15%的資金就可以買賣一張合約,這一方面提高了盈利的空間,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風險,因此必須每日結算盈虧。買入股票後在賣出以前,賬面盈虧都是不結算的。但股指期貨不同,交易後每天要按照結算價對持有在手的合約進行結算,賬面盈利可以提走,但賬面虧損第二天開盤前必須補足(即追加保證金)。
所以,股指不適合做套期保值!
J. 您好,可以請教一個問題嗎...滾動對沖在期貨升貼水的不同情況下如何進行
單一合約的滾動操作即低買高賣,低位開倉高位平倉,這是反方向的了結頭寸,其實是單項單子,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對沖,真正的對沖應該是雙向單,即多單方向和空單方向,也就是兩個完全相反的頭寸,要做滾動必須預留一部分底倉,雙向單對沖也必須預留底倉,否則滾動操作難以進行。
多單操作即低位開倉高位平倉,空單操作即高位開倉低位平倉。這種做法比較適合箱體震盪階段,節奏把握好的話短期收益是很不錯的,但箱體不可能無限期的延續,一旦箱體被有效突破,後勢將進入新的單邊趨勢,之後必須要了結一個方向的頭寸,不是多單就是空單。